民俗丨二十五 磨豆腐

2021-02-13 大營鎮人民政府

俗語說「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為什麼是做「豆腐」呢?在古代「豆腐」與「頭富」諧音,寄予了人們新年要富貴的心願。有人說,「豆腐能治中國人的鄉愁。」春節盛宴即將開始,菜單上怎能少了傳統年味豆腐。

另外,說起「磨豆腐」,實際上是人們準備春節期間必備「年貨」的開始。農曆臘月二十五,農村有句俗語叫「趕得上殺豬,趕不上磨豆腐」,意思就是磨豆腐要趁早。

在古代,人們到了臘月二十五便忙活起來,將浸泡過的黃豆,用石磨磨碎,揉沫過籮去渣,煮沸點漿成塊,豆腐做成後切小塊放入加鹽的清水裡保存,供春節期間食用。

就豆腐本身而言,是取代肉類不錯的選擇,豆腐介於葷菜和素菜之間,比雞鴨魚肉差一點,比蘿蔔白菜強一點。在過去,窮苦的人們總是盼望著在新年吃上一頓好的。但是,肉類對於窮苦的人家來說並不是承擔得起的,所以就會選擇豆腐。

豆腐的「腐」和富裕的「富」諧音,取吉祥如意好兆頭,二十五磨了豆腐,祈願來年的生活能過得富富裕裕,豆腐聽起來像「都富」,家裡團團圓圓吃豆腐,年味兒就是這樣,簡簡單單卻溫馨美好。

基於以上兩點:「二十五,磨豆腐」這一年俗一直流傳了下來。這就是所說的「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經過民間的傳承,已經成了臘月二十五的老規矩。

民俗學家表示,「做豆腐」也有象徵性的意義,豆腐諧音為「兜福」、「多福」,寄予了人們新年要富貴的心願。具有祝願來年生活幸福、吉祥有餘的美好願望,所以老百姓都會在春節時在家中準備豆腐,圖一個好彩頭。

如今,人們並不會自己做豆腐,他們會有更多別的選擇,非常常見的有,中國人常把剪好的「福」字倒著貼在窗戶或者門上,這樣,人們也表達了同樣的意思,希望「幸福福氣」來到他們的家。

相關焦點

  • 話年俗 | 二十五 磨豆腐
    豆腐就是傳統年食中不可或缺的一員。這一天,除了做豆腐,還有哪些有趣的傳統習俗呢~來看今日「中央黨校教授話年俗」系列第四期:《二十五 做豆腐》王傑: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實學研究會會長,領導幹部學國學組委會主任。
  • 「二十五,磨豆腐」,寓意福氣到來,新年必有好彩頭!
    今天是臘月二十五了,過年習俗的童謠這樣唱:「二十五,磨豆腐」。
  • 邢臺北國超市◇年貨盛宴 ┃ 「二十五,磨豆腐」,豆腐還可以這樣做……
    民諺稱:「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南宋朱熹有首《豆腐》詩:「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泉布。」關於臘月二十五磨豆腐的習俗,傳說是因為灶王爺上天后,各家各戶為了防備玉帝再派人下界查訪,吃豆腐以示清苦,從而躲過玉帝的懲罰。「豆腐」是「都福」的諧音,也表達了人們對新年的祈福啦。
  • 民俗|二十五,凍豆腐
    今天是臘月二十五,俗話說「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按照老祖宗習俗,這一天家家都要做豆腐。舊俗認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會在臘月二十五這天親自下凡,查察人間善惡,並決定來年各家禍福,故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各家各戶紛紛吃豆腐渣,以表示生活清苦,從而瞞過玉皇的懲罰。演變至今,就有了「二十五 做豆腐」這一習俗了,今天河小志為大家講一講凍豆腐。
  • 【民俗】地道的家鄉菜——油炸豆腐
    豆腐是一道傳統菜,在過年習俗裡,就有說到,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據說當日玉帝會下界查訪,吃豆腐渣以示清苦。這裡就不想去考究其緣起了。而豆腐對於客家人來說更是情有獨鍾,凡有客家人的地方,必有這道菜。每逢過年時節,在我們的家鄉,磨豆腐人家必是門庭若市,十二月二十五後,買豆腐的人不論早晚,都得排隊等候,每個人不是挑著一擔水桶,就是提著一個桶,多則買兩鍋(約二百塊豆腐),有兩大水桶,少則半鍋,通常家庭一般都要一鍋。
  • 「牛」師話牛年 | 過年磨豆腐
    一放寒假,母親就打來電話,問我何日回家,並說:豆腐做好了,我給你養在水裡,你回來拿。老家的豆腐還是用石磨磨成的,味道醇厚,帶有豆香味,有硬度,有嚼勁,有彈性。磨豆腐是古老的傳統手工技藝。「腐」與「福」諧音,寓意著祈「福」。豆腐白白淨淨,寓意著「清清白白」。磨豆腐和貼年畫、貼春聯、接玉皇、請灶神、掛燈籠、蒸饅頭等年俗一樣,在我的老家泰興是必不可少的。
  • 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提前來柳溝DIY豆腐工坊親自體驗吧!
    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說起「磨豆腐」實際上是人們準備春節期間必備「年貨」的開始豆腐」與「頭富
  • 年味 | 「二十五,做豆腐」 為什麼是「豆腐」?
    關於「二十五,做豆腐」還有這幾個傳說,不妨也了解一下。據考證,豆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發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詩中寫到:「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泉布。」 可見,豆腐已有兩千多年的製作歷史了,而劉安則成了名副其實的豆腐始祖。其實臘月廿五這天不僅要做豆腐,一些地方還有吃豆腐渣的風俗。
  • 【超市】臘月二十五,吃豆腐,搶「頭富」
    民諺稱:臘月二十五,磨豆腐做豆腐是準備"年貨"的開始豆腐的
  • 春節家宴——鴻運豆腐釀 蝦仁獅子頭
    「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春節越來越近,過了小年,每一天都有說法哦。過去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要炸豆腐。過年吃豆腐有「接玉皇」的民俗傳說,諧音有「福」的美好寓意。豆腐做菜百搭,葷素得宜,作為年夜菜,倍受歡迎。趁著周末,為大家帶來一道「鴻運豆腐」,再來一道「蝦仁獅子頭」,兩道都是蒸菜,討個口彩,祝各位親新的一年「蒸蒸日上」!
  • 鮮美生活丨過年菜,和家人一起殺年雞、做豆腐
    而豆腐絕對是素菜裡的重頭戲,鑑於其口味平衡在肉與菜之間,所以其重要性也可想而知。過去豆腐的來源主要有三種,一是拿錢到豆腐店裡買,二是拿著黃豆到豆腐店裡換,三就是自家裡做。而我家基本都是自己做,自產黃豆,在自家石磨上磨出來,然後制出滷水點豆腐。
  • 【頭條】磨豆漿、品美食!信陽這場豆腐盛宴嗨翻了~
    「家門口品嘗地鍋豆腐,還能買到各樣地地道道的農特產品,這個活動辦得真好……」12月27日,溮河區農特產品消費扶貧豆腐美食展在體彩廣場舉行,家住附近的董先生提著一大兜剛購買的土特產,興奮不已。據了解,此次美食展時間為12月27日、28日,由溮河區農業農村局主辦,市餐飲協會、溮河區特色農產品行業協會承辦。
  • 新年特輯③ | 二十五,買豆腐
    今天,趙泓宇早早地在九點半起了床,為了烹飪富有地球特色的美食——豆腐,天蒙蒙亮,他便來到了野生豆腐的藏身地,冰箱。冰箱具有高緯度環境的典型特徵,寒冷的溫度使得這裡寸草不生,但勇敢的豆腐們早已在這裡生存,長達兩天的漫長進化使他們能夠適應這裡惡劣的氣候。
  • 【年味兒】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食材:黃豆300克、鹽滷或內脂3克、清水3000亳升做法:1.黃豆稱重放入一盆淸水泡上12小時;2.準備泡好黃豆洗淨,鹽滷稱重,豆腐模具和清水備齊;3.這時把鹽滷用1:3的比例用水提前化開備用(鹽滷克數增加,水也要增加,是按黃豆數量來計算鹽滷克數
  • 金山嶺上一個村子,過年時全村做豆腐
    又到臘月,又想起小時候過年做豆腐的情景。那個時候,到了臘月,村裡家家戶戶都要做豆腐,很是忙碌而熱鬧。在我很小的時候,村裡有很小的手搖磨子,全村人用它來磨豆腐。後來大概進入生產隊時代,不讓私人磨豆腐了,生產隊給分豆腐,那個手搖的袖珍石磨子也就沒人用了,後來也不知所蹤。
  • 平安夜最好喝的豆腐奶茶|涓豆腐奶茶
    兒時花生香的嫩滑豆腐,比布丁更嫩滑,涓豆腐奶茶的豆腐口感類似於布丁,更加細嫩,更加絲滑爽口,又充滿年代感的豆腐花,復古感又有新鮮感。 這剛好適合現在的聖誕節氣氛,要的就是節日感,又有濃烈的新鮮材料感。 事不宜遲,馬上看看這一杯聖誕飲品。
  • 一壺老酒一杯鄉愁,一碗豆腐一縷親情
    去生產的的豆腐坊磨豆腐,需要排隊很久。白天可以借用生產的毛驢拉磨,便會輕鬆許多。磨好的豆漿挑回家,倒入水缸,加入溫水不停攪動,撇出泡沫。家鄉人叫(shamao),有時候為了方便,還加入花椒油攪動。等到熬製的火候差不多了,便加入豆腐原漿分離。家鄉的老豆腐從來不加石膏,豆腐原漿家鄉叫漿水,就是榨豆腐擠壓出來的,裝入大缸自然發酵變酸。
  • 龍潭鄉:手工豆腐家鄉味道
    一塊上好的豆腐,不僅需要豆好,水好,還要做豆腐的人手藝好。傳統鐵鍋柴火煮出來的豆漿,做出來的豆腐,才是小時候吃到的那種味道。       俗話說「好料好水出好豆腐」,傳統工藝製作的手工豆腐之所以色、香、味俱全,關鍵在於有天然好食材和天然好水。
  • 翻牌有禮丨過年了,怎樣與關心你的長輩談笑風生?
    轉眼就到二十五啦!先不說磨不磨豆腐我就問問昨天都掃房子了嗎?反正我是偷了個懶...
  • 柔滑鮮美|蝦仁豆腐蒸水蛋
    不管是全家過年大餐桌、或朋友忽然來訪、又或一人獨食…都能用冰箱裡的常備食材快手做出來——正如這道柔滑鮮美的「蝦仁豆腐蒸蛋羹」。有了溫馨不做作的好菜,我們可以把節日過成日常,把日常過成節日。 - INGREDIENTS  |   蝦仁豆腐蒸水蛋內脂豆腐空空    1塊空香蔥空空空    1根空雞蛋空空空    1個蒸魚豉油空空    1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