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法官外出辦案時一機在手,就能將各種案件材料全部「隨身攜帶」。今年4月以來,南京市高淳區人民法院以被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為試點改革單位為契機,著力推行「執行無紙化」,目前已實現從執行立案到財產查控、文書審批、強制執行、結案歸檔等全流程無紙化辦案。
記者了解到,該院已有50項格式化法律文書100%隨案自動生成,截至11月共生成執行文書10865份。
一網綜合,法律文書隨案自動生成
南京市高淳區人民法院是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的「開展電子檔案為主、紙質檔案為輔」試點改革單位之一。如今,高淳法院對轄區內的律師事務所、法律服務所、法律援助中心、金融機構、物業公司等六類訴訟頻率較高主體實行「不見面」網上立案,符合要求的卷宗材料無需再到法院窗口提交紙質版本,實現立案「一次不用跑」。
案件進入執行環節後,事務性工作僅需線上發起指令,由專職小組負責實施,執行法官只需在線上時時查看辦理進度,極大節約了法官辦案的時間。
執行案件通過預先設置財產查控結果等規則條件,自動識別並進行繁簡分流,智能系統集中發起線上送達指令,送達結果自動回填入電子卷宗。今年4月該院著力推行「執行無紙化」以來,截至11月,共開展集中送達4816件次,執行通知書、報告財產令、凍結裁定書等50項格式化法律文書100%隨案自動生成,共生成執行文書10865份。
一機在手,不同工種可同時開工
如今,高淳法院的執行法官外出執行時,可通過移動終端上的「人民法院移動執行」辦案平臺直接連結內網南京法院一站式服務平臺,實現「功能同步、信息同步、運行同步」「一入口全鏈條」辦理。
由此到來的一大優點是,不同工種共享一個電子卷宗,同時開工,實現「案卷」隨身。
外出調查時,執行法官通過移動終端和當事人現場製作筆錄,完成電子籤名後存儲上傳。對於現場勘察、證據採集、調查詢問等內容,則以拍照、錄像等方式藉助系統實現信息同步對接。
高淳法院將六大執行事務納入網格工作清單,建立了與基層網格化信息平臺的數據共享、信息互動,「網格+執行」的「高淳模式」將推動執行與區域治理相結合。目前,網格員共協助查找被執行人884人次,督促履行執行案件642件,協助凍結工程款1635萬元,扣劃到帳金額480萬元。
一庫集成,案件報結實現一鍵歸檔
電子卷宗集成庫是一個強大的數據存儲基地,執行立案24小時內,所有紙質材料均由專人掃描、自動編目,生成電子卷宗後歸入電子卷宗集成庫。
案件執行過程中產生的卷宗材料也實行當天入庫、當天掃描,既保證了電子卷宗材料、收轉盒紙質材料隨辦案進程同步流轉。通過可視化平臺,監督管理部門隨時查閱電子卷宗檔案和執行流程節點信息,實現對執行案件的動態監管。
案件報結後,書記員僅需網上發起指令,即可實現一鍵歸檔。施行以來,高淳法院已有2473件執行案件卷宗材料歸入集成庫統一管理。
通訊員 唐奧平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萬承源
校對 蘇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