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3肺內壓力—容量圖敘述了肺和胸廓靜態順應性.也可稱為「肺的鬆弛曲線」. 從此圖中能算出在上呼吸道所給壓力的肺內容量.
曲線為S形狀,可分為三個部分:
*曲線中間徒直(直線)部分:
在曲線這些部分呼吸功是最小的,最大的梯度斜率導致最大的靜態順應性。順應性隨肺容量而變化。在正常的功能殘氣量(約3升)的區域它是最高.(見靜態肺容量章)。功能殘氣量下降至2升或上升至5升時順應性也減少或增加一半. 此意味著使用同樣的容量在壓力上有2倍之差異。
在臨床實踐中通氣參數設置:吸氣末和呼期末容量(LVend.insp和LVend.exp)應當設置在壓力-容量曲線的中間直線部分.
*上部曲線平坦部分
曲線的這一部分表示肺泡最大的彈性。壓力進一步增加不會引起任何容量的增加(即第二拐點),肺泡間隔過度膨張可累及彈性的喪失。存在著對肺泡結構損害的危險,即肺泡氣壓/容積傷和由於肺毛細血管被壓迫,血流灌注減少。
在曲線的下、上兩個轉折點被稱為「折返點」(拐點).下部的拐點(即第一拐點)是在閉合容量的區域(見靜態肺容量章).
在壓力-容量圖上徒直部分的呼吸力是明顯少於在兩個拐點的以外部分之力.
順應性對功能殘氣量(FRC)關係歸屬於「特殊的順應性」.
特殊的順應性 = 順應性/FRC
上述「特殊的順應性」在嬰幼兒和成人是相等的。
*下端曲線平坦部分 ;
假使呼期氣肺容量(Lvend.exp,LV=lung volume)太低, 是因呼氣末小氣道關閉(氣道閉合),而遠端肺泡將發生萎陷。在每一次吸氣時必須使用「打開肺泡壓力」,使這些萎陷的肺區能夠開放.
打開肺泡的壓力=必需打開萎陷肺泡的壓力
肺泡開放壓力總是稍高於肺泡關閉的壓力,即肺泡萎陷時的那個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