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1月22日或23日,視太陽到達黃經240°時為小雪。小雪為農曆十月之中氣,也是一年按六氣劃分六之氣的開始。
雪為水氣在高空低溫狀態下凝結而成,小雪以後即為大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群芳譜》云:「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古代將小雪分為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由於太陽照射角度的偏移,導致天上陽氣不降,地下陰氣不升,天地不通,陰陽不交,萬物閉塞,生機不顯,是為冬季。
小雪節氣,東亞地區已建立起比較穩定的經向環流,西伯利亞地區常有低壓或低槽,東移時會有大規模的冷空氣南下,我國東部會出現大範圍大風降溫天氣。小雪節氣是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較高的節氣。強冷空氣影響時,常伴有入冬第一次降雪。
水冰地坼,無擾乎陽;若伏若匿,若有私意。
去寒就溫,無洩皮膚;早臥晚起,必待日光。
距冬至只有一個月了,養藏到時候了。
六之氣(小雪11月22日-大寒1月20日):主氣太陽寒水,客氣少陰君火。終之氣,陽氣布,候反溫,蟄蟲來見,流水不冰,民乃康平,其病溫。冬候反溫,陽氣不藏,當清涼收降。
六之氣發熱、出汗、煩躁、失眠參考方:
桂枝1.5,白芍1.5,川芎1,酸棗仁1,知母1,茯神1,炙甘草1,菟絲子1.5,益智仁0.5,生薑三片,大棗兩個掰開(單位:克)
開水泡服,早七時,中午十一時,下午四時服。四劑之內見好就收。
說明:此方僅供參考,是否採用請自己決定,不要在回覆中問能不能用,恕不一一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