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領略壯美多姿的天山風光麼?機會來了!我省今年選派125名優秀教師赴新疆支教

2021-02-10 河南省教育廳

(一)援疆教師有關待遇可參照《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於印發〈對口支援新疆幹部和人才管理辦法的通知〉》(組通字〔2011〕6 號)有關規定執行。選派教師所需經費,列入我省對口支援新疆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援疆教師補助經費參照豫組通[2010]55號文件標準從對口支援新疆專項經費中列支。

(二)援疆教師在疆期間人事關係保留在原工作單位,援疆期滿後仍回原單位工作。援疆期間由原工作單位發放工資,享受原工作單位同類同級別人員的各項福利待遇。援疆教師同時享受新疆所在地區同類同級人員艱苦邊遠地區津貼。

 

(三)哈密市按規定為每位支教教師購買援疆期間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每年組織援疆教師在疆體檢一次。因病因傷發生的醫療費用,按本人醫療關係和有關規定辦理。援疆教師按受援地有關規定正常享受探親和寒暑假,可不參加受援地在寒暑假組織的活動和學習。未休假的,按有關規定可由受援單位報銷一名家屬進出受援地的交通費。 

(四)援疆教師在疆工作經歷視同城鎮教師到農村基層任教經歷,累計為其申報評聘職稱(職務)的任職經歷,取得的業績成果經審核後作為其評聘職稱(職務)的條件。職稱評審委員會進行職稱評審時,對援疆教師給予重點傾斜。有條件的援疆市可以對已經符合標準條件的援疆教師(不含正高級教師),按照程序經評審委員會評定,進疆之前晉升一級職稱。援疆期間符合受援地上一級職稱評聘條件的,可在新疆參加職稱評聘,不佔受援學校職數,援疆期滿回原選派單位後,在原單位專業技術崗位結構比例與規模允許的前提下,經考核合格應按在疆的專業技術職務和崗位予以聘任。援疆期滿後如原單位撤銷、合併或改制,派出市和單位要負責妥善安排好他們的工作。 

(五)援疆教師的年度考核由受援單位負責,考核結果抄送派出單位。強化考核結果應用,樹立正確導向,對於援疆期間表現優秀、受基層歡迎的優秀教師,新疆在評優表彰等方面優先考慮;作出突出貢獻的,新疆徵求派出單位組織人事部門意見後,可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對於援疆期間考核不稱職或援疆期間存在問題的,按照有關規定處理。

哈密夜景

審核 | 陳凱

統籌 | 楊曉謎

責編 | 趙浩男

相關焦點

  • 「絲路·逐夢」初心:我從新疆來,我想把夢想帶回家
    「離開新疆後發現,家鄉的美、家鄉的好需要我們去宣傳,需要外面的人發現。我想這次短暫的支教也許改變不了很多,但如果能給孩子們帶去努力的動力和希望,這便是意義所在。」   因此,沙合木在華中師範大學努力學習,勵志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回報家鄉,回報黨和國家的培育之恩。
  • 冬季新疆天山天池:此景只應天上有
    ,七大山系之一,將新疆分為南疆和北疆,而天山天池,絕對是新疆之行不容錯過的地方,冬季的天山天池,真的可以用「人間仙境」來形容,那麼天山到底有什麼魅力呢?一直以來覺得天山這個詞就是神仙級別的好聽,天山又是新疆南北的分界線,在新疆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這是一個單聽名字就非常嚮往的地方。林蔭大道一片雪白,樹上結滿了冰掛,霧凇,配上藍天白雲,一幅絕美的畫卷就這樣一次次地衝擊著視野。前夜的一場大雪,讓世界變得童話起來。西小天池相傳為西王母的洗腳處,天空飄著小雪,湖水倒影著岸邊的樹木,到處銀裝素裹,宛如水墨畫,美不勝收。
  • 【支教故事】我想去葉城看看你
    「我想去葉城看看你……」阿里木老師的母親在電話中這樣說。初次聽到老母親說這句話,阿里木老師內心五味雜陳,一方面他真的很想念母親,另一方面母親今年已經76歲了,腿腳不太方便,自己又不能一路陪伴,他拒絕了母親的想法……阿里木老師對支教工作的認真和對母親的孝敬在葉城縣洛克鄉的支教教師中都是出名的。白天的時候,他是40多個孩子的班主任,聲情並茂地給孩子們上課,照顧他們的生活。
  • 天山天池 | 尋夢雪月凇花
    天山天池景區冬季特有的霧凇奇觀,也吸引著各地的攝影愛好者和遊客們。昌吉州攝影家協會的老師們進行了霧凇人像拍攝,用鏡頭將冬日裡的片刻美景化為永恆的記憶。「作為攝影師,為了取景,也跑遍了新疆各處,西小天池的冰瀑可以說是在整個新疆都很難見到。」為了此次天池的拍攝,昌吉州攝影家協會副主席韓承峰一行做了充分的準備,聯繫模特,帶上裝備,就是為了能留下滿意的攝影作品。而天池的美景也令他們不虛此行。「以後還想常來來天池拍攝,領略四季美景。」
  • 【支教心語】「在教師手裡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
    春暖花開的時節,柳芽初綠,鶯飛草長,我們再次出發踏上赴喀什地區麥蓋提縣支教的徵程。
  • 學習交流,共謀發展 ——樂陵三中召開優秀支教教師劉芳剛同志經驗交流會
    為了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促進我校教師共同發展,2018年1月26日下午我校召開優秀支教教師劉芳剛同志經驗交流會。
  • 【為給孩子買書】塔城支教老師上央視《開門大吉》求夢想基金 他成功了麼?
    在10月20日央視播出的《開門大吉》節目中,來自新疆塔城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的支教教師劉增巖大膽登臺,為的是給學校的
  • 《來自中國新疆的真實故事》系列短視頻全5集
    中國新疆是一個神奇而美麗的地方,生活著56個民族2500多萬群眾。
  • 沈藥大學生赴新疆採藥 挖到罕見20公斤野生芍藥
    點擊上方「藥王谷」查看更多藥學資訊瀋陽藥科大學14名大學生遠赴新疆採集中藥,跋山涉水19天,野外露營7天,採集到了全國罕見的重達20公斤的「塊莖芍藥
  • 媒體聚焦 | 《今日頭條》報導了我市6位老師赴川支教的故事,看完被深深感動了
    「我們幾個接下去也想和當地教師一起,走訪一些貧困生家庭。」孔滬生說,看看他們家庭的真實情況,再商量怎麼幫助他們。 數天前,王昆看到一名學生用一根筷子吃飯。一打聽,才知他原來有一雙筷子的,後來弄丟了一根。因為學校沒有小賣部,他買不到筷子,就只用一根筷子吃飯了。
  • 今年沒請瀧澤蘿拉 360年會獎勵優秀員工赴美深造
    2月10日下午,360公司2015年無線精英年會上則 「顛覆」傳統:從去年的島國妹紙瀧澤蘿拉變為歐美風,從如今網際網路公司各種「內衣秀」拼下限中硬拼上限,獎勵優秀員工赴美到谷歌、蘋果、Facebook網際網路巨頭培訓學習。「顛覆」從顛覆自我開始!
  • 南山區「十大優秀青工」 | 陳小林:援疆支教,為「淘氣包」開啟數學思維之門
    在新疆教書最大的困難是學生學習兩極分化嚴重以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差。為此,陳小林特意減慢語速與教學進度,將遊戲、故事引入課堂,通過歌謠的形式,示範說、小組說、反覆說等方式教會學生完整地表達。班上西木西丁、伊木然同學引起陳小林的特別注意。課上,他們倆總是搞小動作,不聽課,課堂作業也懶得寫。家訪那天,西木西丁的家長說:「我沒有時間管孩子,我把他交給輔導班了。
  • 灌南援疆教師從死神手中將新疆女孩生命搶過來!(附視頻)
    我們希望,和大家一起,打造出灌南最優秀的社區sns。       我們的第一個目標,就是要成為灌南最優秀的社區sns。       我們樂於將我們的思想,經驗,和更多的朋友們一起分享。       我們將用我們的努力,證明人與人之間,愛和關懷,始終是最基本的情感需要。       這是我們的理想,我們的期望。
  • 【支教風採】人格之於人,恰如花香之於花——記支教宓鵬老師
    2016年9月,贛馬初級中學的宓鵬老師主動請纓來到了龍河最偏遠的王村小學開始了他的支教生活。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他給五年級37名孩子送來了歡樂,他那無私奉獻的精神讓學校同行感嘆。剛到王村小學,宓鵬老師對小學的課堂教學模式不習慣,讓他經常上火,但他都能想辦法克服,從沒有半句怨言。宓鵬老師的女兒在贛榆高級中學讀高二,因為學習壓力過大,經常在家哭泣,正是需要他照顧的時候,可他卻說這兒的孩子更需要他。
  • 援陝支教老師章志英:有一種情懷,跨越千山萬水
    不惑之年,她追尋職業理想去支教;於是,江南翰墨在秦巴山區啟蒙——1200公裡,是常州市經開區到陝西省安康市漢濱區的距離。落在地圖上,不過毫釐。去年8月,宋劍湖小學教師章志英,懷揣一顆助力漢濱教育脫貧的熱心,跨越千裡,前往漢濱區鼓樓小學支教。
  • 退伍後紮根涼山支教6年
    這裡甚至稱不上是一所小學,而是一個位於扎甘洛村的教學點,今年50歲的謝彬蓉是這個教學點唯一一名固定下來的教師。謝彬蓉曾是空軍某部的一名高級工程師,大校軍銜,2013年退役後,她從工作了20年的內蒙古額濟納旗戈壁灘,一頭扎進了大涼山。      脫下戎裝,站上講臺,原本只是想短暫支教圓一個「教師夢」的謝彬蓉堅持了一年又一年。
  • 援藏教師林豫梅:缺氧不缺精神 真情融入藏區教育教學
    投稿添加小編微信或發至郵箱:1609705208@qq.com援藏教師林豫梅:缺氧不缺精神 真情融入藏區教育教學悄悄地 我被點擊了1000萬次【林氏源流研究】一直在路上這個林氏網站引來50多個國家關注,奧妙何在?【林氏源流網】六周歲啦!初心依然,砥礪不倦。
  • 日本靜岡縣公務員研修生宇佐美敦子 赴浙大城市學院開展中日文化主題講座
    一直以來,兩省縣之間堅持互惠互信、平等協商的原則,在醫療衛生、健康養老等多個領域開展了廣泛且深入的交流合作並取得重大成果,為中日友好做出了積極貢獻,是我省國際友城交流的典範。自2007年起,我省每年接收一位日本靜岡縣公務員來我省相關政府部門學習交流。
  • 江一燕到山村支教,看清她穿的褲子,網友:女教師還是女明星?
    不過江一燕跨界得最久的行業應該是教育行業,據悉,她有著支教8年的顯赫履歷。                   曾經有不少文青都被江一燕的支教短片所感動,大家都覺得如此才貌雙全的女孩,竟然拋棄城市裡安逸的生活,跑到偏遠山村,支援邊區的教育事業,這是多麼難能可貴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