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體內溼氣不除 怎麼睡都睡不飽

2021-02-12 美食營養每一天

許多人上班族都有一樣的心聲,冬天就是離不開被窩的季節,尤其是在下雨天,陰冷的天氣更是有睡不飽、起不來的感覺。但你知道嗎?睡不飽很可能是因體內的溼氣太多,代謝不佳所造成的!

佛靈大藥房中醫師表示,「溼」是一種呈瀰漫狀態的物質,在空氣中稱為水蒸氣或霧氣,若水分在人體滯留太多時就是一種病症,故又稱「溼邪」。中醫普遍認為,人體臟腑機能運化正常,則可平衡體內的水分,當水分代謝不佳或是身體無法將水分引到正確的位置去供給身體運用時,這時我們就會說,「體內溼氣比較重」。

體內溼氣重的人,健康隱憂就是「冬季溼冷」。醫師說,一旦體內與外來的溼氣裡外相合,就更加糾纏不清;因為溼濁阻遏氣機與清陽,導致人體氣血循環運行不佳。自己如果時常會覺得頭昏沉、提不起勁、很想睡覺、四肢沉重無力、大便變的軟黏排不乾淨、胃口不好、嘴巴淡淡的沒什麼味覺,甚至皮膚溼疹發作或搔癢加重,可能就是體內溼氣太重引起。

中醫理論認為,溼為「陰邪」,而「溼」會妨礙氣機流通的特性,溼邪會導致水腫,特別是體質虛弱的人特別容易水腫。周宗翰解釋,水腫與肺、脾、腎這三髒的關係最大,肺的通調水道與負責代謝、脾的運化轉輸和腎的溫化蒸動等生理功能,需於協調下完成,而中醫在治療水腫的原則,就是「腰以上腫發汗腰以下腫利小便」。

醫師建議,要消除體內溼氣與消水腫,平時應該避免持續性久站或久坐。在家中,下半身穿著應寬鬆舒適的衣物,以避免淋巴循環阻塞;平時飲食儘量清淡,少吃油膩的食物可避免血液濃稠,以免導致循環變慢,並且最好養成每日健走30分鐘,活化下肢氣血循環,就可以輕鬆除去體內溼氣,精神奕奕之外,還可以消水腫。

相關焦點

  • 養生知識|十人九溼,陰盛陽虛,溼氣不除百病纏身
    所以,大便不成形意味著脾虛,也意味著體內有溼氣。十人九溼,溼氣不除百病纏身在致病的風、寒、暑、溼、燥、火這「六淫邪氣」中,中醫最怕溼邪。溼是最容易滲透的。溼邪從來不孤軍奮戰,總是要與別的邪氣狼狽為奸。溼氣遇寒則成為寒溼,這就好比冬天的時候,如果氣候乾燥,不管怎麼冷,人都還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溼氣重,人就很難受了。
  • 專家說:溼氣重的人,這幾種水果打死都不能吃,越吃溼氣越重
    、手腳冰冷、皮膚起疹、臉上黏膩不舒服,甚至出現腸胃炎現象。如果大便不成形,長期便溏,必然體內有溼。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後總會有一些粘在馬桶上,很難衝下去,這也是體內有溼的一種表現,因為溼氣有黏膩的特點。有的人,每天早上七點該起床的時候還覺得很困,覺得頭上有種東西再裹著,讓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覺得身上有種東西在包著,讓人懶得動彈,也能判斷他體內溼氣很重。
  • 研究表明:女人身體2處常用生薑塗一塗,排走體內溼氣,體重也會掉下來
    我們中醫上常說的溼氣,被稱為「萬惡之邪」,當我們體內含溼氣過重時,那麼我們的身體健康也會受到影響。
  • 研究表明:溼氣重?多吃這5種食物,健脾胃,輕鬆除去體內溼氣
    蓮子幹是一種老少皆宜飲食佳品,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做成甜粥食用爽口味美,還能排除身體的溼氣,消除手腳水腫的狀態。菊花茶,菊花茶體內溼氣過重會感覺口乾舌燥、眼睛乾澀、上火,或者是肢體、關節感覺到疼痛或者麻木感。這個時候可以泡上一杯菊花茶,有效排出溼氣,緩解不適。
  • 提醒:若手腳出現這種現象,暗示體內溼氣很重
    提醒:若手腳出現這種現象,暗示體內溼氣很重每逢夏季,我們的身體,手腳都很容易莫名其妙的長出一些透明的小水泡,有些人可能放任不管,幾天過去自然就好了。而有些人會使用針將其捅破,這樣會好的很快。那麼這種小水泡代表著什麼呢?對我們健康有害嗎?
  • 「溼氣重」的人,儘量多吃3種食物,有效排出體內「淤氣」
    那麼我們在冬季最好吃些什麼才能有效緩解溼氣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下有關這方面的問題吧!黃瓜當中的維生素有效去除體內的寒氣,還利尿將燥火。
  • 研究表明:溼氣幾乎人人有,溼氣重身體會有表現,這樣做可以去溼氣
    3、精神狀態不佳我們體內都溼氣過重,會影響我們的神經細胞,會導致我們產生焦躁憂鬱的情緒。並且我們整個人的精神面貌也由於面部肌膚沒有光澤而變得頹廢。另外,想要更方便、快速的祛除溼氣,可以飲用一些火麻荷葉發酵液,其中含有火麻仁、荷葉等,經過提純發酵製成,經常飲用能夠有效祛除體內溼氣。3、祛溼小能手,嘗試「祛溼茶」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多重視祛溼氣,畢竟任何危害我們健康的因素都要消除,我們才能得到一個好的生活狀況。
  • 醫生提醒:溼氣重的人,多喝3碗湯,健脾胃,防溼氣
    中醫理論中,脾主排溼,通常身體中的溼氣可以隨著尿液、汗液等排出體外,如果脾胃不好,身體的祛溼能力就會受到影響,體內的溼氣無法及時的排出體外,就會對健康帶來影響。所以一般體內溼氣重的人,建議先保養脾胃,提高身體的祛溼能力,減少體內的溼氣。中醫建議:溼氣重的人,先養養脾胃,多喝3碗湯,健脾胃,防溼氣。一、雙白湯:雙白,即薏米和山藥。薏米是很常見的祛溼健脾食物。
  • 提高警惕:106歲醫生臨死前透漏:溼氣的「解藥」找到了,不是紅豆薏米,不是拔罐,早晚喝1次,溼氣自然消
    溼氣的「殺手」終於找到了,不是紅豆薏米,早晚吃點,溼氣自然消!
  • 提醒家人:橘子皮加它煮水喝,14年溼氣,不出7天就去根了
    溼氣很重,整體沒精神,身上還有各種小毛病纏身,別再煩悶了,橘子皮這樣用,溼氣可以連根拔起,飽受溼氣折磨的朋友,請看完以下視頻(視頻中有詳細的橘子皮治溼氣方法
  • 研究表明:溼氣重別光拔火罐!學會用2個雞蛋輕鬆除溼氣,趕緊學起來
    很多人的身體內的溼氣都會比較重,但是能夠重視的人並不多,結果就容易引發多種疾病。雖然說溼氣我們看不見,也抓不著,但是溼氣卻是百病之源。
  • 院士提醒:橘子皮加它煮水喝,14年溼氣,不出7天就去根了
    閱讀本文之前,麻煩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藍色字體」,再點「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院士提醒:橘子皮加它煮水喝,14年溼氣,不出7天就去根了溼氣很重,整體沒精神,身上還有各種小毛病纏身,別再煩悶了,橘子皮這樣用,溼氣可以連根拔起,飽受溼氣折磨的朋友,請看完以下視頻(視頻中有詳細的橘子皮治溼氣方法)除了橘子皮祛溼氣這個方法,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這些,可以減少體內溼氣1、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房間內不宜潮溼,
  • 冬天來了,寒溼氣重?來!墊上足弓墊,暖身又養身!
    睡不好、經常失眠,一早起床口氣還很重4.衣服穿很多,但手腳卻很冰涼,關節還時不時會痛 其實,這都是體內溼氣重的表現,「溼氣不除百病生」,尤其是現在入冬,身體更容易受溼寒侵襲,引起很多的不適!1走路稍微多一點,腳底就疼的不行;走路的時候,感覺自己的整個腳底都是貼在地面上的;跑步落腳的時候感覺特別疼,沒有一點緩衝,腳底沒有彈性!
  • 常吃這些食物,擺脫溼氣糾纏!
    由於溼氣產生的根本原因在於脾胃的運化功能不足,因此去除多餘的溼氣之後,還得養脾胃。這點尤其在立秋後從祛溼過渡到貼秋膘養氣血為主顯得更加重要。益氣健脾法是運用甘溫或甘平藥物,使脾健溼運、肺司治節、三焦通調、水溼輸布的治法。
  • 養血安睡:後愛睡睡茶
    養血安睡:後愛睡睡茶⭕產品成分:人工種植短梗五加葉、酸棗仁、茯苓、大棗、百合
  • 祛溼名方:四神湯,讓你徹底和夏日溼氣說拜拜
    閩南方言裡「神」與「臣」同音,大家聽了,以為是在說藥名,就都把這種湯叫四神湯。說來也神奇,那四位大臣喝湯吃肉後,很快就體健如初了。此後,每有官員南巡,皆以此方養生,久而久之,「四神湯」就在民間廣為流傳。山藥:健脾補肺;蓮子:清熱安神;芡實:祛溼健脾;茯苓:利水滲溼。
  • 每天按它5分鐘排出體內10年溼氣,隨時都能做!
    2.去除扁平疣。人的身上長了一個瘊子,有了扁平疣,這都可以算作是人身體上的贅生物,這些贅生物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呢?人身體上的贅生物在中醫裡邊講就叫痰結,就是溼氣結在一起結成這些東西了,叫痰溼所結。人體內有了氣鬱之症,就是生了一些氣,體內的痰溼凝結就會形成這些贅生物。所以按揉支正穴還可以去除扁平疣。3.緩解頭痛。每天按揉支正穴5分鐘,也可以緩解頭痛。配合合谷穴,效果更好。
  • 秋季去溼: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選擇喝薏米紅豆水……
    進入秋季,天氣逐漸變冷,溼氣容易入侵身體,造成水腫、腹瀉等疾病,因此防溼除溼對於養生保健來說十分重要。這時候很多人會選擇喝薏米紅豆水,這種做法確實可行嗎?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薏米紅豆水確實有一定的祛溼作用,但這個食療方只適用於體內有溼熱的人。
  • 食療養生 | 夏天脾虛?溼氣重?腳氣?扁平疣?剋星來啦!
    從中醫養生的理論來說,五色入五臟,黃色的東西歸土,入脾胃,所以大部分黃顏色的食物都有健脾胃的功效。但需要注意的是,生黃豆中含有抑胰蛋白酶毒素,能使消化液的消化作用降低,且成熟的黃豆表皮較厚,不容易被牙齒嚼碎。因此,我們平常在食用整粒黃豆的時候,一定要煮熟,不然會引起脹氣或消化不良等反應。
  • 祛除體內溼氣,冬天多喝它,讓身體溫暖不怕冷
    很多人都知道,高血壓是中風的危險因素之一。血壓太高,血壓控制不穩定,血管受到反覆刺激,並發腦出血導致產生中風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