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醫學與保健知識的普及,人民經濟水平提高,重視補鈣的中老年人日趨增多,然而很多人並不真正的了解補鈣,今天就跟大家科普下喝湯、吃肉補鈣的小問題。
骨頭中的鈣能溶解在湯裡的量很低,10千克排骨熬成豬骨湯中的鈣量還不足150毫克。曾經有人檢測過,一碗骨頭湯大約含有2—3毫克鈣。按成人每日需要800毫克鈣計算,估計需要300—400碗骨頭湯才可以滿足人體鈣的需要。
在我們傳統的認知中,骨頭湯的鈣元素會更加豐富,我們通常用湯來補充我們所缺乏的營養元素。
但是,無論是煲了多久的湯,最多只能溶出10%的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物質到湯裡,大部分的營養還是留在肉裡。
所以,如果想補充營養,光靠喝湯是不夠的,最好還是湯和燉的肉類一起吃了。
湯裡面的脂肪更多,在燉湯的過程中,脂肪很容易溶到湯中,湯裡面含的更多的是嘌呤,脂肪和熱量。
融入湯中的脂肪可達20%以上,多喝湯就變成了攝入更多動物性脂肪的過程,只喝湯、不吃肉,相當於扔掉了蛋白質,喝下去不少脂肪。
對於一些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來說,飲用大量的雞湯會造成心血管的負擔,對消化道也是一種負擔。
湯的鮮美還與湯中浸出的油脂和糖分有關,這些都不利於糖尿病病情控制。
湯要喝,肉也要吃,因為大部分營養還是在肉裡面,關於喝湯個人給幾點建議:
1.對於大病初癒,沒什麼胃口的人,喝一碗鮮美的湯也可以刺激食慾,有些人喝幾口湯後就想吃肉、吃飯了。
2.煲湯時間不宜過長,湯熬久了,大部分脂肪、嘌呤都會跑到湯裡面,熬久的湯表面都會飄著一層油,這種湯喝多了就容易血脂高、尿酸高,當然對於比較消瘦的人可以適當多喝。
3、對於比較肥胖、尿酸高、血脂高、糖尿病的患者可能紅肉熬的湯要適當控制,可以多喝一些蛋湯、魚湯等。
4.如果想減肥的人可以選擇飯前喝點湯:飯前喝點湯可以把胃給撐大,胃撐開後就有飽腹感,飯就會少吃一些,如果飯後大量喝湯會把胃撐得更大,胃撐大下次吃飯就容易吃更多進來,所以有一句話叫「飯前喝湯,苗條健康;飯後喝湯,越喝越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