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湯」竟可能導致「這疾病」? 中醫師指出3點即可改善

2021-02-23 青青到處談

冬天真的來了。最近最強冷空氣報到、氣溫下降,大家難免吃鍋暖身、打打牙祭,但往往到了睡覺前,有民眾會感到胸悶、喉嚨變緊、睡不好,甚至隔天起床就「燒聲」了。

中醫師提醒,這應是「胃食道逆流」的表現,而近期臨床上此類患者卻也變多,原因竟與吃鍋時喝湯有關,建議民眾晚餐甚至宵夜時段別喝太多湯,避免食物與湯水全沉積在胃裡,導致胃食道逆流。

為何「喝湯」跟胃食道逆流有關?中醫師表示,因亞洲人飲食習慣,喝湯多半在餐後,若晚餐時我們已吃了7、8分飽、甚至已吃飽了,接著再喝下1到2碗湯,且湯趁熱才好喝,所以短時間內湯就全進到胃裡;而這時候胃裡又有剛吃下去的食物,又混了這些湯湯水水,胃一收縮,賁門又關不緊,若再打個嗝,就易形成胃食道逆流。

他進一步解釋,民眾容易有迷思,認為胃食道逆流一定要身體灼熱、喉嚨有胃酸水湧上感覺才是。其實據臨床上統計,胃食道逆流患者中,只有約2成的人真的有酸水湧上喉嚨過,多數患者就醫時表示喉嚨卡卡的、有異物感,或喉嚨總是有痰、出現聲音沙啞、久咳等情形。

該怎麼治療胃食道逆流?中醫師說,「脾胃好,人不老」,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是打通人體最重要的樞紐,臨床上常使用烏賊骨加浙貝母而成的「烏貝散」,效果類似西藥抑酸劑般,能抑制胃酸分泌,20多年前就發表在國際期刊。

另外,還有「吳茱萸湯」,可改善賁門狀況。成分有生薑、大棗,熬煮後服用,除可止嘔,還有溫補效果,可讓賁門可以變得靈敏,胃酸也不會倒流。

民眾要改善胃食道逆流,中醫師建議應注意以下三點:甜食(飲料)要忌口、晚上不喝湯,不吃過甜水果、不吃流質食物(如粥類、羹類、芝麻糊等),因為甜食或油脂類的食物進行消化吸收的時候,也會讓賁門變得鬆弛,也容易造成胃酸逆流。或是用餐時先喝湯比較好,但別喝太多如半碗即可,然後再慢慢吃東西,以便消化。

不過也提醒民眾若因胃食道逆流導致胸口有灼熱感,且症狀持續並出現無力、易喘現象,也有可能跟心臟疾病有關,仍建議至心臟內科進一步檢查。

相關焦點

  • 研究指出,容易「忘東忘西」的人才是最聰明
    出門就算在心裡不斷默念「手機、錢包、鑰匙」,還是會不小心遺漏了一項,或是有時候你會突然想不起來你下個動作要做什麼。當你和朋友一起回憶學生時期作的趣事,他們總能鉅細靡遺的講出所有細節,你卻只能依稀想起大致的輪廓而已。總被嘲笑「健忘」的你,總覺得自己是不是比別人笨了一點?但其實研究指出,其實這樣的人才是最聰明的。
  • 白內障的兩大迷思:「等白內障成熟再做手術」和「滴眼藥水即可治療白內障」
    國內銀髮族白內障罹患人數持續成長,眼科醫師觀察,民眾對白內障有兩大迷思,分別是「等白內障成熟再做手術」以及「滴眼藥水即可治療白內障」。其實白內障若拖延過久,增厚的水晶體可能導致青光眼、葡萄膜炎等,使手術難度提高、術後效果不佳,損害視力。此外,亞洲人因為眼軸較短,前房較淺,容易發生急性隅角閉鎖性青光眼。 根據2016年Lancet雜誌發表了有關跨五國30個醫學中心研究指出,早期移除水晶體,比傳統使用雷射周邊虹膜穿孔術(LI),對原發性隅角閉鎖性青光眼患者更有良好的治療效果與經濟效益。
  • 「這是職權騷擾」!「為什麼只限女性」?!
    「滴滴順風車回歸,女性乘客晚8點後不能乘車」?當Lyra看到這則新聞時,第一反應是,這分明就是女性歧視嘛~那憑什麼不能設定成「男性乘客晚8點後不能開車」喵喵喵???這讓氣憤的Lyra想到,這幾天日本也正在熱議一個對女性極其不友好的話題——「禁止女性在工作場合戴眼鏡」!納尼???這又是對女性同胞們赤果果的不尊重!
  • 一頭「奈良鹿」引發的血案
    說到照看,可能有人會想到將鹿其尊為神使的「春日大社」。「春日大社」與奈良的鹿自古以來就關係密切,甚至可以追溯到1300年之前。在日本奈良時代,元明天皇遷都到了平城京,而當時的掌權階級藤原氏為了祈求和平,世世代代都祭祀天神「武甕槌命」。
  • Chrome 「神器」擴展:「油猴」使用詳解
    而另一款不得不提的「神器」就是今天要介紹的 Tampermonkey,也被戲稱為「油猴」。和 Stylish 類似,「油猴」也可以通過安裝各類腳本對網站進行定製。不過它能定製的不僅僅是網站的樣式,還能實現更多更強大的功能,例如:直接下載百度網盤文件重新定製繁雜的微博頁面去掉視頻播放廣告將網站默認的「二維碼登錄」改回「帳號密碼登錄」繞過搜尋引擎的跳轉提示還原清新的小說閱讀模式豆瓣和 IMDb 互相顯示評分……你可能聽說過「油猴」,但是因為看到
  • 遇美警察執法過當,華人律師提「3點自保法」
    Baden)所領軍的獨立驗屍報告指出,卻指出佛洛伊德是因頸部、背部與腹腔分別受到多重強壓,先「窒息死亡」才導致心肺停止。程紹銘指出,這名白人警方很有可能可以取保,而通常謀殺罪名的的保金落在50萬至200萬不等。
  • 小雪 | 廣東人的養生「三要」,滋補肝腎過暖冬~
    作為吹著空調過小雪的「短袖人」,此時期要先把秋季在體內留下的燥熱清一清。這時該吃吃「四冬」來清內熱,同時緩解秋燥引起的不適。利尿消水腫,清熱又解毒,熱量還挺低,秋冬季節多吃冬瓜就是零負擔。秋冬美食中不可少的食用菌,不僅營養豐富和低熱量,還有利於增強免疫力、預防感冒。
  • 搞懂日本電車「急行」、「快速」、「特急」之間的區別
    甚至也有這樣的笑話,習慣只搭JR的人以為「特急會加收費用,所以不搭。」因此,本篇將行駛於首都圈的主要大型私鐵各線列車的種類,依照速度排列順序。條件如下:1.選擇各私鐵的主要路線,以不等號將不需加收費用的列車由快而慢排列。2.關於慢車方面,由於各家公司分別有各站停車、普通等諸多名稱,為求方便將統一用「普通」。
  • 「最佳食用期限」不等於「過期日」!
    A product that isdangerous to consumers would be subject to potential action by FDA to remove itfrom commerce regardless of any date printed on a label.
  • 「婚禮人情地圖」出爐 廣東人表示不服
    」,就令很多人感到困擾。內地有理財網站就公布了一份「婚禮紅包地圖」的數據調查,顯示全國各地做「人情」的標準,其中指出浙江、上海做「人情」的規格最高,平均達千元(人民幣,下同);北京、江蘇次之;廣東、雲南等地就索價最低,僅需1百元。不過有網民對調查結果表示質疑。
  • 「鋼鐵俠」被目擊千米高空翱翔?首次有影片流出!
    他們指出,片段可見一個「飛行背包」(Jetpack),但也可以是無人機或一些其他飛行對象;如果背著飛行背包飛翔的是一個人,那就令人思疑這是否一個合法的飛行測試,又或者是否與早前在洛杉磯國際機場附近的「飛行背包」目擊事件有關。
  • 李敖痛批蔡依林,「老公」「老娘」真叫不得?
    蔡依林5月登上小巨蛋一連唱4天,仍讓歌迷遺憾喊聽不夠,個性霸氣的她二話不說宣布加演安可場,並在臉書宣布「老娘來了!」透露11月將加開演唱會的消息,然而她在文中自稱「老娘」,令作家李敖看不慣,他表示「這是繼小S自稱老娘後,又一奇觀」,直批「年輕人的中文好差勁」。
  • 【日語實用課堂】詞彙辨析:「案外」「意外」「存外」「思いの外」的區別
    「案外」「意外」「存外」「思いの外」都是表示預想的和實際情況不同的詞彙,但是有微妙的區別,在語法上也有不同。我們先來一組句子「案外寒かった」 沒想到還挺冷「存外寒かった」沒料到如此冷「思いの外寒かった」沒想到這麼冷這三句話翻譯出來看似比較接近,但還是有一些微妙的感情區別。
  • 疑G奶女星熊熊「3:16吞吐福利片」網路瘋傳
    只是正當外界期待她公布好消息的同時,昨(18日)網路卻突然瘋傳一段長相激似熊熊的女子,不斷低頭在男子腿間吞吐的性愛片,吸引大批網友瘋狂「求上車」。目前熊熊已關閉IG留言。或是答應另一半進行拍攝」,因為隨時都有流出可能。
  • 8大道小巴司機 投訴 「惡霸司機」
    李松飛小巴案」中獲得的保護令報假案和威脅其他小巴司機,導致至少四名小巴司機被多次逮捕,甚至無法正常工作。而陳春團卻認為小巴司機們是收取「保護費」的黑幫組織,自己合法載客並無過錯。來自布碌崙8大道三家小巴公司的二十多名司機昨日來到美國亞總會投訴一名「惡霸司機」。據小巴司機們介紹,布碌崙8大道有三家小巴公司,分別在59街、55街和51街載客通往華埠和法拉盛,平日裡幾十輛小巴都是按照編號排隊載客,一天跑兩趟。
  • 【八卦】網紅空姐驚爆「無套」激戰小王!嬌喊「幫生小孩」丈夫崩潰..
    ,天天親我,天天打炮」、以及嬌喊「不是想跟我生小孩?」,更直言:「破百萬贊給影片了」。事後原PO再度在個人臉書PO與老婆的對話,疑似雙方因為事件爆發談和解,男方向女方索討「100萬賠償金」,但前空姐竟反嗆:「所以我不撥款你要公開影片嘛!我相信你不會這樣做!你這麼愛兒子」。
  • 坐困「疫區」 醫生醒你四招「鬆綁」緊張情緒
    為進一步切斷疫情在社區傳播,特首林鄭月娥日前透露可能會隨時展開突襲式「封區」強檢行動,實現「大廈清零」、「小區清零」的目標。
  • 西九「自由約」13日吸54萬客
    西九文化區苗圃公園自去年八月至今,共舉行了十三日的「自由約」活動,吸引五萬四千人次入場。「自由約」期間,西九試行未來公園條例,透過公園大使「溫馨提示」違規情況,運作暢順,整體參加者亦見自律。由於約三分之一西九海濱範圍將因工程暫時關閉,「自由約」亦會暫停,直至今年九月,屆時活動面積亦會減少,西九公園則會於一八年陸續開放。
  • 「小丑恐懼症 」:揭秘那些怪異的恐懼症
    面具背後到底是誰弗蘭克·麥克安德魯教授寫過一篇關於小丑的心理學的文章,他指出:小丑的化妝和裝扮掩蓋了他們的真實身份和感受,這一事實助長了小丑恐懼症根據Zimbardo的記錄,最能預測反社會行為的,是「去個體化」。例如,當你以網名在網絡上出現時,你就是「去個體化」的,其他人也是如此。
  • 將公民證書國籍「臺灣」改「中國」?
    近日華府地區有華裔民眾表示,在公民面試結束確認「入籍美國公民證書」(Certificate of U.S. Naturalization)資料時,國籍「臺灣」(Taiwan)被面試官改為「中國」(China),且面試官堅持稱,公民申請國籍沒有「臺灣」的選項,引起不少華裔的困惑和不滿,並批評面試官不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