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主體多、安全保障弱——誰來保護我們的生物特徵信息?

2021-02-08 紅商網

  杭州11月6日電,近日,杭州野生動物園規定,不錄入人臉信息將影響該公園年卡的正常使用,引起社會關注。

  當前,公民的指紋、面部特徵等生物特徵信息是否面臨被過度採集的風險?哪些主體正在獲取我們的生物特徵信息?相關信息保護在哪些方面亟需補強?新華社記者就此展開調查。

  公眾生物特徵信息屢遭過度收集

  記者從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薛軍教授處了解到,當前,人臉、指紋等個人生物特徵信息已經成為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等信息之外,過度搜集公民信息案件中新的「重災區」。

  同時,由於生物特徵信息與個人財產、人格權益之間的聯繫日趨緊密,信息一旦丟失或失控,將給信息所有者造成巨大且難以挽回的損失。

  這並非杞人憂天。2019年2月深圳某人臉識別企業被證實發生數據洩露事件,超過250萬人的核心數據可被獲取,680萬條記錄洩露,其中包括身份證信息、人臉識別圖像及GPS位置記錄等。

  一些軟體也涉嫌過度採集用戶的生物特徵信息。此前,中國消費者協會曾發布《100款App個人信息收集與隱私政策測評報告》。報告顯示測評的100款App中,10款App涉嫌過度收集個人生物特徵信息。一度成為網際網路熱門應用的某換臉軟體開發企業,也在今年9月因涉嫌未依法依規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被工信部約談。

  有國內知名網際網路企業視頻識別安全專家向記者透露,當前存在為數不少的不法分子、數據黑灰產從業者為通過實人認證,達到註冊虛假帳號或者直接侵犯他人帳號的目的,需要相應的人臉信息,甚至在國內已催生出一定規模的「過臉產業」。

  記者搜索網際網路,發現網絡論壇中存在大量針對電商平臺、特定設備的「過臉」技術解答,甚至有完整「過臉」技術教程,包括軟體選擇、腳本設置等。一些網站上還有「過臉軟體」代碼連結,隨意供人下載。

  我們的生物特徵信息流入何處?是否安全?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究竟是誰熱衷於記錄和儲存我們的生物特徵信息呢?奇安信網絡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裴智勇告訴記者,當前大致有三類主體。

  首先是部分視頻監控的運營主體。比如通過商場酒店、會議場館等公共場所視頻設備採集信息。

  其次是一些公共職能部門、大型網際網路企業、商業機構等,經過用戶授權,採集包含用戶個人生物特徵的數據信息。

共2頁 [1] [2] 下一頁  第1頁第2頁

搜索更多:

相關焦點

  • 黑嘴鷗攫升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生物多樣性保護任重道遠
    中國公益在線訊 (公益記者 陶凱龍) 2月5日,我國32年來首次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以下簡稱《名錄》)進行大調整並正式公布
  • 川普時代,誰來保護你的網絡隱私
    川普在籤字的時候或許沒考慮那麼多,他並不熟悉法案裡面「網絡供應商」、「電話交換服務」、「訂閱者列表信息」這些專業名詞。比起一個小小的電信法律修訂,川普腦子裡想到可能更多的是敘利亞的內戰、和中國國家主席的會談、朝鮮核試驗、還有2020年連任這些令他激動的事情。這種電信法案,誰會關注呢?
  • 石橋鎮召開食品經營戶安全主體責任約談會
    為了進一步落實食品經營戶安全主體責任,增強經營戶負責人的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加強全鎮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 涉及刑責年齡下調、個人信息保護等
    在今天(12日)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記者會上,就未成年人刑責年齡是否將作調整,制定個人信息保護法,制止餐飲浪費專項立法工作進展情況等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作出回應。近年來低齡未成年人實施嚴重犯罪的案件時有發生,引發社會關注。臧鐵偉對此表示,對低齡未成年人犯罪既不能簡單地「一關了之」,也不能「一放了之」。
  • 掃碼點餐被批上熱搜:商家收集與點餐無關的個人信息違法
    熊丙萬表示,假設商家只提供掃碼點餐一種選項,並且消費者接受這個選項,我們需要確認商家本身收集信息的範圍和限度,以及是否合理使用信息。如果商家沒有過度收取信息,只是為了方便餐食點取,收集了顧客的姓名及與支付工具相關的基本信息,這是可以的。
  • 嚴肅查處侵害消費者金融信息安全權行為 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長遠和根本利益
    近年來,人民銀行積極推動消費者金融信息保護制度建設,出臺消費者金融信息保護規範性文件,要求金融機構嚴格防控金融消費者信息洩露風險,保障金融消費者信息安全。為進一步加強消費者金融信息保護力度,提升消費者金融信息保護法律法規層級,《個人金融信息(數據)保護試行辦法》《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施辦法》已列入人民銀行規章制定工作計劃,其中《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施辦法》已於9月18日發布,自11月1日起施行,該實施辦法在延續原有的金融信息保護專章的基礎上,以實現保護金融消費者信息安全權為目的,從信息收集、披露和告知、使用、管理、存儲和保密等方面進行了優化
  • 尋找外星生命的方法:利用生物反射光來尋找地外生命
    不同生物具有不同的反射光信號,如果我們收集到系外生命的反射光,就可以勾勒出遙遠星球的可能模樣    美國科學家提出了一種可尋找外星生命的方法
  • 保障食品安全,我們在行動
    保障食品安全,我們在行動。        1、人員衛生:生產人員必須保持良好個人衛生,勤剪指甲、勤理髮、勤洗澡、勤換衣,指甲不得超過指甲末端,保持個人著裝整潔,上班時間不噴香水,工作是不得塗指甲,不得將與生產無關的任何個人用品帶人車間(工廠配備有手機/個人物品櫃)。著裝上襪子也有要求:單號著白色,雙號著黑色。
  • 谷歌收集學生信息新進展:反駁EFF投訴
    但EFF確認谷歌收集的教學內容數據並沒有被用到有針對性的宣傳廣告上,主要問題是在用戶登錄後,不能重新進行設置。谷歌一直強調稱,其數據收集真正目的並不是為了宣傳廣告,但是EFF沒有明確這一點,目前通過Google Apps for Education(GAFE)收集到的數據,僅限於Gmail、Calendar(日曆)、Classroom(課堂)、Drive(網盤)、Docs(文檔)、Sheets(表格)、Slides、Contacts(聯繫人)、Vault、以及Hangouts等提供操作支持的服務
  • 盤點丨生態環境部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聚焦:生物多樣性保護
    「十三五」時期,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歷史性成就,「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生態環境9項約束性指標均圓滿超額完成。2021年,生態環境部將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系統謀劃「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
  • 保障百姓「菜籃子」,指前鎮社頭農貿市場復市
    2月20日,為保障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社頭農貿市場在為期半個月的空置和消毒後,重新開業保供應。  公共市場陸續開放,防控措施不能放鬆。社頭農貿市場的疫情防控堅持「嚴」字當頭、多管齊下:入口處設立醒目提示,實行凡進必佩戴口罩、凡進必測量體溫,並做好個人信息登記工作;村委安排專人值守,提醒出入人員佩戴口罩,不近距離接觸;採取攤主自行清理和市場保潔二次統一清理的方式,保潔人員於每天下午4點、居民買菜結束以後對農貿市場內部及周邊全面消毒,對口罩等垃圾進行統一收集、統一處理,為農貿市場環境衛生提供雙重保障。
  • 「硒博會」&「年貨節」超強攻略來啦!|鄉鎮篇(二)
    綠色地標環境:跟隨武陵山脈天然富硒、鋅土壤的分布和走向,測選水、土、空氣無汙染的拋荒地,淨土片區建立綠色生產基地,以保障天然硒含量高、重金屬遠低於國家標準。深山古法栽培:輪作栽培,一季稻穀一季油菜,採用生石灰殺菌除蟲,人工插秧,農家鴨除草施肥,施菜籽餅、生物菌肥。
  • 福建泉州:石獅市海洋生物食品園汙水處理廠池體全面封頂
    記者/康清輝 顏華傑 通訊員/翁育珊 洪達鋒 自2019年10月份進場動工以來,經過3個多月的加緊建設,石獅市海洋生物食品園汙水處理廠多個有地下部分的池體迎來了主體澆築完成的重要節點
  • 【質量安全】安寧市市場監管局專項檢查移動電源產品,保障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
    針對近期媒體報導充電寶爆炸、移動電源產品抽查合格率低等問題,安寧市市場監管局以「春雷行動·2021」為契機,以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和人身安全為目的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合力奏好「兩部曲」 唱響生物多樣性保護主旋律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為助推生物多樣性保護,安寧市組織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主題活動,廣泛宣傳生物多樣性保護知識,號召市民關注和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持續增強群眾生態文明意識,不斷提升全民環保自覺,全方位推動全市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 開元公司多點「發力」保障兩節期間安全生產
    新春佳節來臨之際,開元公司積極部署,多措並舉,加強井下和地面安全管理,在幹部值班值守、現場管理、應急管理等方面進行了安排部署,保證公司特殊時期的安全生產。加強現場管理,落實跟班帶班制度。要求公司必須嚴肅履行領導現場跟帶班制度,值班人員必須參加班前會,值班期間24小時在崗,保持通訊暢通,全面做好生產安全事故和其他緊急突發事件的信息報送和處理工作。堅持與工人同上同下,落實各級幹部、各類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安全生產責任主體。
  • 生物多樣性保護 • 專家談丨2020年後生物多樣性展望:以國家目標推動落實全球生物多樣性目標
    COP15將制定「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以下簡稱「2020後框架」),描繪未來十年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藍圖,國際社會將此視為解決全球生物多樣性喪失問題的歷史性機遇。回顧全球生物多樣性進程,無論是《公約》COP6通過的2010年目標,還是COP10通過的2020年目標,全球層面上未能實現上述目標的最核心問題在於執行。
  • 一起安全責任事故,建議處理的多是環保人士?
    作為環保人,我們極不情願看到任何安全事故的報導,除了害怕看到人員的傷亡,也因為安全事故往往會牽扯出環保人的「池魚之殃」,幾乎已成慣例。本案當然也不例外,事件的原因及經過在調查報告中已有詳細的說明,限於篇幅,不再引述,感興趣可閱讀原文自行下載查閱,本文只想探討一下項目存在的環境問題,以及事故調查報告對環保相關人士的處理意見。
  • 迎COP15解鎖生物多樣性保護知識 和動植物做朋友
    ,走進科研機構,解鎖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知識點,和動植物做朋友,成為當下昆明市民迎接Cop15的時尚體驗。《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是具有全球影響力保護地球生物資源的國際性大會,對展示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宣傳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成就具有重要意義,2021年5月,Cop15將落地昆明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