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就業權糾紛」勝訴第一案:懷孕歧視方賠償精神撫慰金1萬元

2021-02-23 074職場女性法律熱線

樊女士訴珠海英利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簡稱:英利物業)是以「平等就業權糾紛」起訴的就業歧視案件。10月28日,珠海市香洲區人民法院判決英利物業向樊女士作出書面賠禮道歉,賠償孕期工資損失2064元、未休產假工資損失1875元、精神撫慰金1萬元。樊女士看到判決後說:這下可以給孕期女性一個成功的案例了!

2019年1月5日,樊女士入職英利物業,在珠海市一中附屬實驗學校裡的監控室做監控員,月薪3750,月休4天。她一天要工作12個小時,每天乘坐一個多小時的公交上下班。這讓她時常遲到,也幾乎沒有閒暇時間。1月14日,她曾口頭提出離職,沒有得到批准,她就繼續工作。

2月20日,樊女士發現自己懷孕,去醫院做了檢查。醫生建議樊女士休息一天,她就告知了杜總她懷孕了,並提出要請假。當天下午,林班長通知樊女士以後不用上班了。第二天,公司將她的個人物品扔到門衛室,拒絕她上班。4月25日,樊女士以「平等就業權糾紛」為案由提起訴訟。(閱讀原文了解詳情)

除了懷孕歧視的裁定,此案中有兩個主要爭議點。這兩個爭議點也是就業歧視類案件的核心爭議點。

爭議一:是否需要仲裁前置

仲裁前置是勞動糾紛案件的必備程序。然而懷孕歧視並非勞動糾紛案件,而是就業性別歧視。就業歧視類案件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在此案之前,大多數懷孕歧視案件都被當作勞動糾紛案件來處理。然而,勞動糾紛案件的賠償一般包括工資、生育津貼等,就業歧視案件可以提出精神撫慰金的賠償。

《就業促進法》第六十二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實施就業歧視的,勞動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爭議二:英利物業是否侵犯了樊女士的平等就業權

法官依據《就業促進法》《婦女權益保障法》得出以下結論。

平等就業權保護的範圍應該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招錄過程中勞動者被平等錄用的權利,二是勞動合同履行過程中勞動者被平等對待的權利。本案中,樊女士雖然不是在入職時遭受歧視性對待,但英利物業公司在履行勞動合同過程中因為樊女士懷孕而將其辭退,使其失去原本已經獲得的工作,屬於在履行勞動合同過程中對樊女士的歧視性對待,仍然構成對樊女士平等就業權的侵害。

附上判決書全文:

 -END- 

部分圖源自網絡,侵權請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交通事故賠償之十:精神損害撫慰金
    交通事故產生的精神損害賠償責任,以承擔支付精神損害撫慰金形式實現,其法律依據最早源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120條中公民對姓名、肖像、名譽、榮譽四項具體人格權遭侵害後責任承擔的規定,現今具體的法律規定見於我國《侵權責任法》22條即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 歸納:我國各省市交通事故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標準!
    精神損害撫慰金是人身損害案件中一個酌定的項目內容,根據《侵權責任法》第22條規定,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 如何確定交通事故精神撫慰金數額
    那麼實踐中該如何確定交通事故精神撫慰金數額呢?小編在下文為大家介紹相關內容。  一、如何確定交通事故精神撫慰金數額?  精神損害不同於財產損害,無法適用等價賠償的原則來衡量。筆者認為,確定精神損害賠償數額應在堅持一定原則的基礎上,依照具體的案件情況,綜合考慮各種相關因素,參照一定的標準使其賠償數額適當合理。
  • 因交通事故導致處女膜破裂,該不該賠償精神撫慰金?
    交通事故精神撫慰金賠償標準怎麼確定?精神損害是一種外人無法計量的無形傷害,對於精神損害的大小和程度一般無法用物質尺度來衡量,因此,在具體的司法實踐中,對於精神損害撫慰金,只能依據現實情況由法官依據自由裁量權在一個類似客觀合理適當的範圍內進行確定。
  • 聶樹斌家屬索賠1200萬元精神賠償,在中國能判多少
    儘可能多地給予賠償,也在情在理。文/社論 12月2日,最高法院再審改判21年前被執行死刑的聶樹斌無罪。12月14日,聶樹斌家屬委託律師,向河北省高院提出總額為1391萬元的國家賠償申請。在7項賠償請求事項中,請求法院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1200萬元最為引人注目。這項申請再次把精神損害賠償問題推到了風口浪尖。
  • 造謠蕭亞軒患愛滋病,網友被判賠償8萬元並公開道歉10天
    10月9日,她委託的北京星權律師事務所發布「一審勝訴」的聲明:該被告網友除須公開道歉外,還要賠償蕭亞軒人民幣8萬元。據悉,若獲得賠償,蕭亞軒將全部捐給公益組織。根據北京星權律師事務所的這份通報,被訴方新浪微博用戶何**被判侵犯了蕭亞軒的名譽權,何**須在其微博帳號顯著位置持續登載致歉聲明十日,並賠償原告精神損害撫慰金和經濟損失等共計80000元(詳情見下圖)。
  • 法院判了:妻子要賠償
    這起離婚糾紛案件近日在龍崗法院進行了審理,據悉該案也是龍崗法院適用《民法典》的首案。法院最終判決,男女雙方離婚,並首次適用民法典總則編支持了無過錯一方的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的行使,適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編支持了無過錯一方的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行使。
  • 兒子非親生,離婚時索要已付撫養費和精神撫慰金能獲法院支持嗎?
    發現自己多年來心愛的兒子並非親生,劉某無法接受這個結果,一怒之下將妻子張某訴至法院,請求判令二人離婚,要求妻子自行撫養孩子,返還劉某已支付的撫養費並且賠償劉某精神損害撫慰金。法院經審理認為,原被告自願離婚,符合法律規定,依法予以準許。
  • 案例 | 遭遇醫療糾紛如何依法維權?醫療事故賠償糾紛法律適用指南
    近年來,醫患關係緊張是不爭的事實,當遭遇醫療糾紛時,我們應當依法維權。
  • 《國家賠償法》典型案例:強姦致死案
    對於冤錯案件受害人而言,能夠及時充分獲得賠償尤為重要。張輝、張高平沒有從事違法或犯罪行為,無故被判有罪並被長期羈押,人民法院堅持有錯必糾再審改判無罪後,依法及時啟動國家賠償,讓人民群眾相信,正義不會缺席,也不會遲到。
  • 王嘉爾勝訴!千萬別這樣發微博!
    據@北京星權律師事務所發布的消息,王嘉爾訴張*萱名譽權糾紛案民事判決書已於2019年5月4日生效。該微博稱,被告張*萱因公開發布大量對王嘉爾進行惡意侮辱、誹謗的內容,公然貶損王嘉爾的人格,被判構成對王嘉爾名譽權的侵犯,須向王嘉爾賠禮道歉並賠償經濟損失及精神損害撫慰金合計人民幣6萬元整[詳見(2018)京0108民初34617號民事判決書]。
  • 【社會新聞】河南同性戀男子被強制治療19天狀告精神病院勝訴,獲賠5千
    被精神病院以治療「性偏好障礙」為由強制醫療19天後起訴精神病院的的河南同性戀男子餘虎(化名),近日拿到了勝訴判決。
  • 「小夥扶人被訛」案和解,登報導歉的錢將捐給紅會
    9月14日,金華婺城區法院受理了滕先生的起訴,滕先生要求法院判令曹先生在《金華日報》非廣告版面刊登致歉聲明,並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1元。14日晚,曹先生一方對北京青年報記者表示,在法院工作人員的見證下,他們已經向滕先生道歉,並與其和解。
  • 交通事故精神賠償的原則
    摘要:本文展示了交通事故精神損害的六大原則:1 、普遍與特殊關係原則2、堅持社會信任原則3、精神損害賠償的社會認同性原則
  • 版權 《臥龍傳說》侵權《爐石傳說》一案勝訴 原告獲賠千萬
    11月6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就暴雪娛樂及網易公司訴上海遊易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作出判決,要求上海遊易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立即停止不正當競爭行為
  • 【甘肅】慶陽:涉命案被錯誤羈押379天 男子20年後獲國家賠償8萬餘元
    聯繫微信:zhw1170076490    男子王某某曾經因涉嫌犯故意傷害罪被收審1年多,被無罪釋放後請求刑事賠償,審理案件的慶陽地區中級法院做出不予賠償的決定書。2014年12月23日,省高院指令慶陽中院重審該案。2015年7月16日,案件在慶陽中院進行了公開質證。
  • 交通事故發生能要賠償精神損失嗎?精神損失賠償要考慮哪些因素?
    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身損害賠償的,可以請求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在確定精神損害撫慰金數額時,應考慮受害人的請求、受害人的精神損害程度、加害人的過錯程度、加害人的經濟負擔能力等因素。機動車交通事故致受害人死亡或其他嚴重損害的情形下,受害人或其近親屬可就因此遭受的精神損害請求賠償。
  • 檢方通報湖南高院法官被害案:嫌犯曾在水果盒中夾2萬元和金手鐲
    1月18日,長沙檢察在公眾號發布通報,全文如下:2021年1月18日,長沙市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故意殺人罪對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法官周某某遇害案犯罪嫌疑人向某批准逮捕
  • 《日本之恥》主角伊藤詩織遭性侵案勝訴,施害者曾為安倍寫傳
    伊藤詩織勝訴後現身。12月18日,在日本國內外備受關注的女記者伊藤詩織遭性侵案民事訴訟宣判。
  • 車禍對方司機全責如何賠償?
    在道路交通事故賠償糾紛中,如果是機動車致害的,那麼依據《交通安全法》第76條、《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