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抽檢:食用油脂肪酸組成不合格||食用油摻假檢測方法簡介

2021-02-12 油脂工程師之家

比色法是目前比較簡單的方法,對於合成芥末油、薊罌粟油、物理精煉米糠油、麻油(野菊)、亞麻油、棉籽油、蓖麻油和棕櫚油的敏感水平分別是0.1%、0.1%、2.5%、0.2%、1.0%、0.5%、1.0%、2.0%,各類摻雜油檢測比色法如下:

※ 合成芥末油。通過疊氮化鈉檢測可以區分合成還是天然芥末油。合成芥末油過程通常是其他食用油中加入奶油黃,然後加入一定量的合成異硫氰酸烯丙酯。檢測過程中在合成芥末油加入疊氮化鈉,再在水層中加入中性或弱酸性硝酸鉍溶液,合成的芥末油會立刻產生深黃色沉澱,但天然產品則呈陰性。

※ 薊罌粟油。其主要成分是血根鹼,在乾燥試管中加入5滴油,然後加入0.5mL水楊酸甲醇溶液(2%),充分混合,加入濃硝酸2mL,再加入2-4滴濃硫酸,搖晃。若20-30秒內出現深紅色或深橘紅色,則摻雜有薊罌粟油成分。

※ 物理精煉米糠油。精煉米糠油中含有三萜醇和植物甾醇的4-羥基-3-甲氧基肉桂酸酯。將米糠油或混在其他油中的米糠油中加入NaOH溶液(a),另一乾燥試管中加入苯胺,溶於稀釋的鹽酸中,加入硝酸鈉溶液,形成氫化苯重氮溶液(b)。溶液a和溶液b混合後,若在10-20秒內出現橘紅色表明摻有米糠油。但此方法不適用於檢測摻雜在含有阿魏酸的玉米油中的米糠油。

※ 麻油(野菊)。不同的麻油有不同的皂化分數,有脂麻素(Xa)和麻油酚(Xb),精煉加熱或氫化後形成脂麻酚(Xc)和脂麻素酚(Xd)。脂麻酚在除臭過程中變質,但脂麻素酚在精煉過程中不受影響,二者都是抗氧化劑。採用改進的博杜安實驗檢測,在麻油或熔化的脂中加入HCl和糠醛溶液,酸層出現粉紅色後,再加入水進行搖晃,如果粉紅色仍存在,意味著有麻油,如果消失則沒有麻油。

※ 亞麻油。樣品中依次加入氯仿及Br2、精餾酒精、乙醇,至沉澱溶解,再加入乙醚,出現紅色沉澱意味亞麻油存在。

※ 棉籽油。天然棉籽油含兩類不飽和酸,錦葵酸和蘋婆酸,都屬於環丙烯酸類,高濃度時具有毒性,樣品中加入等量二硫化碳溶解的硫溶液,然後加入戊醇,出現紅色則說明棉籽油存在。

※ 蓖麻油。樣品溶於石油醚,加入鉬酸鹽試劑(1.25g鉬酸銨溶於100mL濃硫酸中),若瞬間出現白色渾濁,表明蓖麻油存在。

※ 棕櫚油。在壓榨或溶劑提取過程中,棕櫚油中產生番茄紅素、番茄紫素和incopinal。其他油中番茄紅素在精煉、漂白和除臭過程中被破壞嚴重,但棕櫚油中番茄紅素還存在。樣品正己烷溶解,通過無水硫酸鈉,加入DMF,棄去DMF低層,得到樣品。在紫外光下觀察,若摻雜棕櫚油則出現黃綠色螢光。

相關焦點

  • 廣西公布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梧州被抽檢的光酥餅、板慄餅等不合格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按照全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工作安排,12月8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了
  • 恩平這些餐廳有食品抽檢不合格!
    近期,江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開展餐飲環節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抽檢,對全市範圍內的餐飲食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糧食加工品、酒類、食用農產品、速凍食品、調味品、糕點、食鹽、飲料共10大類食品進行抽檢。河蝦被檢出呋喃西林代謝物.
  • 潮汕這款「老字號」XO沙茶醬抽檢不合格上黑榜
    ig近日,根據2020年國家和廣東省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計劃,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糧食加工品、調味品、肉製品、乳製品、飲料、速凍食品、水果製品、糕點
  • 食用油安全危機來襲 拿什麼捍衛你的餐桌?
    其中有17個批次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監督抽檢結果是不合格的。本次抽檢的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主要包括花生油、玉米油、其他食用植物油。抽檢項目包括重金屬、真菌毒素、食品添加劑、品質指標等13個指標,共抽檢551家企業的1056批次樣品。快來圍觀這些品牌的產品,避免一不小心流入你的餐桌!
  • 我市12月份食品安全抽檢結果出爐,12批次不合格!
    一、苯甲酸苯甲酸是食品添加劑中防腐劑的一種,檢出苯甲酸不合格原因可能是企業為增加產品保質期,或者彌補產品生產過程衛生條件不佳而超限量超範圍使用,或者未準確計量。二、檸檬黃、莧菜紅抽檢發現超範圍使用食用色素(檸檬黃、莧菜紅)的情況。
  • 5批次不合格!黑龍江公布近期食品抽檢信息|附詳情
    近期,黑龍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完成了對調味品、冷凍飲品、蔬菜製品等15大類1089批次食品及食用農產品的評價性抽檢。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合格樣品1084批次,不合格樣品5批次。不合格項目主要為檢出非食用物質、微生物汙染、食品添加劑超範圍使用。
  • 這17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蔬菜製品、食糖、澱粉及澱粉製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等11類食品928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911批次、不合格樣品17批次,檢出微生物汙染及食品添加劑超範圍超限量使用問題。
  • 安徽這5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從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元旦前夕,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開展2021年元旦食品安全專項抽檢。截至目前,全省共抽檢食品695批次,其中保健食品61批次,其中不合格樣品1批次;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47批次,其中不合格樣品1批次;飲料11批次,其中不合格樣品3批次;食用農產品60批次,全部合格;餐飲食品30批次,全部合格;糧食加工品459批次,全部合格;乳製品20批次,全部合格;蔬菜製品5批次,全部合格;豆製品1批次,全部合格;茶葉及相關製品1批次,全部合格。
  • 蘭山區食藥監局開展小作坊食品安全專項抽檢
    饅頭、煎餅、餚肉、食用油……居民的生活中,離不開這些來自小作坊的食品。
  • 【貴州】春節期間食品專項抽檢情況的通告(2021年第10期)-4批次不合格
    為保障全省節日期間食品安全,貴州省市場監管局組織開展春節期間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抽檢。
  • 江蘇省市場監管局發布13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通告
    1月15日,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公布了今年第二期不合格抽查通告。本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完成省級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任務840批次,涉及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肉製品、調味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水產製品、糕點、飲料、餅乾和食用農產品。產品抽檢結果可查詢。
  • 端午食品專項抽檢,南京發現3批次綠豆糕不合格
    通過對 19 家生產企業和 139 家商超、批發市場、小食雜店抽檢發現,453 批次樣品中有 3 批次綠豆糕不合格。近日,南京市市場監管局開展端午食品專項抽檢,粽子、綠豆糕、鴨蛋、肉製品、糧食加工品、食用油等節日熱銷食品都在抽檢範圍之內。
  • 這17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涉及潮州生產銷售的
    根據2020年國家和廣東省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計劃,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糧食加工品、調味品、肉製品、飲料、方便食品、速凍食品、茶葉及相關製品、蔬菜製品、食糖、澱粉及澱粉製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等11類食品928批次樣品
  • 新疆最新一批食品安全抽檢信息公布!有你吃過的嗎?
    近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調味品、乳製品、飲料、酒類、澱粉及澱粉製品、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8類食品746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730批次,不合格樣品16批次。
  • 放心吃 | 哈市抽檢食品376批次,經檢驗全部合格
    為保障 " 春節 "" 元宵節 " 期間食品安全,日前,哈爾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制定了 " 食安龍江 " 食品安全抽檢計劃,並對節日供應食品開展了監督抽檢
  • 省食藥監:這些食用油抽檢不合格 別再用它炒菜了!
    一、總體情況:       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88批次,不合格樣品7批次;蛋製品13批次,方便食品10批次,均未檢出不合格樣品。二、不合格產品情況如下:       (一)標稱吉林省臨江市老林子土特產有限公司生產的山核桃油,酸值(KOH)檢出值為10.2mg/g,標準規定為≤3.0mg/g。檢驗機構為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
  • 過氧化值、酸價超標 甘肅這6批次不合格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被通報
    甘肅省食藥監局組織抽檢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茶葉及相關製品、豆製品共 191批次,抽檢合格樣品185批次,不合格樣品6批次。
  • 歐盟設定縮水甘油脂肪酸酯、3-氯丙二醇等汙染物在食品中的限量
    年9月23日,歐盟委員會發布法規(EU) 2020/1322,修訂食品中特定汙染物的最大殘留限量(EC) No 1881/2006,該修訂法規於2020年10月14日實施,法規中規定了縮水甘油脂肪酸酯(GEs)在魚油、海洋生物油和幼兒配方食品中最高限量,規定了3-氯丙二醇(3-MCPD)和3-氯丙二醇脂肪酸酯在椰子油、玉米油、菜籽油、葵花籽油、魚油、嬰幼兒配方食品等食品類別中最高限量,法規中關於限量要求的規定於
  • 判斷食用油是否新鮮:過氧化值和酸價有何不同?
    在國家和地方食藥監局的監督抽檢中,酸價、過氧化值是食用油檢測的關鍵指標,反應油脂的酸敗程度,油脂的酸價和過氧化值越高,油脂的品質也就越低,一些企業的油品也因這兩個指標不合格,上了抽檢黑名單過氧化值:指1公斤油脂中過氧化物的毫摩爾數,表示油脂和脂肪酸等被氧化程度的一種指標。
  • 6組不合格!利辛縣2021年第1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的通告...
    加微信發布便民信息:kantuan6為切實保證廣大消費者的飲食安全,利辛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現對第1期食品監督抽檢不合格產品及合格產品信息進行公示。利辛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本次公示餅乾、餐飲食品、澱粉及澱粉製品、糕點、酒類、糧食加工品、肉製品、食鹽、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薯類和膨化食品、速凍食品、調味品、飲料共13類81批次樣品檢驗結果,其中75組合格,6組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