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冷的冬天,你我都免不了去火鍋店取取暖。不過大家有沒有發現,吃完火鍋後,隔天眼睛會腫腫的?
那是因為你攝取了太多的鈉!
吃火鍋為什麼會水腫?
火鍋最擔心的就是湯底的鹹度--鈉含量,這決定你是否會水腫?
成人一天鈉建議攝取量從2400mg改成2000mg,也就是每天不能吃超過5公克鹽,在此我們建議單一餐次攝取勿超過800毫克鈉。
此外,火鍋煮越久,水分蒸散越多,湯底的鈉更是成了濃縮精華,一喝下去可是不得了。
因此建議在吃火鍋前就先喝一碗200cc湯,不但可以增加飽足感,攝取到的鈉也比較少。
另外,飯後也建議多喝開水(500毫升以上),有助於鈉的排出。
而高血壓的患者,則建議儘量避免喝湯,以免攝取過多的鈉!
湯底介紹完了,當然到了主角食材!
我們將各家食材在煮前跟煮後比較,發現…….驚人的事情,烹煮不同的食材們會有不同的吸鈉量!
吸鈉排行榜前三名:
由以上可推知,火鍋在烹煮的過程,會經由食材吸收所有的鈉,若真的想吃這些食材--瓜類、炸豆皮及蘑菇類,請煮熟之後馬上吃,若這些食材烹煮超過30分鐘,建議可作為湯底,別再食用。
聰明吃低鈉火鍋不水腫6訣竅
1. 湯滾後先喝一碗湯
2. 吸鈉前三名冠軍食材入鍋烹煮10分鐘後起鍋馬上吃完
3. 主食以白飯或烏龍麵取代冬粉(以鈉量為主要考量)
4. 減少沾醬調味料,或是選用含鈉量較低的醬料或調味辛香料
(例如:黑醋換白醋、多加大蒜及蔥)
5. 減少冷凍或加工製品
(例如:魚餃、丸子等)
6. 多吃蔬菜,飯後多喝水,可幫助體內排出過多的鈉。
來源:世界日報
推薦閱讀
可直接點擊以下公號名稱進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