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還是鍾情於紅色。紅燈籠、紅窗花、紅梅,沾上點紅色,就覺得喜慶。
喜歡這種古早的民風,是承傳著千年的文化,是優越於世上其它民族的獨特文化,是華夏兒女最值得驕傲的。這些傳統節日,像是一聲聲含蓄的提醒,不忘傳統。
在美國,體會不到傳統的中國年味兒。屈指算算,早已進入臘月,草坪仍綠,瑞雪無痕。寒風中零星的葉子,索性繼續吊掛在乾巴巴的枝頭上,掂量著有沒有要落下的必要。今天去華府特區接一個案子,走在國會大廈前面的街上,似曾相識的場面,如同散了場的戲院後臺,工程車忙進忙出,修理被砸壞了的國會大廈門窗,釘槍,氣泵聲此起彼伏。幾個月來,鷹架子、路障、拒馬搭起了,再拆下,如此反覆,不斷創造著工作機會。攝影機大哥們,堅守著得來不易的最佳角度,調整光圈、濾鏡,等待著下一場。猜測文戲似乎已經不多了,為迎接下一季的武打橋段,新置的堅固負重設備,更換掉昨天被砸壞了的輕便器材。像是卡通電影裡的湯姆和傑瑞,你追我趕的打鬧之後,留下一地雞毛。
經濟上失去了中產階級的國家,政治上必將走向兩極。沒有中庸文化做底盤的「民主明燈」,能否重新擦亮,似在考驗著人們的謙卑和良知。
暴亂過去了。反對的,譴責聲不斷;支持的,找得到足夠的理由。朋友圈的爭吵,聒噪過廣場上的分貝。像前幾天霧茫茫的天氣,混沌、晦暗,天地之間,尋不到清晰的地平線。五六人死亡,五六十名警察受傷。同一天,美國患新冠肺炎當日死亡人數,首次超過四千人,平均每分鐘約有三個人過世。
一直喜歡這個法文詞:Déjà vu (似曾相識?),這眼下經歷的一切,都似曾看過的老電影;像走在夢裡的古巷,邂逅一位又一位鄉音稔熟的古人,只是記不得是發生在哪一個朝代,哪一次輪迴之間。
大寒,這最後的一個節氣,標誌著今夜一過,又開始了新的一個輪迴。舊事真的過去了!不論失望與否,肯不肯割捨,都註定到了分手時分。
喜歡爆竹燃放帶來的意外驚喜。若去年的那一切不堪和苟且,都是昨日黃花。「咣當」一聲,舊事炸得粉碎,不次於當頭棒喝:過去了,別再想了!在煙花爆竹的硝煙中,一雙雙晶瑩剔透的眼睛,閃爍著對新一年的期望。新的運勢、新的開始。受到紛落爆竹碎紙的啟示:放不下的,已經是昨日飛絮濛濛,自知不必糾結,就此打住,整理煩亂的思緒,了結在反轉的大寒時節。
大寒的日子裡,記得起的童年舊事,有臘八粥、臘八蒜。接著是臘月十五雕冰燈,二十三小年祭灶,窮人的孩子也吃得起那粘著嘴巴的灶糖,糊窗欞,蒸供,買年畫,掛春聯……。看著身邊盲牛般走過的,異國男女,覺得所有這些陳年舊事,都是隨風而去的無奈,仿佛是另一個星球的牽掛。周末,兒女堅持要一起去巴爾的摩的老城逛一逛。來到下城碼頭附近,改造過的老工場文化區,有一個賣麥芽糖的小攤子。原來孩子們是聽了媽媽講了我童年的故事,要給我一個驚喜。
灶糖,其實就是最原始的,最廉價的麥芽糖。在那些個尷尬的歲月裡,是窮人家孩子們一年裡最甜蜜的念想。雖然這攤子上的麥芽糖(toffee)加了肉桂、奶油等等太多的添加物,但是能看到這種原始的揉糖攤子,已是難得。
一個老舊的灶糖攤子,一個念念不忘老傳統的業餘詩人,和三個默默珍惜著他的家人。周末,陽光燦爛的碼頭上,走著這一家四口,充滿了新年的快樂,在這個最沒有年味的異國街上。
大寒,由此寒冷走向溫暖的日子,是新輪迴的開始,是重返軌道的切點,是你我內心深處希望的源頭。很想用這句話犒勞自己一下:大寒之後無寒日!你呢?對你也是同樣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