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場家鄉味丨來鳴凰消費品綜合市場,嘗嘗在歲月沉澱中守住的老味道!

2021-02-13 今日武進

秋日的一個清晨

朝陽初升,天氣微涼

車輛稀疏地行駛在道路上

很多人還在夢鄉中酣睡

鳴凰消費品綜合市場已經「甦醒」

「菜籃子」裡躍動著的生活氣息

預示著新一天的開始

鳴凰消費品綜合市場原設在鳴凰興隆街(老街)沿街,於1993年搬至武南路與農貿街交界處,是武進一座上了年紀的菜場,老湖塘人、南夏墅人和盧家巷人都在這座菜場留下過歲月的印記幾十年來,他們習慣性地遊走其間,為餐桌添置新鮮食材。

‍‍‍‍‍‍‍‍‍蔬菜、水產、鮮肉、熟食……鳴凰消費品綜合市場上林林總總有200多家攤位,其中有那麼幾家,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吸引一波又一波熟客採購。離市場大門口不遠的‍‍‍‍‍‍‍‍‍豆製品5號攤,便是老食客們的首選。

做豆腐,是老闆周建華家幾代人的生計。作為第三代傳人,在周建華的記憶中,從外公那一輩起家裡就做豆腐了。20歲剛出頭,他開始跟長輩們學做豆腐,至今已有40餘年。如今,又把製作豆腐的手藝傳給了女兒周冬雲。「我們鋪子的年紀和市場一樣大,這麼多年來,周圍『鄰居』換了又換,只有我們從未變過。」周建華說。幾平方米的小攤位,沒有門頭招牌,但大夥買豆腐都認準他家。「泡豆子的時間要根據天氣狀況作出調整,天氣熱的話泡5個多小時,天冷的話要浸足8個小時,下雪天要泡滿12個小時。」周建華說,製作豆腐的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相應的時間、火候、適量的水,做出來的豆腐才能鮮糯成型有吃頭。「老周家的豆腐,下鍋一焯滿屋子豆香,一口咬下去,滑嫩勁道,怎麼吃都吃不夠。」採訪過程中,不停有人前來採購,皆是好評。

鮮豆腐每斤3元,豆腐乾、油豆腐、千張每斤8元,周建華賣的豆製品種類不多,但食材新鮮,價格公道,根本不需要吆喝,每天不到中午便賣空了。

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順著烤餅的香味,不自覺走到了市場最南面的吉祥食品。店主蔣飛舟和她的老公徐忠雲一個負責擀麵包餅,一個負責烘烤,忙得不可開交。「早上有個客戶預訂了300個,得趕製出來送過去。」蔣飛舟笑著說。
剛出爐的烤餅,一個個通身金黃,冒著熱氣,飄著香味。一口下去,皮薄餡多,外脆裡嫩,讓人回味無窮。烤餅分為芝麻、花生、蔥油、肉鬆和核桃仁5種餡,有甜有鹹,也有椒鹽口味,滿足不同食客的需求,其中,芝麻和花生餡最受歡迎。「之所以做烤餅生意,還要從我小時候說起。」蔣飛舟回憶說,幼童時代,她最期盼的便是過中秋,「每逢中秋,奶奶都會拿家裡所剩不多的食材做烤餅給大家吃,那口香脆,至今都忘不掉。」蔣飛舟說,長大後,吃遍了大街小巷各種烤餅,但沒有一口味道比得上小時候奶奶做的。

烤餅對蔣飛舟來說,不僅是為了解決下崗後的再就業問題,還有一份童年的情懷。1998年,屬於自己的第一家小店開張後,蔣飛舟便專注於不斷改良烤餅工藝,將最正宗的童年美味傳承下去。2016年,小店搬遷至鳴凰消費品綜合市場,因為味道好,回頭客越來越多,忙起來店裡一天能賣出2000多隻烤餅。

粉絲福利:

留言點讚數最高的粉絲(一位)

可跟隨專家評委團現場品評哦~

融媒體記者 王寧

新媒體編輯 小茹

 

喜歡,就讚賞一下吧~

相關焦點

  • 龍潭鄉:手工豆腐家鄉味道
    傳統鐵鍋柴火煮出來的豆漿,做出來的豆腐,才是小時候吃到的那種味道。       俗話說「好料好水出好豆腐」,傳統工藝製作的手工豆腐之所以色、香、味俱全,關鍵在於有天然好食材和天然好水。       龍潭鄉鄧耳村的豆腐所用原料大多是自種的老品種小黃豆,加上龍潭土肥水清,氣候宜人,黃豆生長的自然條件充沛,生長期達100天左右,生產出來的黃豆產量雖低但品質好豆味濃,做出來的豆腐香醇有韌勁。加工豆腐用的是山泉水,泉水清冽甘甜,並且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做出的豆腐自然也質地水靈,口感嫩滑,香味兒綿長。
  • 松陽味道 |松陽香腸,家鄉好滋味
    人間煙火味,藏進冬日暖陽、新年期盼、媽媽手藝的別致腊味。最思念松陽山水,最滋味松陽香腸;最難忘故鄉情,最美味團圓味。清蒸的家鄉香腸配上一碗白米飯,就是回家過年的滋味。陽光透過窗子照在碗上,屋子裡滿是幸福的味道。腊味飄香時,沒有腊味的年味,是有缺憾的。
  • 家鄉年味:血腸
    春節將至,這年味也是越來越濃了,年味是舌尖上無法忘懷的家鄉味,更是承載著無限鄉愁的美食,有街頭巷尾叫賣的餈粑,還有小攤上冒著熱氣的一碗米粉,這些美食或許並不起眼,但足以打動你的味蕾,喚起你內心深處的家鄉記憶。
  • 【獨家】蚌埠籍演員馬思純 微博曬出「家鄉味道」——《武媚娘傳奇》中飾演「賀蘭敏月」
    在歷史大劇《武媚娘傳奇》中飾演「賀蘭敏月」的蚌埠籍女演員馬思純人氣持續走高。春節期間,馬思純回蚌埠老家過年,在微博上曬出了一組「舌尖上的蚌埠」的圖文,其後眾多網友點讚一片。燒餅夾裡脊、麻辣串、鍋貼……小姑娘說,「走過再多的城市,吃過再多的美食,家鄉的『味道』都是一輩子難以割捨的情結。」  難忘的家鄉味   「南方小城,我的家鄉。我離開了十一年,卻一直留戀於這裡的安逸自在和無與倫比的美食。都說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我說吃來吃去不如燒餅裡脊。童年的味道,不光是好吃,更是一種眷戀的情懷。
  • 貴州年味丨紅燒黃魚·遷徙的家鄉味道
    不過文化的多元,開始讓春節的年味變淡,我們總是有太多的理由來安慰自己,只要一家人開開心心,每天都是新年,每天都是過節。可是過年不一家人團聚,不做年夜飯,不吃團圓飯,這樣的每一天又跟其他任何一天又有什麼區別?家的記憶又從何而來?這樣說來生活需要儀式感,而過年的儀式,無疑就是一家人在一起的這頓年夜飯。
  • 過新年,吃樂口福老味水餃,久違的老味道
    念舊的我們似乎不太渴望這個煩亂的「新」,躲不過的「新」中,在心靈那個最軟的地方惺惺念念地追尋,是快樂的童年,純淨的思念,更是那種記憶發黃的老味道。  我們開始懷念起小時候,和小夥伴在天寒地凍的雪地中嬉戲玩耍後,被媽媽喊回家,用凍得通紅的小手端起媽媽剛從鍋裡盛來的冒著濃濃熱氣與香氣的水餃。
  • 【薦讀】陳培元:有家鄉的味道才是過年
    有家鄉的味道才是過年 ——鄂前旗 陳培元回家過年!一定要回家過年!家有年的味道,家有親人問候,有父親的關注,有母親的守候……逃離了喧囂的鬧市,我向家鄉奔去。我的家鄉在鄂託克前旗,那裡地廣天藍,水草豐美,沒有過重的生活壓力,也沒有讓人喘不過氣的生活節奏,只有濃濃的恬靜與淳美,有讓人永遠不會忘記的年味!
  • 自製韓國泡菜,嘗嘗韓國的味道
    是韓國家庭中最基本、最普通的風味菜食之一。特點是辣,朝鮮人通常和米飯一起食用。它不但味美、爽口,而且具有豐富的營養,是韓國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主要開胃菜。在中國的《詩經》裡,出現了「菹」字,它在中國的字典裡被解釋為酸菜,正是這種醃製的酸菜傳入了韓國。韓國的泡菜文化裡,有著深厚的中國儒家文化痕跡。
  • 「炸年糕」,記憶中的家鄉味道
    那遙遠的小村莊,是我魂牽夢繞的家鄉,無論時過多久,那份深情的記憶時刻那樣清晰;無論行走多遠,只有家鄉是心底最柔軟的地方。記得小時候,最喜歡過年,因為只有過年才能穿上新衣服,才能吃上媽媽做的炸年糕。那是一種酥嫩香甜的味道,那是一種家鄉特有的味道,那是一種飽含媽媽濃濃愛意的味道,那是一種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味道。
  • 無腊味,不年味!吳江人忘不掉的家鄉味
    腊味對於許多吳江人來說,不僅是一種美食,還是一份忘不掉的家鄉味,最是那剪不斷的牽掛在心懷,念念又戀戀。  臘月,一年歲尾,此時沒有什麼能比吃上一口腊味來抵禦嚴寒更重要了。  吳江的臘魚,也是當地人年貨中必備的一種。做好的臘魚,用來清炒辣椒,亦或只是簡單蒸一蒸,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真是百吃不厭。
  • 離家,請帶上家鄉的味道
    每次從家鄉回到城市箱子都是塞得滿滿的除了罈子菜、土雞蛋還有滿滿的臘魚臘肉這是家鄉的味道
  • 家鄉的年味,城步人感受到了嗎?
    記憶中家鄉的年味淡薄、簡樸,有給人以日子艱難、度日如年的直感。不過不管年代和習俗如何衍變,年、依舊是父老鄉親最眷戀的味道。我的家鄉不算很偏僻,但出行十分不便,所處如同一座孤島,雖然村前村後可望見公路,但看見路行得哭。
  • 老司城生態黑豬臘肉,還你三十年前豬肉的味道!
    臘肉、餈粑、紅燈籠……當料峭的寒意將年末的尾巴輕輕拽來,新年快來了!與年有關的記憶,少不了年夜飯上那一碗晶瑩剔透的臘肉。
  • 海玻璃:自然與歲月沉澱而成的寶貝
    這就是海玻璃(sea glass),由大自然和歲月打造的寶貝。美麗的海玻璃幾十年或一百多年前甚至更久以前的某一天,一隻玻璃瓶、玻璃杯、或是其他什麼玻璃製品,不知由於什麼原因進入了大海裡,變成了碎片,被海水衝刷腐蝕,被衝到沙灘上,被有心人發現、收藏,被叫作「海玻璃」。你可以通過海玻璃的色彩推斷出它來自哪裡,也可以知道其收藏價值。
  • 嘗遍人間美食,最想念的還是家鄉的年味!(二)
    —— 時代新材 陳嫦紅很多人都說現在的年味越來越淡了,其實年味都是老百姓自己醞釀出來的。記得小時候,過了小年就開始籌備各種年貨,年味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積累。現在只能從除夕必備的特色美食中,找回兒時的味道了。
  • 心安即是歸處丨母親寄來蘑菇木耳等老家特產,家鄉味道陪伴陸建過年
    今年沒法回老家過年,陸建的母親從遼寧撫順給她快遞來了蘑菇、木耳、松子、榛子等老家特產,讓遠在膠州的她也能吃到家鄉的味道。
  • 歲月無情催人老 兄弟情深志更堅
    來,嘗嘗我新釀的慕薩萊斯!」亞庫甫停下手中的活,將楊新成引到客廳。53歲的亞庫甫和52歲的楊新成,相識於上世紀70年代,當時兩人還是學生。亞庫甫所在的玉斯屯克庫拉斯村,與楊新成所在的闊什闊瑞克村相距不足3公裡,亞庫甫常到這個村玩。活潑開朗的亞庫甫引起了楊新成的注意,兩人常在一起聊天,一起打球,一起做遊戲。
  • 網上文博丨走進充滿「鐵味」的公園
    一根根滄桑枕木頭一塊塊會說話道砟石勾勒出鷹潭工務機械段貴溪綜合車間軌枕文化園這裡到處都充滿了屬於鐵路的記憶
  • 家鄉年味:門扣餈
    肉餈粑、烏龜餈、空心餈號稱臨武餈粑「三寶」,作為臨武地道的傳統小吃,街頭隨處可見賣餈粑的小攤,一口油鍋、一桶米漿,美味就在滾燙的熱油中悄然形成。但是您聽說過門扣餈嗎?它不僅口感酥脆,味道甜似蜜,製作工序也比一般的餈粑要複雜一些,今天,《家鄉的年味》我們就帶您去看看門扣餈的製作過程。
  • 經典英文老歌:歲月沉澱下的故事,如今聽到滿滿的難過
    ◯ 如果沒有音樂,生活就是一個錯誤 ◯TAOLU  MUSIC歌聲能帶給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