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一個清晨
朝陽初升,天氣微涼
車輛稀疏地行駛在道路上
很多人還在夢鄉中酣睡
鳴凰消費品綜合市場已經「甦醒」
「菜籃子」裡躍動著的生活氣息
預示著新一天的開始
鳴凰消費品綜合市場原設在鳴凰興隆街(老街)沿街,於1993年搬至武南路與農貿街交界處,是武進一座上了年紀的菜場,老湖塘人、南夏墅人和盧家巷人都在這座菜場留下過歲月的印記,幾十年來,他們習慣性地遊走其間,為餐桌添置新鮮食材。
蔬菜、水產、鮮肉、熟食……鳴凰消費品綜合市場上林林總總有200多家攤位,其中有那麼幾家,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吸引一波又一波熟客採購。離市場大門口不遠的豆製品5號攤,便是老食客們的首選。做豆腐,是老闆周建華家幾代人的生計。作為第三代傳人,在周建華的記憶中,從外公那一輩起家裡就做豆腐了。20歲剛出頭,他開始跟長輩們學做豆腐,至今已有40餘年。如今,又把製作豆腐的手藝傳給了女兒周冬雲。「我們鋪子的年紀和市場一樣大,這麼多年來,周圍『鄰居』換了又換,只有我們從未變過。」周建華說。幾平方米的小攤位,沒有門頭招牌,但大夥買豆腐都認準他家。「泡豆子的時間要根據天氣狀況作出調整,天氣熱的話泡5個多小時,天冷的話要浸足8個小時,下雪天要泡滿12個小時。」周建華說,製作豆腐的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相應的時間、火候、適量的水,做出來的豆腐才能鮮糯成型有吃頭。「老周家的豆腐,下鍋一焯滿屋子豆香,一口咬下去,滑嫩勁道,怎麼吃都吃不夠。」採訪過程中,不停有人前來採購,皆是好評。鮮豆腐每斤3元,豆腐乾、油豆腐、千張每斤8元,周建華賣的豆製品種類不多,但食材新鮮,價格公道,根本不需要吆喝,每天不到中午便賣空了。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順著烤餅的香味,不自覺走到了市場最南面的吉祥食品。店主蔣飛舟和她的老公徐忠雲一個負責擀麵包餅,一個負責烘烤,忙得不可開交。「早上有個客戶預訂了300個,得趕製出來送過去。」蔣飛舟笑著說。粉絲福利:
留言點讚數最高的粉絲(一位)
可跟隨專家評委團現場品評哦~
融媒體記者 王寧
新媒體編輯 小茹
喜歡,就讚賞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