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名71歲的大爺
就因為吃了一頓側身,
最後慘遭截肢!
事情是這樣...
有一天,這位大爺和往常一樣,去店裡吃了一頓壽司。
不料回到家後,一切都開始不對勁了....
12個小時後,大爺開始出現發燒症狀,左手也變腫變黑。
手掌上起了個像水皰一樣的東西,而且劇痛無比...
變成了這樣...
大爺趕緊跑到當地醫院就診,醫生幫他把水皰處理後,又給他開了抗生素治療。
即便是這樣,大爺的病卻絲毫沒有好轉,反而惡化了。
傷口的肉逐漸被腐蝕
手心和手背都起了大量水皰
並且發黑髮紫劇痛無比
兩天後,大爺不得不趕往韓國全州的醫院求醫。
醫生診斷,這位大爺感染上了「海洋創傷弧菌」,
此外,大爺還患有
高血壓和終末期腎病。
長水皰的手已經潰爛,組織全部壞死,
最後不得不截肢,以求保住性命...
在美國、加拿大,也有人因為生食生蠔而送了性命。
這位大姐叫Jeanette LeBlanc,出事的時候,她55歲,正是享受人生清閒時光的大好日子。
去年,她和老公去路易斯安那州看望朋友順便旅遊。
沒想到在夜市上吃了幾隻生的生蠔,就葬送自己的一條命!
朋友Karen Bowers說,當天他們一起去抓螃蟹玩,還吃了幾隻新鮮的生蠔。
Jeanette吃完生蠔之後,就感到不對勁了。
她的皮膚表面開始出現紅色斑點,看起來像是海鮮過敏了。
Jeanette一開始沒有太當回事,因為斑點沒有特別痛癢的感覺。
然而接下來48小時後,情況開始不對勁了:腿腳開始出現潰爛並向全身擴散。
她開始變得無法呼吸!
隨後Jeanette住進了醫院。
醫生們迅速為Jeanette做了血檢,結果顯示,Jeanette染上了海洋創傷弧菌。
經過20多天的治療,仍舊回天乏術,
最終Jeanette病逝。
說了這麼多,那麼該如何避免食用刺身帶來的風險呢?
首先最重要一條,少吃生冷食物!
儘量將食物煮熟,
只要高溫煮熟,
很多細菌、寄生蟲就會消失殆盡。
至於具體的預防措施主要分為以下6點:
⒈儘量不要吃生牡蠣及其他生的貝類。
⒉烹調貝類(牡蠣、蛤、貽貝)時,加熱要徹底。
㈠有殼:①煮,水沸至貝殼張開後5分鐘;②蒸,至貝殼張開後9分鐘③不要吃烹調過程中殼未張開的貝類。
㈡無殼:①煮,水沸後3分鐘;②炒,溫度約為190℃至少10分鐘。
⒊烹調時避免交叉汙染。
⒋貝類食品烹調後及時食用,剩餘部分密封冷藏。
⒌避免將開放性傷口或皮膚破損暴露在溫暖的鹹水域,或者是貝類豐收的水域。
⒍處理貝類時,穿防護衣/防護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