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這樣一則新聞。
湖北隨州一位行動不便的94歲老人去銀行進行社保卡激活時,被抱起進行人臉識別。
因為激活社保卡必須要本人到場,這是銀行的規定。
無獨有偶。
這件事情發生之後,接連出現的兩條熱搜:
「老人冒雨用現金交醫保被拒」、「老人無法出示健康碼進站遭拒」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劇烈反響。
網友們紛紛表示,不明白工作人員為什麼如此為難老人,難道他們沒想過自己將來也會老?
@冰糖檸檬草:
銀行如果稍微可以人性化一點,單獨幫老人去把事情辦了哪怕遠程視頻,辦法千千萬,但是有沒有人願意去做成為了難題,也許有些事情突破了規矩,做了可能會受牽連,但是別忘了「以人為主」「以人為善」是做人做工作的基礎啊。@DDlaze:
拒收現金難到不能開個特例嗎?哪怕服務員收了現金再用自己的微信幫老人交上行啊?但是現實的條條框框讓很多應該很人性化服務的工作變得一點沒有人情味…更多的是按所謂的規矩辦事。科技,就像愛迪生發明的電燈。
照亮了現代人的生活。
殊不知,與時代脫節的中老年人,
卻活在被光明投射的黑影之中。
我們經常會感慨「中國速度」,
它可以在幾天內建成一棟樓、一架橋梁、一家醫院,
但真正的速度,
應該在它發展的同時,
可以等等那些留在原地的老人。
一個健康的社會,
不僅要高科技地活,也要有尊嚴地活。
不僅要高效率地活,也要人情味地活。
以上眾多事情發生後,
很快就引起了國務院的重視,
並給出了令人期待的解決方案。
在通知中,
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落實主體責任,
聚焦涉及老年人的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
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
解決老年人在智能化方面遇到的困難。
看一個城市發不發達,
不止是看高科技和GDP,
而是它對弱勢群體有多麼包容和細心。
看一座城市的溫度體現,
在於它是如何對待那些被遺忘的少數人。
如今,
老年人的感受和困境,
終於開始被人重視。
據國家衛健委發布:
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2.5億。
他們或許不會熟練操作手機,不會用微博微信看新聞消息,不知道什麼叫短視頻,不熟悉網絡上的新規則和「梗」。
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應該被時代遠遠甩在身後。
科技的力量,應該讓他們感受到科技帶來的溫暖。
就像從事智能科技產業的江蘇優網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始終倡導高科技研發、綠色環保理念,並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支持公益事業。
自2019年起,江蘇優網自初創時便開始投身公益事業,如為養老院捐獻生活物資等多項慈善活動。
同時,江蘇優網的邊際雲項目在區塊鏈技術的支持下,未來將實現對健康數字資產全生命周期的完整記錄並永久保存,在數字資產流經整個供應鏈的時候,無論是老人的健康記錄還是養護人員的醫護服務,所有記錄都清晰可見。
也就是說,優網邊際雲未來有望解決養老健康數據在傳輸與保存過程中的安全以及數據共享等問題,在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品質方面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
如今,我們很少在網絡上看到老年人的身影,
操作繁瑣的智慧型手機,
五花把門的應用軟體,
不可抵擋的腦力衰退.
種種原因成為了盤亙在前的障礙。
但他們不應該被時代所拋棄,
也不會被時代拋棄。
如今,他們雖然老了,
但我們可以用善意的行動告訴他們,
「別怕,你沒有被放棄。」
讓個人存儲變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