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安全應是至高無上的法律。
——培根
提問一:進口冷鏈食品還能吃嗎?
答:當然!
1月23日,央視《新聞調查》節目談《疫情下的冷鏈》,節目中張文宏說:「到目前為止,中國消費了無數的海鮮,買了無數的東西,我只是看概率,因為買了一件國外進來的東西而被感染,到現在為止一例都沒有發生。當這個概率比空難還低的時候,你自己決定。」
核酸陽性食品的意思是:食品上存在病毒的核酸,但這些病毒量有多大、活性有多高並不確定。
截至11月底全國抽檢檢測的陽性率為萬分之零點四八,主要集中在食品外包裝。
而冷鏈食品生產經營中的消毒就是針對包裝表面的消毒,主要預防流通環節中可能存在的接觸感染風險。
此外,核酸陽性不一定代表它具有傳染性,消毒是滅活病毒,不是破壞核酸,活病毒、死病毒、病毒的片段查出來都可能是陽性,不用過度緊張。
劃重點!「核酸陽性不一定代表有傳染性」!
對於評價一種途徑感染病毒風險的高低,考慮的主要因素包括:
①病毒的暴露量
②殺菌強度
就車釐子來說,水果不能長時間冷凍或不能冷凍,加之其所處的環境通風,不在冷凍的環境中,溫度相對較高,病毒在水果表面也不能存活太長時間,因此水果表面存在病毒的可能性便不大。
不管是車釐子還是其他水果,消費者在食用前都會清洗或削皮。雖然在加工、搬運、運輸過程中,水果表面可能會受一些汙染,但一般在清洗之後,可以去掉水果表面絕大部分病毒。
而且動物實驗也表明,在給動物投餵被汙染過的食品後,並沒有造成動物的感染和傳播,所以我們無需對此事過度關注或是恐慌。
經過了一年多的較量,我們都知道,新冠病毒是呼吸道病毒,主要經呼吸道飛沫和人與人密切接觸來傳播,經消化道感染的可能性非常低。
目前現代化食品工業,食品進入包裝之前,人員的參與的程度極少,特別在國外更是如此。
因為國外人工貴,大部分都用機械自動化,所以進口食品本身不大可能被新冠病毒汙染,暴露量極低。
進口食品經過遠程運輸,入關手續多,耗時很長。為了防止食品變質,這種跨境食品基本都會採用高溫高壓的高強度殺菌條件,所以新冠病毒的存活概率也是比較低的。
所以:
進口冷鏈食品可以放心食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