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科嶺老人的留守時光和科嶺村的養老探索

2021-02-23 南靖之窗

「原來鎮裡僅有一所養老院。門檻很高,只有五保戶才能入住,但即便放寬門檻,大多老人也不願入住。」王盛州說,就近居家養老才是可行的辦法。於是,今年春節,幾個科嶺村返鄉青年湊在一起商議,其中一個成果便是年後成立空巢老人服務小組。服務小組分為生活服務與醫療服務小組,由村兩委出資,配備專用車輛。村幹部為此在留守老人的家門前張貼了聯繫卡,老人遇到生活困難或身體不適,打個電話,服務團隊隨叫隨到。

當天,坑下自然村82歲的林天賜準備扛著稻穀,到2公裡外的科嶺中心點碾米。這對於年老駝背的他來說,不是易事。於是,林天賜撥通了服務隊王順標的電話,問題迎刃而解。

與此同時,熱心鄉賢也開始參與空巢老人的幫扶工程。春節後,6名鄉賢共同出資,為村裡70歲以上的老人免費提供營養早餐。近日,福建廣電網絡公司留守老人視頻服務項目落戶科嶺。以後,外出打工者打開手機,就能實時查看在家老人的情況,以便及時發現意外。

 科嶺村的探索不止於此。王盛州希望村裡能配備一個心理輔導師,及時為留守老人進行危機幹預與心理輔導,能成立空巢老人基金會,為生活困難的留守老人提供救助。

留守老人們則提出了互助養老的提議。「同一個自然村的老人組成互助組,發揮各自所長,進行自我服務,既解決老人生活起居問題,又能夠化解孤獨寂寞的精神問題。」不過,在王盛州看來,發展鄉村產業,帶動村民回流就業,才是終結留守老人現象的治本之策。 

相關焦點

  • 【暖心】福彩孝善食堂為農村留守老人助力
    11月5日中午,山東省濱州市康家堡村孝善食堂內一片熱鬧的景象:七八名志願者在廚房和食堂大廳內忙著擀皮調餡兒,50多位老人聚在一張張方桌前吃著熱氣騰騰的餃子。孝善食堂內老人們正聚在一起吃水餃「今天是韭菜豬肉和白菜豬肉餡兒的餃子,平時也是兩菜一湯,有葷有素有粥有湯,每天都不重樣,吃的特別好!自己在家都做不了這麼多花樣,在這裡老夥伴們都吃得很舒心!」
  • 瑞昌半山留守老人:在石縫中開創甜蜜事業
    三月的瑞昌農村,春暖花開,蜂飛蝶舞。素有「野蜂故鄉」之稱的瑞昌市青山林場青山村的楓樹坳和鄧家坪兩個村小組又到了招蜂引蝶之時,山裡的留守老人們喜上眉梢。因為是個收穫的季節。滿山遍野的野花,田地裡的油菜花加上地處半山腰獨特的地理環境成為野蜂生活、大量繁殖的樂園。當地不少留守老人把握時機,在山上石縫、石洞四處安放蜂桶、蜂箱,為春季大量「分家」的野蜂安置「新家」。待收穫到野蜂之後再一一收回,或提取蜂蜜,或賣給山下種草莓的農戶,十分俏銷。
  • 留守老人死在家中半月無人知,老人下葬後兒女的表現惹怒了蒼天
    ,養老是兒子們的事情,和做閨女的無關。老人的親生女兒尚且如此,兒媳自然更不管她。所以自從老人的老伴去世後,老人就成了孤家寡人,她一個人守著冷冷清清的院子,自從兒子搬到城裡之後,老人更是成了真正的留守老人,大半年也見不到兒女一面。
  • 關愛留守老人,鄢陵愛心粥屋在行動!
    關愛留守老人進村慰問啟動儀式是晚秋的寒蟬,他們有著一個簡單卻心酸的稱呼——留守老人!又開始了開展慰問留守老人活動,兩個月來,歷經馬欄鎮催馬村;陳化店鎮河西杜村;安陵鎮西街社區;彭店鎮黑劉村、劉拐村、新莊村、謝坊村、田崗村、李家村,新範家村,前步村等4個鄉(鎮)11個村(社區),每個村(社區)慰問3戶貧困留守老人,為老人送上食用麵粉、油、大米、牛奶、棉被、等愛心物資(每戶140--150元);送去志願者們的關心和溫暖,使他們過一個歡樂、祥和、喜慶的新春佳節。
  • 這個村子的老人好幸福!!!
    9月28日中午,仙桃市郭河鎮楊洲村村委大院旁的一處農房裡,飯菜飄香,一派火熱景象:30多位老人將10張方桌坐得滿滿當當,盡情享受著可口的飯菜,不時傳來歡聲笑語。房間內,空調、電扇、消毒櫃等設施一應俱全。「自從村裡開了這家『幸福食堂』,我就不用自己做飯了,兒女們在外面也能安心工作。」80歲的五組村民胡國斌樂呵呵地對記者說道。
  • 巨矽科技 · 全家康 | 「電子圍欄」成功找回39名走失老人 智慧養老構築安全防護網
    「平安通」服務新政實施以來,「平安通」智慧養老服務質量不斷提升,服務機構積極探索各具特色的發展模式,「平安通」服務情況整體形勢向好。      老人走丟了,全家康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可用GPS定位。在將近兩年的服務過程中,巨矽科技累計為6萬多名用戶提供定位服務,實時回應養老服務和相關諮詢20萬多人次,電話訪問、入戶探訪逾500萬人次,為用戶提供緊急呼援和協助300多人次。如今,隨著老年痴呆症增多,老人走失的現象也增加了。「平安通」依託智能穿戴設備,可對老人的位置進行定位。
  • 【長照養老】江培山老人在小莊的幸福晚年
    江培山是溫泉鎮小莊村的一名普通的老人,今年86歲的他身體還算硬朗,老伴去世後,他獨自一人生活,兒女因為工作忙也不能每天照顧老人,如何樂享晚年,成了江老一家人最關心的問題。2017年3月1日,村裡成立了居家養老中心,讓江老一家人最關心的問題有了完美的答案。
  • 一大波騙子進入瑞昌借五一行騙,目標:留守老人!
    (經大聲喝斥,騙子們作鳥獸散,老人們也全散了。)居民區,是休息和休閒的地方,怎麼就成了叫賣、推銷市場了?不知道物業公司是怎麼管理的?來源:瑞昌論壇  微友:讓子彈飛救救夏畈可憐的留守老人吧:這幾天夏畈三眼附近的留守老人,被幾個外地人,
  • 雲南施甸「陪伴員」,讓獨居老人不再孤單
    和李立平同村的72歲孤寡老人李正相之前已經好久沒洗過熱水澡了。春節前,李立平和村裡的志願者一起上門,為老人理髮、燒洗澡水,還特地去山裡採了驅寒除溼的中草藥。在李立平的幫助下,老人痛快地洗了個熱水澡。李正相老人是五保對象,沒有妻兒,15年前一場意外導致他長期偏癱在床。年邁的母親和哥哥去世後,他成了獨居老人,生活主要靠侄子和鄰居照顧。
  • 萬宏養老機構的品牌探索與實踐:「頤養」+「悅」系列
    圖片來源:萬宏養老集團服務對象:60周歲以上的周邊老人;手術後康復期內的老人;子女臨時有事短期內不能照顧的老人;住進公辦養老院前需短時間託養的老人。 生活配套設施:配有醫務室、棋牌室、閱覽室、多功能娛樂活動室以及室外涼亭、草坪、操場、健身器材等,為老人健康、幸福養老提供了有利條件。
  • 臺灣經典養老機構之-至善老人贍養護中心
    代表性精選機構:短時間內(共6天)參訪8個不同特色的精選養老機構,以及一次和臺灣養老業界專家的深度座談-臺北市愛愛院: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優等養老院,由個人社會救濟事業轉型到企業管理和照護理念結合的傳奇養老院-竹林養護院: 臺灣養老業界評價極高的養老院,尤其是與四季結合的有機建築極有特色
  • 臺灣醫養結合的養老模式
    為急症患者在醫院的急救治療完成後進入社區醫院或養老機構恢復治療建立無障礙通道,這個無障礙通道就是由專門的機構為患者做好轉院工作,而不是讓患者自己去聯繫醫院或機構,這之間的支付程序也要簡化。變以醫院管理便利為中心,向以患者服務為中心,正是醫聯體真正的含義所在。中期護理非常關鍵,照顧不好,就將病人推向失能,就會佔用人力物力資源,老人也遭罪。
  • 養老危局:老人紙尿褲銷量增速反超嬰兒尿布
    老人將成為紙尿布企業不可忽視的市場。成人失禁用品增長背後是中國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長。統計數據顯示:近十年,我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數量以年均增長430萬人的速度遞增。下圖是麵包財經根據官方數據繪製的65歲以上老人數量變化圖:
  • 大荊鎮三界橋老年膳食堂面向老人2元一餐
    一年前,大荊鎮三界橋村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成立老年膳食室,方便村裡60歲以上的留守老人前來就餐,2元一餐,讓老人備感溫暖。記者:劉央央 見習:陳高楓6月25日上午10點半,記者來到大荊鎮三界橋村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在廚房裡,阿姨正在做可口的飯菜,他們將做好的三菜一湯,一一分到每個飯盒裡。而 一邊照料中心裡還配有電視電機室、日間照料室、棋牌室、健身器材室。
  • 「幸福大院」開啟我市農村養老新模式
    潘津鎮幸福大院佔地面積4800平方米,建築面積720平方米,資金投入172萬元,目前有9名符合條件的老人在此居住生活。大院裡食堂、醫務室、活動室等功能室一應俱全,能為老人營造一個舒適、暖心的生活環境。我市鄉鎮幸福大院的建成使用,讓獨居老人有了一個養老的好去處,同時也解決了外出務工年輕人的後顧之憂。
  • 來看看這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做法,有病治病,無病養老!
    新鄭市新建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張博新鄭市新建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新建路敬老院探索出為養老院老人提供家庭醫生籤約服務
  • 閩侯上街這個村養老有保障!幸福感滿滿!
    以後村裡也會補貼一些錢,讓老人在這裡休息,晚上再回家。▲(中美村村委會主任陳成峰接受採訪)  幸福院的建設,只是中美村完善養老體系建設的舉措之一,村裡還積極聯合社會養老機構,探索醫養結合養老新模式。位於中美村的玖玖養老護理院,接納了100多位老人,並給予了一定優惠。玖玖養老護理院負責人 林孝仁中美村的老人來這裡,都是半免費的。養老院就是為了給老人方便,而且我們的環境比較好,可以讓老人有回家的感覺,還能協助養老工作的開展。
  • 失智共照中心 臺灣探索失智養老的一次新嘗試
    失智症人群如何養老,是一個世界範圍的大問題,各地也都在進行多種的嘗試,日前在臺灣嘉義開設的一所「失智共照中心」或許提供了一種社區、
  • 仙溪派出所連續6年堅持為轄區留守老人開展「暖心」行動
    1月31日,伴著漫天飛舞的雪花,仙溪鎮西莊村出現了這樣感人的一幕,80多歲的留守老人谷奶奶,眼裡含著淚花哽咽著說:「真沒想到你們會來看我,我心裡是說不出的高興!」原來,當天仙溪當地氣溫驟降,山區更是下起了大雪,道路結冰積雪,不要說車輛,步行都艱難。
  • 儀徵:養老機構安享晚年 老人臨終捐贈錢款
    2月25日上午,一場特殊的捐贈儀式在儀徵市華康老年康復中心舉行,今年78歲的徐嘉森老人受其已故哥哥徐培森老人的委託,向老人身前所住的華康老年康復中心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