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傢伙兒晚上好。
春節一詞隨著歲月的增長,不停地在我們心裡變化著位置,於是這幾天裡,我們在群裡聊了這樣一個話題:「 你期待過年嗎?」
我聽到了不少稍顯失落的答案,也聽到了一些溫馨的小故事。令人期待的部分是「熱鬧、團聚、紅包、不上班以及睡懶覺」,而不期待的部分則種類繁多了。
然後我也把這個問題拋給了60後的我媽:你期待過年嗎?過年是不是就意味著疲憊的大掃除,忙碌的年貨置辦,費勁心思地給各個親戚安排禮品,包裝各種利是袋以及到處拜年說客套話。
然後媽說:「對。」
「對?……沒有什麼『但是』了嗎?」
還想著能聽一段能夠抖擻人心的雞湯什麼的。
「沒有,就是這樣的。」 媽一邊擦著桌子一邊冷冷地說。「你別在那裡念叨這些有的沒的了,快過來幫我把門擦了。」
我不情願地站起來,嘟囔著搓著抹布。
「對了,你三叔說今年回不來過年,給你捎了一盒巧克力。」 媽放下手中的抹布,笑著指向門口邊的一個袋子說。
突然之間,過年變得如此美好。
我想大概家長裡短的生活裡才最有年味兒,快樂的部分都嵌在每一個生活小細節裡了。
然後今晚,在春節的倒數第五天,我們徵集了一些尺度用戶們春節的特別故事。
● ● ● ● ● ●
@ mc.
吃年夜飯爸媽會小酌幾杯,媽媽酒量不行,強行喝,最後他倆睡了,就讓我洗碗。
@ 騎馬倚斜橋
作為輩大的十五歲妹子,每年春節的任務就是看管一群侄子侄女,雖然有的快跟我一樣大了。
@yoyo
獨生子女的痛楚強烈地體現在過年的時候。隔壁老王家,老大拖地,老二擦窗戶,老三擦廚房,老四……而我作為我們家的獨苗,只能任勞任怨地默默幹完。
「神啊,請賜我一個愛拖地的哥哥。」
@ 秋
小時候我媽說壓歲錢提你存著,長大後給你做嫁妝。長大後問起我媽,媽說:「反正你也嫁不出去,存著也沒用,我花了。」
@ Z
我公公家從初一到初三,三天不準洗頭,最好也不要洗腳。記得有一次我們春節我們初三晚上連夜逃回北京,在樓道裡遇見鄰居,我說老家不準洗頭,她淡淡的說,聞出來了。
@ 戒驕
過年的時候,家裡親戚都發煙發酒,然後到我這兒,偷偷看一眼家長,然後笑著說叔叔我不喝酒,叔叔我不抽菸,然後被表揚😂
我要是敢拿,這年就別想過了。
@ 蛋撻sir
團年飯時,每個人來個個人總結,並說一下新年目標,而且都不能太虛。
也沒有說故意要求什麼的,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印象中很小的時候就有了。我爸說,這叫認識清楚自己的現狀。吃飯的時候會給我爸敬酒,我爸就會讓我總結一下,然後就以此類推嘛。就形成一種習慣了。
@ lei
一大家人從中午十二點吃飯喝酒,會一直持續到晚上十一二點。一直喝,一直喝,紅酒啤酒白酒一起上,有時候也會八九點去KTV,然後嗨到12點,再去吃夜宵。
每次都我媽和我二姐戰鬥力最持久,然後幾個阿姨其次。
有種年輕人果然比不上的感覺。
@ 黏黏是終結者
全家人團圓敘舊,然後演變成大家圍觀外公外婆敘舊,然後演變成大家圍觀外公外婆抬槓,最後外公憋一肚子氣被使喚去幹活…
相愛相殺一輩子,覺得他們每年都那麼精神😊。
@ 凡柯
我們一般都要回到農村過年,於是乎可以撞見許多城裡看不到的趣事:比如殺豬。各種方式的殺豬,刀殺,錘殺,點擊,不一而足。
然後這些豬變成紅燒肉擺在餐桌上,我和妹妹吃之前都有雙手合十一下,裝作很抱歉的樣子,被親戚們各種嘲諷。
@ 辰子芹
吃完年夜飯一定所有人要圍一大桌打撲克賭錢。
上至80歲我奶奶 下至7歲我弟。
而且是拿壓歲錢鬥。
@ 哦喲可勤快了
我爸負責購進年貨,我媽就把屋頂的灰塵一划拉。然後什麼貼對聯啊,具體打掃衛生啊,物品擺放啊,全都是我跟我姐做的。
我爸說不要學習了,放假打掃衛生吧。
@ Z
「快叫舅舅好!快叫阿姨好!快跟姑姑說新年好!...」我爸媽會帶我見各種我並不認識的親戚串門討紅包嘿嘿嘿。最後紅包都進了老爹的股市🌝
● ● ● ● ● ●
不過我們最煩惱的是
過年了誰來寫推送?
-今日互動 -
你家有什麼春節的「特別節目」?
( 打麻將就算了好嘛🌝 )
評論區等你
- END -
題圖 | Keith Negley
配圖 | 趙奕奕Joy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