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Björn Steiger 圖源: Björn-Steiger-Stiftung
出處:《圖片報》
時間:2019.05.02
譯者:劉軼
此文由公益翻譯使者提供
《社會版》
1969年5月3日星期六: 在威嫩登(Winnenden)開始下雨。一個八歲大叫比約恩(Björn)的男孩從遊泳館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輛在街邊行駛的擋風玻璃很髒的汽車正在駛來,在司機打開雨刷的同時,他踩了一腳剎車。比約恩的父親事後認為,在這一刻一切都被註定了。他說:「很可能比約恩認為這車會停在那裡。」 這個男孩走過街道,然而車繼續行駛並碾壓了比約恩。
比約恩的父親事後說,這並不是司機的故意或者僅僅疏忽的行為。而是一場「悲劇故事」。本不該以死亡結束的故事。因為比約恩在車禍之後還活著。如果不是不得不等了整整56分鐘的救護車,他本應該被救活的。
在送往醫院的途中比約恩過世了-並不是因為他的傷勢,而是因為休克。如果這個男孩能儘早的治療,死亡完全可以避免。
在當時,不可言狀的痛苦同時也帶給比約恩的父母齊格弗裡德.施泰格(89歲)和烏特.施泰格(85歲)一個動力。在車禍的當晚他的妻子就對他說「我們必須改變點什麼」,齊格弗裡德.施泰格在他的基金會網站上的一個視頻裡這樣講述。這對夫妻在事發兩個月之後建立了「比約恩施泰格基金會」,以改善德國緊急救援服務。全德範圍的急救電話110和112的產生都歸功於此。
圖:施泰格夫婦 圖源: picture-alliance/ dpa
2019年5月3日是比約恩逝世50周年。基金會將在事發地舉行一個帶有男孩畫像紀念碑的揭幕儀式;比約恩曾經的同學為他組織了一場追思會。
在此期間比約恩的弟弟皮耶(47歲)管理著基金會,他的父親在2010年自己80歲生日之後把工作事項轉交給了他。儘管皮耶在車禍發生時候還沒有來到這個世上。但他將追隨他哥哥的使命走完一生。
圖: 皮耶 圖源: Christoph Schmidt / dpa
時至今日基金會已經完成並實施了很多我們現在耳熟能詳的措施:在公路旁配備緊急救援電話柱,設立110及112急救電話,以及建立第一嬰兒急救車。基金會最新的計劃是,和他們20萬的支持者推動移動救援,比如經過培訓護士或者消防人員這類具備專業技能的第一救助者,在急救事發地點提供專業救援。
其實皮耶施泰格認為,在德國的救護事業中仍有許多需要採取行動的舉措。就目前看還沒有成功的,幫助現代醫院機構更高效適應緊急救援,車輛在病人運輸長時間佔用而導致另外的急救事故時間上的延誤。同時,救護事業中的人員現狀也並不盡如人意。「民事服役是最簡單的徵聘措施,很多人通過此直接過渡到正式工作。」他補充道:「民事服役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此外每個州在急救事故中的救助質量也有很大區別。「優質救援服務全靠運氣,取決於人們是剛剛在哪出事。」所以基金會最大的目標還遠未實現:讓基金會變得多餘。
因此比約恩的家人會繼續幫助人們,以避免類似的遺憾。他的爸爸齊格弗裡德說,八歲的比約恩是當時他們家族裡最樂於助人的成員。「而這個樂於助人的精神我們想讓它永遠流傳下去。」
https://www.bild.de/regional/stuttgart/stuttgart-aktuell/winnenden-unfall-vor-50-jahren-darum-muessen-wir-bjoern-dankbar-sein-61616232.bil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