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節前,家裡都會做年糕。以前的年糕只在春節前做,市場上買不到的,所以只要家裡有條件,家家戶戶都會做很多,留著慢慢吃。
為了讓年糕保存得久一些,做好的年糕放在水缸裡,浸在水中。以前有個說法,春天的水浸糕易變質,所以浸糕的水一直不換,不管放多久都不能換。
即使乾淨的水,放上幾個月也會發臭,何況是浸著年糕的水,所以以前的做法是在水中加入明礬、食鹽。後來人們擔心明礬不利健康,水中只放食鹽。「這樣保存的年糕能放好幾個月,不過吃到後來水又酸又渾濁,年糕也是酸的。」雖然這是傳統的吃法,大家也吃了這麼多年,但是隨著健康意識的提高,不少市民開始擔心,放了這麼久的酸年糕,吃下去對身體好嗎?
A:小時候家裡也是這樣保存年糕的,如果發黴了,只要把上面那層發黴的刷洗掉就繼續吃。「以前的人都這樣吃,應該沒問題吧。」
B:放久的年糕最好別吃。「如果年糕出現黃斑,是年糕與空氣發生了反應,但不會影響到吃,只要吃時煎透點就可以了。如果是發黴就不能吃了。」年糕變酸和米飯餿了是一回事
台州市立醫院營養師表示,在水中加明礬和食鹽是土法殺菌,可以適當延長年糕的存放時間。但是如果年糕開始變酸,那就表明食物已經變質,從健康的角度來說,最好是別吃。
年糕和米飯一樣,其主要成分都是碳水化合物,米飯放久了會餿,聞起來是酸的。如果年糕變酸,其實就是和米飯一樣餿了。餿掉的米飯不能吃,餿掉的年糕當然也不適合吃。
黴變的年糕最好別吃
有些市民發現,如果年糕存放不當,可能一兩個星期後就會出現黃色或黑色的斑塊。
年糕上出現色斑,那就是有黴菌產生,黃色、綠色和黑色都是黴菌顏色變化的一個過程。黃麴黴喜歡陰暗、潮溼、溫暖的環境,每年春夏之交,黃麴黴素較多,年糕浸泡在水裡容易發黴變質。身體不好的人,最好別吃黴變的年糕。
台州醫院營養師何曉琴認為,出現色斑說明年糕已經發黴了。「以前的人會把發黴的地方削掉繼續吃,吃過的人都知道,這樣的年糕味道已經出現變化。」她表示,如果出現了黑色的斑塊,最好棄之,不要食用。
「以前沒冰箱才用水儲存年糕,現在有了更好的儲藏方式,年糕做好後還是放在冰箱裡比較好。」現在隨時都能買到年糕,過年時不妨少做一些,吃新鮮的年糕更好。
如果是因為偏愛自己做的年糕,那就一定要注意儲存方式。做好後先切片或切絲,分袋裝好,存放在冰箱的冷凍區,吃起來方便,不容易變質。
不過也別放太久,大多數食物都是有保質期的,冷凍區的食物並不是永遠不變質,只不過是時間延遲了而已。
(來源:溫嶺食品藥品監管)
這下你了解清楚了嗎?趕緊告訴準備做年糕的親朋好友吧!
小編私人微信:wlrbxmt →長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