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新冠病毒大流行將永遠改變世界秩序(中英雙語)

2021-02-20 FirstUK

作者: 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

來源: 原載於2020年4月3日的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席捲全球,世界格局也受到巨大衝擊。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4月3日在《華爾街日報》刊文稱,新冠病毒大流行將永遠改變世界秩序;新冠病毒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猛烈程度向人類發起攻擊。新冠病毒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可能是暫時的,但它所引發的政治和經濟動蕩可能會對幾代人產生影響。各國必須在合作的基礎上解決當前的問題,否則將讓世界陷入災難。

Former Secretary of State Henry Kissinger has warned of global economic doom that could last for generations if coronavirus isn't beat 

The Coronavirus Pandemic will forever

alter the world order

The surreal atmosphere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calls to mind how I felt as a young man in the 84th Infantry Division during the Battle of the Bulge. Now, as in late 1944, there is a sense of inchoate danger, aimed not at any particular person, but striking randomly and with devastation. But there is an import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at faraway time and ours. American endurance then was fortified by an ultimate national purpose. Now, in a divided country, efficient and farsighted government is necessary to overcome obstacles unprecedented in magnitude and global scope. Sustaining the public trust is crucial to social solidarity, to the relation of societies with each other, and to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stability.

Covid-19大流行的超現實氣氛讓我回想起我在突出部之役作為第84步兵師的一個年輕人時的感受。現在,就像當時1944年末一樣,有一種醞釀的危險,它不針對任何特定的人,而是隨機地進行破壞性打擊。但是,那個遙遠的時代與我們當下的世界存在重要的區別。當時,美國人的堅毅精神因為國家的終極目標而得以強化;現在,在一個分裂的國家,只有擁有一個高效率和有遠見的政府才能克服如此前所未見、破壞巨大、全球規模的挑戰。維持公眾信任對於社會團結,社會關係以及國際和平與穩定至關重要。

Nations cohere and flourish on the belief that their institutions can foresee calamity, arrest its impact and restore stability. When the Covid-19 pandemic is over, many countries』 institutions will be perceived as having failed. Whether this judgment is objectively fair is irrelevant. The reality is the world will never be the same after the coronavirus. To argue now about the past only makes it harder to do what has to be done.

各國都相信他們本國的機構可以預見災難,遏制災難的影響,並恢復穩定,這個信念使國家能團結一致,蓬勃發展。當Covid-19大流行結束時,許多國家的機構將被評判為「應對不力」。這一判斷是否客觀公正無關緊要。現實是,冠狀病毒之後的世界將永遠不一樣。現在還爭論過去的事情,只會使我們將要做的事情變得更加困難。

The coronavirus has struck with unprecedented scale and ferocity. Its spread is exponential: U.S. cases are doubling every fifth day. At this writing, there is no cure. Medical supplies are insufficient to cope with the widening waves of cases. Intensive-care units are on the verge, and beyond, of being overwhelmed. Testing is inadequate to the task of identifying the extent of infection, much less reversing its spread. A successful vaccine could be 12 to 18 months away.

新冠病毒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猛烈程度向人類發起攻擊。它的傳播是指數級的:美國的確診病例數每五天就翻一番。在撰寫本文時,還沒有新型冠狀病毒的針對性治療方法。醫療供應無法應付病毒的加速蔓延,重症監護病房已經到了不堪重負的邊緣。檢測數量不足以確定感染的程度,更不用說逆轉病毒的蔓延。成功的疫苗可能需要12到18個月。

Illustration: By Paolo Calleri

The U.S. administration has done a solid job in avoiding immediate catastrophe. The ultimate test will be whether the virus’s spread can be arrested and then reversed in a manner and at a scale that maintains public confidence in Americans』 ability to govern themselves. The crisis effort, however vast and necessary, must not crowd out the urgent task of launching a parallel enterprise for the transition to the post-coronavirus order.

美國管理部門在避免疫情失控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最終的考驗是該病毒的傳播是否可以被遏制,然後以一種維持公眾對美國政府管理能力信心的方式和規模扭轉疫情。抗擊疫情,無論多麼巨大和必要,都決不能排除同時啟動規劃向新冠病毒之後的秩序過渡這一緊迫任務。

Leaders are dealing with the crisis on a largely national basis, but the virus’s society-dissolving effects do not recognize borders. While the assault on human health will—hopefully—be temporary,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upheaval it has unleashed could last for generations. No country, not even the U.S., can in a purely national effort overcome the virus. Addressing the necessities of the moment must ultimately be coupled with a global collaborative vision and program. If we cannot do both in tandem, we will face the worst of each.

領導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國家層面上應對這場危機,但是新冠病毒在社會上的破壞作用並不停留於國界。新冠病毒對人類健康的攻擊是暫時的,至少我們希望是,但它所引發的政治和經濟動蕩可能會對幾代人產生影響。沒有一個國家,即使是美國,能夠僅僅通過一國的努力戰勝這種病毒。解決當前的問題,最終必須與全球合作的願景和計劃相結合。如果我們不能同時做這兩件事,我們將面臨最糟糕的結果—防疫和國際合作的雙重失敗。

Illustration: Dom McKenzie/The Observer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shall Plan and the Manhattan Project, the U.S. is obliged to undertake a major effort in three domains. 

美國從馬歇爾計劃和曼哈頓項目的發展中吸取了教訓,美國有義務在三個領域作出巨大的努力。

First, shore up global resilience to infectious disease. Triumphs of medical science like the polio vaccine and the eradication of smallpox, or the emerging statistical-technical marvel of medical diagnosis throug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ave lulled us into a dangerous complacency. We need to develop new techniques and technologies for infection control and commensurate vaccines across large populations. Cities, states and regions must consistently prepare to protect their people from pandemics through stockpiling, cooperative planning and exploration at the frontiers of science.

首先,增強全球抵禦傳染病的能力。脊髓灰質炎疫苗和根除天花等醫學科學的勝利,或者通過人工智慧進行醫學診斷的新興統計技術的奇蹟,使我們陷入了危險的自滿情緒。我們需要開發新的傳染病防控技術,開發疫苗應用於廣泛人群。地方政府也必須一如既往、科學地開展儲備、合作計劃和探索等準備工作,保護其人民免受流行病之害。

Second, strive to heal the wounds to the world economy. Global leaders have learned important lessons from the 2008 financial crisis. The current economic crisis is more complex: The contraction unleashed by the coronavirus is, in its speed and global scale, unlike anything ever known in history. And necessary public-health measures such as social distancing and closing schools and businesses are contributing to the economic pain. Programs should also seek to ameliorate the effects of impending chaos on the world’s most vulnerable populations.

第二,努力治癒世界經濟的創傷。全球領導人都從2008年金融危機中吸取了重要教訓。當前的經濟危機更為複雜:新冠病毒的傳播速度和全球蔓延規模都是史無前例的。社會隔離,關閉學校和企業等必要的公共衛生措施正在加劇經濟困境。計劃還應該尋求減輕即將到來的混亂對世界上最弱勢人群的影響。

Third, safeguard the principles of the liberal world order. The founding legend of modern government is a walled city protected by powerful rulers, sometimes despotic, other times benevolent, yet always strong enough to protect the people from an external enemy. Enlightenment thinkers reframed this concept, arguing that the purpose of the legitimate state is to provide for the fundamental needs of the people: security, order, economic well-being, and justice. Individuals cannot secure these things on their own. The pandemic has prompted an anachronism, a revival of the walled city in an age when prosperity depends on global trade and movement of people.

第三,維護自由世界秩序的原則。美國現代政府的開國傳奇是一個由強力統治者保護的圍牆城市,統治者有時專橫有時仁慈,但始終強有力地保護人民免受外敵的侵害。啟蒙思想家重新定義了這一概念,認為合法國家的目的是滿足人民的基本需求:安全,秩序,經濟福祉和正義。個人無法自己保護這些東西。新冠病毒大流行已經引發了「過時主義」的思考,在這個繁榮取決於全球貿易和人員流動的時代,「圍牆城市」概念的回歸。

The world’s democracies need to defend and sustain their Enlightenment values. A global retreat from balancing power with legitimacy will cause the social contract to disintegrate both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Yet this millennial issue of legitimacy and power cannot be settled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effort to overcome the Covid-19 plague. Restraint is necessary on all sides—in both domestic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diplomacy. Priorities must be established.

世界上的民主國家需要捍衛和維持其啟蒙運動的價值觀。全球範圍內法制和權力之間平衡的退步將使社會契約在國內和國際上瓦解。然而,這個千禧年的法制和權力的問題無法與新冠病毒防疫同時解決。在國內政治和國際外交中,各方都必須克制。必須確定問題的優先次序。

We went on from the Battle of the Bulge into a world of growing prosperity and enhanced human dignity. Now, we live an epochal period. The historic challenge for leaders is to manage the crisis while building the future. Failure could set the world on fire.

我們從1944年的突出部之役來到了一個日益繁榮和人類尊嚴不斷提升的世界。現在,我們生活在一個劃時代的時期。領導人面臨著歷史性的挑戰,那就是在應對危機的同時建設未來。不能做到這一點,將會使世界陷入災難。

Illustration:Lorenzo Gritti

編者按:劍橋中國中心「好文」推送,並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所發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之目的。英文版權歸原作者或機構所有。

獲取更多信息,

歡迎聯絡First UK(第一英國)

First UK Education&Tourism Ltd

(第一英國)

總部位於英國劍橋,公司主營「英國文化旅遊」和「英國教育旅遊」,是中國多所大型教育集團和高等院校在英重要合作夥伴。

First UK (第一英國)總部:

網址:www.firstuk.com

電話:0044 (0)1223 370038

電話:0044 (0)7453443488

郵箱:enquiry@firstuk.com

地址:Sheraton House, Castle Park,

地址:Cambridge, England, CB3 0AX

相關焦點

  • 《華盛頓郵報》重磅調查:揭露川普政府如何一步步錯過「抗疫關鍵70天」(中英雙語)
    他似乎總是專注於劃定邊界,將外國人擋在國門之外【編者註:郵報在這裡暗諷川普總希望排斥移民和難民】。1月底和2月初,衛生與公眾服務部的負責人向白宮管理和預算辦公室發出了兩封信函,要求利用其權力將該部1.36億美元的資金轉移到可用於抗擊新冠病毒的資金池中。阿扎爾和他的助手們也開始向國會提出一項數十億美元的追加預算申請。
  • 科普:什麼是「大流行」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11日在日內瓦宣布,新冠肺炎疫情「從特徵上可稱為大流行」。那麼,什麼是「大流行」?「大流行」(pandemic)原是世衛組織對流感的定級之一。世衛組織將流感分為6級,其中最高的就是「大流行」,其定義是某種流感病毒在疫情發源地以外的至少一個國家發生了社區層面的暴發,表明病毒正在跨國蔓延。
  • 湯姆·漢克斯確診,美國多地進入緊急狀態…世衛宣布: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
    美東時間11日晚,NBA宣布將在今晚的比賽後暫時停擺。此前,猶他爵士隊的一名球員初步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11日說,新冠肺炎疫情從特徵上可稱為大流行。「大流行」(pandemic)原是世衛組織對流感的定級之一。世衛組織將流感分為6級,其中最高的就是「大流行」,其定義是某種流感病毒在疫情發源地以外的至少一個國家發生了社區層面的暴發,表明病毒正在跨國蔓延。
  • 新世界秩序
    對權力階層和政治家來說,「新世界秩序」可能指的是「全球治理」,各個主權國家之間為了建立一種標準化的合作方案而制定的法律法規體系。在我看來,他們所謂的「新世界秩序」其實和老的世界秩序沒有什麼兩樣,還是一個中心化、均勻分布、分層管理、單一的系統。「總統和總理」在這個系統中,僅僅是之前的國王和大臣的化身,它不是一個能讓人敬服的新體系。現在我將引入兩個概念「按計劃發展的歷史」和「間接(巧合)發展的歷史」,我們將用豁達的心態來研究它們。在這之前,計劃和日程表決定歷史的演變進程,而後者則讓歷史演變的更加富有活性,就像是自定義發展模式。
  • 一年學費十五萬、教室裡只能說中文,西歐第一所中英雙語小學什麼樣?
    Screenshot: kensingtonwade.com 雙語學校在我國可以說是非常常見了,許多家長將孩子送到雙語學校讀書,希望從小能夠接觸不同的語言和文化,將來也能在國際化的競爭中更具優勢。
  • 基辛格促中美適應競爭共存:「中美衝突比世界大戰更糟糕」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1月15日報導,基辛格14日在紐約出席了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主辦的一個活動。他在活動中說:「現在我們處於困難時期。我相信,中美領導人將會意識到,世界的未來取決於雙方找到解決辦法並控制一些不可避免的困難。」
  • 雙語閱讀:停止新冠病毒的汙名化 |《自然》社論
    4月7日,國際綜合性科學周刊《自然》雜誌以《停止新冠病毒的汙名化》為題發表社論,為曾將新冠病毒與武漢關聯道歉。4月9日,《自然》雜誌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帳號又發布了該社論的中文翻譯版本。無論是英文還是中文,用語地道而又正式,風格犀利不失委婉,均是學習語言的好材料。以下是原文全部內容,經過Eric中英對照編輯。
  • 比爾蓋茲警告:人類在疫情後將面臨兩大威脅!好可怕...
    微軟共同創辦人之一、億萬富豪慈善家比爾蓋茲警告說,全球在新冠疫情大流行過後,未來恐面臨氣候變遷和生物恐怖主義的威脅,兩者對人類造成的威脅,甚至可能比新冠疫情嚴重。他在2015年曾預言全球將爆發傳染病大流行。
  • 大曼城新增997例;英國達成脫歐協議;中英斷航
    目前大曼城的感染率又開始慢慢上升,南邊的城市似乎比北邊城市上升的幅度要大一些,看來是新變異的病毒從英格蘭東南部開始慢慢滲透到北方了。這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協議將確保英國未來數十年與歐盟的關係。確保在離開歐盟後,每年與歐洲大陸進行的6600億英鎊貿易不加徵關稅。
  • 第187期 忌日快樂 Happy Death Day 2017 電影 (有字幕/中英雙語字幕 兩個版本)
    劇情簡介生日當晚慘遭殺害的泰莉,一覺醒來仍然生勾勾,她以為只是生日前夕的惡夢,怎知醒來後的經歷跟夢境完全一樣,生日當晚再慘遭殺害,然後又一覺醒來…究竟是上天的大禮,還是死神的玩笑,她竟然無限次被殺,再無限次重返生日早上
  • 美國基辛格喊話中國,釋放了什麼信息?
    俄羅斯媒體9日消息,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喊話中國
  • 97歲基辛格警告美國下任總統:否則世界將陷入堪比一戰的災難
    「除非(中美之間)出現某種合作行動的基礎,否則世界將陷入一場堪比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災難。」在基辛格看來,中美兩國正逐漸朝著「對抗的方向發展」,在外交上採取了一種相互對抗的方式,「危險在於,某些危機將會發生,會從言語衝突升級為一場實際的軍事衝突」,而當今的軍事技術將使得危機「更難控制」。基辛格認為,今年中美關係迅速惡化,「正滑向一場新冷戰」,因此雙方需就「無論發生任何衝突,雙方都不會訴諸於軍事衝突」達成一致。
  • 【學術】中國標準「走出去」系列之三:建設中英雙語標準語料庫、雲翻譯平臺是中國標準「走出去」的基礎工程
    構建權威的中英雙語標準語料庫是中國標準「走出去」不可或缺的基礎工程之一。目前,約有6,000項中國標準等同採用英文國際標準(如ISO、IEC),與國際標準具有等同規定與要求,雖然個別地方存在措詞差異,但可將等同採用國際標準的中國標準視為該國際標準獲得官方認可的中文譯本。將權威的中英文標準以句子為單位進行雙語對齊處理,再進行中文切詞處理、中英文詞性自動標註,最後將加工好的雙語語料建成雙語語料庫。
  • 頭條 外媒評述人民幣「入籃」:世界貨幣秩序16年來第一次改變
    新的SDR貨幣籃子計算公式更多考慮了金融變量,而對出口的重視程度降低,同時將歐元權重由37.4%降至30.93%。將人民幣納入SDR後,英鎊和日元所佔權重將分別降至8.09%和8.33%,美元權重基本保持不變,為41.73%。11月30日,IMF將中國人民幣納入世界精英貨幣之列,這是一個重要裡程碑,凸顯了中國日益增強的金融和經濟實力。
  • 川普:中俄羨慕美國擁有最強武器 美將建立世界秩序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10月18日報導稱,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在威斯康星州的一場集會上發言稱,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強的武器,包括中俄在內的其他國家都對此感到羨慕
  • 剛剛,基辛格發表重要講話:中美再鬧下去,世界遲早要大亂
    據彭博社報導,當地時間6日早上,95歲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新加坡舉行的「彭博創新經濟論壇」上表示,在中美兩國避免產生更大衝突、摧毀當前世界秩序這方面,他感到「相當樂觀(fairly optimistic)」。
  • 這種「老」病毒又爆發了,美國6大機場將開始監測
    本來就被新冠病毒搞得焦頭爛額,現在又傳出一個「老」病毒——伊波拉病毒又開始興風作浪了!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昨天(2月27日,周五)宣布,美國將很快對來自受伊波拉病毒影響的兩個國家的旅行者進行監控。
  • 世界秩序
    世界秩序即弱肉強食,國家、社會就像動物野蠻的生長著,直至國家消亡建立世界政府,這個過程構成世界秩序。
  • 紐約時報:李子柒--隔離時期的田園「公主」(中英雙語)
    對於世界各地隔離中的觀眾來說,她這種一切自己動手的田園幻想,已經成為逃避和安慰的可靠來源。劍橋中國中心重磅推出「新冠病毒之後的世界」名家講壇,4月20日至6月1日連續七周,每周一(北京時間20:00)邀請英美中加等國教授/學者/經濟學家做客Zoom直播,展望中國經濟未來趨勢,中美、中英關係走向,分析疫情之下的「危」與「機」,以大數據解讀網絡和新媒體的發展,探尋物質時代的精神成長及幸福的定義。
  • 中英雙語閱讀 | 痴呆症不容忽視 | 經濟學人 | 段落6、7、8
    原文中英雙語閱讀 | 痴呆症不容忽視> 見最後段落 6音頻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