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食膳∣天冷喝碗暖胃湯

2021-02-12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

冬季天氣比較寒冷,為了抵禦寒氣,此時胃口大增,甚至有些人出現暴飲暴食的壞習慣,吃火鍋、吃辛辣食物往往成為了首選,殊不知這樣的飲食習慣在給腸胃加重了負擔,很容易患上腸胃病。所以冬季飲食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能想當然,應該多吃一些具有滋補養胃功效的湯水,以達到養生保健防病的目地。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幾款滋補養胃的湯水。

具有補肺、健脾、養胃的功效,適用於陰虛內熱、大便瀉洩、食慾減退等病症。

黨參30克,薏苡仁30克,蓮子30克,山藥60克,大米50克。以上材料同煮成粥。

可健脾胃、助消化,適用於消化不良,食積難消。

神曲15克,陳皮10克,大米50克。將神曲、陳皮研為細末,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為稀粥,每日1次,連續吃3-5天。

此湯可以調理胃寒的病症,具有健脾開胃、祛風散寒、溫中止痛的作用。

胡椒20克,生薑3片,紅棗6個,豬肚250克。胡椒是健胃、暖胃的之佳品。豬肚用食鹽搓擦,用水洗淨。紅棗去核,生薑去皮、切片。中火煲兩小時,調味即可。

此湯具有健脾補虛的作用。

豬肚半個,生薑4片,北芪15克,黨參20克。用鹽將豬肚搓擦、洗淨,與其他材料同放入煲內,加4碗水,煲兩小時,即可飲用。

相關焦點

  • 秋冬養生健脾益腎,喝碗慄子芡實煲排骨湯
    廣東省人民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林舉擇為你推介的慄子芡實煲排骨湯,此時喝最適合養生。慄子又稱「乾果之王」 圖/視覺中國慄子作為「乾果之王」,有很好的補腎健脾、強身壯骨、益胃平肝等食療功效。時下正是吃慄子的時節,不妨用慄子入湯平補食用。
  • 冬季養生在於潤燥,此湯可健脾益胃,潤燥生津!
    關注十三行國醫館|每天收穫些健康微信號:廣州市十三行國醫館冬季養生,重點在於滋陰潤燥,否則容易導致皮膚乾燥、唇裂、鼻幹出血等症狀
  • 雞湯喝多了,來碗白蘿蔔燉大骨
  • 【養生療疾 每日一膳】月餅吃多了?試試「甘蔗粥」補脾消食、清熱生津
    在飲食攝養上,因秋屬肺金,酸味收斂補肺,所以秋日可適當多食酸味甘潤的果蔬。同時秋燥津液易傷,引起咽、鼻、唇乾燥及乾咳、聲嘶、皮膚乾裂、大便燥結等燥症,宜多選用甘寒滋潤之品,如百合、銀耳、淮山、秋梨、蓮藕、柿子、芝麻、鴨肉等,以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秋分時節,我們的身體開始變得衰弱,為了滋陰潤燥,建議多吃藥膳,平補陰虛,強身健體。此時養生要注重對肺、脾、腎三髒的養護。
  • 天冷了,請喝一杯「姜棗茶」,暖暖的,很貼心!
    主要用於中氣不足、脾胃虛弱、體倦乏力、食少便溏、血虛萎黃、婦女髒躁等證的治療。不過,因大棗含糖量高,糖尿病人應少吃。生薑:它能使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張開。生薑祛病保健的方法由來已久,這樣不但能把多餘的熱帶走,同時還把體內的病菌、寒氣一同帶出。枸杞:《本草綱目》中說「久服堅筋骨,輕身不老,耐寒暑。」
  • 天冷手腳冰涼,來碗姜棗茶暖心暖胃
    獨自在家的時候,做一杯棕紅色的姜棗茶,雙手捧著滾燙的杯子,窩在沙發裡小口小口喝著,濃濃的棗香裡帶著微微的姜辣,暖和的感覺漸漸蔓延全身,雙手能夠溫暖一整天。這杯熱飲非常實用簡單,好做、好喝、好滋補、養顏又養生。
  • 羋膳膏方之:健脾粉(八珍粉)
    羋膳的好脾胃漸漸普及後,有一位來自福建的羋膳鐵粉,母親遠在安徽老家,
  • 初秋飲食養生 早餐適宜喝什麼粥
    早上喝粥可有效防秋燥,那麼秋季早餐適宜吃什麼粥呢?下面小編給大家推薦四款粥品,一起來看看!1、菊花粥  菊花60克,粳米100克,先將菊花煎湯,再同煮成粥。對秋季風熱型感冒、心煩咽燥、目赤腫痛等有較好的治療功效。同時對心血管疾病也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 【健康飲食】天冷感冒喝什麼湯更養生?
    多喝一點湯是不錯的選擇哦!感冒了多喝湯營養又補水在感冒時,一般的輔助治療方法是多喝水、多睡覺,補充充分的水分和獲得足夠的休息是治癒感冒的好辦法,通常感冒只能依靠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服藥往往只是減輕患病的痛苦而已。感冒了、尤其是發燒了以後,人們會因為各種症狀而食不下咽、毫無食慾,同時消化系統的能力也會大打折扣。
  • 【養生】冬季適宜喝什麼雜糧粥?
    冬季養生食物,很多人都會選擇湯類,其實粥也是不錯的選擇。冬季選擇雜糧粥,營養豐富,而且滋潤全身。
  • 【仁濟科普】 中秋養生之「食之有道」
    對於中秋節,人們想到最多的就是賞月吃月餅,但此刻也不應該忘記養生保健,因為中秋時節萬物成熟,氣溫也在逐漸轉涼,此時早晚溫差大,最需要保養。 如明代李挺認為「蓋晨起食粥,推陳致新,利膈養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補不小。」中醫提倡在秋季每天早晨吃粥,尤其是初秋時節,不少地方仍然是溼熱交蒸,以致脾胃內虛,抵抗力下降,這時若能吃些溫食,特別是喝些藥粥,例如粳米或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功能。在秋季較為推崇的粥有甘蔗粥、玉竹粥、沙參粥、黃精粥等。  2.少辛增酸。
  • 冬至養生食譜
    中國自古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這天北方多食餃子、羊肉湯;南方吃湯圓、赤豆米飯。科學養生建議多樣化飲食,保證旺盛精力,防衰老 。做法:1.鍋內放入清水,加一小湯匙的食用鹽,可防餃子粘鍋或者互粘,將水燒開;2.水開後將冰凍水餃(無需化凍)放入鍋內,用鍋鏟背面輕輕攪動,防粘鍋;3.蓋上鍋蓋,用中火煮,待煮翻滾後,加入一小半碗涼水
  • 【每日一膳】三葉潤燥茶:養陰清肺的功效,可緩解乾燥引起的乾咳、鼻咽幹痛等.
    因此,秋季情志養生的重點是避免悲傷情緒,讓自己精神狀態始終保持樂觀愉快。傳統中醫有常笑宣肺一說,大笑能使肺擴張,還可以清潔呼吸道「濁氣」。人在開懷大笑時,可吸收更多的氧氣進入身體,跟著流動的血液行遍全身,讓身體的每個細胞都能取得充足的氧氣。
  • 冬季補過頭,胃痛心也痛,趕緊喝碗三芽湯!
    調理師守護健康點擊上方藍字「我是調理師」即可關注公眾號攬盡天下國醫奇術,這裡是最實在的養生平臺某年冬天進補,吃了羊肉,導致了胃出現了食飲停滯,誘發了心絞痛,使得病情又出現了反覆。這是為什麼呢?食飲=食物+痰濁+水飲中醫認為,胃主受納腐熟,吃進去的食物首先進入胃,如果胃受納腐熟的功能出了問題,食飲就會停滯於胃中,導致胃向上侵犯到心臟,影響氣機運行
  • 天冷了,多喝這山藥烏雞湯,鮮香美味又滋補養生
    烏雞,又名烏骨雞,是藥食同源的保健佳品,食用烏雞具有延緩衰老、強筋健骨的作用。冬季裡,天氣乾燥又寒氣逼人,加入枸杞和紅棗的烏雞湯,具有補血養顏、益精明目的療效。做出來的湯品,色澤清涼、烏雞骨爛肉香、湯品因為加了紅棗更加甘甜。這樣一道好湯,煲起來卻是比較費勁的,相比於三黃雞,烏雞要想脫骨,傳統的煲湯一般都要2個小時以上。下面就來跟我一起看看這個烏雞湯的做法吧。
  • 明天起,一次性紙碗須標註這5個字,大悟人吃熱乾麵注意看碗
    身為一個湖北大悟人,每天過早不搞碗熱乾麵或者米粉吃吃,心裡都痒痒的,總覺得缺了什麼。須標註「食品接觸用」字樣明天,市民用一次性塑料碗、紙碗,吃熱乾麵等快餐時,要注意碗上有無「食品接觸用」字樣。10月19日起,強制性國家標準《GB 4806.1-2016 食品接觸材料通用安全要求》正式實施,作為與食品直接接觸的一次性塑料杯、碗、紙杯、紙碗、吸管等產品,都要按此標準執行。新規要求產品標籤要標註:「食品接觸用」或「食品包裝用」說明或勺子筷子標誌。
  • 【每日一膳】想在寒冬進補又擔心上火?教你做馬蹄竹蔗浸羊肉片
    關注桑榆婉約開啟樂活老年生活每日一膳 | 想在寒冬進補又擔心上火?這款清補湯水性味平和,不妨嘗嘗!
  • 冬季喝雜糧粥的好處
    >}快速關注我們傳播中醫養生精髓宏揚千年中醫文化打造中國最專業的養生品牌雜糧通常是指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和薯類五大作物以外的糧豆作物。那麼,冬季來碗雜糧粥會不會更好呢?冬季喝雜糧粥的好處1.抗寒暖身數九寒冬,吃雜糧也有助抗寒。因為小米、綠豆等雜糧中大多富含維生素B1,這種營養素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代謝中起重要作用,能增加身體禦寒能力。2.控制體重冬季容易長肉,每天喝碗雜糧粥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這個問題。
  • 冬至喝粥就喝古田銀耳大米粥 6款粥品最養生
  • 補氣血暖身喝什麼湯?碗碗薦:紅參當歸紅棗黃芪枸杞湯
    大家記得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同時進補的好時機到了:我們是時候開啟溫補暖身模式咯🔥🔥正所謂「冬季進補,開春打老虎🐯」哈哈哈哈哈哈碗碗薦補氣養血暖身湯紅參紅棗當歸黃芪枸杞湯紅參、紅棗、當歸、黃芪、枸杞、煲烏🐔湯的作用是益補氣血,滋陰生津,養肝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