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排味道鮮美,筋道滑嫩,
很多人大人和小孩都很喜歡吃。
去飯店吃牛排太貴?
很多人都會選擇去超市買牛排,
回家自己煎著吃。
然而,看到下面這條新聞,
小編卻再也不敢自己買牛排了。
(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
碎肉竟然可以用膠一粘拼接起來做成牛排!
這到底是什麼樣的神奇工藝呢?
記者暗訪:
一位調料品市場的店老闆說,做合成牛排用的一般是卡拉膠,卡拉膠是一種食品添加劑,能吃,但要適量。它除了保水還有另一種特殊的作用,就是可以把碎肉粘合在一起。
除了卡拉膠,還有一種叫TG酶的添加劑,專業名稱叫「穀氨醯胺轉氨酶」,可以催化蛋白質分子間發生交聯,同樣有重組碎肉的作用。
那麼,實際效果怎麼樣呢
實驗員以每斤30元的價格買來一批碎牛肉來實驗
在實驗中加入這種添加劑之後,聞起來有點像過期奶粉的味道,往裡面加水就變得黏糊糊,攪拌之後很黏稠,停止攪拌就會凝固。
接下來,實驗員把「肉膠」均勻地抹在碎牛肉上,然後用保鮮膜裹起來塑形,用力壓實、擠掉裡面的空氣。
常溫下靜置6小時,讓添加劑和牛肉充分吸收後,再放到冰櫃裡冷凍。
冰凍過後的牛排,僅僅靠肉眼去看,基本上能夠以假亂真了。那麼,口感又會怎麼樣呢?
煎好的牛排居然還不錯,肉質特別嫩,也不會鬆散。
那麼,市面上出售的牛排真的含有這種膠嗎?
實驗員在某大型連鎖超市發現,加了還原膠、卡拉膠、穀氨醯胺轉氨酶等食品添加劑的牛排比比皆是。
據業內人士透露,這種肉他們叫拼接牛肉,要區分牛肉是不是拼接的,就是要看配料,配料裡面亂七八糟東西多就不靠譜,配料裡面只有牛肉那就是原裝的。網上100多塊錢10片那種牛肉,基本都是拼接的
業內人士還表示超市內的醃製牛肉是品質最差的。
但超市內的成品醃製牛排,價格大約是35元一盒,每盒180克左右,價格大約是菜市場牛肉價格的三倍,可見它的利潤空間。
下面教教大夥鑑別牛肉優劣的小技巧↓↓
1. 用肉眼觀察,看肉皮有無紅點,無紅點是好肉,有紅點的話就是壞肉;
2. 看肌肉,新鮮肉有光澤,紅色均勻,較次的肉,顏色分布不均,且肉色稍暗;
3. 看脂肪,新鮮肉的脂肪潔白或淡黃色,次品肉的脂肪缺乏光澤,變質肉脂肪呈綠色。
1. 摸彈性如何:新鮮肉很有彈性,指壓後凹陷立即恢復,次品肉彈性差,指壓後的凹陷恢復很慢甚至不能恢復,變質肉無彈性;
2. 摸黏度如何:新鮮肉表面微幹或微溼潤,不粘手,次新鮮肉外表乾燥或粘手,新切面溼潤粘手,變質肉嚴重粘手,外表極乾燥。
3. 但有些注水嚴重的肉也完全不粘手,但可見到外表呈水溼樣,不結實。
PS:通過聞也可以辨別,新鮮肉有正常的氣味,次肉有一股氨味或酸味。
如果表面溼潤而粘手,肌肉色暗,脂肪變得不透明、不潔白,表面用指壓下去不能復原,甚至發黴變色,帶有臭味,這便是變質的牛肉無疑。
手去摸肉,會粘手、溼度重,如果用乾燥的紙張貼在牛肉表面,紙張很快地被溼透。而正常的牛肉用手去摸,不粘手,用紙貼,不溼透。
真是觸目驚心!
原來超市裡的牛排竟有這麼多貓膩!
大家購買之前千萬要睜大眼睛,
看好了!
擴散!讓身邊的人知道!
第一期:回復【黑卡】領取全城5折吃貨節嗨吃黑卡
第二期:回復【草莓】該出發了!郴州草莓採摘攻略來了!趕緊看!
第三期:回復【消息】郴州人注意!今天開始,這些消息將影響你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