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如小球,色澤金黃
薄殼中空,味香性脆,做法多變
清水油麵筋
是無錫人再熟悉不過的食物
而油麵筋那特別樸實的塑膠袋包裝
身影幾乎遍布無錫所有的菜場
大家都習以為常了
但你也許不知道
無錫的兩家油麵筋廠家
因為這個包裝問題對簿公堂
4月16日,一起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包裝、裝潢糾紛案件,在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智慧財產權庭開庭。
本案原告無錫市天天食品有限公司,是數十年從事清水油麵筋製作的無錫本地傳統企業,是「松鶴」商標的商標專用權人,其生產的清水油麵筋廣受消費者好評,是無錫傳統美食的經典代表。天天食品有限公司使用的清水油麵筋產品包裝經過幾十年的使用,具有相當的知名度、辨識度。
▲ 天天食品有限公司使用的商標及產品包裝
▲ 左:原告包裝袋 右:被告包裝袋
天天公司在經營中發現,某食品店在銷售清水油麵筋時使用了與其包裝極為相似的產品包裝,極易造成消費者對產品來源的混淆,遂向法院提起訴訟。
被告方則辯稱:被告銷售的產品在其包裝袋上明確標明了被告自己的標識、名稱、電話、地址等信息,足以使相關公眾區別商品的來源,不會造成消費者混淆,且「清水油麵筋」系商品名稱,被告有權正當使用。所以本案不構成不正當競爭,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請。
法院最終又是如何宣判的?
判決的依據是什麼呢?
①、判定被告自判決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使用與無錫市天天食品有限公司生產、銷售的「清水油麵筋」包裝、裝潢相近似的包裝、裝潢;
②、賠償對方經濟損失6萬元以及律師費、公證費等。駁回無錫市天天食品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出庭的被告訴訟代理人轉達判決書後,被告有權在規定的時間內決定是否上訴。)
對於消費者來說
認準樸實無華的包裝
就是認準了幾十年傳統老味道
包裝相似,品質卻可能大相逕庭
油麵筋
絕不是看起來那麼簡簡單單
關於油麵筋的起源,說法眾多,比較出名的是起源自尼姑庵的說法。據說大德橋畔有座尼姑庵,燒飯師太常用生麩當主料,道道菜餚引得素齋席上贊口不絕。有回,生麩留的多了,燒飯師太試著開了油鍋把生麩煎一煎免得發餿,油多了些,待油一滾,只見鍋裡一個個金黃澄亮的空心圓球在竄上竄下,撈起後一嘗鬆脆、噴香又鮮,便給這油炸生麩空心圓子起名「油麵筋」。
這一傳說是否可靠暫且不提。
吃貨們講究的還是食物本身的味道
油麵筋的好壞,關鍵在於「清水」
這裡說的可不是用水洗,而是講究油的乾淨
清水油麵筋剛剛面世時,基本是以小作坊的形式生產,規模極為有限,隨著無錫紡織工業和麵粉工業的崛起,用以漿紗的澱粉副產品「水麵筋」日益增多,這為油麵筋的批量生產提供了大量原料,產量才有了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