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年夜菜|過年怎麼可以沒有團圓油麵筋?

2021-02-23 LIFE素生活

逢年過節,江浙人總喜歡做幾鍋紅燒麵筋,象徵著喜慶團圓,是一道經典的年菜。今天我們用豆腐和香菇來做一道純素的油麵筋,一樣多汁,一樣鮮美!快拉上親戚朋友一起來做這道年菜吧!


主料:油麵筋,青椒,胡蘿蔔,老豆腐。

調料:香菇醬,牛肝菌油,腰果醬,生抽,鹽。


1,青椒和胡蘿蔔切丁。

2,豆腐壓碎,加入青椒丁,胡蘿蔔丁。



3,加入香菇醬,腰果醬,牛肝菌油和生粉和勻。

用量:如果是一塊整豆腐,那香菇醬需要加半瓶,青椒一根,胡蘿蔔半根的量。腰果醬大約5克,生粉的量根據豆腐的老嫩適當增減(一般用老豆腐),目的是成團不散。



4,在油泡表面開一個小口,一個指頭小心的伸進去,把裡面的網狀物往四周推,最後成為一個內空的圓球。

注意:小蓋子不要丟掉,這個塞好餡後要重新蓋上去哦!



5,將拌好的餡一點點裝進圓球裡。蓋上小圓蓋。


6,將塞好餡的圓球放入蒸鍋,大火蒸15分鐘左右即可。

另外,這裡是清蒸了油麵筋,喜歡吃紅燒的,可以不清蒸,做好以後直接紅燒,加老抽和牛肝菌油一起燉,也大概是15分鐘。

一口咬下去,餡料密實口感好,汁水都流出來,香,鮮~這個餡料足以滿足人類味蕾的高級要求呢:)

-END-

本文節來源於清心湖素食,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北京素生活編輯整理

相關焦點

  • 無錫人離不開的清水油麵筋,「攤上事」了!
    形如小球,色澤金黃薄殼中空,味香性脆,做法多變清水油麵筋是無錫人再熟悉不過的食物而油麵筋那特別樸實的塑膠袋包裝身影幾乎遍布無錫所有的菜場大家都習以為常了但你也許不知道無錫的兩家油麵筋廠家 因為這個包裝問題
  • 蛋餃的香氣,就是過年的味道
    肥瘦相間的腿肉,調味相對清淡,買回家或蒸或燉按需加工,吸收湯汁後混合著蛋皮的香味,就成了縈繞在心間的獨特年味。地址:槐古支路與順興弄交叉口原本就鮮美的蛋餃變得更加的鮮,咬一口柔軟的蛋皮即破開,裡面的肉肉無比的嫩,滿嘴的滿足感~
  • 麵筋:躺槍的怎麼又是我!
    將麵團靜置20分鐘後用清水反覆搓洗,可將麵團中的澱粉等物質洗掉,剩下一團有一定黏性和彈性的網絡狀凝膠物質——通常所說的「膠」,其實就是麵筋。 所以,麵筋就是一種植物性蛋白質,由麥醇溶蛋白和麥谷蛋白組成。
  • 今年留守過年 明年團圓過年
    來自廣西河池的周岐俊,是梧州市廣播電視臺的一名新聞主播,作為一個剛入行半年的新人,在響應國家「就地過年」的號召下,他選擇在梧州本地度過今年的春節。大年初一,周歧俊早早來到單位,化妝、配音、出鏡,他告訴記者,由於疫情依然有不確定性,今年就不回家過春節了,他選擇在工作崗位上和電視機前的觀眾一起過年。
  • @龍門人,以後洗麵筋有了個好去處
    但是在清洗麵筋時,會產生白色汙染,到了夏季容易發酵發臭,影響了古鎮環境,為此龍門鎮特別爭取到區環保局環保生態項目,建設了麵筋坊統一定點清洗麵筋,並於昨日正式啟用。 龍門鎮黨委委員 孫益軍:        多年以來龍門老百姓習慣在河道裡洗麵筋。一方面會造成對河道的汙染,另一方面對麵筋的食品安全也沒有保障。
  • 為什麼過年沒有年味了
    1.生活變好了以前我們7080後,遇到過年都喜歡有件新衣服,有好吃的,因為以前條件不好,比較窮,最早是吃大鍋飯的,後來改革大開放了,剛好碰到是80年代90年代,那時候很多都填不飽肚子,油水也不多,吃的都是比較素的
  • 姨奶奶:不回家過年,我一個人在家可怎麼過喲
    但是,對於家裡只剩留守老人及兒童的家庭,外出務工子女都會選擇回家過年。會在家裡做年夜飯,然後一家人一起吃的。春運的時候之所以流動人口那麼大,都是因為上有老,下有小在家。回家,是對一家老小的思念,對故土的思念。因為一年在外,難得回家。在我們身邊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錢是賺不完的,不差過年這幾天。過年怎麼樣都得回家,和家裡的長輩,家裡的小孩一起團聚。
  • 被韓紅「罵滾」的麵筋哥,如今女兒照片曝光,網友紛紛跪拜喊嶽父
    有句話怎麼說來著:高手在民間,像張碧晨、華晨宇、張杰這些當紅偶像都是選秀出生的,今天要說的這位網絡「紅人」也曾經參加過選秀,但是被淘汰了,他就是麵筋哥。麵筋哥的走紅是因為一首名字叫做《烤麵筋》的歌,都知道烤麵筋是一種街邊的小吃,一種小吃能夠被人寫成歌,所以有很多的人也都非常好奇。
  • 望牛墩街坊過年最喜歡的小吃,有沒有你吃過的?
    街坊們常備的年味小吃,油角的諧音叫"有角",有今年吃油角,來年露頭角的寓意,一般用砂糖、花生仁做成餡,包成餃子狀去炸,熱量非常高,每年春節長胖它功不可沒。必不可少的一種圓形粉果,小編的外婆以前這個時候都會炸糖環,有團圓的意思。小編很喜歡吃的年貨之一,因為又香又脆!貓耳朵又稱」油耳吉「,香香脆脆的,也是小編最愛吃的年貨之一。現在吃的油耳朵都找不回兒時的味道了。
  • 團圓飯 幸福歡聚才叫過年
    年的味道歲末將至,即將迎來國人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春節」而迎接春節最溫馨的事情就是跟闊別已久的家人團聚「團年飯」,寓意一家團圓就是遊子歸家與家人相聚的那一刻就是全家團圓的喜樂氣氛就是媽媽忙前忙後做的一頓年夜飯放下手中的工作,趕緊回家好好陪陪家人和家人吃上一頓暖心的年夜飯。
  • 過年加道菜|富陽:米粿香 就是團圓的味道
    在富陽新登鎮,年初一的飯桌上,幾乎都在複製這一幕——過年吃米粿是這裡家家戶戶的傳統。當地有一句話,吃了冬至粿,粿接粿。意思是當地人吃米粿,可以從冬至一路吃到元宵,足見他們對這款食物的喜愛。 何豔華說自己的米粿沒有秘訣,「我的手藝,其實是家裡的味道。」
  • 春節·團圓
    當新婚第一年遇上疫情,我和丈夫決定響應國家號召「就地過年」,與家人來一場特殊的聚會——「雲團聚」。     丈夫是一名警察,除夕和大年初一將開啟值班模式,站好崗,守護一方平安。     願來年春節,我們能與家人在江西團聚。——民二庭 林曉暉       儀式感,能讓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讓某一天與其他日子別樣」。
  • 年年團圓,年年有餘
    回家歡喜大團圓,回家,回家的意念切切的逼緊,年味濃了,步履快奔向家的方向,有親人蝸居的地方就是最美團圓大過年,年年添新歲,年年歡喜年,年年有餘,年年五臨臨門。眨眼之間又一天,回頭轉身又一年,一路風雨一路累,一路艱辛一路苦,一路歡樂一路歌,一路陪伴一路情,一路跌倒一路堅強,一路選擇一路涅槃重生,一路刷新一路拼搏,一路前進不容易,匆匆又一年,添歲添福添歡喜,添子添孫枝歡喜,年年團圓,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年年逢春花香溢。
  • 「 一聲爸媽,就是過年.」
    其實有的人,是不想回家過年的。疫情正好成了不回家的理由。甚好。雖然一直告訴自己今日和平常並沒有什麼不同,也是二十四小時,也是時光如水流,也是晝夜輪迴睜眼天明閉眼天黑。但畢竟今日的氛圍確實與往日不一樣,到處都是年夜飯的味道,夾雜著稀稀疏疏的鞭炮聲,過年的氛圍實實在在被人為地營造了出來。
  • 過油:年味都在油裡
    過油才叫過年,香噴噴、酥脆脆……油乎乎~在我們北方老家,油桶裡的是生油,油碗或油罐子裡的才叫熟(fu)油,熟油炒菜、熟油調餡兒
  • 烤麵筋:好吃又衛生,學會可以出攤兒了
    喜歡吃烤麵筋,又覺得外面的不衛生怎麼破?今天就教大家自己在家做烤麵筋,成本低廉,健康衛生,而且味道一點不比路邊攤兒差!6. 麵筋再揉一會兒,揉成團,蓋蓋,靜置鬆弛一小時左右。我是上午準備的,直接放冰箱冷藏,晚上才拿出來用的。
  • 過年蒸臘腸,謹記「1泡2訣竅」,臘腸不出油,腊味十足味道正!
    導語:過年蒸臘腸,謹記「1泡2訣竅」,臘腸不出油,腊味十足,味道正!小年一到,大年還遠嗎?
  • 別怕,其實這叫洗麵筋
    為了幫市民揭穿網絡謠言的「72般變化」,國內多名食藥專家集體發聲闢謠:所謂的「膠」其實就是麵筋,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質,營養豐富。洗麵筋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譚斌簡單介紹了麵筋的加工製作細節:「小麥麵粉及小麥麵粉製品如麵條、面片、餃子皮等,在用水洗時,澱粉和水溶性成分就會離開,剩下具有黏性、延伸性且不溶於水的東西就是麵筋。
  • 豐臺環衛工人留京過年,別樣團圓
    為了讓「留京過年」的環衛職工過上一個祥和溫暖的春節,所裡提前準備了各種美食和迎新春布置活動。大家雖然不能回家跟親人團聚,但是在單位過年依然也有家一樣的溫暖。喜慶熱鬧之餘,環衛所給大家準備足夠的防疫物資保障春節期間職工們的作業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