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櫚油不健康?啥油吃多了都有害

2021-02-23 消費日報官方平臺

食藥監部門稱風險低

面對眾人的質疑,3月24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2017年第2期《食品安全風險解析》,組織有關專家解讀。

總局指出,目前關於3-氯丙醇酯和縮水甘油酯毒理學研究尚不系統。香港食品安全中心依據餅乾、植物油、糕點等食品中3-氯丙醇酯的含量對人群暴露量進行評估,結果認為通過上述食品攝入的3-氯丙醇酯對健康的風險不需要特別關注。

德國風險評估研究所對歐洲人群經植物油攝入縮水甘油酯的風險進行了評估,認為一般人群經植物油攝入的縮水甘油酯對健康不存在安全風險。

我國目前公開發表的研究資料也認為,一般人群在通過植物油等食品攝入的縮水甘油酯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的風險較低。

針對3-氯丙醇酯可能在體內水解為3-氯丙醇,2012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世界衛生組織(WHO)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制定了3-氯丙醇暫定每日最大耐受量(PMTDI)為每公斤體重2μg/kg。但尚未制定3-氯丙醇酯和縮水甘油酯的相應限量標準。

研究表明,3-氯丙醇酯在油脂加工原料和未精煉的植物油中含量極低,而植物油精煉後含量顯著增加,其含量水平與毛油的原料種類有關,相比玉米油、菜籽油、大豆油,以果肉為原料的植物油如棕櫚油更容易產生3-氯丙醇酯。優化生產工藝可以降低和控制植物油精煉過程中3-氯丙醇酯和縮水甘油酯的產生。

什麼是氯丙醇酯和縮水甘油酯?

該期《食品安全風險解析》解讀專家之一、江南大學食品學院油脂及植物蛋白研究中心主任王興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氯丙醇酯是氯丙醇類化合物與脂肪酸的酯化產物,有多個種類,食品中檢出量較高的是3-氯丙醇酯。

近年來研究發現,在穀物、咖啡、魚、肉製品、馬鈴薯、堅果和以植物油為原料的熱加工油脂食品中,都有3-氯丙醇酯檢出。其中,精煉植物油等食品中檢出3-氯丙醇酯的報導逐漸增加。在油脂精煉過程中,縮水甘油酯通常會伴隨3-氯丙醇酯一起形成,3-氯丙醇酯含量高,縮水甘油酯含量也高。「其含量水平與原料種類有關,相比玉米油、菜籽油、大豆油,以果肉為原料的植物油如棕櫚油,更容易產生3-氯丙醇酯。」他說。

據了解,3-氯丙醇酯和縮水甘油酯已成為全球關注的植物油新型汙染物。那這兩種植物油汙染物的危害有多大?「目前關於它們的毒理學研究尚不系統。」王興國說。

不過,3-氯丙醇酯可能在體內水解為3-氯丙醇,該物質超標後有一定危害。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2012年制定了3-氯丙醇的暫定每日最大耐受量——每公斤體重2微克,但尚未制定3-氯丙醇酯和縮水甘油酯的相應限量標準。

3-氯丙醇酯在油脂加工原料和未精煉的植物油中含量極低,精煉後含量顯著增加。

相關焦點

  • 鵝油的保健作用靠譜麼?如何用好鵝油?
    南方很多家庭有吃鵝油的習慣,尤其是廣東、雲南、四川等地,無論做湯還是炒菜都喜歡加點動物油,這樣做出來的湯更鮮美,炒菜也更香。
  • 棕櫚油漲了,金龍魚母公司-豐益國際業績亮了!版圖兇猛擴張中!
    >,歸因於良好表現的業務擴張,也得益於強勁的棕櫚油價格。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是國際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厄爾尼諾氣候帶來了乾燥,還面臨勞動力短缺問題。豐益國際表示,其種植園的產量,受厄爾尼諾影響,已經下降14%,但毛棕油價格的走高抵消了此影響。
  • 棕櫚油的環境危害
    棕櫚油廣泛用於食品加工工業和日化用品工業。我們吃的很多加工食品裡都含有棕櫚油。另外,肥皂等洗滌用品中也有許多使用棕櫚油。
  • 那你什麼也別吃了
    據多家媒體報導,Nutella巧克力榛子醬為了使口感順滑、更容易保存,添加了大量的棕櫚油,配料表中近三分之一都是棕櫚油。棕櫚油的價格低,如果使用其他植物油,公司將至少每年增加上千萬加元成本。美國國家健康協會(U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也指出: GE會促進和惡化腫瘤的生長,導致增加機率罹患癌症。世界衛生組織也提出了GE的潛在健康風險。然而,這些機構都沒有建議消費之停止食用棕櫚油。還有歐洲研究人員表示,需要更多地研究來確定GE對人類造成的患癌風險有多大。
  • 健康殺手:氫化油
    氫化油的各種名稱: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轉化脂肪(Trans Fat)、氫化植物油 (Hydrogenated Vegetable Oil)、氫化棕櫚油(Hydrogenated Palm Oil) 、植物乳化油、植物酥油 (Vegetable Shortenings) 、起酥油。
  • 食品安全抽檢:食用油脂肪酸組成不合格||食用油摻假檢測方法簡介
    比色法是目前比較簡單的方法,對於合成芥末油、薊罌粟油、物理精煉米糠油、麻油(野菊)、亞麻油、棉籽油、蓖麻油和棕櫚油的敏感水平分別是0.1%、0.1%、2.5%、0.2%、1.0%、0.5%、1.0%、2.0%,各類摻雜油檢測比色法如下:※ 合成芥末油。通過疊氮化鈉檢測可以區分合成還是天然芥末油。
  • 微波爐熱食物有害健康?十大食品流行謠言真相解讀
    食品謠言3  微波爐熱食物有害健康  ☭真相解讀  關於微波爐那些駭人聽聞的說法都沒有科學依據。微波不致癌,也不會讓食物產生致癌物質。至於「德國人不用微波爐」的說法,也早就被德國的果殼網友粉碎了。  食品謠言4  食用浸出油不安全  ☭真相解讀  浸出法在我國和歐美國家已成主流制油工藝。無論是壓榨工藝還是浸出工藝生產出來的油,符合食用油質量標準和衛生標準就是安全的油。
  • 【過個健康吉祥年】年糕、湯圓、餃子……這些年味食物,會吃才營養健康
    具體而言,怎樣吃更健康呢?  我們先看餃子。不少人覺得餃子是十分營養的食物,有穀物、蔬菜還有肉,有創意的朋友還會用各種蔬菜汁和面,做出五顏六色的餃子。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餃子存在營養不平衡的問題。首先,餃子的穀物含量相對較低。都說皮薄餡多的餃子才好吃,也正因如此,穀物類食物攝入明顯不足。其次,脂肪含量較多。
  • 多吃不飽和脂肪:降低死亡風險?
    發表在JAMA《內科學》上的這項研究,是由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哈佛公共衛生學院包括博士生王東在內的研究人員共同完成的。 根據美國心臟協會,飽和脂肪主要來源於動物性食物,包括牛肉、羊肉、豬肉、黃油、奶油、奶酪、2%的牛奶。然而,飽和脂肪也可以來源於植物,包括椰子、椰子油、棕櫚油和可可脂。
  • 闢謠池 | 不吃晚餐只吃牛油果真的能減肥嗎?
    Q:直接吃檸檬或者百香果會傷胃嗎?檸檬、百香果極少用來直接吃,往往是取少量用於調味,或者會加大量的水稀釋後飲用。如果太濃,就會對胃部造成一些刺激,尤其是胃酸分泌過多的人可能會加重症狀。但稀釋之後的檸檬水不會對健康人的胃造成不良影響。
  • 還敢吃嗎?Nutella巧克力醬出事了 被曝含有高致癌物質!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小編一樣,都對這款巧克力醬濃鬱絲滑的口感情有獨鍾!       甚至有人說,這款巧克力醬最主要的功效就是「治癒心靈」。  美國國家健康協會(U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也指出: 縮水甘油脂肪酸酯會促進和惡化腫瘤的生長,導致增加機率罹患癌症。  而Nutella巧克力醬為了增加其醬體本身的順滑口感,添加了大量的棕櫚油!
  • 月餅這麼不健康的食物,吃就吃了,你還指望它能保健?
    從拼歷史到拼口味,從拼外表到拼包裝,「買的人不吃,吃的人不買」越來越成為常態。這幾年來,甚至出現了多種宣稱有保健作用的「功能月餅」、「健康月餅」。人們經常說「健康食品」,但是「健康食品」本身並沒有一個法定或者科學的定義。因為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是複雜多樣的,而任何食品都不可能單獨滿足所有需求。
  • 邵東創新學校門口炒粉攤用剪腳指甲的剪刀剪火腿腸給學生吃!
    我曾經曝光過這幾個問題,城管也整治過幾次,但一直不敢取締。不敢取締的原因是什麼?我不得而知。學生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需要吸收健康的營養,而視頻曝光這位炒粉攤老闆,剪腳趾甲和剪火腿腸用的竟是同一把剪刀,會不會傳播疾病?可想而知。另外,據我所知,凡是小吃攤點用的油都不是國家正規植物油,而是來自一種從美國進口的鐵皮桶棕櫚油。這種油吃多了對身體有害,在美國是禁止銷售的。
  • 看了都不敢吃了!南寧一小作坊內,炸豬皮原來是這樣做的!
    為了錢而坑騙老百姓,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嚴重,雖然打擊了不少,但是還是有人頂風作浪,這下栽了~也不知道從這流出了多少炸豬皮,還是希望有關部門對於這樣的行為能夠嚴厲打擊!幹辣椒爆炒豬皮、火鍋豬皮……一道道豬皮烹飪的美味登上吃貨的餐桌,但如果你知道自己吃的豬皮有可能來自「食品流通許可證」已經過期、從業人員無健康證的小作坊,估計你就會覺得食之無味了。昨日,記者了解到,興寧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在全力追查生豬皮的溯源和成品豬皮、油脂的流向。
  • 熬一罐萬能蔥油,做啥飯菜都不愁
    蔥,尋常調料,拿它配上蒜瓣,輕輕鬆鬆做一碗蔥油,不僅能解決其不易保存的困擾,還能搞定一日三餐吃啥的困惑
  • 【健康3】年菜健康吃不發胖 掌握4大訣竅
    年菜怎麼健康吃?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指出,首先降低肉類攝取,雞鴨魚肉的比例不可太多,每道菜餚應一半肉類、一半蔬菜,例如象徵團圓、吉利的佛跳牆,食材不可只有排骨酥、豬腳、鴿蛋、魚皮、海鮮等,還要加入白菜、蘿蔔、香菇、杏鮑菇等,搭配蔬菜種類多,就能降低蛋白質、膽固醇攝取,對身體較健康。  烹調方式要減少用油量!
  • 年夜飯健康吃|無論在哪裡過年,有臘肉就有年味兒,健康吃臘肉不怕癌
    小時候在家,只要家裡開始晾腊味,心裡總會暗自歡喜——離過年放假不遠了。現在離家工作,在他鄉要是能吃上家裡那口腊味,真是瞬間跌回那個冬日,在屋裡和父母一起吃飯,熱騰騰的煙火氣在玻璃上模糊。但關於腊味會致癌的傳言越來越多,而且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中心發布的致癌清單中,中式鹹魚、臘肉等均在一類致癌物之列。腊味真的就不能吃了嗎?
  • 健康生活方式~油漱口
    所謂「油漱口」是印度人口腔保健的一種方式,準確來說是一種民間偏方,他們認為牙垢(口腔臭味主要來源)不溶於水,但可溶於油脂。
  • 春節健康飲食需要「三少兩多」
    我們不建議完全不吃脂肪,因為健康的身體離不開脂肪,但是,我們攝入的脂肪種類必須控制。飽和脂肪會增加血液膽固醇的含量,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餅乾、蛋糕、肉餅、火腿、奶油、奶酪和含有豬油、椰子油或棕櫚油的食物都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氫化脂肪,也稱為氫化植物油,它主要用在一些餅乾、蛋糕、人造黃油等的製作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