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了酷熱的夏天,老百姓們十分講究夏季吃苦。這是因為自古民間就流傳著「夏天吃苦,越吃越有,勝似進補」的說法。可為什麼每年都有因為吃了發苦的葫蘆,而食物中毒的案例,還能不能吃了?
在2018年1月,三亞曾有幾位打工的人,吃了發苦的葫蘆後腹瀉、嘔吐;同年的7月份,又有杭州的一名李先生,因吃了沒多長時間的苦葫蘆,出現上吐下瀉,後來確診為食物中毒。
傳統中醫上認為,炎熱的夏天應該吃苦味、涼性的食物降暑,正所謂「良藥苦口」。但並非所有的苦味食物都可以放心吃,尤其是今天要和大家說的苦味葫蘆。
葫蘆,是夏季的應季蔬菜,屬於葫蘆科、一年生草本。新鮮的葫蘆顏色嫩綠,內部為白,和西葫蘆、瓠子、瓠瓜都是一家人。因葫蘆瓜常常被人聯想成葫蘆娃的動畫片,深受男女老少喜愛,夏天做一盤清炒葫蘆瓜,潤滑多汁、清爽可口。
如果葫蘆瓜變老了,還可以把裡面的芯去掉,無論在過去還是現在都是盛水的好工具。從營養價值上來看,葫蘆瓜水分足,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A、維生素E、鈣、磷、鉀、鎂等營養成分,十分適合減肥、三高人群當蔬菜吃。
但要提醒大家,如果葫蘆口感發苦,就不要以為是正常現象了,或者是忽視,當成吃點「苦」也沒關係。雖然從外表上很難區分苦葫蘆,但裡面卻有一種叫做鹼糖甙的毒素,它屬於植物毒素。因具有耐高溫的特點,家庭普通烹飪是很難去除的。
一旦人誤吃了鹼糖甙,在吃完沒多久後,便會出現嘔吐、腹瀉、頭暈、乏力、口感等情況。如果吃得比較多,還會出現更嚴重的腹痛、血便、休克,甚至連累到臟器。
所以,大家先要在購買葫蘆時就把好關,可讓賣家切一小塊,親自嘗嘗有沒有苦味。當然,從正規地方購買最為安全,如果食品出現問題還能夠有地方討回。已經烹飪完了,才發現苦味,安全起見就不要吃了。
接觸比較少的人,緩解毒性作用,可通過漱口、多喝水的方式,促進毒素排出,減少身體不適反應。此外,和其他季節相比,夏季更容易出現食物中毒,如果不是天生攜帶的苦味,如苦菊、苦瓜,遇到發苦的食物都不要再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