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兄們好!天氣慢慢冷了,很多人特別是女性、老人,還有平時就體虛的人很容易有一種情況:
手腳冰涼,從內往外的透著涼氣,怎麼捂也捂不過來,穿多少都不管用,而且此時吃薑容易上火。
手腳冰涼者多是陽虛體質,手腳發涼大多有兩個原因,
一是先天體質虛弱,如脾陽虛;
二是後天生活方式不當,如貪吃寒涼的食物、吹空調過度、穿衣服少受寒等。
如果任由手腳發涼,則脾陽更虛,導致脾胃功能低下,消化功能減弱,影響營養吸收,進一步發展可至精神不佳、面色萎黃、全身怕冷等。既然是陽虛,除了遠離寒涼的食物,注意保暖以外,補陽是一個關鍵,還有就是活養血液。
這碗加減三紅湯就是很好用的方子,方中都是尋常的食物:紅棗、紅豆、紅糖,不用花什麼大價錢。
紅棗性溫、味甘,有益氣補血、健脾和胃、養血安神的功效,可改善血虛萎黃。
紅豆性平,味甘酸,可利尿、消腫、健脾,含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尤其含鐵質、維生素B12,有補血和促進血液循環的功能。
紅糖性溫,味甘、入脾,具有益氣補血、健脾暖胃、緩中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
❍加減三紅湯
【材料】紅豆250克、紅棗15~20枚,紅糖適量。
【做法】
把紅豆洗淨,浸泡兩個小時,紅棗洗淨去核。
鍋中放入紅棗、紅豆,加入600毫升水,倒入紅糖,待棗和紅豆熟爛即可飲用。
三紅湯原方由紅棗7枚、紅豆50克、花生紅衣適量組成。三味共同熬湯,連湯共食之,可治療貧血,月經不調等氣血不足的症狀。
這個加減後的三紅湯,有補脾生血之功,可改善氣血不通,緩解手腳冰涼的現象。
中醫講究辨證論治,單純的寒性的氣血不通,或氣血不足,此方有效;
若是情緒煩躁易怒,宜加玫瑰花、綠萼梅;若是血瘀型,宜加紅花、當歸等。
推薦手腳冰涼者每天按揉衝門穴,也可拍打。衝門穴是足太陰脾經上的穴位,它具有健脾化溼、理氣解痙的作用。
根據「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的理論,經常用搓熱的手按揉衝門穴,可以健脾溫中。
如果配合足三裡、三陰交等穴位,可以增強其健脾益氣溫陽的效果。
【取穴】
衝門穴位於人體的腹股溝外側距恥骨聯合上緣中點3.5寸,在髂外動脈搏動處的外側。足三裡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三陰交位於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方法】每個穴位要按揉5分鐘,有酸麻脹痛感則療效更佳。
這兩個方法配合著用,不用花什麼大價錢,效果也更好。
作為佛醫堂公眾平臺的義工編輯,希望能和各位師兄互動溝通!如您對我們有任何意見或問題,都請您在本文底部「寫留言」,我們將會根據您的提問做相關編輯,以及在佛醫堂的講座中回答提問。(責任編輯/橘子)編輯聲明
佛醫堂所發布、回復的一切內容大多整編自網絡公開內容,經義工精簡文字,以利於快捷閱讀。所有內容僅為公益性研討、參考之用,不一定代表佛醫堂意見,亦不一定完全正確。如您有任何問題,歡迎「寫留言」與義工編輯交流。如您認為圖文內容有任何版權問題,請郵件聯繫:admin@foyitang.com ,我們會及時更正。
佛醫堂微信分享的一切之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讀者。
▼點擊「閱讀原文」可進入佛醫堂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