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故宮古建築修繕工藝公共示範區 民眾在十王亭「下竹釘」

2020-12-16 環京津網

「釘距15cm左右,由縫的兩端向中間下。」8月5日,瀋陽故宮古建築油飾彩畫保護修復二期工程技術人員在十王亭教民眾「下竹釘」。

瀋陽故宮是中國目前僅存最完整的兩大古代宮殿建築群之一,是清代初期營建和使用的皇家宮苑,也是清入關後,康熙、乾隆、嘉慶、道光皇帝東巡駐蹕和儲存宮廷珍品的重要場所,為清代宮廷三大藝術寶庫之一。

瀋陽故宮古建築油飾彩畫保護修復二期工程於2020年6月28日開工,預計2021年9月下旬竣工。工程範圍包括瀋陽故宮東路十王亭、奏樂亭、東大門;中路飛龍閣、翔鳳閣;東所宮門、垂花門、介祉宮、頤和殿等建築。主要根據油飾、彩畫保存現狀,進行修復、重繪、保護。

當日,瀋陽故宮古建築油飾彩畫保護修復二期工程第二次公共示範和觀摩體驗活動迎來研學專場,來自瀋陽各學校的32名在校高中生、大學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走進瀋陽故宮十王亭,現場觀摩古建築修繕工藝——地仗的傳統工序。

據介紹,地仗是對建築構配件油飾前基層或表面處理工藝的統稱。傳統的地仗材料和工藝將使構件表面變得堅實耐久,再經過油飾,不但延長了建築物使用壽命,也可達到美觀的目的。施工人員在工程現場外的圖版和模型處介紹說,地仗修繕工藝需經過砍淨撓白、下竹釘、汁漿、捉縫灰、掃蕩灰這幾道工序。

值得一提的是觀摩人員親自動手體驗了一把「下竹釘」工藝。「由上至下,由左至右認真檢查每一構件,把缺損、爬稜、活節子、糟朽處,視情況用木板或木條剔補釘牢,並下竹釘。」

現場技術人員李工告訴記者,用竹釘塞縫,是做地仗上漆前非常重要的一步。如果不用竹釘塞縫,直接上灰做地仗。那地仗的灰料會嵌入縫中,那以後木材仍然會進一步的脫水收縮,縫隙即變小,會將嵌入縫中的地仗擠出來,從而造成漆面的鼓包開裂,難以修繕。

「通過現場觀摩和體驗,使我對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如鬥拱)有了更加直觀的體會和認識。」瀋陽建築大學大二學生傅詩博如是說。

瀋陽故宮博物館館長李聲能稱,本次公共示範和觀摩體驗活動,是專門面向在校學生做的一次研學專場。希望通過近距離觀摩體驗古建築油飾彩畫修復工藝,讓本就具備一定文保知識的學生們,深入了解古建築修復的傳統工藝,也希望通過民眾的參與和關注,擴大古建築傳統修繕技藝的社會傳播。

文/李晛

編輯/董偉

相關焦點

  • 「十問」古建築修繕
    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頻道記者:古建築遭遇損毀的情況有無可能避免?或者將修繕「前置」?周乾:古建築在自然(地震、洪水、大風等)或人為因素作用下難免會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故宮在明清時期被稱為紫禁城。紫禁城古建築在歷史上的經歷可謂飽經風霜。僅以火災為例,紫禁城古建築在歷史上曾經遭受過多次火災。
  • 瀋陽故宮的魅力在哪?
    瀋陽故宮比北京故宮晚219年,佔地面積僅為北京故宮的1/12,那麼瀋陽故宮的魅力在哪?瀋陽故宮始建於1625年,是清朝的肇基之地。大政殿2、「十王亭」「十王亭」是大小、形制完全相同的一組亭式建築,成「八」字形,左右對稱排列在大政殿前。
  • 瀋陽,有座不一樣的故宮
    它是清代定都瀋陽後至遷都北京前的帝王宮殿,又稱盛京皇宮,與北京故宮並稱為中國現存兩大宮殿建築群,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早在20世紀20年代,瀋陽故宮就被闢為博物館並開放參觀。2019年10月,隨著大清門東側的太廟完成修繕並開放展覽,瀋陽故宮實現100%對公眾開放。
  • 養心殿的修復,運用「八大匠作」,在故宮古建築修繕中的一次創新
    每天與您分享優質文章~養心殿區建築群已在紫禁城內屹立四百餘年,其在風雨的侵蝕下早已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破損,如木構糟朽、屋面漏雨、油皮龜裂等等。養心殿後殿穿堂內景2015年底,故宮博物院正式啟動了「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下文簡稱「養心殿項目」),其目的簡而言之就是恢復養心殿區的建築與環境健康,讓其更好、更長久地保存下去。而與以往的古建築保護項目不同,此次養心殿項目更強調研究性與科學性。
  • 瀋陽故宮:更有滿族味的巍巍皇城
    其實,我現在所在的地方是瀋陽故宮,雖然它的面積只有北京故宮的十二分之一,但是,濃鬱的滿族特色讓它區別於北京故宮,多了一些東北味。北京故宮地處關內,由漢族人建造,到清朝才有滿族人居住,而瀋陽故宮位於塞外,是由滿族人興建,為清朝初期的皇宮,始建於努爾哈赤時期的1625年,建成於皇太極時期的1636年,後歷經康熙、乾隆時期的改建、增建,形成了有宮殿亭臺樓閣等100餘座、500餘間,佔地6萬多平方米的格局。按照建築布局和建造先後,瀋陽故宮可分為東路、中路和西路,其中東路就有努爾哈赤時期建造的十王亭。
  • 僅次北京故宮的最完整皇宮建築,瀋陽故宮值得打卡嗎?
    念茲戎功用肇造我區夏慎乃儉德式勿替有歷年瀋陽故宮原名盛京宮闕,地處瀋陽老街內,毗鄰大帥府。作為清王朝最初的政治中心,從這裡開始一直延續到北京的故宮。曾經的盛京繁華,到後來遷都北京,只遺留下這座寂靜的宮殿,史稱「陪都宮殿」。
  • 瀋陽故宮的十王亭,因何得名,看完解釋才知道努爾哈赤的良苦用心
    瀋陽故宮的十王亭是一組極具特色的亭式建築群,位於瀋陽故宮東路,建於努爾哈赤時期,包括左、右翼王亭,正、鑲黃旗亭,正、鑲白旗亭,正、鑲紅旗亭和正、鑲藍旗亭。充分體現了滿洲八旗制度,聞名於海內外。近現代學者將十王亭分為左、右冀王亭和八個旗亭。然而,十王亭名稱源於何時、何處?
  • 南京故宮、北京故宮、瀋陽故宮和臺北故宮的關係
    圖5-北京故宮北視圖8-北京故宮午門3. 瀋陽故宮是誰建造的?答:清太祖努爾哈赤。天命十年(1625年)三月,後金大汗努爾哈赤由遼陽遷都盛京(今瀋陽),並建造皇宮,皇太極時期(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個兒子)的1636年建成完工。瀋陽故宮主體部分,是清太宗皇太極時期(1627年-1643年)的皇宮,具有濃厚的滿族特色和中國東北地域建築特色。1644年,清入關後,把北京故宮變成了皇宮,而瀋陽故宮成為了「陪都宮殿」。後來,清代不同皇帝曾對瀋陽故宮進行過修繕。
  • 世界文化遺產瀋陽故宮,回首幾百年歷史的餘暉,你穿越了嗎?
    那麼說到建都,今天就跟大家說說這清朝初期的皇宮——瀋陽故宮。瀋陽故宮始建於清太祖天命十年(1625年),建成於清崇德元年(1636年)。總佔地面積63272平方米,建築面積18968平方米。他不僅是中國僅存的兩大皇家宮殿建築群之一,也是中國關外唯一的一座皇家建築群。清朝遷都北京後,故宮被稱作「陪都宮殿」、「留都宮殿」。
  • 中國為什麼會有三個故宮,瀋陽故宮、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
    1957年,在有關部門組織下,部分文物開始對外展覽。1962年,國民黨決定在臺北建造故宮,選址在臺北基隆河北岸士林區外雙溪,當年即破土動工。1965年臺灣故宮(故宮博物院)竣工,總面積將近16公頃,依山傍水、宏偉壯觀。
  • [分享]古建築修繕保護措施方案資料下載
    、過度商業化、違法成本過低、修繕欠帳嚴重等困境,其背後凸顯出法律不健全、基層官員思想認識偏差、管理機制尚未理順以及資金不到位等原因。   承德避暑山莊正宮區澹泊敬誠殿(外部)  施工工藝流程圖1 方案比選及確定在確定修繕方案時,綜合考慮了以下幾個方面。1.1 清除舊蠟層1.1.1 傳統做法1 )竹刀或者牛角板清除。首先遵照傳統做法,使 用竹刀由人工輕輕地剷除金絲楠木構件表面的舊蠟。
  • 泰山碧霞祠古建築修繕(一期)工程竣工
    中華泰山網訊(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劉小東)近日,記者從泰山景區遺產保護部了解到,泰山碧霞祠古建築修繕(一期)工程竣工。位於泰山極頂之南的碧霞祠,是泰山最大的高山古建築群,建築院落主次有序,布局完好,是泰山古建築群的核心部分。
  • 後邊瀋陽故宮的題字是郭沫若的
    門口石獅,後邊瀋陽故宮的題字是郭沫若的。兩側的廂房裡都是慈禧當年用過的珍寶或慈禧的書法繪畫,頭一次發現原來「老佛爺」也是相當的有才。往東就是大政殿和十王亭。翼王亭,正在維修。大政殿——當年努爾哈赤議政的地方。順後花園向西,進入西路。
  • 各省最出名的古建築分別是什麼?山西堪稱奇蹟!
    北京故宮現如今很多城市的旅遊區裡面都有這樣的古建築,雖說大部分都是經過了歷朝歷代的修繕,但若這種建築根基不行,再怎麼修繕也不會保留至今。所以這些保存至今的古建築當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現在還保存的古建築有一處算一處,全部都能當作每個省的鎮省之寶,就比如下面這些省市內最出名的古建築,一個個全是智慧的結晶。東北——瀋陽故宮
  • 上海古猗園老園區古建築修繕工程施工方案順利通過上海市文物局...
    2020年11月3日上午,由上海市文物局文物保護管理處舒晟嵐主持的上海古猗園老園區古建築修繕工程施工方案評審會在上海古猗園一樓大會議室召開,參加評審會議的專家有上海建工裝飾集團總工王輝平、上海住總集團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總工沈三新、華東設計院高級工程師宿新寶,此次匯報的施工方案主要針對在此前上海市文物局作出的有關行政許可的文物保護核心區中的
  • 故宮博物院的那些家居設計——竹絲鑲嵌工藝
    故宮博物院藏清佚名《胤禛妃行樂圖「以筀竹破為細絲,織作諸器,凡杯碗、帖匣、裝奩、盥盆、文格、扶手、帽盒,無不為之」(《寧化縣誌》,轉引自王世襄《關有清代福建工藝三五事》,《錦灰堆》(卷一),北京:三聯書店,一九九九年,第三
  • 瀋陽故宮四季主題書畫展收官 館藏冬景作品展出
    12月18日,「冬雪妖嬈—瀋陽故宮藏冬景書畫展」在瀋陽故宮師善齋、協中齋開展。於海洋 攝中新網瀋陽12月18日電 (韓宏)「冬雪妖嬈—瀋陽故宮藏冬景書畫展」,18日在瀋陽故宮師善齋、協中齋開展,遴選30餘幅瀋陽故宮館藏明清及近現代冬景題材的書畫作品。瀋陽故宮博物館館長李聲能介紹,瀋陽故宮以冬景為主題的書法繪畫作品數量較多且不乏佳作。
  • 古建築修繕與仿古建築建設,樹脂瓦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伴隨著旅遊業的迅猛發展,許多的地方都修復了當地的一些古建築,以及新增了仿古建築來靈鶴當地的旅遊特色,可以讓旅遊的人們感受當地濃厚的地方特色,彰顯城市的個性。樹脂瓦古建築修繕仿古樹脂瓦對古建築修繕和仿古建築的建設有著非凡的意義,較之於傳統瓦片易碎裂、易脫落等缺陷,仿古樹脂瓦採用自攻釘固定瓦板,安裝方便快捷,施工時間更短,而且安全牢固不脫落,這也是旅遊業景區考慮到遊客安全而使用仿古樹脂瓦的一大原因
  • 1937年日軍攻佔北京,不僅沒破壞故宮反而還修繕,這是為何呢?
    故宮是我國最重要的建築物之一,從建立到現在經歷了幾百年的風風雨雨。封建時期,故宮是皇帝居住的地方,如今故宮已經對普通人開放,經常有人進故宮遊玩。大家對故宮非常感興趣,也願意了解更多關於故宮的東西。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抗日時期的故宮。
  • 瀋陽十大旅遊景點
    一 瀋陽故宮瀋陽故宮位於中街,懷遠門和撫近門之間。它又叫盛京皇宮,是努爾哈赤入關前所建,佔地六萬多平方米,是中國僅有的兩家皇家宮殿建築群之一。它的建設格局,分為東中西三部分組成,東面是大政殿和十王亭,是皇帝和王爺大臣們舉行典禮和辦公的地方,十王亭指的是左右翼八旗旗主。中間是皇帝朝政和東西後宮妃子居住的地方,西面是皇帝讀書看戲收藏文物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