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2萬億資產城商行績效薪酬發早了被罰:你不知道的銀行績效

2020-12-12 熱點時報

你想像的銀行績效是什麼樣子?高額的薪酬、大筆的績效、旱澇保收的高工資、只要有業績就有提成、有業績沒壓力?就是那種「數錢數到手抽筋、睡覺睡到自然醒」的那種,實際上都不是。

對於銀行來說,要拿到獎勵你要有業績才行,然後績效測算出來了也不一定會給你到手裡。

這不,一家2萬億資產的城商行因為績效薪酬發早了受到了監管的處罰,不僅被責令改正,還被處罰款80萬。是不是覺得很驚奇?是不是與你想像的不一樣?

第一,這家2萬億資產的城商行為什麼受罰了?難道發績效和薪酬這事監管部門也要管嗎?

根據報導,11月25日,上海銀保監局對上海銀行總行及兩家分支機構連開5張罰單,處以合計180萬的罰款,兩名責任人受罰,其中一位被終身禁業。其中,在2014年至2018年間,上海銀行因績效考評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同時2018年未按規定延期支付2017年度績效薪酬,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被責令改正並處罰款80萬。

大家可能覺得,銀行發多少績效?什麼時候發?是銀行自己的事,為什麼監管要幹預並且還要處罰呢?不要說你難以理解,很多銀行內部的人也並不理解。

這個問題源自於監管部門的一個規定。2012年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下屬了《關於印發銀行業金融機構績效考評監管指引的通知》(銀監發〔2012〕34號),銀監會在2010年2月發布的《商業銀行穩健薪酬監管指引》基礎上,又制定了《銀行業金融機構績效考評監管指引》。

其中2010年銀監會下發的《商業銀行穩健薪酬監管指引》(銀監發〔2012〕14號)明確規定了商業銀行的薪酬體系、結構和發放時間,特別是對高管人員和風險管理相關人員的部分薪酬和長期激烈延期支付做了明確的規定。

第十四條規定,中長期激勵在協議約定的鎖定期到期後支付。中長期激勵的兌現應得到董事會同意。鎖定期長短取決於相應各類風險持續的時間,至少為3年。

第十六條規定,商業銀行高級管理人員以及對風險有重要影響崗位上的員工,其績效薪酬的40%以上應採取延期支付的方式,且延期支付期限一般不少於3年,其中主要高級管理人員績效薪酬的延期支付比例應高於50%,有條件的應爭取達到60%。在延期支付時段中必須遵循等分原則,不得前重後輕。

商業銀行應制定績效薪酬延期追索、扣回規定,如在規定期限內其高級管理人員和相關員工職責內的風險損失超常暴露,商業銀行有權將相應期限內已發放的績效薪酬全部追回,並止付所有未支付部分。商業銀行制定的績效薪酬延期追索、扣回規定應同樣適用離職人員。

可見,監管部門對上海銀行沒有對應該延後支付的薪酬延後支付,肯定是違反了監管部門的相關規定,受處罰也就在所難免了。

第二,監管部門不但管理商業銀行的績效如何發?什麼時候發?而且還明確商業銀行的薪酬體系和薪酬結構

在銀行工作的人都知道,銀行工作人員的基本工資即固定工資只是銀行收入的一部分,甚至是很小的一部分,從而被民間傳言為銀行的人是不靠工資生活的,而是靠績效生活的。

這種狀況說明了兩點:一是銀行工作人員績效是比較高的,銀行人員的所謂的高收入都體現了績效;二是銀行工作人員特別是與業績和風險相關的人員,收入具有非常大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所謂「三年河東、三年河西」就是業績好三年、壞三年,從而導致收入好三年、收入低三年。

這一點不僅僅是商業銀行自身管理的需要,同時也是監管部門的要求。

2010年銀監會下發的《商業銀行穩健薪酬監管指引》(銀監發〔2012〕14號)第五條規定,商業銀行應設計統一的薪酬管理體系,其薪酬由固定薪酬、可變薪酬、福利性收入等構成。固定薪酬即基本薪酬,可變薪酬包括績效薪酬和中長期各種激勵,福利性收入包括保險費、住房公積金等。這裡實際上就規定了商業銀行的薪酬結構由三部分組成,也就是平時人們常說的固定工資、績效和福利。

2010年銀監會下發的《商業銀行穩健薪酬監管指引》(銀監發〔2012〕14號)第六條明確規定,不鼓勵商業銀行設立保底獎金,如果確有實際需要,保底獎金只適用於新僱傭員工入職第一年的薪酬發放。商業銀行的基本薪酬一般不高於其薪酬總額的35%。這裡有兩大內涵:一是不鼓勵商業銀行有固定績效獎金,也就是說績效部門完全是浮動和考核的;二是商業銀行的員工基本薪酬總額也就是固定收入部分不超過薪酬總額的35%,也就是有三分之二收入部分是納入考核的績效部分。

第三,銀行的績效不僅是變動的、受業績考核的影響非常大,而且還要延遲幾年後再支付,更重要的是支付時還有可能受到一定的扣罰

銀行員工特別是基層員工的收入主要是受績效的影響,而績效的多少主要受自身業績的影響,同樣重要的是,自身的績效在自身業績一定的前提下,仍然受到整個支行業績甚至分行業績的影響。

省級分行根據業績從總行的獎金大盤子中拿到自己的部分,分行的獎金受多種因素影響,根據監管規定,銀行業金融機構績效考評指標包括五大類:合規經營類指標、風險管理類指標、經營效益類指標、發展轉型類指標、社會責任類指標。合規經營類指標包括合規執行、內控評價、違規處罰等;風險管理類指標包括信用風險指標、操作風險指標、流動性風險指標、市場風險指標、聲譽風險指標等;經營效益類指標包括利潤指標、成本控制指標、風險調整後收益指標等;發展轉型類指標包括業務及客戶發展指標、資產負債結構調整指標、收入結構調整指標等;社會責任類指標包括服務質量和公平對待消費者、綠色信貸、公眾金融教育等。任何一個小指標都可能被扣績效。

省分行拿到本分行的績效以後,再根據自身的績效考核制度對各支行進行二次分配,由於省分行的績效已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在分配時可能又因為支行的整體指標受到影響,所以,個人的績效具有非常大的不確定性。

即使績效已經計算到個人名下,仍然不會完全發放到個人,而是會有一部分延遲發放。

2010年銀監會下發的《商業銀行穩健薪酬監管指引》(銀監發〔2012〕14號)第十一條明確規定,薪酬支付期限應與相應業務的風險持續時期保持一致。商業銀行應根據不同業務活動的業績實現和風險變化情況合理確定薪酬的支付時間並不斷加以完善性調整。

有的人可能會認為,銀行的工作人員可以發放貸款並在貸款發生不良前離開這家銀行,但實際上由於你的績效一部分甚至很大一部分在留存,出了風險以後可能會受到扣罰;即使你離開了後你經辦的業務出現不良,銀行仍然可以會對你進行追加處罰,甚至向監管部門通報加入銀行黑名單。

銀行的收入和薪酬並不像大家想像的那樣,但由於績效薪酬發早了被罰的商業銀行還是比較少的,但這也向社會提示了商業銀行薪酬體系的監管狀況和管理狀況。(麒鑑)本文作者原創,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薪酬績效考核圖,績效獎金和年終獎怎麼發
    薪酬績效考核圖,績效獎金和年終獎怎麼發,首先,我們必須澄清什麼是獎金?
  • 案例分析:績效薪酬體系設計不合理
    關注【本號】更多關於企業管理、員工激勵、薪酬制度、績效激勵等內容免費與你分享!私信「績效」送您關於員工管理、績效薪酬的乾貨視頻。作者:刁老師 有趣、有料、有態度的績效管理者案例A公司是位於H市的一家百貨家電公司,由兩家百貨公司合資而成立,主要從事電器批發和手機銷售業務,隨著國美和大眾逐漸入駐H市,A公司多家賣場的銷售受到威脅,而且公司的內部結構也逐漸表現出不適應性,也就是說由於電器批發業務
  • 戰略執行系統:企業設計績效薪酬體系的常見問題
    關注【本號】更多關於企業管理、員工激勵、薪酬制度、績效激勵等內容免費與你分享!私信「績效」送您關於員工管理、績效薪酬的乾貨視頻。對於中小企業而言,能夠意識到薪酬關係到優有的企業在進行薪酬設計時,確實考慮到了公平原則、補償性原則、透明原則等,但是卻忽略了相當重要的戰略原則,對薪酬體系的設計缺乏戰略思考。對於中小企業而言,能夠意識到薪酬關係到優秀人才的去留、潛力的發掘,已經屬於比較先進的薪酬管理理念,極少有企業將薪酬作為其發展戰略實施的槓桿。2.
  • 薪資、20%不合格、abcd績效、美女多……中信銀行了解一下?
    這份問答中乾貨還是不少的,主要關於中信銀行的職級、薪資、管理等……用該員工原話來說。last day,從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已經撤退了,客觀評論,不吹水,不涉及保密內容,無內鬼無戾氣。問:T1總包大概多少?為什麼離職?應屆離職率?中信招聘學歷要求是什麼?
  • 薪酬體系如何與組織績效相互銜接?看完本文你就知道了
    文:刁老師 有趣、有料、有態度  私信作者「績效」兩字,免費發送6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以全新的視角解讀企業績效管理  如何實現寬帶薪酬體系與組織績效的銜接  薪酬制度的完善是對制度本身的科學性、合理性要求,而創新則是制度本身的變革。
  • 中融人壽鹽城中支2宗違法遭罰 虛列績效薪酬套取費用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23日訊 3月20日,中國銀保監會鹽城監管分局發布了2份行政處罰決定書。其中,行政處罰決定書(鹽銀保監罰決字〔2020〕1號)顯示,經查,2015年1月-2019年10月中融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融人壽」)鹽城中心支公司存在虛列員工績效薪酬套取費用、虛假記載客戶信息並虛假回訪的違法行為。
  • 營銷打天下.薪酬績效打江山.股權機制定乾坤_企業頂層設計師王浩然
    通過薪酬與績效的關係我們很容易就會發現一個問題,員工關注的是薪酬問題,而老闆關注的是績效問題,所以兩個人的角度是不一樣的,而我們薪酬績效的設計,就是要讓大家達成一致,這樣才能實現共贏。員工關注的問題:1、我能拿到多少工資?
  • 算個工資做個表,就叫會「薪酬績效」了?你還差得遠呢!
    比如這個績效與考勤直接掛鈎,就是典型失敗的薪酬績效設計。HR吃力不討好,老闆不滿意,管理層牴觸,員工表面毫無波瀾,背後瘋狂吐槽。還有很多新職員們,懵懵懂懂就闖入職場,不知從何下手,沒有職場老人帶,也沒有專業老師指引,陷入無限迷茫:不專業,也是很多HR走向更高一級的攔路虎。在職場面前,沒有情理可言,只能用實力說話。薪酬績效難做,可見一斑。也更能襯託出優秀的薪酬績效經理人的價值。
  • 績效管理:績效管理與績效考核制度、績效考核的程序
    績效管理與績效考核的宗旨在於:1、考察員工的工作績效;2、作為員工獎懲、調遷、薪酬、晉升、退職管理的依據;3、了解、評估員工工作態度與能力;4、作為員工培訓與發展的參考;5、有效促進員工不斷提高和改進工作績效
  • 新版商業銀行績效評價「打分表」落地 事關高管薪酬、企業工資總額!
    談及監管部門此次調整四類重點指標的考量,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監管此舉意在增強商業銀行績效評價制度體系的科學性與導向性,針對國內經濟產業結構和金融體系變化,國內需要對具有導向作用的績效考核體系進行調整。
  • 績效管理:績效管理計劃(目的、績效考核指標、原則、程序)
    績效管理計劃一、績效管理目的戰略目的:1、將員工的工作活動與組織的戰略目標聯繫在一起2、通過提高員工的個人績效來提高公司整體績效。管理目的:1、對員工的績效表現給予評價,並且給予相應的獎懲,以激勵員工。2、發現、培養和提拔專業骨幹。
  • 一個扎心的真相:所謂的績效考核,你的企業基本用不到
    許多績效薪酬計劃是為測量單一結果而專門設計的,它們造成了大量的企業功能障礙。在績效制度下,公司的高層和基層都會出現問題。03、績效制度,誘導員工做出有損公司聲譽的行為讓我們以美國的大公司富國銀行為例,看看績效指標在公司中有什麼樣的戲劇性效果。以下是事情的始末:美國的一家大銀行富國銀行,正在艱難的經濟環境中經營。
  • 人均薪酬60萬 今天 你拖後腿了嗎
    雖然網際網路和金融業常被認為是禿頭行業,但你掉的每一根頭髮都不會被遺忘。以金融業為代表,它擁有著工資更高的下限。  人均薪酬  從平均數上來看,金融業擁有最高的平均工資水平,招聘崗位平均薪資達到12100/月。  2019年,人均薪酬最高的前十家公司遍布金融行業的各個板塊。
  • 你想知道的世界五百強企業的績效管理機制
    問:你好,我是XX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XXX,很榮幸今天就績效管理的話題,能對你進行一個簡單的採訪。答:好的,我是一名製造部的高級經理,目前就職於一家世界五百強企業,管理著工藝部門和生產部門,員工的績效考核體系也是我負責的一個主要內容之一。
  • 上海站102期《盈利系統》 2480元解決「薪酬、績效、股權」難題
    KSF是宏成諮詢獨創的薪酬績效模式。2. KSF不同於傳統考核,他將員工的薪酬同價值進行全面的融合,讓員工不再為老闆打工,而是為自己而做。3. KSF能快速使員工由管理者變為經營者,和老闆的思維、利益實現高度統一,從而快效的推動企業利潤增長。4.
  • 按勞分配 效益優先 黃石市城發集團創新績效考核機制
    黃石日報訊(記者 張瑾) 連日來,市城發集團印發的《關於城發集團所屬企業2020年度經營效益考核的通知》和《市城發集團績效薪酬調整方案(試行)》兩份文件在該集團乃至全市國有平臺公司內引起高度關注。近年來,該集團各項改革工作有序推進,特別是人才工作改革更是不遺餘力。
  • 銀行「金飯碗」不保?也許更應該看到:工資決定機制在變、薪酬結構...
    有觀點認為,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實體經濟遭受不小影響,從上市公司淨利潤來看,銀行業獨佔鰲頭,因此適當降薪有利於讓利實體經濟;亦有觀點指出,銀行業員工薪酬有漲有跌,應與銀行經營狀況掛鈎。總體來看,受多重因素影響,今年部分銀行會有一定的降薪壓力,但不存在大面積或大幅度降薪的情況。「金飯碗」不保?
  • 績效,是一門玄學
    很多人覺得績效是一門管理科學,但在這行裡,績效卻被演繹的像是一門玄學。很多時候感覺就像一張中獎率很低的彩票,你得很努力+很運氣才能換到一張彩票,最後不一定中獎,中獎了也不一定能領到。固定的部分一般很低,可能比很多其他行業的都低,這種固定加浮動的激(hu)烈(you)策略更像是小馬拉大車,老鼠拖木鍁……但即便是在這個績效文化如此盛行的行業,對於一些基層從業者來說,績效這玩意就如鏡花水月,海市蜃樓,一直有聽說,少有人見過,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應該說,資管行業發展到今天,這種績效制度是有相當的貢獻的。
  • 人力資源四大體系:工作描述、績效考核、薪酬福利、職業發展體系
    人力資源四大體系:工作描述、績效考核、薪酬福利、職業發展體系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的四個方面工作描述體系、績效考核體系、薪酬激勵體系、職業發展體系。」,2、處在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 運用績效評估的側重點是不同的
  • 績效管理不等同於績效考核:給業務老大和HR的8個績效管理建議
    就是作為管理者,如果你在績效周期內,做到了及時有效的反饋和輔導,員工在拿到最終的績效結果的時候是不驚訝的。績效好的員工不會驚喜——我原來這麼棒,績效差的員工也不會驚訝——我這麼差,為什麼不早點告訴我。所以,你首先要理解,績效管理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評定出三六九等,而是幫助員工提升自己的績效,最終推動推動整個組織績效的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