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大將鄧騭,如何徵戰外邦崇尚節儉,受世人敬仰

2020-12-14 小袁侃史

引言:

鄧騭,東漢時期鄧皇后鄧綏的兄長,是一位出色的大將軍。在最開始,他受到了大將軍竇憲的邀請進入朝堂為官,後來又因為妹妹鄧綏進入皇宮成為了皇帝的女人,他也得到了提拔,擔任郎中一職。

永元十四年,鄧綏被立為皇后,鄧騭也跟著升官,擔任中郎將。在漢煬帝繼承皇位之後,由於皇帝年紀尚小,便由鄧太后垂簾聽政,鄧騭便以車騎將軍的身份掌控著朝堂。卻不料漢煬帝也英年早逝,因此他便與鄧太后一起擁護漢安帝繼承皇位,不久之後官拜大將軍。在當時,這鄧騭可謂是權傾一時,但他與其他的外戚幹政不同,他對皇權始終存有敬畏之心,從不做越舉之事。即使身居高位,他也仍然號召節儉,因此得到眾人的認可。

朱寵曾這樣評價他:伏惟和熹皇后聖善之德,為漢文母。兄弟忠孝,同心憂國,宗廟有主,王室是賴。功成身退,讓國遜位,歷世外戚,無與為比。

兄憑妹貴,擁護安帝

根據歷史記載,這鄧騭可謂是出生在名門貴族之家,他的祖父便是東漢的開國功臣鄧禹。也正是因為出生名門,因此他在少年時期就被大將軍竇憲徵辟進入竇府之中,成為了一名府撩。

永元八年,憑藉著妹妹鄧綏進入皇宮成為貴人,鄧騭兄弟也先後得到了升官,鄧騭便在朝廷中擔任郎中一職。後來鄧綏又被漢和帝立為了皇后,作為皇后的兄長,鄧騭自然也再次得到升官。卻不料,漢和帝英年早逝,漢煬帝年紀又小,便只能由鄧太后垂簾聽政,鄧騭便在旁輔佐。

天有不測風雲,沒有想到正是在這一年,漢煬帝不幸駕崩,鄧太后便與鄧騭一起擁立漢安帝為皇。自從漢和帝駕崩之後,鄧騭便常常居住在宮中,他為人謙遜,不想一直住在宮中,認為這於理不合,但無奈鄧太后不許,便只能作罷。因為擁護漢安帝有功,他再次被加官進爵,但他卻堅持推辭不接受,甚至逃避那些前來冊封的使者,花費一番波折才來到皇宮向鄧太后表明了自己的決心。

平定涼州之亂,恩寵無比

公元107年夏天,涼州地區的羌人發生叛亂,並且在涼州境內燒殺搶奪,無惡不作,消息傳到朝堂之中,朝廷的官員為此感到擔憂。鄧太后立馬下旨讓兄長鄧騭帶領著軍隊前往鎮壓,為了表示重視,漢安帝和鄧太后還親自在城門為他踐行。就這樣,鄧騭浩浩蕩蕩的率領軍隊向涼州出徵了。

在當時,其他各軍的軍隊都還沒有到達與鄧騭會合,羌人的部落便想要趁此機會進攻鄧騭。由於太過突然鄧騭不敵,士兵們損失嚴重。正是在這年冬天,幾路人馬與鄧騭匯合之後,鄧騭便加大對士兵們的訓練,從而在這年冬天與數萬的羌人進行交戰,卻不料鄧騭再次遭到了失敗,一時之間,羌人軍心大振實力強盛,朝廷都無法控制。再加上恰逢戰亂,物價上漲,許多百姓吃不上飯,死亡的百姓更是無法統計。看著這一切無能為力的鄧騭再次組織軍隊進行反攻,由於指揮得當,這一次鄧騭很快便打敗了羌人,維護了東漢王朝的統治。

戰爭已經結束,鄧太后便命令鄧騭班師回朝,留下專門的官員負責解決剩下的問題。等鄧騭到了洛陽之後,鄧太后還派了自己的親信親自來迎接,一時之間,鄧騭的恩寵無人能比。

雖為權臣,節儉度日

漢安帝繼承皇位之後,漢朝國內曾經多次發生的叛亂導致社會動蕩不安,許多百姓為了能夠贏得一絲活路還成為了盜賊,再加上邊境地區的蠻夷之人更是率軍侵擾邊境,漢朝危急。面對這些情況,鄧太后便仔細詢問鄧騭的意見,在鄧騭的幫助下最終使局面平定下來。由於功勞出眾,他在當時地位頗高,別人不能輕易動搖。但不管身居何位,他仍然節儉度日,不喜奴隸服侍,喜歡親力親為,從而在東漢朝堂掀起了一股節儉之風。除此之外,他還徵召了一大批有才之人,請他們擔任自己的幕僚,並將他們放到合適的位置上。

範曄曾經這樣讚揚他:騭、悝兄弟,委遠時柄,忠勞王室,而終莫之免,斯樂生所以泣而辭燕也!

在中國古代特別是漢朝時期,外戚幹政的情況多次發生,每當外戚掌控著朝政總是喜歡為自己謀私。但這鄧騭卻是其中的一個例外,他不僅沒有貪圖更高的權勢,反而勸阻鄧太后為他加官進爵的舉動,這樣一位忠心為國的大臣又怎麼能讓人不尊重呢?

參考資料:

《東觀漢記》

《後漢紀》

《後漢書·卷十六·鄧寇列傳第六》

相關焦點

  • 虞詡反對大將軍鄧騭放棄涼州,被鄧騭「挖坑」,虞詡:我正好立功
    其實,早在東漢時期,就有「西塞防」與「北塞防」之爭,其爭論焦點則是要不要放棄涼州(現甘肅省)。爭論雙方的代表,則是持「補破衣」論的大將軍鄧騭(zhì)和持「惡瘡」論的郎中虞詡。結果出人意料:支持者遠少於鄧騭、官階遠處於下風的虞詡完勝。為此,鄧騭對虞詡恨入骨髓,於是給虞詡「挖坑」陷害之。
  • 崇尚節儉的漢文帝
    中國古代有作為的皇帝不少,但有所作為又崇尚節儉的皇帝並不多,西漢文帝劉恆就是一位。劉恆是劉邦的第四個兒子,7歲被封為代王。因為劉恆的母親薄氏一直是不被寵的「諸姬」,從沒有升到劉邦「夫人」的地位,所以其母子才躲過呂后的迫害,平安地活下來。公元前188年,漢惠帝英年早逝,呂后專政。公元前180年,呂后死,宮廷發生變亂,太尉周勃、丞相陳平等夷滅諸呂,擁戴劉恆登上王位。
  • 東漢時期棄守涼州爭議始末
    因邊境是不毛之地、無用之處而將其置之不理的觀點淵源有自,李斯諫諍秦始皇徵戰匈奴時的理由便是「得其地,不足以為利;得其民,不可調而守也」,韓安國也說匈奴是「得其地不足為廣,有其眾不足為強」。無論是開發西南夷,還是置郡蒼海、朔方,公孫弘的態度都是始終如一地反對,「時方通西南夷,巴、蜀苦之,詔使弘視焉。還奏事,盛毀西南夷無所用……時又東置蒼海,北築朔方之郡。
  • 被下了魔咒的東漢皇帝
    東漢皇帝自章帝後,就仿佛被下了魔咒,無人活過40歲!東漢最長壽的皇帝只有兩位:開國的光武帝,62歲。亡國的獻帝,54歲。究其原因,很可能和東漢皇宮的生活習俗有關,唐朝名醫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引用仲長統評論說,當時的王侯之宮,有上千的美女。大臣之家,侍妾數百。東漢王公的糜爛生活,導致有些人尚未到達性成熟的年齡,就過早地生育子女,生育能力非常低下。
  • 使徒行傳丨彼得受聖靈啟示,率先向外邦人傳耶穌基督恩惠的福音
    除了聖靈啟示、差遣腓利向埃提阿伯的太監傳福音,門徒並沒有把福音廣傳到外邦!所以,神通過異象啟示使徒彼得,開啟向外邦人傳福音的先河,主給彼得打開傳道的門!傳道使徒彼得禱告的時候,受聖靈啟示,魂遊象外見了異象!天國的福音是耶和華神賜給以色列民的應許,與外邦人無關(參以弗所書2章12節)。
  • 你不為總冠軍折腰的傲骨將被世人敬仰
    你不為總冠軍折腰的傲骨將被世人敬仰!據此前報導,NBA計劃讓22隊參加複賽,亞特蘭大老鷹因戰績靠後不在其中,而身為老鷹球員的文斯卡特此前就表示過本賽季是他的最後一個賽季,這也就意味著卡特可能就此退役了!雖然我們都知道會有這麼一天,但是這一天到來的時候,我們真的還是不願跟你說再見!但,這一次真的要跟你說再見了,再見了飛人卡特!而你也要跟NBA說再見了!
  • 【讀通鑑】漢安帝劉祜:東漢第一位腦殘皇帝親政了
    安帝前面,是光武、明帝、章帝、和帝,對了,還有一位殤帝劉隆,安帝是東漢第六帝。劉隆不到兩歲就死了,沒法兒評價,咱就忽略不計了。安帝劉祜,被鄧太后立為皇帝之後,一直就沒能掌權。公元121年,鄧太后終於死了,劉祜終於可以親政了。我們都等著這位爺做出點讓人激動的事情吧,然而,劉祜的腦殘和廢柴,給後面更腦殘、更廢柴的順帝、桓帝、靈帝開了個頭兒,東漢王朝的列車,隆隆地開上了疾速下滑的快車道。
  • 李江濤講故事,東漢大將吳漢
    提到吳漢大將很多人不知道這個這個人的名字。在歷史上吳漢是非常有名的,是東漢劉秀打天下雲臺28將第二名,就是吳漢。
  • 班昭 (東漢史學家)
    班昭 (東漢史學家) 班昭(約45年~約117年),字惠班,扶風安陵(今陝西省鹹陽市)人,東漢時期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史學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 班昭博學高才。十四歲,嫁給曹世叔為妻。愛好歷史,完成班固未竟的《漢書》。
  • 東漢雲臺二十八將
    -公元34年),字公孫,漢族,潁川父城(今河南省寶豐縣東)人,東漢開國名將、軍事家,雲臺二十八將第七位。馮異原為新朝潁川郡掾,後歸順劉秀,隨之徵戰,大破赤眉、平定關中。協助劉秀建立東漢。劉秀稱帝後,馮異被封為徵西大將軍、陽夏侯。建武十年(34年)病逝於在軍中,諡曰節侯。        8、朱祐(?-48年),字仲先,漢族,南陽郡宛人。
  • 東漢末年,群雄爭霸,為何沒有異族趁虛而入?
    東漢末年,漢王朝衰微,天下大亂之際,外族勢力自然也想入主中原分一杯羹。但三國時期雖然各路軍閥間彼此混戰,也沒放棄過對外族的戒備,邊疆地區都有邊關大將鎮守。在長期徵戰的背景下,各國精兵能將層出不窮,其中就不乏有對打擊外族有經驗的大將。因此在魏國、蜀國和吳國強勢反擊下,外族勢力不得不偃旗息鼓,屢屢敗退。
  • 曹操曾說世人皆看錯了他,到底看錯了啥?原來我們都理解錯了
    原標題:曹操曾說世人皆看錯了他,到底看錯了啥?原來我們都理解錯了 曹操曾說世人皆看錯了自己,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世人對曹操的看法是亂世梟雄,是一個奸詐陰險之人。
  • 中國象棋:他與冠軍失之交臂,世人為他感到惋惜
    一位正被世人淡忘的特級大師,他來自遼寧省營口市比許銀川大兩歲,他就是2005年亞軍獲得者潘振波。潘特大打小就酷愛象棋,他天資聰穎,很快就在象棋上表現出過人天賦。往後多年,潘振波多次榮獲遼寧省象棋個人賽冠軍,一度成為了遼寧省棋王。他的棋風靈活多變、攻守平衡,21歲時就代表郵政隊徵戰全國。
  • 兒子受萬人敬仰
    比如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為了解決龐大的軍費問題,就曾專門組織軍隊盜墓摸金,這支部隊也就是所謂的「摸金校尉」。基本上每逢亂世,就會有前朝的皇陵遭殃。清朝滅亡後,中國再次進入了軍閥混戰的時代,民國十七年(1928年),剛剛投靠國民黨的第六軍團第十二軍軍長孫殿英率部盜掘清東陵。
  • 杜茂東漢雲臺二十八將
    杜茂東漢雲臺二十八將杜茂(?—43年),字諸公,漢族,南陽郡冠軍縣(河南南陽鄧州)人,在劉秀平定河北時投奔,隨劉秀平定河北,剿滅五校農民軍,消滅劉永餘部,輔佐劉秀建立東漢王朝。歷任中堅將軍、大將軍、驃騎大將軍,先後受封為樂鄉侯、脩侯、參蘧鄉侯。公元43年(建武十九年)卒,子杜元嗣。公元23年(地皇四年)九月,王莽政權敗亡,綠林軍擁立劉玄為帝,改元更始,劉玄稱帝之後,河北(黃河以北)各州郡都持觀望態度,未曾歸附更始政權,公元23年(更始元年)十月,更始帝劉玄令劉秀以破虜將軍行大司馬事持節北渡,鎮慰河北諸州郡。
  • 徵戰西南,馬革裹屍,東漢雲臺二十八將為何沒有伏波將軍馬援
    東漢光武帝建武十三年 (37年) , 雒將的女兒——徵側造反,交趾、九真等嶺南60餘城盡被佔領。徵側自立為王, 公開與東漢朝廷決裂。消息傳來, 漢光武帝大怒, 任命馬援為伏波將軍 (此後世人皆稱馬援為馬伏波) , 以扶樂侯劉隆為副將, 率領樓船將軍段志等南擊交趾。部隊到達合浦時, 段志去世, 皇帝下詔書命馬援兼領其軍。於是, 馬援統軍沿海開進, 隨山開路, 長驅直入千餘裡。
  • 翟紅果 東漢大將賈復與寶豐城
    東漢大將賈復與寶豐城
  • 打仗沒贏過,升官沒停過的此人,為何如此受曹操厚待?
    就是曹操手下第一大將夏侯惇。夏侯惇雖然敗仗一籮筐,但升官卻一直沒停過。 夏侯惇在三國時期,雖然武藝不是曹魏最強的,謀略也不是最厲害的,但卻是曹魏官職最高的武將,從一個小小司馬到前將軍,再到大將軍,可謂平步青雲。打仗沒贏過,升官沒停過的夏侯惇為何如此受曹操厚待?
  • 東漢雲臺二十八將(插圖)
    東漢雲臺二十八將(插圖)王惠武 著 宋少輝 圖責任編輯 劉星序言云臺二十八將,是指漢光武帝劉秀麾下助其一統天下、重興漢室江山的功勞最大、能力最強的二十八員大將。東漢明帝永平三年(公元60年),漢明帝劉莊在洛陽南宮雲臺閣命人畫了28位大將的畫像,稱為雲臺二十八將。西漢末年,成、哀二帝無道。趙氏姊妹惑亂於內,王姓親族專權於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