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講究過午不食,一天吃兩頓飯和一天三頓飯,哪個更科學?

2020-12-26 王桂真營養師

大多數人已經習慣了一日三餐的飲食模式,也有人是三餐再加上兩點。但以前的時候,很多人可能會聽說過一天只吃兩頓飯,尤其是在冬天的時候,因為光照時間比較短,很多人就把飯菜做成了一天兩頓。究竟是一天吃兩頓飯,還是一天吃三頓飯更好了?

食物是我們人體獲取營養素的主要途徑,即使我們一天什麼飯也不吃,我們的身體也是在消耗能量。能量的消耗量,隨著我們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增加,也隨之增加。能量消耗的多,我們可以多補充,也可以少補充,但少補充的結果,就會造成營養素攝入量不足的情況出現。如果經常吃得比較少,可能會造成營養不良等問題發生。

一天吃兩餐的結果,可能會造成這兩餐都吃得比較飽。暴飲暴食的結果,更容易誘發多種健康問題。長時間不進食,胃壁處在空腹摩擦的狀態,對胃壁會造成傷害容易增加胃病的發生率。古時候曾有過午不食的習慣,有些人如今也在堅持這種飲食習慣。

過午不食意味著一天當中有近12個小時不進食,同時也意味著飲食結構的極度不平衡,長此以往勢必會因為膳食結構的失衡而導致營養缺乏,最為直接的表現為乏力及精神不振、面色萎黃,嚴重的甚至會出現情緒上的不穩定。而對於女性朋友而言,長期的堅持過午不食的飲食方式,還有可能會造成月經不調、痛經甚至是閉經。

一日三餐的飲食習慣已經被我們堅持了這麼多年,如果您突然改成一日兩餐,身體也會出現不良反應。不管你是吃兩餐還是吃三餐,都要足量獲取身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如果你想減肥,身體更加健康一些,我們建議您還是一天吃三餐更為合適,在三餐之間你還可以加上兩點,加餐的食物可以選擇水果黃瓜、西紅柿、脆瓜等熱量較低的食物。

相關焦點

  • 一天吃兩頓飯和一天三頓飯,哪個更科學?看看醫生怎麼說
    有的人認為一日三餐,一天吃三頓飯才是最科學的飲食,而有的人講究過午不食,認為古時候老百姓是吃兩頓飯的,現代社會的人飲食營養太好,腸胃負擔重,應該也吃兩頓飯,減輕胃腸道的負擔,也有助於減輕體重。那麼到底一日三餐更科學還是一天兩頓更科學呢?一天吃兩頓飯和一日三餐,哪個更科學?
  • 「過午不食」減肥又長壽?別犯傻,關鍵看你一天吃幾頓
    大部分人的減肥,都是從「不吃什麼什麼」開始的,除了不吃晚飯減肥,還有不吃碳水、不吃油脂、不吃肉等等減肥。殊不知,不吃晚飯、過午不食、不吃某某東西減肥,可能最後只能帶來一個好處——省錢。「過午不食」減肥又長壽?
  • 一天兩頓飯和一天三頓飯,有什麼不同?誰的腸胃更好?
    根據傳統方式來看,每天三頓飯必不可少,每一餐都很重要,可以給人體補充不同營養。可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許多人就有了新的想法,習慣也有不同。發現現代的多數人,從一天三頓飯變成了一天兩頓飯,早上為了多睡一會,就省去了早餐,或者是有人為了減肥,不去吃晚餐,覺得晚餐不吃可以瘦身。
  • 一天吃兩頓飯好,還是一天吃三頓飯健康?少吃一頓會變瘦嗎?
    一天吃兩頓飯和一天吃三頓,哪種吃法更健康?你可能從沒想過這個問題,那我們就來看一下,這兩種吃飯方式到底有什麼不同。一天吃兩頓和一天吃三頓飯,哪種更健康?良好的飲食習慣通常是指,每餐食物種類豐富,吃飯要有規律。
  • 每天吃兩頓和三頓,哪個更好?堅持吃兩頓飯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正常來說,我們每天都是三餐,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飲食規律,身體健康。而現在不少人開始改變自己的飲食,想要採用古人的一些方式,就是每天保持兩頓飯,那麼堅持做的人,後來怎麼樣了?每天吃兩頓飯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 一天吃兩餐還是三餐?哪種方式更健康?
    隨著近幾年各類養生概念的興起,很多人開始推崇一日兩餐的飲食方式,各種新奇的飲食習慣概念開始進入大眾視線,但不管是將一日三餐集中在8小時內的「8小時飲食法",還是和僧人一樣的「過午不食」。這些論其本質,都是在倡導每天只吃兩頓飯。
  • 一天只吃兩頓,現代的「一日三餐」始於何時呢?
    從史料所記和考古發現來看,在原始時期並無「一日三餐」概念,而是「飢則求食,飽則棄餘」。中國是傳統的農業社會,遠古時代,由於農業不發達,糧食有限,人們的飲食是受到節制的。「定時吃飯」是人們飲食文明進步的標誌,先秦時期,普通人家都是一天吃兩頓飯,即所謂「兩餐制」。
  • 農民喜歡一天吃兩頓飯,合理嗎?你怎麼看
    前幾天看了一小視頻,視頻裡讀幼兒園的小女孩披頭散髮,一副打敗仗的樣子,媽媽問她為啥和小朋友打架,孩子咬牙切齒的說道:你還好意思問,我長這麼大剛知道一天得吃三頓飯,我在幼兒園跟人家小朋友說兩頓飯,誰都不服誰就打起來了。你說我都五歲了,今天才知道還有一頓飯叫早飯。
  • 古人一天吃幾頓飯,一日三餐是從何時開始的?
    我們現在都講究一日三餐,但是在古代,根據史料來看,在唐朝中期以前社會上基本上是一日兩餐的,在《東京夢華錄》第八卷,「至午未間,家家無酒,拽下望子。」午未就是午時到未時,也就是上午十一點至下午三點,望子就是飯店門前的招牌旗子,把招牌旗子放下,表示打烊不再營業。
  • 陝西有些地方為啥一天吃兩頓飯?這是他們的生活習慣,我們該尊重
    很多人認為,一天吃三頓飯是天經地義,一天三頓飯也的確符合人體健康規律。那同樣,對於一天吃兩頓飯的地方或者人,很多人下意識裡就覺得他們是窮,是吃不起三頓飯。一、偶然發現有人吃兩頓飯大概是07年左右,黑嫂在山西交口收廢品,租的院子裡同樣住了一個漂亮的小媳婦,手很巧,會做各種美食,黑嫂樂意跟她親近。但住了一段時間,黑嫂發現在了一件怪事,就是她吃飯時間和我們是不一樣的。
  • 人過四十,一天到底吃兩頓還是三頓?營養師從科學的角度給出答案
    聽說老祖宗們,每天只吃兩頓飯,那我們是不是也應該這樣做呢?據史書記載:在秦漢之前,差不多是戰國時期,每天只吃兩餐,早上的一餐為朝食,而下午的一餐,通常是在4點左右再吃,叫。但這種吃飯方式並沒有一直實施,直到人們的生活穩定之後,早在唐宋時期,就已經從之前的兩餐改成了三餐。
  • 一天只吃兩餐能減肥?小編告訴你,還會得病
    網上現在流傳"過午不食"可以減肥保健,可以養生。於是乎,便有不少人紛紛嘗試。但這樣對健康真的沒有影響嗎?當然不利於身體健康!01. 古人養生智慧「過午不食」?過午不食這種觀念目前充斥於網絡,而且被很多人奉為古人的智慧,其實這只是看到了皮毛而沒有觸及實質。上古時期老百姓普遍是兩餐制,一天兩頓飯。
  • 兩千多年前的中國人每天只吃兩頓飯,為何後來改成了三頓?
    比如在兩千多年前,那個公認「人給家足」的中國古代著名盛世「文景之治」裡,西漢名臣晁錯就在其名作《論貴粟疏》裡發出疾呼「人情一日不再食則飢」。保證老百姓「一天吃上兩頓飯」,放在西漢「盛世」裡,都是個十分不容易的治國目標。 而三千年前的甲骨文更告訴我們:殷商時代的中國人,把一天分成了八個時段。
  • 在家居士第一次過午不食,身體會感覺不舒服嗎?
    問題:頂禮師父,關於過午不食。如果有的在家居士到寺院裡面第一次過午不食,會不會感覺不舒服?從養生的角度來說,飢一頓、飽一頓對胃不好,回家後再吃晚餐顯得沒規律。那有的居士十齋日或六齋日受八關齋戒,過午不食也會影響消化系統,因為不規律。
  • 一天只吃兩頓飯,和吃一日三餐,哪種飲食方式是科學的?一文解釋
    我們吃飯一般一天吃三頓,早中午各一頓。但是有的人為了減肥就會選擇不吃晚飯,他們一天只吃兩頓飯,那麼哪種飲食方式是科學的?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不吃晚飯有什麼危害?不吃晚飯容易失眠。正常的人都會吃完飯,胃子就會按照既定規律進行消化摩擦,但是如果不吃晚飯,胃子沒有東西研磨,會擦傷胃黏膜,刺激胃酸分泌,導致胃病出現,人會因此腹痛噁心,食欲不振。如果不加以調理治療,會增加癌變風險。不吃晚飯容易得膽結石。晚飯不吃,胃部空空無物,就不需要膽汁進行消化,膽囊中就會不斷堆積剩餘膽汁,時間長了會出現膽結石,給生活帶來不便。
  • 人為什麼一天要吃三頓飯,一日三餐是怎麼來的?
    中國周秦至兩漢,普通人一天吃早晚兩頓飯,早餐叫饔,在早上10-11點,晚飯叫飧,在下午3-5點。孟子說,「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孟子·滕文公上》)漢代統治階層開始變成一日三餐或四餐,而平民一般也還是兩餐。《漢書·淮南厲王劉長傳》裡說「皆日三食,給薪菜鹽炊食器席蓐」。意思是劉長謀反,獲罪徙蜀,文帝下令仍給他一天三頓飯的待遇。
  • 減肥堅持「過午不食」,身體會出現哪些變化?「假養生」危害太多
    減肥時,你也許聽說過「過午不食」減肥法,即吃完早飯和晚飯之後,在下午兩點以後,就不再吃東西了,只喝水……仿佛自己之所以會變胖,是因為下午和晚上攝入過多能量導致的,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其實這是誤區。如果堅持過午不食,會怎樣?能減肥嗎?過午不食會讓你的身體產生以下三種反應,對減肥不利。
  • 「過午不食」科學嗎?研究表明:除了變瘦,或還有這4個可能
    很多中老年人都堅持「過午不食」的觀點,一時間,不吃晚飯成為養生長壽的新風尚,但是不吃晚飯真的可以減肥嗎?美國一個醫學組織對這一說法進行了科學研究,研究表明長期堅持不吃晚飯,會增加心臟的負擔,會降低人體自身的基礎代謝率,限制晚餐攝入還會增加衰老的速度。我們提倡科學的減肥方式是,晚餐要少吃,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物。「過午不食」科學嗎?
  • 古代中國人每天吃兩頓,為何後來變三頓了?
    比如在兩千多年前,那個公認「人給家足」的中國古代著名盛世「文景之治」裡,西漢名臣晁錯就在其名作《論貴粟疏》裡發出疾呼「人情一日不再食則飢」。保證老百姓「一天吃上兩頓飯」,放在西漢「盛世」裡,都是個十分不容易的治國目標。而三千年前的甲骨文更告訴我們:殷商時代的中國人,把一天分成了八個時段。其中有「大食」和「小食」,也就是在上午和下午各吃一頓。
  • 一天兩頓,妃子不可以陪著一起吃!
    然而真實歷史中皇帝和妃子這種坐一起用膳其樂融融的場景幾乎不會出現。在清朝,紫禁城裡無論是舉辦大型典禮還是家宴甚至是日常用膳,皇帝是不會跟眾妃子們坐在一張桌子上吃飯的。皇帝只會偶爾陪伴皇太后吃飯,而他在日常用膳時,一般都是由專門的太監陪伴在旁伺候用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