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兩頓飯和一天三頓飯,有什麼不同?誰的腸胃更好?

2020-12-26 每日營養學

吃飯是我們每天的必修課,它能解決溫飽問題,還能給人體補充營養,身體就會有能量去應對工作或者是其他事情。

根據傳統方式來看,每天三頓飯必不可少,每一餐都很重要,可以給人體補充不同營養。可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許多人就有了新的想法,習慣也有不同。

發現現代的多數人,從一天三頓飯變成了一天兩頓飯,早上為了多睡一會,就省去了早餐,或者是有人為了減肥,不去吃晚餐,覺得晚餐不吃可以瘦身。

有人就產生好奇,到底一日兩餐和一日三餐,有何區別?誰的身體會更好?下面就來好好了解一下。

一天兩餐和一天三餐,區別在哪?

其實,在古代也有一段時期,是實行兩餐制的,早上9點-10點吃一頓,下午15-17點再吃一頓,他們主要是根據日落而出,日落而息這樣的作息來吃飯。

對於古人來說,這樣的方式確實可取,以前的活動量沒那麼大,消耗的能量沒有那麼多,一天兩頓飯,就可以保證機體正常運行。

現代人卻不一樣,每天需要應對的工作、學習都很多,能量消耗也就會比較多,若是不能及時補充食物,就會影響機體正常運行,給身體帶來不好影響。

還有一點就是腸胃排空食物的速度大概是4-5個小時,若胃裡長時間沒有進入食物,就會給腸胃帶來損傷,要知道胃裡即便沒有食物,也會分泌胃酸,胃酸分泌過多,會給胃帶來損傷,引發相關問題。

胃一直處於飢餓狀態,等到補充食物的時候,就容易出現暴飲暴食的現象,飢一頓飽一頓的這種情況,總是反覆發生,再強的胃也是受不了。

現代人,若是保持一天兩頓飯,就很容易出現如此情況,不想腸胃受損嚴重,要根據自身情況去調整飲食習慣,不要太盲目,不能為了偷懶,而少吃一頓餐。

一天兩頓飯,還是一天三頓飯,也是要分人的。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對食物的需求也會不同,正在發育期的青少年,就需要多補充食物,一天三頓飯就更為合理。

還有一些減肥人群,為了保持完美身材,就會少吃一頓餐。也不是不可以,就是要合理地安排飲食,要保證人體吸收充足營養,補充足夠營養,不能危害健康,一天兩頓飯也還算合理。

總結來說,不管是一日三餐,還是一日兩餐,只要保證飲食結構合理,身體沒有出現任何狀況,該吸收的營養,該補充的能量,都已經補充到位,也就算是合理的,腸胃都還算健康。

按照小編的想法來說,還是一日三餐更好,更符合身體的規律。只要每頓餐吃的合理,達到七八分飽,不給腸胃增加負擔,對健康都是有利的。

對於那些經常不吃早餐,只吃中餐和晚餐的人,一天兩頓飯顯然是不可以的,長期下來,給身體帶來的損傷也比較多,還請重視起來。

還有就是特別人群,需要特別對待,每頓餐都要合理搭配,營養攝入一定要均衡,還要根據自身情況去選擇食物,免得給身體增加額外負擔,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相關焦點

  • 一天吃兩頓飯和一天三頓飯,哪個更科學?看看醫生怎麼說
    有的人認為一日三餐,一天吃三頓飯才是最科學的飲食,而有的人講究過午不食,認為古時候老百姓是吃兩頓飯的,現代社會的人飲食營養太好,腸胃負擔重,應該也吃兩頓飯,減輕胃腸道的負擔,也有助於減輕體重。那麼到底一日三餐更科學還是一天兩頓更科學呢?一天吃兩頓飯和一日三餐,哪個更科學?
  • 一天吃兩頓飯好,還是一天吃三頓飯健康?少吃一頓會變瘦嗎?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越來越明白,健康才是一個人最大的財富,從古至今,人們一直都在尋求健康長壽的好方法,其實,要想健康長壽,或許沒有什麼秘訣,只要我們認真對待生活,吃好每一頓飯,這才是我們能夠抓住的最靠譜的方法。可是,飯我們每天都會吃,但你吃飯真的吃對了嗎?
  • 古時候講究過午不食,一天吃兩頓飯和一天三頓飯,哪個更科學?
    但以前的時候,很多人可能會聽說過一天只吃兩頓飯,尤其是在冬天的時候,因為光照時間比較短,很多人就把飯菜做成了一天兩頓。究竟是一天吃兩頓飯,還是一天吃三頓飯更好了?食物是我們人體獲取營養素的主要途徑,即使我們一天什麼飯也不吃,我們的身體也是在消耗能量。能量的消耗量,隨著我們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增加,也隨之增加。
  • 每天吃兩頓和三頓,哪個更好?堅持吃兩頓飯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每天吃兩頓飯的人,後來怎麼樣了?古時候的人採用兩頓飯,是因為那時候生活並不富裕,而且那時的人群,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順應著天時,每天早上吃飯晚,第二頓的飲食已經到下午兩三點了,晚上太陽落山後就直接休息,這個時候吃不吃飯已經無所謂了。
  • 農民喜歡一天吃兩頓飯,合理嗎?你怎麼看
    前幾天看了一小視頻,視頻裡讀幼兒園的小女孩披頭散髮,一副打敗仗的樣子,媽媽問她為啥和小朋友打架,孩子咬牙切齒的說道:你還好意思問,我長這麼大剛知道一天得吃三頓飯,我在幼兒園跟人家小朋友說兩頓飯,誰都不服誰就打起來了。你說我都五歲了,今天才知道還有一頓飯叫早飯。
  • 陝西有些地方為啥一天吃兩頓飯?這是他們的生活習慣,我們該尊重
    很多人認為,一天吃三頓飯是天經地義,一天三頓飯也的確符合人體健康規律。那同樣,對於一天吃兩頓飯的地方或者人,很多人下意識裡就覺得他們是窮,是吃不起三頓飯。我心裡是有疑問的,而且我這人特別容易好奇,就著重的了解了一下。以下是我了解到的東西。二、一天兩頓來自古代其實,在古代的時候,都是吃兩頓飯的,春秋戰國時期,只有很少數的貴族吃三頓飯,而且正餐只有兩頓。
  • 一天吃幾頓,對身體健康最好?看完之後再做選擇吧!
    當然在我們中國人傳統的意識裡面,一日三餐是非常正常的,也是比較標準的,當然還有一些人還有吃夜宵的習慣,但是大家也都知道吃夜宵這一個習慣並不是一個好習慣,如果經常吃夜宵的話,很容易會導致我們脂肪堆積,出現大肚腩的現象,但是在平時我們一直強調少食多餐,那麼一天當中到底吃幾頓飯才是最合適的呢,接下來我們逐個來進行分析:一天一頓對於很多減肥瘦身的人來說,可能早晨和晚上幾乎都不怎麼吃東西
  • 為何古人一天只吃兩頓飯?看完你就知道了,原來是因為這
    現在有個俗語,想必大家應該都知曉,那就是"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這句話其實很好理解,那就是人們吃飯一定要一日三餐,頓頓都要吃,而且,還有個話和這個搭配更好,那就是
  • 一天只吃兩頓飯,和吃一日三餐,哪種飲食方式是科學的?一文解釋
    我們吃飯一般一天吃三頓,早中午各一頓。但是有的人為了減肥就會選擇不吃晚飯,他們一天只吃兩頓飯,那麼哪種飲食方式是科學的?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不吃晚飯有什麼危害?不吃晚飯容易失眠。在結束一天繁忙的工作之後,我們的身體通常會得到放鬆。而且一般情況下不會進行劇烈的運動,也不會過分用腦,所以對於能量的需求不會太迫切。因此很多人為了減肥就會選擇不吃晚飯,但這種做法很容易導致失眠。不吃晚飯,身體會出現飢餓,人會因此頭暈眼花,提不上勁,此時即便是躺在床上也會睡不著覺,時間長了會導致失眠,對健康沒有好處。不吃晚飯容易患上胃病。
  • 減脂時期一天吃幾頓?美國研究:每天吃6小餐能幫助減肥
    你現在一天吃幾頓飯?首先看看古人一天吃幾頓秦漢之前,人們一天就只吃兩頓飯。早上7點到9點之間一餐,下午4點左右一餐。原因:生產力低下,農業落後,糧食難以維繫普通百姓的需求,每天沒有第三頓可吃。漢朝時,普通百姓繼續一日兩頓飯,貴族和富商中流行一日三餐。
  • 兩千多年前的中國人每天只吃兩頓飯,為何後來改成了三頓?
    保證老百姓「一天吃上兩頓飯」,放在西漢「盛世」裡,都是個十分不容易的治國目標。 而三千年前的甲骨文更告訴我們:殷商時代的中國人,把一天分成了八個時段。其中有「大食」和「小食」,也就是在上午和下午各吃一頓。發展到戰國時期,「上午這頓」常被稱為「朝食」,也叫「饔食」,這是古人當時每天最重要,也吃得最好的一頓。
  • 一日三餐和一日兩餐,哪種飲食方法更好?只有身體說了算!
    提要:一天吃兩頓飯,真的就不符合飲食規律嗎?這得看身體怎麼說!常理說一日三餐才是符合正常的進食規律,而有些人每天只吃兩頓飯,認為這也是一種正確的做法,但有些人就認為一天兩餐不符合正常的進食規律,會容易讓身體造成傷害,那到底一天兩頓飯和一天三頓飯哪個更科學一些呢?
  • 古人一天吃幾頓飯,一日三餐是從何時開始的?
    午未就是午時到未時,也就是上午十一點至下午三點,望子就是飯店門前的招牌旗子,把招牌旗子放下,表示打烊不再營業。在唐朝中後期,一天兩頓飯的老傳統逐漸被打破,當時隨著唐朝國力強盛,中國的貴族逐漸由農耕生活轉化為城市生活,外國人定居中國也影響了長安城裡的一小部分貴族開始吃午餐,但他們屬於非主流,大多數中國居民還是堅守著一日兩餐的生活習慣。
  • 別犯傻,關鍵看你一天吃幾頓
    曾經在網絡上流傳過這麼一句話:「人的一生只能吃9噸食物,誰先吃完誰先走」,這可把飯量大的人嚇得不輕,從此再也不敢多吃一頓飯了……其實我們不妨按照我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薦量計算一下,膳食指南推薦一般成年人每天的食物攝入總量在1.195-1.815千克之間,取平均值1.5千克計算,那麼吃完9噸食物,只需要不到17年的時間。
  • 清朝皇帝吃飯規矩有多繁瑣?一天兩頓,妃子不可以陪著一起吃!
    然而真實歷史中皇帝和妃子這種坐一起用膳其樂融融的場景幾乎不會出現。在清朝,紫禁城裡無論是舉辦大型典禮還是家宴甚至是日常用膳,皇帝是不會跟眾妃子們坐在一張桌子上吃飯的。皇帝只會偶爾陪伴皇太后吃飯,而他在日常用膳時,一般都是由專門的太監陪伴在旁伺候用膳。
  • 趙麗穎《中餐廳》透露日常一天一頓飯 女明星們到底是如何減肥的
    昨日,最新一期的《中餐廳》更新,在會員特供的plus版中,趙麗穎提到:平常自己一天就是一頓飯。「一天一頓飯」,原來,小趙的魔鬼身材也是餓出來的,彈幕網友也紛紛表示接受無能。一天一頓飯能扛得住嗎?趙麗穎加盟《中餐廳》後,不少網友都被趙麗穎的顏值徵服。產後的趙麗穎,不僅火速回復了魔鬼身材,而且顏值越來越逆天,漂亮出天際。以前被指丫環臉的趙麗穎,已經是妥妥的仙女顏值了。其實,現在的趙麗穎除了名氣給予的自信、氣質,也確實是比之前瘦了。
  • 一天只吃兩頓,現代的「一日三餐」始於何時呢?
    古人最初一天只吃兩頓飯,現代的「一日三餐」始於何時呢?追求健康飲食的人們,總結出了一個順口溜,叫「早上吃飽、中午吃好、晚上吃少」。這說明,「一日三餐」是現代人的飲食常態。從史料所記和考古發現來看,在原始時期並無「一日三餐」概念,而是「飢則求食,飽則棄餘」。中國是傳統的農業社會,遠古時代,由於農業不發達,糧食有限,人們的飲食是受到節制的。「定時吃飯」是人們飲食文明進步的標誌,先秦時期,普通人家都是一天吃兩頓飯,即所謂「兩餐制」。
  • 一日三餐並非古已有之,古代人一天吃幾頓飯?你還真不一定能想到
    中華民族向來以出色的農耕技術聞名世界,這也大大地推動了古代社會生產力和民族文化的發展。古人常說「民以食為天」,因此可見飲食在古人心中所佔的比重有多大。如今我們國人大多習慣了一日三餐,但很多朋友不知道,這並非是從古至今代代相傳下來的。那麼古人一天吃幾頓飯?一日三餐又是從何時流行起來的呢?
  • 減肥之路——一天兩頓飯,體重還下降。
    早上標準早餐中午北京必吃小吊梨湯,吃到下午三點,晚上外地的老同學來,請他們吃飯,一天兩個場合。但我非常高興,今天的事情辦的很順利,感謝北京公務員。辦事效率太高了。他們中午不休息一直辦到1點半。特別是稅務局的那位同志,好人有好報。
  • 人為什麼一天要吃三頓飯,一日三餐是怎麼來的?
    中國周秦至兩漢,普通人一天吃早晚兩頓飯,早餐叫饔,在早上10-11點,晚飯叫飧,在下午3-5點。孟子說,「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孟子·滕文公上》)漢代統治階層開始變成一日三餐或四餐,而平民一般也還是兩餐。《漢書·淮南厲王劉長傳》裡說「皆日三食,給薪菜鹽炊食器席蓐」。意思是劉長謀反,獲罪徙蜀,文帝下令仍給他一天三頓飯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