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愛好者街頭寫春聯送市民
又是一年新春到,家家戶戶忙過年。在宿州,過年的味道越來越濃鬱,其中不乏大把大把地花錢,以求「年味」十足的人,家中備足琳琅滿目的年貨,除了讓家人好吃好喝外,還要熱情款待登門拜訪的親朋好友。
但不同之處則是,
今年許多人開始追求過年新過法,
特別是節儉過年的觀念深入人心。
記者調查中,
聽到最多的是對新氣象新風尚的誇讚,
「節儉過年、杜絕浪費」
成為百姓的共同心聲。
市民選購電子鞭炮過文明新年
「我要2隻雞、5斤豬肉、1箱牛奶……」2月6日上午,記者在綠洲嘉苑小區附近的超市裡見到了居民李豔麗,她正照著自己規劃的清單購置年貨。
李豔麗對記者說:「以前在老家的時候,一進入臘月,家裡的老人就開始陸續購置雞鴨魚肉、各類蔬菜一應俱全,把冰箱塞得滿滿當當,饃、包子、油炸食品等也備得足足的。前幾年我們家還保持著這種習慣,但總有一些買多了的食品存放久了發黴變質,扔掉感覺十分可惜。今年,我們根據自己平時的習慣,規劃了五天的年貨清單,精打細算才能避免東西放壞。」李豔麗指著自己的清單說,「全家一致同意把囤年貨的習俗改變一下。如今物資豐富,供應渠道暢通,大部分超市、果蔬店、商場都不歇業,沒必要大量囤積年貨,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記者採訪發現,像李豔麗一樣節儉過年的市民越來越多。市民張女士告訴記者,往年她的父母愛購置年貨,家裡的年貨一「囤」就多。「本來自己買得就多,再加上親朋好友送上門的各式年貨,一股腦兒堆在家裡,等到又過年時,發現還有沒拆封的。」張女士說,花了多少錢倒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浪費確實不好,「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現在國家大力提倡節儉。今年過年,我們家的年貨買得沒以前多了,夠吃就好。」
張女士的想法符合如今大多數人對待年貨的態度,即「隨吃隨買」,不僅確保新鮮可口,也不會造成浪費。多位受訪市民表示,饅頭、糕點之類年貨也是如此,沒有必要過多囤貨。
市民到花市選購花卉迎接新年
對於很多在外工作的遊子來說,在外奔波一年,春節回家過年帶點禮物,或者選購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禮品讓家人嘗鮮,表示一下自己的孝心愛心,是人之常情。
市民王迪擁有一個大家族,她說前幾年過年,拜年禮幾乎佔用她多半個月的工資,而近兩年,拜年禮卻少了。
「因為要給父母、姨媽、舅舅等家人送拜年禮,去年我花了2800元。今年這個數字幾乎減少了一半,今年我沒送保健品,而是買了一些比較實用的像酸奶、牛奶、各類水果等,家人們可以一起分享,既實惠又實在。」王迪說。
市民楊先生的老家在河南,在我市經營著一家餐館,每年過年都要給老家的親朋好友帶一些宿州的特產。今年他選擇了購買散裝特產回家。「帶回去的特產,吃的是味道,禮輕情意重。把用來購買精美包裝的錢省下來,多帶一點實在的特產回家,這樣更划算。」他說。
2月7日,記者在淮海路一家超市看到,前來購買年禮的市民絡繹不絕,超市的客流量比平時增加了幾倍。該超市銷售人員表示,春節臨近,他們不斷豐富商品的品種,包括乾貨、酒水、土特產等年貨禮品,其中銷售較為火爆的還是市民過年常買的乾果、水果和酒水等。走訪中記者發現,今年包裝仍持續「簡約風」,不少商家紛紛推出了物美價廉、經濟實惠的禮盒來吸引顧客。
「我們的禮盒多以200元以下的親民價格為主,幾十元到100元的禮盒就佔到一半以上。」銷售員告訴記者,現在高檔貨很難賣了,中低檔禮盒和散裝商品的銷售反而好賣了很多。市民王女士精心挑選了三袋散稱的堅果,她說:「家裡老人都愛吃堅果,馬上要過年了,散稱的可以吃多少買多少,不浪費。」
港利社區舉辦「我們的節日·春節」居民文藝匯演,倡導乾淨文明過大年
2月5日下午,家住上河城小區的市民王衛東打電話退掉了已經訂好的年夜飯。「老人希望在家裡吃年夜飯。」王衛東告訴記者,「年夜飯嘛,就是圖個熱鬧,在自己家裡更溫馨些。老人在家吃年夜飯的傳統一直沒有改變。」
「在家做著吃多舒坦,做多少吃多少,經濟實惠。」王衛東說,其實,團圓親情才是「年夜飯」的主題,勤儉節約並不等於降低了生活品位,節儉過年,同樣可以給人們帶來無限快樂。「年夜飯要年味,要節儉不要浪費」理應成為百姓過年的新時尚。無論是在酒店,還是在家吃年夜飯,要堅守勤儉節約的美德,能省則省,能儉則儉。一家人坐下來,燒上幾道小菜,喝兩杯小酒,跟親朋好友說說一年來的工作、生活,暢想新年新打算,輕鬆愉快,這種溫馨的過年氛圍是在飯店享受不到的。
現在過年,不求面子、不求奢侈,一家人坐在一起舒舒服服地吃個飯,已經成為一種過年的新風尚。王衛東表示,相信會被越來越多的公眾所接受,從中獲得真正屬於自己的新春佳節的團圓、親情和愉悅。
幹炸帶魚、紅燒小雞、椒鹽大蝦……這幾天,家住西關大街的梁阿姨就早早安排,精心採買,為年夜飯做好準備。她給記者算了一筆帳,這桌年夜飯,雞鴨魚肉樣樣皆全,可成本也就二三百元,但如果是同樣分量、同樣的菜品搬到飯店,一桌下來的價格怎麼也得七八百元。「同樣吃個飯,一頓就省下四五百元,何樂而不為?最主要的是,在家吃團圓飯,感覺年味兒更濃些!」
「平時生活好,年夜飯不需要吃得太高級,樸素健康才是真。」春節來臨,市民何先生已經預訂好除夕年夜飯。記者發現,今年市民的酒店年夜飯變得更簡單、樸素了。家常菜、綠色生態的食材紛紛成年夜飯的主角。「年夜飯吃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種氛圍,大魚大肉過時了。」何先生說,大魚大肉是過去困難時期的追求,如今人們更追求一種綠色健康的飲食模式,這也是市民移風易俗、文明節儉過年的一種體現。
文 | 記者 劉曉瓊
圖 | 記者 馬峰
· 版權聲明 ·
拂曉報社稿件和圖片,未經允許不得轉載使用;如獲授權轉載時務必註明來源及作者。
—— 公 益 廣 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