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名相郭開為啥能趕走廉頗,誣殺李牧?最後的結局如何?

2020-12-26 小高先生的愛

郭開雖為趙國的丞相,但可以說他是秦國的「第一忠臣」,他在趙國當丞相別的沒有學做什麼,但是卻把趙國的兩大著名將領,也就是趙國四大名將之中的廉頗和李牧給弄死了,由此趙國的最後救命稻草被他掐斷,讓秦國得以在十數年間一統天下,那麼他有啥本事能趕走廉頗害死李牧呢?最後的結局又是如何?

說起郭開的丞相之位就不能不說他的經歷,他原本是公子趙偃的伴讀,從小就吊兒郎當、不學無術,專門欺負弱小,他別的本事沒有,偷奸耍滑陰謀詭計倒是學的很不錯,也正因為他的陰謀詭計,得以挑唆毛遂為趙偃奔走鹹陽,從而把趙國太子趙佾弄到秦國鹹陽當了質子,趙偃也得以成為了趙王,所以趙偃對他非常信任,即位後朝政之事也幾乎對郭開的建議百般採納,也正是如此,郭開才能扳倒廉頗和李牧兩大重臣。

一、趕走廉頗。廉頗是趙國的三朝元老,他經歷了趙惠文王、趙孝成王、趙悼襄王,在趙國朝堂上可謂是德高望重,作為德高望重的老臣,廉頗心胸其實並不寬廣,很多他認為不如意的地方就會遭到訓斥,郭開在給趙偃擋伴讀的時候偷奸耍滑被廉頗多次訓斥,所以郭開對他一直懷恨在心,希望能尋找機會報復廉頗。趙偃也就是趙悼襄王即位後,郭開得知機會來了,身為趙悼襄王的伴讀,他開始在趙悼襄王耳旁說廉頗的壞話,幾次之後趙悼襄王還真把廉頗給趕走了。

廉頗畢竟身經百戰,趙軍中少了這麼一位統帥是趙國的損失,也使得趙國軍隊在面對秦軍時屢屢戰敗,趙悼襄王又想到了廉頗想重新啟用他,於是就派人去魏國說服廉頗,但郭開是何許人也,他擔心廉頗掌權後對自己不利,於是就賄賂趙悼襄王派過去的使者,使者回來後把本來還能打仗的廉頗描述的一無是處,趙悼襄王也就息了從新啟用廉頗的想法,廉頗就這樣鬱悶的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3、害死李牧。本來趙國的兩大柱石少了一個廉頗但還有一個李牧,公元前229年,秦國派將軍王翦和楊端和率領大量兵馬進攻趙國,李牧作為趙國的名將,帶領將領不說打敗秦軍,守城還是沒問題的,然而壞就壞趙國有個郭開,秦國早就把郭開這個人研究透了,貪圖財物,故意派人攜大量財務賄賂郭開,實施反間計,郭開在趙悼襄王耳中誣陷李牧通敵,於是李牧就這樣被誣陷而死,趙國少了李牧下場可想而知,很快就被秦國滅了。

郭開的下場。郭開身為趙國的丞相,他明白這樣做會給趙國帶來滅頂之災,但他早為自己找好了後路,秦王許諾給他高官厚祿,趙國被攻破後,郭開和自己跌門客帶著自己的大量財物前往秦國,在秦國的路上被劫,郭開身死,也許這是上天的懲罰吧。

相關焦點

  • 趙國奸臣郭開,讓廉頗遠走、李牧冤死,趙國滅亡,其結局如何?
    誣陷李牧的是誰呢?他就是趙國相國郭開。郭開是趙國奸臣兼趙王寵臣。他不僅構陷李牧,導致李牧無辜被殺,而且在此之前,他還曾陷害廉頗,導致廉頗遠走他國。廉頗和李牧是都是趙國名將,但都被郭開誣陷,趙國後來的滅亡,郭開是一個關鍵性人物。
  • 《大秦賦》郭開原型怎麼死的?郭開害死李牧推動了趙國覆滅
    《大秦賦》裡郭開是趙偃的寵臣,不擇手段,陰險狡詐,膽小怕事,經常給趙偃出餿主意,趙國的滅亡跟郭開也脫不了干係,那麼歷史上郭開原型是怎麼死的呢?他死在趙偃之前還是之後?趙偃對郭開十分信任,趙偃登基後,在郭開的慫恿下趕走廉頗,並封郭開為丞相,趙國上無明智之君,下有奸佞之臣,滅亡是早晚的事。對於秦國來說,趙國是六國裡實力最強的對手,因為秦國和趙國都是嬴姓趙氏,屬於同祖,能夠跟秦國抗衡的只有趙國,但是趙偃繼位後,趙國國力逐漸衰弱,沒有以前那麼強盛了,秦國滅掉趙國只是時間問題。
  • 王翦用反間計除掉李牧,李牧若不死,趙國的結局能改變嗎?
    此計也是王翦為白起報了被趙國反間計所殺的一箭之仇。趙國在長平之戰後,實力已經大不如前,可是趙還是能與強秦對峙多年,就是依靠太行山這個天然屏障。秦國雖然遠強於趙國,但因為太行山地區易守難攻,所以很難突破趙國的防線。
  • 李牧死,趙國亡!從無敗績的李牧,或許不是被郭開害死的
    公元前245年,趙孝成王(趙丹)去世,其子趙悼襄王(趙偃)繼位,趙國形勢突變,趙悼襄王聽信讒言,罷黜廉頗的大將軍之位,廉頗一怒之下,帶兵攻打前來接替自己的樂乘,導致樂乘逃走,廉頗也因此投奔魏國,如此一來,趙國連失兩位名將,趙悼襄王舉目望去,趙國朝堂上能打仗的將領只有一人,此人就是李牧。
  • 趙國第一「賣國賊」,趙國亡了之後過得怎麼樣,這結局大快人心!
    逼走廉頗,害死李牧,最後導致趙國覆滅,這一系列的事情都和這個「趙國第一內奸」脫不了干係,而這個人就是郭開。最近熱映的《大秦賦》中,由劉冠麟所飾演的郭開,可謂把這個人物陰險狡詐,吹噓拍馬的形象表演的淋淋盡致。
  • 歷史上的「名將終結者」郭開,最後下場究竟怎樣?
    郭開當然不希望這種情況發生。於是郭開花費了大量的金錢收買去魏國的使者,阻止廉頗回國的事情。趙國使者見到廉頗後,說明了來意。廉頗大喜,身為趙國人他當然渴望繼續為趙國出戰,廉頗當著使者的面,一頓飯吃了一鬥米,十斤肉,還披上鎧甲,騎馬縱橫,像趙國使者展示自己尚能一戰,並一再囑咐,務必向趙王傳達自己為國效力的決心。
  • 郭開出賣趙國,這樣不忠心的人,秦國為什麼還要獎賞他
    郭開是趙國的寵臣,歷經趙悼襄王和趙王遷兩代趙王,深受趙王的信任。電視劇《大秦賦》中也提到了這段歷史,趙國滅亡後,他投奔了秦國,被封為了上卿。那麼這樣看來,郭開是一個小人,既然是一個小人,那麼他為什麼會受到秦趙兩國的重用呢?郭開之所以能在兩個諸侯國都受到重用,主要原因有三點。
  • 郭開:三寸不爛之舌,除掉趙國兩位名將,趙國滅亡的罪魁禍首
    而其中對於趙國的滅亡,很多人都認為是由於廉頗以及其之後的李牧被殺,趙國再也沒有可以和秦國作戰的將領,最終導致了的趙國的滅亡。然而在廉頗和李牧被殺的過程中,卻有這麼一個人始終出現在其中,那就是郭開,而郭開恰恰是趙國滅亡背後默默的推動者。
  • 趙國最後一位名將——李牧
    李牧是戰國末期趙國的一位將領,因其卓越的軍事才能被後人列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其他三人分別是白起、王翦和廉頗。李牧統兵前期主要是在趙國的北部邊境抵禦匈奴的進攻,和別的將領抵禦外敵的戰術不同,李牧所採取的戰術讓人摸不著頭腦。
  • 歷史上的郭開,無才無德卻身居高位,為一己之私禍害趙國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沒再得到為國報效的機會,他在魏國不受重用,又被楚王接到了楚國,可是他一心思念趙國,再也沒有軍事方面的建樹,最後在楚國鬱鬱而終了。害死李牧逼走了廉頗之後,郭開又將目光放在了趙國的另一位名將李牧身上。
  • 李牧:趙國最後的軍神,未能挽回趙國衰落的命運,最後遭小人暗害
    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另外兩位名將在趙國,特別是後起之秀李牧,他的表現讓人不得不稱讚嘆服。不管是針對匈奴還是秦國,往往能克敵制勝。秦始皇嬴政是個雄才大略的偉大皇帝,滅掉韓國之後把矛頭直接對準趙國。這個立國數百年的超級強國,秦採取離間計策迫使趙王處死身邊的名將李牧。
  • 此人先逼走廉頗,又害死李牧,但他真是趙國滅亡的罪魁禍首嗎?
    李牧在本國實力處於絕對下風的時候選擇了築壘固守,希望能夠憑藉地利優勢消磨秦軍銳氣,然而慢悠悠的王翦並沒有率部拼命突破防線,反而在邯鄲北部和李牧展開相持,王翦的部隊就如同主官的氣質一般,不驕不躁,並不靠著一股血氣之勇殊死推進,不斷騷擾牽制著李牧的王翦部隊,令趙國的有生力量漸漸失去了機動空間,而楊端和所部南方戰線秦軍,給邯鄲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 廉頗逃走李牧被殺,白起自殺王翦被奪權,名將的結局預示著國運
    誰曾想這兩個兒子都是省油的燈,在趙武靈王活著的時候就直接幹架,發生了大規模的武裝衝突,最後掌握軍隊的下兒子趙何,困在了沙丘宮,任何人不得接近。一代雄主趙武靈王,最後時光竟然是連鳥蛋都吃,最後實在沒得吃,活活餓死在了沙丘宮,創造了當時最厲害騎兵的君主居然是這個結局,怎能不讓人唏噓。
  • 被看作「趙國脊梁」的廉頗、李牧,為何會被自己人算計而不得善終
    戰國時期,要說名將輩出,非秦、趙二國不可,戰國四大名將皆出自秦、趙兩國,兩國平分秋色,各佔兩位,其中趙國便是廉頗、李牧二人。不過,二者的結局都不好,皆沒能善終,一個客死異鄉,一個為自己人所殺。更有意思的是這二人都遭受了離間計,廉頗受離間計,趙遭長平慘敗,元氣大傷;而李牧受離間計,趙直接被滅國。
  •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卻因這人的一句話被雪藏
    可憐的廉頗不但沒有再被任用,還因為此事落下笑柄,被後世用「一飯三遺矢」形容年老體弱,「廉頗強飯」形容為了顯示自己有本事,或者狀態良好,就故意作些能顯示狀態的事。但是趙國使者與廉頗並無恩怨,為何要構陷廉頗。原來在使者出發之前,郭開重金賄賂了他。
  • 為什麼王翦能迅速滅掉擁有李牧的趙國
    李牧,戰國末年趙國大將,一直為趙國戍守邊疆的代郡、雲中郡十多年,在那個匈奴出沒的年代,李牧始終堅壁清野不與匈奴主動交戰,讓匈奴放鬆戒備,李牧卻利用匈奴的輕敵心理,以逸待勞,一舉殲滅十多萬匈奴騎兵,使得匈奴數十年不敢進犯趙國邊境。
  • 秦攻趙國,李牧被反間而死,若李牧不死,能抵擋住秦軍嗎
    李牧一開始在趙國北方抵禦匈奴,取得了不俗的戰果,一度讓匈奴不敢與趙國為敵。公元前244年, 趙國高層發生變動,廉頗不滿樂乘代替自己,便領兵將樂乘打跑,廉頗也帶領部下逃到了魏國。趙國一時之間沒有可用之才,李牧成為了朝中的重臣。
  • 秦滅趙國最大的功臣—郭開
    這時候就有人好奇了,他們兩國明明能打個平手,為什麼後來趙國還是被秦國給滅了?其實秦滅趙最大的功勞是要歸功於一個人,如果沒有這個人在其中使壞,趙國武有名將李牧廉頗,文有藺相如,秦趙之戰最後鹿死誰手還不一定呢。好了,不賣關子了,對於秦國來說,這個立了大功的人就是當時趙王遷最寵信的奸臣,他的名字叫郭開。
  • 臨危受命的絕世名將李牧,如何拯救風雨飄搖奸臣當道的趙國?
    ,趙王拜廉頗、李牧為將,逆擊之,大敗燕軍,斬殺燕相慄腹,俘虜燕將樂乘,並乘勝追擊燕軍五百餘裡,順勢包圍了燕國國都薊城。燕王喜大窘,趕緊低頭認錯,派人求和。 趙孝成王開心哪,要是打下了燕國,那寡人可就賺大發了,趙中興有望矣。 中興個屁,趙國全部主力都在燕都城下,國內布防空虛,秦國能放過這個大好機會嗎?
  • 《大秦賦》之廉頗:被迫離開趙國,最終客死異鄉!
    在趙孝成王去世後,趙偃剛剛成為趙國君主,就和郭開上演了一齣好戲,趙偃下令整頓兵馬立刻攻秦,為父為兄報仇雪恨,同時奪回屬於趙國的城池。所有大臣雖然都知道十分不妥但又不敢反對,只有一直代理丞相之職的廉頗言辭激烈,並堅決反對。郭開隨即和廉頗打口水戰,指責廉頗對新趙王不敬,之後廉頗代相之位被免,憤怒離開,回到軍營不再過問朝廷之事。郭開當即被任命為新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