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煎土豆餅是一道由土豆、雞蛋等為主要食材做成的菜品,屬於家常菜。
關於香煎土豆餅的來歷,還有一段傳說,相傳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城後,慈禧太后和大臣們倉皇西逃,等走到山西地界時,已是人困馬乏。慈禧見已遠離敵軍,便要求隨從就地休息,再找些食物充飢。跟班大臣見一戶人家炊煙繚繞,料想定在烹製美食,等他進門一看,一村姑正在蒸煮土豆,再無其他食物。他想老佛爺吃慣了山珍海味,如何吃得下這蒸熟的土豆?他便告訴村姑,如果能儘快做些好吃的菜餚,會有獎賞。於是,村姑將蒸熟的土豆搗爛,和上面,揉成團,再包上剁碎的肉餡,放在油鍋中慢慢煎熟。吃完土豆餅,慈禧容光煥發,便問此美味為何名?大臣告訴她一村姑即興所做,沒有名字。慈禧便賜此餅名為「香煎土豆餅」。
自從慈禧盛讚過香煎土豆餅後,該餅的做法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在山西北部和內蒙古烏蘭察布地區流行開了。有人說,香煎土豆餅油而不膩,焦黃而不硬,酥甜爽口,非常適宜老人和女士吃,女士常吃香煎土豆餅更有美容養顏的功效,因此,也有人稱此餅為「女人餅」。
所需食材:
主料:土豆400克,雞蛋2個。
配料:黃油80克,麵粉15克,鹽、胡椒粉適量。
製作方法:
方法一1、土豆洗淨蒸熟後去皮搗碎,加入磕開的雞蛋、麵粉和溶化的黃油30克拌勻,加入鹽、胡椒粉調好味攪拌成土豆泥;
2、將調好味的土豆泥團成一個個小圓形生抷;
3、煎盤燒熱後加入餘下的黃油,將土豆餅煎至兩面焦黃即成。
方法二1洋蔥剝皮切小丁;
2火腿腸切小丁;
3 胡蘿蔔切小丁;
4 土豆去皮切小塊;
5 放在蒸鍋上做蒸20分鐘左右;
6 蒸好的土豆用勺子壓成泥;
7 將切好的洋蔥粒,火腿腸粒,胡蘿蔔粒放入碗裡;
8 放入少許鹽和黑胡椒粉用筷子攪拌均勻;
9 取一小塊,揉圓按扁成土豆餅;
10 在蛋液裡裹一下,然後沾一層麵包糠;
11 全部做好的土豆餅,等待下鍋煎了;
12 鍋裡放油,油溫後放入土豆餅煎;
13煎至意面金黃後翻面,兩面金黃即可。
方法三1、土豆去皮,切成細絲,浸泡在清水中待用。
2、取一大碗,放入雞蛋、清水和麵粉,將其混合拌勻,調成濃稠的麵糊。
3、土豆絲撈起瀝乾水,加入麵糊中,一同攪拌均勻。
4、加入1/3湯匙鹽和1/2湯匙雞粉,與土豆麵糊一同拌勻入味。
5、燒熱平底鍋,加入5湯匙油燒熱,舀入一半土豆麵糊,用勺子攤平成餅狀,煎至其底部凝固。
6、翻面以中小火續煎,煎至雙面呈金黃色,盛起用廚房紙吸乾餘油,然後將剩下的土豆麵糊煎熟。
7、將兩塊土豆餅置於砧板上,分別切成八等份。
8、將切好的土豆餅排放於碟中,即可上桌。
方法四1.備好材料:小土豆、牛奶、黑胡椒和鹽。
2.土豆隔水蒸熟(切開蒸的更快,我偷懶了。用筷子能輕易戳穿中心部位,就表示蒸熟了)。
3.放涼後去皮(新土豆的皮很容易去掉,先去皮再蒸也可以)。
4.土豆用勺子壓碎。
5.黑胡椒和鹽化在牛奶裡。(牛奶的量視土豆的乾濕程度添加,不要太多,水份多了不容易成型。加了牛奶的土豆餅,感覺更軟糯)
6.牛奶和土豆泥混合拌勻。
7.土豆泥做成大小均勻的餅,放入加了橄欖油的平底鍋,小火煎至兩面金黃。(橄欖油可以用色拉油代替,一面煎至定型後再翻面。
貼士1、建議用打蛋器來調麵糊,以使麵糊更均勻細滑,無麵粉疙瘩。 2、土豆絲要儘量切細一點,太粗的土豆絲很難與麵糊混合均勻,又不容易煎熟煎透。 3、用平底鍋來煎餅,比較容易控制火候,而且煎的土豆餅受熱較均勻。 4、土豆麵糊下鍋後要攤平,使其厚薄一致,不可倒入過多麵糊,以免土豆餅太厚身,難以煎熟透。 5、煎制土豆餅時,要用中小火慢煎至金黃色,用大火則容易煎得焦黑。
食用須知
土豆:因為它只含有0.1%的脂肪;是所有充飢食物望塵莫及的。每天多吃土豆可以減少脂肪的攝入,使多餘脂肪漸漸代謝掉。
土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B1和膳食纖維,有炒、燉、炸、熘、熗等多種做法。土豆既可以做成菜餚,又能作為主食,香煎土豆餅是將土豆切成細絲,放入麵糊調勻,用平底鍋煎至金黃色而成。這道外酥內嫩的土豆餅,除了作為餐桌的主食外,還是下午茶的首選點心。
據內蒙古公共營養師牛銀祥介紹,香煎土豆餅低鈉低脂,又富含多種維生素,常吃此餅,老人能健胃消食,女士則能養顏美容。由於香煎土豆餅符合現代人追求綠色、營養、健康的消費訴求,因此特別受青年女性的歡迎。另外,香煎土豆餅一定要趁熱吃,那樣才香甜爽口。
聲明:圖片來源於網絡,轉載旨在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