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咱們強調過很多次,自然健身者不要學科技戰士那樣,恨不得天天練,24小時泡在健身房裡。
這不僅無法讓你進步,往往還會導致越練越「虛」,具體表現有:
肌肉增長停滯,體脂不再下降,精神萎靡,免疫力下降,性慾降低,心理上厭倦訓練,等等。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隨著訓練的持續累積,你體內的皮質醇水平會急劇升高。
皮質醇是一種糖皮質激素,它有抗炎、抗毒的效果,這是它的好處,所以體內維持一定的皮質醇,是有好處的。
但是,皮質醇還有個大名鼎鼎的名稱——「壓力激素」。
當機體面臨各種壓力,包括且不限於訓練、加班、考核、熬夜、重體力勞動等等,都會釋放出比較多的皮質醇。
那皮質醇是幹嘛的?
它跟睪酮的作用正好相反,拿增肌來說,睪酮促進肌肉蛋白質的合成,而皮質醇是促進肌肉蛋白質分解,特別是較高強度且持續較長時間的訓練,皮質醇水平會急劇增多並且維持18-24小時。
我們都知道,肌肉增長不是發生在訓練中,而是發生在訓練後的休息恢復,如果這時你仍然處於肌肉分解大於合成狀態,那麼增肌自然無從談起。
此外,高皮質醇水平往往會導致肥胖,因為它會明顯刺激食慾,只有高糖高脂食物才能緩解高皮質醇水平帶來的焦慮、抑鬱,回想一下,當你常熬夜,壓力大的時候,是不是就想不停吃點薯片,快樂水,這些?
就是因為皮質醇在作怪。
儘管皮質醇有抗炎作用,但過高的皮質醇水平,卻會導致免疫力降低,
你可以這麼理解,體內的能量是有限的,當你面臨壓力時,身體為了對抗它,一方面提升皮質醇水平,一方面又把那些相對不緊急不重要的系統關閉來節約能量,比如免疫系統,生殖系統(練多了沒性慾說的就是你)。
回想一下,假如這段時間你練的多了,身體是否會處於這樣的狀態。
那為什麼科技戰士可以每天都練,一天練兩場呢?
這是因為,類固醇可以對抗皮質醇,它會搶佔壓力激素的受體點位,對抗皮質醇的分解代謝。
另外,有些類固醇可以增強恢復能力,比如群勃龍可以增加IGF-1(促生長因子),並增加紅細胞數量來提升血氧濃度,促進肌肉恢復並提升耐力。
藥物的威力超乎你想像,而科技戰士與自然健身者,完完全全是兩個物種,所以他的訓練方法和手段,對於自然健身者沒有參考價值。
對於自然健身者來說,你能承受多大的訓練量,早已由你的基因所決定了,如果訓練量、訓練強度超過了你的「基因鎖」上限,並不意味著你會進步更快,反而會越練越虛。
那麼具體練多久,多大強度,會導致皮質醇對健身產生較大影響,其實不能一概而論,個體的差異很大。
因為它一方面受個人的基因天花板限制,另一方面也受平時的生活和工作裡累積的壓力有關。
老楊個人的建議是:別焦慮,腳步放慢,健身不是改善健康與形體的「速效救心丸」,
它的效果需要長期才能體現。
對於大多數要為三餐奔波勞碌的上班族,沒辦法全職投入訓練,同時又自然訓練不使用藥物的業餘愛好者,那麼你最好降低對於健身「快速起效」的目標預期。
比如說,你的目標是漲5斤肌肉降5點體脂率,那麼你用一個月達成,還是用十年來達成,本質上沒有任何區別。
你就算只花一星期達成目標,老闆也不會給你加薪。
——但你如果因為訓練過度影響了工作,老闆一定會扣你薪水。
相信這麼簡單的道理你肯定懂。
綜合起來有下面這幾點:
每周訓練3-4次,連續訓練不超過兩天;每次不超過1.5小時(含熱身);練前吃點碳水,不要空腹訓練(低血糖也會導致皮質醇升高);少加班,別熬夜。剩下的,交給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