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脫穎而出的古建築,朱元璋為其命名,就藏在南京鬧市中

2021-01-14 騰訊網

文/古怪旅行社,歡迎轉載分享。

旅行,需要一顆安靜的心和不停的腳步。不停的遇見,不停的思考,不停的流失自己的思想,不停地更新自己的記憶。

提到江蘇的南京這個城市,值得一說的就是自然景觀還有建築景觀,其中大家最先想到的建築景觀,一般都是夫子廟,南京城牆等,這些標誌性的建築。然而大家卻忽略了一處大規模的古建築群,還是我們國家的一處AAAA級景區,是國家中重點的一處文物保護單位。

它就是「朝天宮」,不知道大家之前有沒有聽說過呢?它就藏於南京的鬧市秦淮區域,是江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一處古建築群,景區內部坐落於的都是明清時期的古建築。它的歷史是很悠久的,最早的建造時間是春秋時期,在那時是吳王夫差所在這裡修建的冶城。

是南京地區最早的一處城邑,在東晉時期這裡有開始了冶城寺的修建,它是一處很重要的建築之地,在南朝時期這裡還曾經是南方地區,最早的一處科研機構的駐地,隨後經歷了悠久的歷史長河,還轉變成為了學廟,貨位道宮,在明朝這裡有經過重建,並且改名為了朝天宮。

這個名字的由來,也並不是隨便擬定的,而是出自明太祖朱元璋的手筆,它所傳達的意思就是「朝拜上天、朝見天子」,大家從這個字面意思就能知道他的大概,是朱元璋下詔御賜的。在當時這個景區,是最高等級的一處皇家道觀,它的對位是很與眾不同的,這也使得它能從中脫穎而出。

除了是道觀這裡還是當時皇家貴族,經常前往祈福之地,也是文武百官演習拜見天子的地方,它的建造機制是很高級的,在現存的古建築群中排行首位。上面說它的建造風格是明清殿宇式的,除了保留著明代的建築,這裡還展示著清朝的建造風格,據說這裡是乾隆六下江南,必去的一處遊玩聖地。

乾隆還為這裡留下了五首御詩,這些古代事件的發生也使得這個古建築,文化價值方面提高了不少,至今為止它的歷史已經有上千年之久了,身為六朝古都,這個城市的古建築景區很多,朝天宮確實是一處容易被大眾忽視之地,但是它所記載的卻是半部南京的古代史。

針對--南京脫穎而出的古建築,朱元璋為其命名,就藏在南京鬧市中,這一話題的分享,大家怎麼看呢?歡迎評論區留言!

往期精彩

濟寧一縣城「崛起」有望!礦產資源儲量豐富,現如今已是高鐵大城

鎮江代管的一大縣市,石灰石儲量達20億噸,實力或將趕超張家港

運城有望「撤縣設市」的縣城,礦產資源十分豐富,未來大有可期

河南一寶藏古建築,前後耗時30年進行重修,就在濟源地區

漢中一縣城,即將邁進高鐵時代,「撤縣設市」或將實現

相關焦點

  • 江蘇南京朝天宮,是明朝皇帝朱元璋為「拜天」、「見天子」而命名
    朝天宮是長江南岸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築群,相傳這裡原是吳王夫差建造的冶煉城,此後,各朝代都在這裡修建了土建工程,並修建了一些亭臺樓閣,這就是現在的南京博物館,朝天宮位於南京市秦淮區朝天宮街水西門一山,它是江南地區海拔最高、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築群,朝天宮是明朝皇帝朱元璋為
  • 南京有代表性的古建築,是古代皇室貴族焚香祈福的道場,4A景區
    古建築隨著我國歷史的不斷發展將保持得比較好,隨著一個地區歷史的不斷豐富,許多古建築正在建造中,但許多古建築正在歷史中消失。即使保存下來,大部分也只剩下部分遺蹟,所以很多方面古建築的發展在這方面也很遺憾,但這座古代宮殿建築比較幸運。
  • 歷史故事——朱元璋與南京鹽水鴨
    南京號稱「鴨都」,並享有「金陵鴨饌(zhuàn)甲天下」的美譽,南京人素以喜食鴨饌著稱,而今,鴨饌已成為南京人日常飲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最常見的菜品之一,想加個菜了,必定是去「斬碗鴨子」,臨時來了客人,也得「斬碗鴨子」。南京被稱為我國鴨饌的發祥地,素有「無鴨不成席」一說,南京人對於鴨的喜愛,那是無貧富貴賤之分,有錢人食之不為賤;窮苦人食之也不困難。
  • 朱元璋選址明孝陵 竟與宋濂遊玩南京鐘山有關?
    元末時節,宋濂又在青蘿山麓搭建了一處隱居勝地,並命名為「青蘿山房」。其實,宋濂的山水情懷一直在,到南京後,他也保持了自己的山林之志。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二月,宋濂同劉基、夏煜、章溢等人慕名遊玩了有帝王氣象的名山——鐘山。鐘山又名金陵山,北山。漢末時,秣陵尉蔣子文追逐盜賊死於山下,孫權封他為蔣侯。
  • 江蘇24|南京——中華門
    春季自駕遊第23天(3月16日)上午8:30,從速8酒店步行約600米到中華門,遊南京中華門甕城。1988年同南京明代城牆一道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華門始稱聚寶門,導遊介紹:據《明史》記載,該城門建造時,因根基不牢,屢建屢塌,有謀士向明太祖進言說:把沈萬三的聚寶盆埋壓在城門基礎土層下面,就不會塌陷;於是朱元璋下詔強行徵收了沈萬三的聚寶盆,並將其埋壓在城門的建築基址下面,有了聚寶盆的扶助,城牆根基不再塌陷,因此,甕城城門建造後被明代朝廷命名為聚寶門。
  • 南京城牆行
    元朝至正二十年(1360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此山指揮伏兵八萬,大敗勁敵陳友諒四十萬軍隊,為大明王朝建都南京奠定了基礎。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9月,明太祖朱元璋駕臨盧龍山,將其更名為「獅子山」。三月後,在其親撰的《閱江樓記》中言明了更名原因:「一峰突兀,凌煙而侵漢表,遠觀近視,實體狻猊(獅子之別名)之狀,故賜名曰獅子山。」自此,「獅子」替代了「盧龍」。
  • 丁芒:南京的魅力
    多少歷史,沿著時光的蹬道,來到南京;又有多少現實,在眷念地矚望著歷史的長卷。這中山陵高高的平臺上,正是歷史與現實銜接之處。誰來到中山陵,都不由得用天文鏡向瀰漫於南京的歷史的星支窺望,向那些朝現實世界奔騰而來的歷史的銀流,發出歡呼! 南京如數家珍:在兩千四百多年的建城史中,她曾經是十朝故都。
  • 明朝唯一沒有就藩而葬在南京的親王,記朱元璋第二十子韓王朱松
    前言:明太祖朱元璋一共26個兒子,除長子朱標冊為皇太子,第二十六子朱楠年幼未封外,其餘24人均或封親王。24人中1人早夭(趙王朱杞),1人晉升帝系(燕王朱棣)。剩餘22位親王中只有1人沒來得及就藩就不幸去世,死後葬於南京,也沒有遷葬到其封國。這位親王就是今天本文的主角:朱松。
  • 到南京旅遊,別的地方可以不去,但一定要來南京城牆
    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非常豐富的人文歷史景點, 南京是我國四大古都之一,有非常多的歷史遺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南京的城牆, 南京的城牆也被稱為「南京明城牆」,明代初,朱元璋聽朱升的「高築牆」提案後,大力推動土木建造,距今已近600年, 主要用途是防止入侵敵人,確保南京的安全。
  • 關注 | 龍蟠虎踞:南京城市史展
    孫中山先生創立中華民國,在由封閉的封建城市轉為開放的新型都城的過程中,南京成為近代都市的典範。2500多年建城史,450多年的建都史,南京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在中國歷史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南京有著鐘山龍蟠,石頭虎踞的山川形式,南連吳越,西接荊楚,襟帶江淮,自古就盛傳有王者之氣。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是南北文化交流接續、匯集融合的重要區域,形成了獨特而深厚的文化底蘊。
  • 南京發現朱元璋女兒墳墓,墓中竟有「活人」居住?難道是守墓人?
    南京發現朱元璋女兒墳墓,墓中竟有「活人」居住?難道是守墓人?在一些歷史話題的小說中,就有古墓派,這是金庸小說《神鵰俠侶》中,虛構的門派。因居住古墓而得名。當年,全真教始祖王重陽舉義師反抗金兵,建造了一座石墓存放軍糧物資,其中機關眾多。
  • 定都南京:為何稱帝10年後,朱元璋才最終正式決定?
    然而,朱元璋建立的大明卻是個例外:洪武元年(1368年)稱帝,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式改南京為京師,中間整整隔了10年。這又是什麼原因呢?還得從朱元璋率軍渡江時說起。那一年,也就是1355年,便有人向其建議先取金陵,根據形勢變化再做打算。
  • 巍峨中華門,記錄著石城千百年的歷史,見證著南京的滄桑變化
    明史記載,1356年起兵反元的朱元璋召見隱居的老孺朱升,詢問奪取天下的策略,朱升說了九個字,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朱元璋欣然採納了朱升的建議,終在十年後開創了一個新的王朝。定都南京之後,他仍將城防建設作為首要工程實施,對原先的歷代城牆進行全面改造。
  • 到南京,這些地方是必打卡之地,去過8個以上的不多!
    南京是我國有名的古都,六朝古都、十朝都會,謝朓在詩裡是這樣寫的: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 南京是一個既古老又現代化的城市,因為在南京市區還依然保留著幾百年前至民國時代的古建築,在城市裡面,是一種新老交映的美好景象。
  • 南京現存的一個園林,是朱元璋專門為徐達修建的,你知道是哪嗎?
    南京是一座古城,明清時期是全國和江南的政治中心,保存了許多歷史遺蹟,南京的明陵、古城牆、夫子廟和總統府是著名的景點,而離夫子廟不遠的展園很少被遊客參觀,展園是南京最古老的明代園林,它位於南京市中心,有600多年的歷史,建於明初是中山王徐達的居住園林。
  • 去南京旅遊,這些地方記得去,不然你會後悔
    很多小夥伴問我,去了南京可以到哪兒玩?今天,我就來分享一下。這兒有其歷史意義,在這兒可以增長知識並了解一個時代的生活。進院景色宜人,而且兩側都有花園,有山石有流水,水中還有魚,景色很美! 這裡有宛若天成的園林風光,有民國時期宏偉的建築,有國軍工作時的氣派,有意蘊豐富的歷史遺蹟。來到總統府,作為南京的地標之一,你一定會不虛此行。
  • 南京有座城門,可藏兵3千、儲糧萬擔,磚上刻字保存六百多年
    這裡是胡恩泰的旅行雜貨鋪,販賣旅途中有趣的點滴,歡迎關注點讚。南京是國內知名的「六朝古都」,從三國時期開始,連續有東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六個國家在此建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的歷史。如今的南京城還保留了相對完整的明代城牆,其中中華門城堡是南京明城牆的十三座明代京城城門之一,這裡絕對算是如今南京城牆觀光旅遊的精華之一。為什麼說中華門值得來觀光旅遊呢?因為它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城門,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結構最複雜的堡壘甕城,有「天下第一甕城」之稱。不論是在軍事上、歷史上、還是在文化上、城建史上,都佔有重要的地位。
  • 安徽一城市「藏不住」了,被南京「盯上」,未來有望設轄區大發展
    而且在安徽整體經濟的推動下,國內管轄的城市被大家稱為「藏不住」,這是怎麼一回事?第一,這個所謂的藏身之地就是馬鞍山,所處的位置十分優越,東南與江蘇的南京相距甚遠,因此一直以來,這裡與南京的聯繫較為頻繁。特別在經濟發展方面,能持續受南京的帶動,今天更是在2020年的外貿百強城市排行榜中脫穎而出。
  • 大明建國後除了南京,朱元璋還在北方建了一個國都,合稱「兩京」
    朱元璋對應天(南京)有著深厚的感情,自從佔據應天后,他才積聚了雄厚的勢力與張士誠、陳友諒形成對抗。但是在建國稱帝後,朱元璋就不得不面臨兩個大難題:第一個是選擇何處作為國都,第二個是用什麼方法來維持朱家的統治。
  • 江蘇南京的明孝陵,萬株梅花競相開放,唯美夢幻的「天下第一梅山」
    明孝陵坐落於南京市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位於南京鐘山風景名勝區,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與其孝慈高皇后馬氏的合葬陵墓,因諡號孝慈皇后,故名孝陵,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明孝陵命名在中國帝王陵寢上是極其特殊的,既不是取自地名,也不是取自皇帝的尊號、諡號,而是來源於與朱元璋合葬的馬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