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文章:,感謝您的閱讀!
經常健身的朋友可能對「瓶頸期」這個詞並不陌生,瓶頸期的出現意味著你需要改變你的訓練方式和訓練量。那麼什麼是健身瓶頸期,又怎麼判斷自己是否到了瓶頸期呢?
首先筆者認為瓶頸期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真瓶頸期,就是自己真遇到瓶頸了,每天訓練時間與訓練效果不成正比,第二種是假瓶頸期,他們只是急於求成,在短期內沒看到什麼進步,就覺得自己遇到瓶頸了。
對於第二種人來說,只需要調整好心態一步一個腳印慢慢來就可以突破他們所謂的「瓶頸期」。
現在來說一下怎麼判斷自己是否到了瓶頸期。
在一個人剛開始健身的時候,可能由於以前沒有過太多的運動和太集中的鍛鍊,這些活動對於身體造成的刺激很大,而在這段時間不管是增肌還是增加力量的效果都非常好。經過一段時間後,不管是增肌也好,減脂也好,當身體適應了你的運動強度以後,都會出現一段瓶頸期。所以,出現瓶頸期的第一個條件是:「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訓練」。
一般來說剛剛接觸健身的新手是不會遇到瓶頸期的。
現有的訓練以及飲食方式,身體已經開始適應,在一段時間內力量,體型和體重都沒有明顯的變化。
很多健身者在訓練一段時間後會對健身感到枯燥厭煩,長期保持這種負面心態會讓訓練效果大打折扣,長此以往也會造成瓶頸期。
一般來說以上三點就是造成瓶頸期的主要原因。
首先你需要改變你的訓練方式一段時間,重新安排訓練次數,訓練順序和組數,不能和之前的方案相同。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多休息,讓肌肉徹底恢復和放鬆。想讓肌肉增長,必須保證足夠的休息。瓶頸期的肌肉也會累,這個時候可以去休息,做什麼都可以,只要能讓你的身體和心理放鬆下來。充足的睡眠也能讓你的精力更加充沛,更好地投入以後的運動中去。
第二,筆者在前文中提到,進入瓶頸期後,則代表肌肉已經習慣了你的鍛鍊模式,所以鍛鍊後效果不是很好。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更換動作。比如把深蹲換成腿舉,比如把側平舉換成推肩。除了變換動作以外,我們也可以通過變換動作速度來尋求突破。比如做深蹲的時候控制延長蹲起時間,或者是在最低點保持住幾秒。我們也可以改變運動速度,比如慢跑變快跑慢跑相結合。
那麼這篇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各位的閱讀,如果喜歡這一篇文章的話,不妨發給身邊的有所需要的朋友,各位朋友對這篇文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祝您有一個美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