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中行「大宗商品」(原油寶)業務事件繼續發酵,受投資者維權等多重因素影響,中國銀行A股股價跳空低開於每股3.49元,隨後快速低開低走,終盤報收於3.46元,全天下跌1.98%,總市值縮水逾206億,跌幅大於工行、建行等上市銀行。
圖為中行A股日線圖
與此對應,昨日美油期貨價格連續兩日反彈,6月合約已經自21日的最低價格6.5美元/桶反彈至15.3美元/桶(昨下午17點價格),漲幅135%。
圖為昨下午14:58分美原油期貨6月合約價格
曾多次參與CME原油期貨市場交易的投資者老範對此評論到,中行原油寶事件在國際市場已經告一段落,但此次事件暴露的深層次難題也開始呈現在大家面前。值得深思的是:中行原油寶為什麼掛鈎美油期貨合約?國內原油期貨不「香」嗎?
世紀之問的隆隆之聲響於雲霄!
各種「寶寶」們掛鈎產品均為境外期貨品種
實際上,除了中行原油寶外,工行、建行等其它大行的「XX油寶」、「貴金屬寶」等各種「寶寶」們,相當一部分底層交易框架中掛鈎的均是境外交易所的相關期貨合約。而上期所、大商所等國內期貨交易所運行日益成熟的相關大宗商品卻鮮有大銀行主動介入。
圖為中行大宗商品業務掛鈎產品一覽表
圖為建行大宗商品業務掛鈎產品
記者注意到,中行、建行等大宗商品業務中掛鈎的均是CME、CBOT、COMEX等境外交易所上市的期貨合約,沒有一家國內銀行的大宗商品業務掛鈎的是上期所、大商所、鄭商所等境內交易所。
「國內期貨交易所一直希望,也一直提供各種服務希望國內銀行參與境內期貨市場,但目前推進進度有限。」某境內期貨交易所人士告訴記者。
據其介紹,以大商所為例,大商所自2003年起就開始了商品指數的研究,近年來,為積極響應市場機構的商品指數化投資需求,圍繞指數研發、指數應用與推廣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截至2020年4月份,大商所已公開發布43隻商品期貨指數。
但上述境內交易所的創新業務在銀行大宗商品業務中難覓其蹤!
境內銀行大宗商品業務路在何方?
中行原油寶事件使境內銀行大宗商品業務的前景迷霧重重。當前,已有建行、中行等多家銀行暫停原油寶類產品的開倉權限。
境內銀行大宗商品業務路在何方?
「關鍵是破除阻礙境內銀行參與境內商品期貨市場的政策限制!」某銀行大宗商品業務人士告訴記者。
據了解,1996年1月31日,國務院下發了《國務院批轉國務院證券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進一步加強期貨市場監管工作請示的通知》(國發[1996]10號),建議各類金融機構一律不得從事商品期貨的自營和代理業務。
根據文件精神,人民銀行於1996年7月16日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關於禁止金融機構進入期貨市場的通知》(銀髮[1996]240號),明確禁止金融機構從事商品期貨的自營和代理業務。
2010年10月26日,人民銀行、銀監會(編者註:現為中國銀保監會,以下相同)聯合發布《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告(2010)第15號》,宣布銀髮[1996]240號文失效,理論上銀行不再被禁止從事期貨交易。
但國發[1996]10號文的影響延續至今,銀監會對於銀行從事國內期貨交易的態度仍然非常審慎。
當前政策方面,《銀行業金融機構衍生產品交易業務管理暫行辦法》規定:銀行業金融機構從事與外匯、商品、能源和股權有關的衍生產品交易以及場內衍生產品交易,應當具有中國銀監會批准的衍生產品交易業務資格,並遵守國家外匯管理及其他相關規定。由此可見,監管機構為銀行參與商品期貨或成為交易所會員在制度層面預留了空間,但對於以何種形式取得銀監會審批沒有明確的規定。
上述銀行人士介紹,經過銀監會同意,上海期貨交易所上市的黃金期貨和白銀期貨允許部分商業銀行以交易所自營會員的方式參與自營交易,可以借鑑相關制度作為參考。
《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於商業銀行從事境內黃金期貨交易有關問題的通知》(銀監辦發[2008]35號)規定:「商業銀行從事境內黃金期貨交易應取得期貨交易所會員資格。商業銀行在向期貨交易所正式申請從事黃金期貨交易業務的會員資格前,應就本通知第二條的準備與落實情況、自我評估報告完成情況與中國銀監會進行溝通交流,並取得《無異議函》」。
根據相關監管文件精神,銀行從事期貨交易需獲得銀監會審批,並獲得銀監會的《無異議函》或其他批覆文件。但截至目前,銀監會明確允許銀行從事的期貨交易品種僅限於黃金期貨和白銀期貨,對於銀行從事其他品種期貨交易的申請均未予審批通過。
「2016年,工商銀行曾擬申請成為某境內期貨交易所的自營會員,從事相關商品期貨交易,但銀監會並沒有許可,現階段銀行從事境內期貨交易在操作層面難度很大。」上述人士告訴記者。
在國內銀保監會審慎批准境內銀行參與境內期貨市場的政策方針下,中行原油寶等各種「寶寶」紛紛劍指海外,通過大宗商品業務的方式間接提供通道讓境內個人投資者從事境外期貨交易。
於是,在美油期貨5月合約跌至-40美元/桶的時候,是誰在裸泳?一目了然!
業界人士喊話「原油寶們」:回來吧!
「是時候適當放寬國內銀行參與境內期貨市場的限制了。」上述商業銀行人士說道。
實際上,我國期貨市場經過近30年的發展,鐵礦石、銅、塑料、甲醇等各種境內特色品種已經成為全球重要的定價中心,市場運行日益完善,期貨市場發現價格和規避風險功能已經得到全世界投資者的認可。
「當前,境內期貨交易所開放力度不斷加快,鐵礦石、銅、PTA等品種國際化步伐穩步推進,如果監管部門一味的限制銀行系統參與境內期貨市場,中行原油寶事件絕對不是最後一次,下一次可能就是別家銀行的同類產品出問題。」老範稱。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
「當前,人民群眾對於大宗商品的投資保值需求日益增加,這也是中行原油寶等銀行大宗商品業務的群眾基礎。國家政策層面應該放開各項政策限制,通過銀行發行各種大宗商品價格指數,讓廣大的人民群眾能夠享受中國期貨市場高速發展帶來的紅利。」上述人士說道。
顯然,境內銀行的各種「原油寶們」:是時候回來了。
原油交易,點此下載東方財富期貨App,馬上開通期貨交易帳戶>>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責任編輯:DF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