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9年,劉備打敗曹操,奪得漢中。手下文武們明白劉備的心思,集體上表給漢獻帝,請求加封劉備為漢中王。比較有意思的是,在上表大臣的署名排列中,諸葛亮僅僅排名第五位,關羽,張飛,黃忠則名列第六,第七,第八位。排名前四位的是誰呢?為何作為主要謀士的諸葛亮,和心腹愛將關羽,張飛,黃忠的排名靠後。其實這個《漢中王勸進表》的順序排名是很有講究的。
排名第一的是馬超,馬超出身顯赫,很早就是諸侯之一,也是受過漢朝冊封的正兒八經的侯爵。論聲望,地位而言,在劉備集團那是首屈一指的。劉備還在創業的時候,馬超就已經雄踞涼州。祖上是伏波將軍馬援,馬援有一個小女兒是漢明帝劉莊的皇后,明德皇后。所以馬超領銜上表,再合適不過了。
排名2-3的三位,都是從屬於劉備左將軍府的成員。公元199年,劉備聯合曹操擊敗了呂布,被東漢朝廷加封為左將軍。排名第二的是左將軍長史領鎮軍將軍許靖,許靖這個人在當時名氣極大,許靖年輕的時候和他的堂弟許邵,喜好評論當時的人物,那句著名的「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就是出自許邵之口。許靖當初在劉璋手下做太守,劉備圍攻成都的時候,曾經想逃跑出城,投降劉備。後來劉備對此很不齒,法正勸說劉備,說這樣有名望的人都不用的話,會惹得天下人的非議。劉備沒有辦法,才重用了許靖。
排名第二位是營司馬龐羲,龐羲這個人是劉焉,劉璋父子二人的重臣,在益州經營了二十多年,並且把一個女兒嫁給了劉璋的長子劉循。在益州的勢力是樹大根深,是益州本土派的代表人物。劉備初到益州,根基未穩,取得他的支持是很重要的。
排名第四位的是議曹從事中郎軍議中郎將射援,射援本人,史書上記載的不多,但是射援是漢末名臣皇甫嵩的女婿。皇甫嵩可算是漢末的頂梁柱,平黃巾,定涼州,為漢朝立下汗馬功勞。被皇甫嵩收為女婿,射援自然課非同凡響。射援有皇甫嵩的光環加持,分量可想而知。
這四個人,一個是將門之後,名門望族,一個是天下名士,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一個是益州本土派的領袖人物。最後再加上一個漢末大功臣的後人。這四個人領銜上表,支持劉備做漢中王,魏吳兩家也無話好說。從諸葛亮開始,就是跟著劉備創業的團隊代表了。論功勞,當然創業團隊的功勞大,論名望地位,還是前四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