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養生 ▏中醫說,人有「五勞七傷」,對照看看你一天傷自己幾回?

2020-12-23 澎湃新聞

中醫說,人有「五勞七傷」

你一天傷自己幾回?

人的身體就像一臺機器,用到了一定程度就會老化、運轉不良。

如果我們節省著用,就能安穩地多「用」些年。如果我們過度使用,那麼身體就會很快「報廢」。

在中醫理論中,早已將身體的「使用指南」做了總結,並簡單地用「五勞七傷」一詞將有損健康的行為簡單而全面地概括了出來。

那麼,您知道是哪「五勞」又是哪「七傷」嗎?快來看看您中了幾個!

什麼是五勞

《黃帝內經》中云:「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

那麼,我們該怎麼理解呢?

1

久視傷血

是指如果一個人長時間用眼過度,會導致視力下降,還會讓人體的「血」損傷。

因為肝主血,肝開竅於目,通俗的來說就是肝和眼睛是相聯繫的,肝氣疏洩,肝臟滋養,人的視力就會好,所以用眼過度,會損傷肝臟,影響血的調節。

所以你現在也會明白為什麼大家常說多吃豬肝、雞肝對眼睛好了吧?

2

久臥傷氣

說的是人天天躺著不運動,體內的氣血就運行不起來了,就會傷及人的氣。

3

久坐傷肉

久坐其實傷的是脾。

俗話說「跑著不如走著,走著不如站著,站著不如坐著,坐著不如躺著。」

有些人就是這樣懶,由於不愛動彈,脾的運化功能很差,吃飯也不會覺得香。

常聽人說,今天胃口不好,沒啥想吃的。那你就可以問問他,你是不是坐了一天了?

4

久立傷骨

久站其實傷的是腎。

常聽人說,站時間久了腰疼。因為腎主骨,如果老是站著的話,就會傷及腎,腰部、腿部就會出現問題。

5

久行傷筋

久行其實傷的是肝。

這裡的「行」指的是行動,也就是幹活。因為肝主筋,過度勞累和運動就會傷及肝臟。

什麼是七傷

《諸病源候論》指出:七傷為大飽傷脾,大怒氣逆傷肝,強力舉重、久坐溼地傷腎,形寒飲冷傷肺,憂愁思慮傷心,風雨寒暑傷形,大恐懼不節傷志。

那麼,「七傷」是如何傷身的呢?

1

大飽傷脾

大飽,其實就是吃得過飽、吃多的意思。經常吃多,首先是傷害腸胃,降低消化功能,出現消化不良、便秘、口臭、胃潰瘍等問題。

而長期如此則會增加肥胖、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風險。

2

大怒氣逆傷肝

中醫認為長期生氣,容易導致肝氣鬱結,而肝氣鬱結則會導致生理功能的紊亂,如月經不調、乳腺增生、內分泌失調。

3

強力舉重、久坐溼地傷腎

所謂強力舉重,意思很簡單,即勉強自己舉起重物,容易導致肌肉、腰部扭傷。而中醫認為腰為腎之府,腰受傷了,腎也易受傷。

而久坐潮地,指的是長時間坐在陰冷潮溼的地方,身體容易受到溼氣、寒氣的入侵,也容易傷腎。

4

形寒飲冷傷肺

其意思是說,身體一旦受涼,或吃了寒冷的食物,肺臟則容易受傷,就會出現咳嗽、咳痰、流鼻涕、鼻塞等問題。

5

形勞意損傷神

身體過於疲勞、疲憊,經常憂慮,思考過度,當然會精神勞累。

不能勞逸結合,疲勞過度,易出現抵抗力下降、失眠、神經衰弱等問題。

6

風雨寒暑傷形

風雨寒暑在中醫裡指的是導致疾病的「四邪」,其實也指外界環境對人體的傷害,如淋雨、受涼、中暑等,這些都會導致身體疾病。

7

過度恐懼傷志

人的情緒與健康密切相關,過度的恐懼、房事沒有節制,容易傷腎,繼而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容易出現多種疾病問題。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五勞七傷」實際上是經常被人忽略的,所以才會「積勞成疾」。

所以我們要想健康長壽,大家一定要學會避開五勞和七傷哦~

來源:養生中國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科學養生 ▏中醫說,人有「五勞七傷」,對照看看你一天傷自己幾回?》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中醫說,人有「五勞七傷」,你了解多少?
    來源:新浪財經2020年1月6日,天津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布健康知識:《中醫說,人有「五勞七傷」,你了解多少?》人的身體就像一臺機器,用到了一定程度就會老化、運轉不良。在中醫理論中,早已將身體的「使用指南」做了總結,並簡單地用「五勞七傷」一詞將有損健康的行為簡單而全面地概括了出來。
  • 五勞七傷(成語裡的中醫)
    五勞七傷泛指各種疾病和致病因素。五勞是指心、肝、脾、肺、腎五臟勞損;七傷是指喜、怒、悲、憂、恐、驚、思七情傷害。在中醫學裡,「五勞」是指:久視,久臥,久坐,久立,久行這5種過勞病因素。《黃帝內經·素問·宣明五氣篇》:「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七傷」是指憂愁思慮傷心,大怒氣逆傷肝,形寒飲冷傷肺,大飽傷脾,強力舉重、久坐溼地傷腎,恐懼不節傷志,風雨寒暑傷形。總的說來,這些均為諸虛百損之症。造成「五勞七傷」的原因很多,有的還與食品的「五味」、節令的「四時」甚至風向的方位有著密切的關係。
  • 中醫:為了健康,應避開「五勞七傷」!具體指的是什麼?
    現代人的健康問題,還是挺讓人擔心的,有些不良的習慣,就會給健康帶來問題。不過,值得慶幸的就是,隨著各種問題的發生率變高,養生的人群也日益增多。說到養生,就有人提出一個疑問,就是在養生過程中,無意之中聽過中醫有這樣說法,說的是五勞七傷,就好奇究竟說的是什麼,應該如何去改善?
  • 中醫教你如何在對應時間養生:一天之中如何養生
    中醫中有一個詞叫因天之序,意思是天道自然的順序,世間萬事萬物的發展,一定是以生發、生長、收斂、收藏這個順序進行的,我們的人體也一樣。中醫養生講究時間和方法,在古代,一天被分為十二個時辰,每一個時辰都有自己的養生方法,下面我們不如來看看在一天當中,什麼時候養什麼生吧。子時(子夜11~凌晨1時),好好睡覺。這段時間正是中醫養生中特別強調的「子覺」時間。
  • 科學養生 ▏膝蓋比你老得快!一個動作測試膝蓋年齡,有問題要補救
    科學養生 ▏膝蓋比你老得快! 膝蓋比你老得快一個動作測試膝蓋年齡有問題要補救「膝蓋又疼了」這幾乎成了膝關節炎患者的口頭禪。
  • 科學養生 ▏健康小知識;揉腹養生壽更長,它是最好的自我保健方法之...
    科學養生 ▏健康小知識;揉腹養生壽更長,它是最好的自我保健方法之一,防病治病功效多!揉腹養生壽更長中醫認為,人體的腹部為「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黃帝內經》就有記載:「腹部按揉,養生一訣。」我國唐代名醫孫思邈曾經寫道:「腹宜常摩,可祛百病。」揉腹不但可防治胃腸病,而且對許多慢性病如糖尿病、腎炎、高血壓、冠心病、肺心病等,都有輔助治療作用。
  • 科學養生 ▏中科院院士、心腦血管專家醫師的10句話,對中老年人太...
    國醫大師陳可冀教授,是中科院院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著名心腦血管科專家、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會長,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西苑醫院心血管病中心主任。陳可冀中科院院士心血管科專家談到我們心血管病人每天要遇到的飲食問題,從醫60年的陳可冀教授結合國人的飲食習慣,總結了10條飲食原則,對心腦血管疾病有非常大的幫助,一定要看看!1. 在牛奶和豆漿之間,選擇喝豆漿。
  • 中醫常說的「五勞七傷」是什麼?為了健康,這些行為儘量避免
    生活中經常會聽到一個名詞,就是五勞七傷,但很多人並不知道五勞七傷指的是什麼?其實五勞七傷指的是身體受到損傷的情況,某些部位或者某些不良生活習慣影響下就會出現五勞七傷。因此,平時應該通過好習慣的養成促進身體健康,否則發展成了五勞七傷,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
  • 【學會中醫】源於《黃帝內經》的智慧:中醫養生四大基石之運動養生
    ★運動養生:通過練習中醫傳統保健項目的方式來維護健康、增強體質、延長壽命、延緩衰老的養生方法。常見的養生保健項目有: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六字訣等(「素養」第29條)。人類很早就知道通過運動來健身和養生,早在先秦時期人們就以舞蹈來舒筋活絡,流通氣血,防病祛病。
  • 科學養生 ▏這24條「醫囑」是醫生最想跟你說的話,一定得學好記住!
    這24條「醫囑」是醫生最想跟你說的話所謂隔行如隔山,有哪些普通大眾不知道但醫生清楚的事?今天小郎中就給大家總結一番,快看看你知道幾個?06心血管內科醫生:冠心病人飯後不要百步走身體素質良好的人飯後可以散步,但老年人或體質較弱者餐後應休息半小時至一小時再去運動,有冠心病者尤應注意。
  • 八段錦的秘密,五勞七傷往後瞧,千金難買的關竅,不捨得埋沒
    要說八段錦中,五勞七傷往後瞧這一個式子最為令人困惑。病的這麼厲害,都五勞七傷了,往後瞧瞧,就能治好嗎?讓誰聽見也不信啊。但是,大河明確的告訴大家。今天這個式子的秘密,可謂是隱藏著千金不易的關竅,就像八段錦前面幾個式子一樣,你只要是知道了這裡面的秘密,就一定會拜服先人們的偉大與精妙。
  • 科學養生 ▏秋季健康小知識;這8個人體最虛弱的地方,拍一拍,大病小...
    科學養生 ▏秋季健康小知識;這8個人體最虛弱的地方,拍一拍,大病小病不上門!中醫有一個養生的重要方法就是拍打八虛。為什麼要拍打八虛呢?因為八虛是五臟邪氣所藏匿的地方,八虛,在《內經》中僅出現在《靈樞·邪客》篇,是專門用於人體部位的術語,是指人體兩側肘、腋、髀、膕八個部位。「虛」在這裡的含義為虛陷、薄弱之處。《內經》認為,這八處部位有五臟真氣所過、相應血絡所布,因此和五臟聯繫密切。
  • 科學養生 ▏小心!大腿出現這種疼痛,預示膝蓋磨損!快學一個動作養...
    快學一個動作養膝蓋~時至深秋,天氣轉寒,不少人的腿腳又「不利落」了,關節酸脹、晨僵、上下樓梯困難等症狀準時找上了門。雖然說寒冷、受寒和骨關節炎的發病並沒有直接關係。但是,寒冷卻是檢驗關節健康程度的「照妖鏡」!秋天膝蓋有這些症狀的,您要小心了。
  • 國醫大師石仰山:中醫絕不只是養生!不要丟了中醫的「魂」!
    石仰山:這幾年打著「中醫養生」旗號的偽大師一個接著一個,再加上一些商業廣告的誤導,讓老百姓對中醫產生了一些誤解,比如,總把中醫和養生聯繫在一起,以為中醫就是用來養生的。《黃帝內經》上說:「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
  • 拉筋方法,拉筋就是拉韌帶,中醫經絡拍打拉筋,駱駝式,運動養生
    拉筋方法,中醫運動養生,健身氣功,易筋經,中醫經絡拍打拉筋,我自己個人理解,首先做一個站姿體前屈,看看自己的手能到哪(這實驗柔韌性越差效果越明顯,要是你本來站姿體前屈就能全手掌觸地那估計這對你來說沒啥效果),記住這個位置,然後站起來掛眉毛,輪刮眼眶做過沒?
  • 【傳統中醫養生篇】春日養生全攻略(精華)
    更多的是思考、覺醒、回歸…… 很多人說,沒事做,好閒啊,呆家裡快要煩死了,那是因為他們並沒有真正安靜下來,並沒有認真看看這個家的感覺和環境。如果他們真的有「看見」這個空間的能力,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跟我一樣,每天真的會非常忙碌充實。 其實當我們真正停下來、安靜下來的時候,你會發現原來我們需要的,真的好簡單、好少。
  • 漫說中醫|中醫養生精要:順應自然 健行健遠
    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由關注疾病向重視養生轉變。「養生」一詞最早見於《孟子·離婁下》,但講的是奉養父母。《孟子·盡心下》中「養心莫善於寡慾」,已經談到養生的原則和方法。《莊子》的《養生主》一文,專談養生的要領,強調要順應自然,忘卻情志,不為外物所滯。中醫養生,強調「治未病」。
  • 喝紅酒真的能養生嗎?一天一杯紅酒真的好嗎?看看專家怎麼說!
    然而酒產品也特別多,除了我們特別熟悉的白酒啤酒洋酒之外,還有紅酒,紅酒有著妖嬈的色彩以及優美的芳香,讓很多人都醉人心脾,甚至就在前幾年紅酒也擁有著養腎功能被中國人推崇,也吸引著無數人在購買。可能在此時有很多小夥伴都會特別的疑惑,那麼人們經常都說紅酒養生,這是事實還是人們經常說的騙局呢?我們都知道,本身中國人就特別的注重養生,尤其是中醫,在每年的秋季中醫對於養生都特別的注重,也會給大家傳遞一系列的養生方式,比如說「冬吃蘿蔔,夏吃薑」等等這些一系列的飲食習慣,都是由於人們特別注重養生而流傳下來的。
  • 科學養生 ▏睡覺時有這種表現的人注意了!可能是大病徵兆,千萬別忽視
    睡覺時有這種表現的人注意了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涼」,雖然最近很多地方沒有下雨,但是「涼」卻沒有遲到,在這氣溫驟降的關鍵時刻,有些小毛病就會找上門。特別是對平時身體素質不強的人來說,睡眠不好就是最常見的問題。
  • 中醫: 有助養生的其他呼吸法
    人自從到了陸地以後,一站起來以後,肺擴張了,沒水了,就靠肺呼吸了,所以,皮膚逐漸就退化了。 為什麼呢?如果我們把一個埋在土裡邊,埋在土裡以後,你給他露著鼻子 結果他還是受不了。為什麼?雖然他的鼻孔開著,但他全身的氣孔都閉住了,不透氣。所以我們要時常要洗澡,保持皮膚的透氣性。 我們養生要調動皮膚,怎麼調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