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故事如何講才能圈粉?這3個小故事講好你就成功了80%

2020-12-16 廈九九Joy

我們在塑造自己個人品牌的時候,一定要講好三個故事。

01

第一個是成就故事,多寫我自己做成事的經驗和心得,就是我自己有做成了哪些成就事件,然後有哪些成長變化,以及我如何幫助別人做成的事,這個是反映你的價值以及你個人魅力的故事就是你的成就故事。

02

第二個就是動機故事,你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比如說我創辦了寫作賦能學院,我為什麼要創辦這樣一個學院?我的動機是什麼?因為我自己曾經經歷過那種覺得自己在孕期的時候,包括說生為女性,你在職場或者說在孕期的時候那種低價值感,甚至說可能做媽媽之後的那種低價值感,還有說你沒有太多的這種空間或者說渠道去實現自我的價值。

或者說得更直白一點,就是面臨當時的那種困境,沒有錢、生活壓力很大,我發現一路走來之後,一個普通人只要用好了自媒體,或者說利用網際網路上面的這些渠道去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其實就可以獲得不錯的收益。

而且能夠靠自己的興趣愛好去變現,去獲得有能夠去影響更多的人,那麼我就想要帶領更多的人去幫助更多的人,也成為也實現這樣一個目標,讓自己在精神和物質上面都能夠更加的豐盛。

這個其實就是我的一個動機,相當於也是我的一個動機故事,對吧?

03

再一個就是你的願景故事,你到底想要實現一個什麼樣的願景?像我現在除了說去做寫作訓練營,包括賦能學院,除了去幫助這些人;我未來還希望能夠為未來我希望能夠幫助1000名的女性去梳理他們的一個個人品牌,能夠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優勢和興趣愛好去實現更大的賦能和發展,這個也就是我的一個願景,當然我們需要用故事的方式去把它講述出來。

04

為什麼我們一定說要講故事?因為我們的頭銜和標籤是平面的,其實它是不立體的,但故事它是立體的,它是天然的像一個裝置一樣。一旦你聽到了之後,其實就會像釘子一樣釘在你的腦海裡,你的印象會很深刻。但是如果只是頭銜和標籤,你羅列了一堆,其實別人還是不知道你是誰,那個只是一個符號,但如果是故事,他是可以感受到這個人多方面的形象,是一個立體的。

可能有的同學就會說,我好像並沒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講,我的經歷很普通,然後我的生活也很平淡,事實上我們缺的並不是故事,而是發現故事的能力。

其實很小的一件事情你都可以把它講出來,你可能覺得說生活上面這麼小的事有什麼值得好講的,但其實你不知道這個故事可能對別人來說就是有啟發的,所以我們要去發現生活當中的一些能夠引起你的情緒反應的,或者說有價值的能觸動的,還是要提升你的感受能力。

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有非常多的閃光點和成長的故事可以挖掘的。你回溯自己過去幾十年,總是有那麼多的一個成長的印記,或者是一些裡程碑的事件,你直接就可以把它提煉匯總出來,然後通過一個故事把它講述出來,其實相當於就是去分享你的高光時刻。

05

但是我們要怎麼樣去分享?我們的成就故事應該怎麼寫呢?

因為我們在個人品牌建立初期,更多的還是去寫自己的成就故事。當然如果你有了更大的使命願景,想要做更大的事情的時候,比如說去創立團隊去創建公司,你當然需要你的動機和願景故事來吸引更多的人加入。

我們怎麼樣去寫成就故事呢?在徐哲榮的小說課這本書裡面有提到寫好故事的7個步驟,你只要問7個問題就能夠寫1個好的故事。它7個步驟是這樣的:

第1個是目標,就是主人公一定是要實現一個什麼樣的目標,但是他肯定實現不了,過程當中有很多的阻礙,然後在面臨阻礙和困難的時候,他是如何努力的,過程怎麼樣的,然後結果肯定是不好的,這個是第一部分就相當於到這兒這個結果是不好的。

然後他會接著出現一個意外或者是一個轉機,借著轉機這個契機之後,它又發生了什麼樣的改變,或者做了什麼樣的行動?最後,第7步實現了什麼樣的就是有什麼樣的成果。因為到這一步一般我們都是happy ending,有一個好的結局,或者它實現了什麼樣的目標,然後得到什麼樣的成果。

這7個步驟我們看到,它是相當於是有曲折的波瀾起伏的過程,從一開始為了一個目標去實現,怎麼都實現不了的一個差的結果,再到發生了一個意外或者轉機,最後實現了一個好的結果。

我們自己再去寫故事的時候,其實也是可以這樣的。如果說你覺得這樣子太複雜,那也可以簡化,就是我們通常去寫的時候,是從不好的結果開始的,主人公他已經為目標努力了,但是最後得到了一個差的結果,從這個時候開端去寫。

06

寫故事要有吸引力,通常其實你可以有一個小竅門,就是你一開始寫的是這個不好的負面的狀態很糟糕的,然後用一個低開高走的這樣一個態勢去寫,其實是更吸引人的。

如果你上來就說你特別厲害,特別成功,其實反而不容易讓讀者想要繼續讀下去。讀者更希望看到說你一開始可能也是一個不太好的狀態,但是你通過怎樣努力實現了一個什麼樣的目標。

所以我們總結出一個寫好故事的核心三要素,就是一定要有一個意外或者是困境,它是實現目標的時候已經有一個巨大的困境在那邊,然後他面對困境做了什麼樣的選擇,有了什麼樣的行動。

然後第三個要素就是實現了什麼樣的高光時刻,也就是故事的高潮是很好的結尾。

廈九九:前世界500強/上市公司品牌總監,廈九九寫作賦能學院創始人,個人品牌變現顧問,《撐過去,你終將成為更好的自己》作者,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

相關焦點

  • 告訴你導演如何講好一個故事
    「導演你擅長什麼風格?有人問經常我:我一般的回答:「沒有風格,就是我的風格」。今天站在獨力片電影導演又是廣告片導演的角度與大家共同來探討一下品牌營銷如何講好一個故事的話題電影,一定要吸引觀眾,這是好電影作品的金科玉律。
  • 如何講好一個故事?
    坎貝爾的「英雄之旅」故事模型有12個環節:1.日常世界→2.冒險的召喚→3.拒絕召喚→4.導師出現→5.跨越第一道門檻→6.經歷第一次考驗→7.深入虎穴→8.嚴峻的考驗→9.獲得獎賞→10.踏上歸途→11.浴火重生→12.榮歸。而許榮哲的講故事模型叫作「靶心人公式」:1.目標→2.阻礙→3.努力→4.結果→5.意外→6.轉彎→7.結局。
  • 人到中年,會講故事,才能在職場混得開
    其實想不明白不要緊,但是無論自己如何迷惑,只要你還需要在職場繼續混跡下去,就一定要學會講故事。在現代職場中,講故事已經成為一個人情商、知識水平、口才、溝通策略以及表演學的綜合體現方式。劇本創作來源於生活,其實從影視作品中已經不難發現,會講「PPT」和會講故事,已經成為了現代職場精英和成功人士的標誌。
  • 融媒體時代如何講好法治故事
    作為法治類紙媒,如何在融媒體的新形勢下,講好中國新時代的法治故事呢?內容為王:講好法治故事的關鍵 講好當代中國的法治故事,是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需要,也是增強國際話語權的需要。 當代中國的法治故事是中國故事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隨著依法治國成為全黨工作大局、法治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法治故事在中國故事中應該佔有更高的位置與更大的比重。 如何發現法治故事?可以從三個方面考量: 一是從日常的法治實踐中發現。直接參與法治實踐的隊伍,有立法隊伍、政法隊伍、法學研究隊伍,還有律師、法律工作者等。
  • 《姜子牙》的故事講好沒有?
    很好的技術,很好的畫面效果,優秀的配樂,但就是故事有點兒雲裡霧裡。我昨天跑去看了,我覺得這是個好故事,卻沒有講好,臺本配不上畫面沒啥問題。雖然沒有講好,但故事本身,我覺得還是值得一提的。2故事梗概非常簡單,姜子牙奉師尊之命誅殺九尾,九尾體內還有一個無辜的孩子,為了救孩子姜子牙選擇被放逐,每日用直鉤(其實是把鑰匙)釣著魚平息執念。再次見到女孩後,姜子牙與她一同踏上旅程,找尋答案,最終大徹大悟,斬斷鎖鏈。
  • 故事贏家:成功人生,需要會講故事,教你用故事吸引人、打動人
    《故事贏家》為讀者提供尋找、創造和使用故事的具體步驟。如果你已經收集了一些特殊的信息來傳達你的想法,那麼你可以使用《故事贏家》中常見的故事結構來靈活地處理這些信息。講故事有助於建立人際關係,消除個人孤獨,從而激發人們的活力。一旦你意識到這個故事的力量,你可能會從別人那裡得到難以置信的機會和信任。
  • 做人:到底是講故事,還是講道理?
    用咱們中國人的大白話說,就是做人要講道理。從小,父母和老師都在教我們,做人要講道理,不能任何事情都由著自己的性子來。那麼我們在生活及工作過程中,什麼是做人的「道理」、到底做人如何去「講道理」?這種信仰信心猶如大海的航燈、也可是銀河中的北鬥,其意思主要是指這是一種方向、一種動力。在成功的道路上,自己需要去闖。做人的困惑、困境,就需要堅強不倒的信心和毅力。這就說明,男兒立於當世,就要有遠大的志向,不怕失敗,勇敢地去面對一切困難。當志向確定後,就有一個明確的目標,逐步將這個大目標拆解成各個階段的小目標,然後再將這小目標一個個的去實現。方向正確了,那才有做人的本事、氣魄、膽略。
  • 紀念館如何講好紅色故事
    2020-11-06 09:38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大咖」論劍革命紀念館高質量發展峰會紀念館如何講好紅色故事近年來,我市積極探索如何將紅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脈,根植市民心中。10月31日—11月1日,「革命紀念館高質量發展峰會·2020」在南京舉行。全國各地研究紅色文化的「大咖」們齊聚一堂,暢談如何加強新時代革命文物工作,講好紅色故事,培根鑄魂,使之成為激勵人民不斷開拓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 你的孩子會講故事嗎?教育學家:6歲前會講故事,小學成績差不了
    所以斯諾教授曾建議:培養孩子講故事的能力,應該是學前和小學階段教育,最重要的目標;因為會講故事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優勢越來越明顯;而且培養孩子講故事的能力,是投入產出比最划算的事: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精力、物質,就可以培養起來的能力,沒有比這更划算的教育投入了。那麼如何培養6歲前的孩子講故事的能力?
  • 如何講好一渠清水的故事
    金獎項目分享講師保定管理處志願者朱梅用飽含深情的話語分享了六年間如何陪伴學生從一年級走到六年級的故事,學生們那一雙雙稚嫩純真的眼眸透過屏幕,深深地打動了在場的每一名觀眾。  朱梅認為大講堂的「爆款」秘笈是,「每次活動要選擇一個鮮活、引人注目的主題。如何確定宣傳主題?
  • 故事贏家:成功的人生,必需學會講故事!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到處都是各種各樣的故事。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我們也建構了各種各樣的故事。從某種意義上說,人類用語言思考,用故事來思考。在這個故事中,我們建構了自己的人生經歷,無論是痛苦還是快樂。這種個體體驗世界被大腦邏輯思維和非邏輯思維的雙剪刀剪斷,最終連接成一個又一個故事。小故事串聯成一系列大事故,構建我們的體驗生活。後人也通過各種故事對前輩的生活世界進行揣摩、揣摩和想像。歷史上許多英雄人物和典型事件都是這樣建構起來的。因此,人們會反思我們是否生活在真實的體驗世界中?還是生活在故事所建構的形象世界裡?
  • 像賈伯斯和耐克一樣,學會講故事-《故事課》
    在臺灣,他被稱為「最會講故事的70後」。十分鐘讀本書。今天的書叫《故事課》。顧名思義,這是一本教你如何講故事的書。這裡的故事不僅是指狹義上的人物、負擔、顛倒的敘事作品,而且是一種更具普遍性和優越性的移情能力。《故事課》是一套教你如何講故事的書。總共有1到2卷。
  • 柏拉圖說:「誰會講故事,誰就擁有世界」白巖松:新聞也是講故事
    新聞人和受眾之間的關係,很大程度上是由你的故事的精彩與否決定的。你慢條斯理地去講,觀眾沒興趣,可聽可不聽,再說你以為觀眾不能從其他渠道獲知這條資訊嗎?但當你找出「當下」最新的新聞性,馬上就有了懸念,自然引起受眾的興趣,這才是新聞人提供的價值。2.邏輯:站在受眾的角度思考。要講好新聞故事,第一個準則就是站在受眾的角度去思考。
  • 電視劇如何講好「中國脫貧故事」
    《通知》還要求用心用情用功推出精品力作,講好脫貧攻堅的中國故事。仍在創作中的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要堅決避免同質化傾向,在脫貧攻堅主題下,從不同風格、角度、地域進行多樣化開掘,形成百花齊放的多樣化格局。(3月27日人民網)據了解,正在央視熱播的《一個都不能少》,在湖南衛視熱播的《綠水青山帶笑顏》等劇人氣持續走高。
  • 守正創新 講好中國故事
    這個特別的日子,我們推出以「轉型融合,為了更好地前行」為主題的特別報導,聚焦我省4位優秀新聞工作者——他們是中國新聞獎獲得者,四川「十佳編輯」獲獎者,全省「好記者講好故事」獲獎選手及「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謀劃「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
  • 善用講故事的方式講道理
    習近平總書記還深入分析思政課教師的關鍵作用,對思政課教師提出明確要求:「視野要廣,有知識視野、國際視野、歷史視野,通過生動、深入、具體的縱橫比較,把一些道理講明白、講清楚。」如何把道理講明白、講清楚?一條重要的成功經驗就是: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講道理,可以把道理講得更加親和、更有魅力、更有效果。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故事都是文化傳統賡續和價值理念傳承的重要載體。
  • 小故事大道理,睡前給孩子講這幾個小故事,大有啟發
    如何給孩子灌輸人生道理?與其苦口婆心,不如用講故事的方法,這樣孩子記得又清楚,還更能受啟發。在孩子睡覺前,講講這幾個小故事,相信孩子能明白你的苦心。讀書的威力需要經年累月才能發揮巨大的威力,讀書不能急,更不能不讀,讀書最需要持之以恆,相信以後的你會感激當初的堅持。2、心態和高度決定命運有兩個園林工人在吃中午飯。
  • 孩子常聽故事好處多!掌握講故事的8個小技巧,孩子愛聽成長快
    每個寶寶都喜歡聽自己的爸爸媽媽講故事。我家若蘭最喜歡每天的睡前故事時間。每天晚上收拾完畢,躺在床上,若蘭都會對我說「媽媽,我還一點都不困,你能給我講個睡前故事嗎」?
  • 品牌故事,怎麼講?
    巧克力品牌德芙Dove背後的寓意「Do you love me」、農夫山泉「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的水源地故事......這些故事都或多或少地為品牌帶來了更高的關注度,提升了銷量。那麼,作為品牌應該如何講故事呢?什麼樣的故事才能打動消費者?
  • 做事:到底是講故事,還是講道理?
    這個是不容忽視的一點,那這只是一種生活中的藝術部分,對於工作過程中,又該如何呢?在工作過程中,其實大都是通過靠公司內部的管理制度來實現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從而在公司的軟實力企業文化中得到進一步地凝聚,得到升華。相對地來講,公司的管理制度是一種大家約定俗成的行為規範,或者說是教導大家如何為完成一項工作而形成閉環的一種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