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員工碰見領導就躲開,而小領導都在領導面前刷存在感?

2020-12-23 遊刃職場

文 | 有餘姐

全文共1876字,閱讀時長約3分鐘

看到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問題:

為什麼有人說小員工都是一碰見領導就躲開,而小領導都是領導一來就拼命上前刷存在感呢?

話雖然稍顯刻薄,但不得不說這個職場人際觀察還是相當細緻入微。

這句話其實揭示了職場不同層級發展、晉升的一個普遍真相:

員工晉升到基層管理者,需要的是積極主動的姿態;

但從基層管理者向更高層級邁進,光有積極主動的姿態,還是遠遠不夠的。

01從員工到基層管理,積極主動的姿態很重要

因為HR的職業原因,通常會接觸各部門、各職能的員工。時間久了,自然也就會鍛鍊出很多識人的「土辦法」:

通常即便不調取任何檔案資料,在接觸一個全新團隊時,大致參加一兩次部門會議,或者有機會參與一次部門團建,基本上這個團隊哪些人有進一步發展的苗頭和潛力就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這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判斷標準,就是是否積極主動:

比如,我作為一名HR被邀請去參加部門會議,到的時候,發現會議室烏壓壓已經坐滿了人,正尋思著去哪兒還能找到一個空著的位置,積極主動的員工就會主動指引我哪裡有空位,或者甚至就直接起身讓座,自己更熟悉場地,再去找其它空位。

能這麼做的員工,大多數都是積極熱情、有為他人著想的習慣。

他不認識我、也沒想過我能不能為他帶來什麼好處,只是憑習慣和本能就這麼做了。

在有大領導在的場合他也有更大概率會主動站出來做些什麼,只不過更容易被誤解而已。

在一件事情上的態度,折射出來的往往是在所有事情上的態度。

在所有工作上都能夠積極主動,衝在前面,對一名基層員工來說,他的工作業績、同事間的人際關係都不會太差,有升職機會,自然就會被優先考慮。

「小員工一碰見領導就躲開」,那是惰性使然,或者還沒開竅、腦海裡有「接近領導就是刻意逢迎」的錯誤觀念在作祟;

「小領導都是領導一來就拼命上前刷存在感」,那是習慣使然,很多基層領導就是靠積極主動走上管理崗位的,他自然會延續這一被證明成功了的行為模式,用流行的概念來說,這叫做「路徑依賴」。

02從基層管理到高層管理,光靠積極主動是絕對不夠的

有過工作經驗的人都知道,職場裡各層級呈金字塔式分布:每到上一個層級,人數都會驟減。

靠著比其他人更加積極主動,一部分人從人數最多的普通員工晉升到下一級:基層管理人員,上了一個臺階。

但能從基層管理晉升到中層管理的,又只會是這一層級中較少的一部分,而且僅僅靠積極主動是遠遠不夠的;

至於從中層到高層,那更是少數人才能達成的職業理想,更不是憑藉在領導門前刷刷存在感就可以的。

所以,當我們看到「小領導都是領導一來就拼命上前刷存在感」也沒必要嫉妒,大概率他這做的都是「無用功」,要從小領導晉升到中層領導,最終還得靠真本事說話

所帶團隊整體績效目標完成得如何;團隊成員的穩定性、成長發展得如何;跟其他部門的競爭、配合關係處理得如何,有沒有大局觀。這些都是比大領導認識他們、知道他們名字、甚至是喜歡他們這個人更加重要的晉升考察標準。

畢竟沒有哪個領導希望自己晉升一個下屬,反而給自己添亂,帶來無窮後患。

03如果不靠觀點吃飯,職場上還是少點犀利為好

雖然回答了這個問題,但我得坦誠地說,個人不是很喜歡這種提問的說法:

仿佛能看見這問題的背後是一個對所有人都不滿意、對任何事都帶著一種挑刺的眼光去看的的憤世嫉俗之人。

之所以會這樣,大概是因為看見了曾經的自己,甚至可能即便到現在,已經在努力修煉,仍然偶爾會有類似的狀態出現。

而我的經歷告訴我,如果一直這麼彆扭地活著,不管是在職場,還是在生活中,都不會得到很好的結果。

因為你即便很勤奮很努力,但這種彆扭會讓你產生嚴重的內耗:

一方面,你瞧不上「小員工」,覺得人還是應該有更高的追求,能夠在職場上走得更遠;另一方面,你又時刻關注自己是不是在討好逢迎領導,因為你很怕被人說是因為這個原因才被升職。

但現實中的事情,根本不可能非黑即白分得清清楚楚,很多時候當你還在糾結的時候,時機已經過去了。

而解決這種彆扭的方法就是讓自己變得更加包容,一個人最潛意識裡的包容度是同時作用於自己和他人的,也就是說,假如你潛意識裡的包容度可以打7分,那你對他人和自己,都會給到7分的包容度。

而當你在以4分的包容度對待別人同樣的行為時,實際上潛意識裡也只可能給到自己4分的包容度。心理學上說,你看到的一切,其實是自己內心的投射,你對別人的不滿,事實上是潛意識裡對自己的不滿。

這種內心的糾結,其實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很多時候所考驗的,就是誰能更快地處理好它。

我是有餘姐,10多年上市公司HR,專注分享求職面試、職業發展實用乾貨,點擊左上方藍色按鈕關注@遊刃職場,一起成長為更具選擇權的職場人。

相關焦點

  • 在工作場所,為什麼領導越大,脾氣就越不好,小領導卻每天都罵人
    一、因為大領導不會直接關心你大領導不聯繫你,你看到的是片面的,小領導每天都和你接觸,你看到他,更立體。請小領導糾正和監督。二、這位偉大領袖的脾氣已經表現在中層幹部身上了在基層員工面前,大領導平易近人,不擺架子,因為他知道自己的角色,首先,他代表公司,希望在員工面前展現積極的形象。
  • 明明很努力,領導卻總說你在划水?好的員工,都會做「面子功夫」
    看待同事們的心態也變了,想著他們都是一群只會溜須拍馬屁的人。每天上班都好像是對待階級敵人一樣,搞得同事之間關係緊張。從領導的角度分析,作為上司不可能24小時盯著每一位員工,他有著自己的工作,誰給他的印象深刻,他就會記住誰,這就需要員工積極主動的去刷存在感。
  • 職場中,大領導待人和善,小領導卻張揚跋扈?原因在這
    最大的一批90後也已經30歲了,他們都已經可以在殘酷的社會當中,被歲月的大浪潮給推向了職場當中。但是,在職場當中不比在上學的舒服。在我們剛剛進入職場的時候,我們都是從一個最基層的員工做起來的。我們在工作的時候,最害怕老闆的突然詢問。因為,在大多數人的思想觀念當中,我們被別人叫出來都是批評我們的。但是,在職場當中卻是不同的。
  • 領導問員工為什麼辭職,職員為何不願說實話?聽聽老領導是怎麼說
    面對老領導提出的一些問題和辭職緣由時,員工卻不敢說「公司管理有多差、工資有多低、加班時間太久」,員工不願意對領導說實話,更不願意講出公司存在的問題,只想著辭職走人。這到底是為什麼呢?聽聽一位混跡職場多年的老領導是怎麼說的。
  • 與領導相處的3個小技巧,趕緊偷偷收藏,讓你成為領導心腹
    如果你目前有這樣的煩惱,不要緊,今天和大家分享與領導相處的3個小技巧,趕緊偷偷收藏,讓你成為領導心腹。 無論是在哪家公司,所有的領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非常反感自己的下屬發牢騷。尤其是工作上的抱怨。 這種心態很容易理解,換位思考就能夠想得通了。如果你是領導,你安排布置個任務給下面的員工,結果你的員工還沒開始幹活,就一直在你面前嘮叨和抱怨,你的心情會爽嗎?
  • 大領導對員工和藹可親,中層領導卻盛氣凌人,因為這幾點
    在真實的工作場所中,大領導者喜歡在員工面前對公司的整體利益說正面的話,而中層領導者則喜歡對績效進行嚴格的管理,並且只有在他們及時到達的情況下,他們才能從公司的利益中申請利益。在公司這種現象很普遍,中層領導通常在培養和結構方面不如大領導。因為中層領導者每天都與下屬過於親密,如果彼此之間過於親密,就任務安排而言,很容易違背管理。
  • 有水平的領導和沒水平的領導!(看完豁然開朗)
    【3】有水平的領導讓下屬幹,自己在後面給你服務;沒水平的領導自己幹,讓小人在後面為自己服務——真正有水平的領導是沒有太大架子的,他們往往能在你,需要他的時候出現在你的面前,給你足夠的支持和幫助,也就是真正有水平的領導,是為大家做服務的,解決大家問題的,而不是監督控制大家的,只有水平很次的領導,才讓一堆的人圍繞著自己轉,以刷自己的存在感。
  • 領導最怕員工怎樣報復?為什麼有些員工領導不敢惹?
    聊起兩人私下裡好像還有些過節,總監也給這個老員工穿過小鞋,都不是省油的燈,這次逮著機會好好報復一番,拉他下馬。其實職場中的太多事,不是我們旁人所能一語道明的,報復也好,競爭也好,也都是職場中的常態。說到報復,還真是一個巴掌拍不響。那領導們最怕員工怎麼報復呢?說說我的看法。
  • 為何越是大領導越和藹可親,越是小領導越盛氣凌人?核心是這3點
    一、大領導事情多我們一般會看到大領導都比較和藹可親,對我們身上的問題一般都不會進行深究,只是表態就結束了。而小領導就像是特意針對我們一樣,一有事情就會找我們談話,平時也死盯著我們的表現,表現得十分盛氣凌人。
  • 做這幾類員工,很受領導喜愛,很準,別不信
    做這幾類員工,很受領導喜愛,很準,別不信想要在公司混得好,就要受到領導的喜愛,一個員工在公司發展得好不好就取決於自己是不是很受領導的喜愛,一切的事物都會跟領導掛鈎,主要的權力也都在管理層方面的人,自己的權力能有多少,
  • 和領導關係再好,高情商人都不會在領導面前做這3件事,很聰明
    以下這種3種事情,情商高的人都不會在領導面前做。一、從不會在領導面前搶風頭雖然說人人平等,領導與員工之間只不過是分工不同而已。但在職場這個利益場,一旦有了上下級關係,自然在相處過程中總會有些微妙的不同。而不論是領導還是普通人,大抵上都不會有人喜歡被人搶了風頭,尤其對於領導來說,關鍵場合或者有更高一級領導在,一個下屬出來搶了風頭,任誰的心裡都會有不快。
  • 不做職場「小透明」,如何獲得領導重視,在工作中脫穎而出?
    我們作為職場上的打工者,是非常不易的,既要在領導面前獲得賞識,又要在同事之間贏得認可和接受,如果有些事情處理不好,就會陷入比較尷尬的局面,那麼,如果在職場上不受領導的重視怎麼辦呢?人都是優點和缺點並存的矛盾體,想要佔據以上全部的優點,迴避以上所有的缺點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擴大優勢的邊界,縮小或者隱藏劣勢,使得它們不構成對我們發展的絆腳石。在職場上,每一位員工都希望自己被領導重視,重點培養,獲得更好的發展。那麼接下來我們就分4個層面來聊一聊怎樣在職場上獲得重視。
  • 領導和管理有何區別?為什麼都那麼強調「領導」的重要性呢
    「領導」和「管理」有何區別?為什麼都那麼強調「領導」的重要性呢?通常,人們習慣把「領導」和「管理」當作同義語來用,而實際上,「領導」和「管理」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關於「領導」與「管理」的歷史淵源關係,可以這樣來看:「領導」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導向行為,從原始社會時代,部落首領就開始領導部落族群「打怪、升級、撿裝備」、爭奪領地等。「領導學」實際上是一門很古老的學問,其學術源頭最早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的老子時代。可以說,自從有了組織,「領導」就產生了。
  • 員工撞見領導帶著小三去逛街,老闆:不跟我打招呼,真是沒教養
    大家都一聲不吭,也不敢東張西望。這時候,領導繼續說話:「小新,你應該是知道我的臉長什麼樣子的吧,下次見到我了,知道該怎麼做吧。你不認可我沒關係,但招呼得打,不然顯得你爸媽沒教好你。」小新只得連聲道歉,承認自己的錯誤。可心裡卻在罵領導。昨天晚上,小新陪老婆去逛街,走著走著就看見了老闆牽著一位性感漂亮的女士,可領導卻一直東張西望,生怕被人發現。
  • 有人提出,為什麼在工作中小領導都很嚴厲,大領導卻很和藹?
    但是有些大領導,在給員工開會或者是偶然間遇到員工的時候,都給人一種和藹可親的感覺,這樣的對比下,有些員工就提出質疑,大領導這麼高的職務,管理的都是公司重要業務,還能做到體恤員工,為何自己的直屬領導就經常嚴厲批評自己。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
  • 和領導相處一直是一門學問,掌握這3個技巧,領導高看你一眼
    因此,跟不同階級的領導,打理好彼此之間的關係,就顯得非常捨得重要了,你就要學會洞察,在人性中,最底層的邏輯規則。所以,怎樣做,才能在跟領導的相處中,既舒心又能給自己加分呢?可別太老實了,情商高的人都懂得這下面三個小技巧,能夠讓領導高看你一眼,讓你更容易受到對方的看重。
  • 領導面前犯了錯?少用這些詞,領導對你另眼相看
    對大多數務工者來說,可以與領導溝通的機會不多,只有管理層的員工,才會經常接觸領導,需要向領導匯報工作,需要向領導表達個人想法等。有些人和領導面對面交流過程中,就會顯得非常緊張,甚至有些許的恐懼,害怕說錯話,害怕說得不好等等。
  • 領導經常有意整你怎麼辦?情商高的人用這3招,贏得領導尊重
    三、在高層領導面前表現如果領導還是不停地針對我們,我們就可以去找他的上級,在高層領導面前找到恰當的機會時,就跟高層領導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和成果,高層領導看到你的能力的確是優秀的,便會對你有所關注,從而讓領導對我們有所忌憚,不再對我們進行針對。
  • 21歲員工拒絕領導飯局遭解僱:領導的邀約,難為職場人
    在此,不談小莉此次遭遇的領導邀約的飯局邀約是否屬於正常的職場交流範疇,我們只從以往職場的許多飯局看,不管是領導邀約員工,還是員工邀約領導,都關係到職場人際關係的學問。假如你肆無忌憚,大吃大喝,這樣不僅會讓領導反感,還有可能因為一次飯局讓你的印象在領導面前一落千丈。所以,任何時候參加領導的飯局,都要時刻將自己當成飯桌上的配角,哪怕領導讓你當主角,你也要學會謙虛,不要將平時自己個人吃飯的不良習慣帶到領導的飯局上。
  • 如果領導和員工的薪水一樣,你願意當領導嗎?
    即使你的薪水和你的員工一樣,我的觀點是,當然,你仍然必須是一個領導者。除非你認為這家公司沒有前途,否則我建議儘快換一家。那麼,為什麼要成為領導者呢?1、公司高層管理人員聯繫頻繁,發展迅速作為一個基層員工,除了像你這樣的同事,你是你所在部門的領導,你的模式和視野局限在狹小的空間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