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是魯迅寫的一部散文集,通過對以往的經歷進行回憶和反思,從而給人們以啟發和警示,但作品在發表後近百年的歷史期間,歷久彌新,仍有許多令人回味的地方。
我第一次知道魯迅的時候,大概是在初中的時候,但真正的去閱讀他的作品的時候已經是高中了。他的許多作品像《狂人日記》《阿Q正傳》等作品也都一一讀過,也留下了許多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朝花夕拾》這部散文集,它裡面的許多篇章,也是我們讀了又讀的佳作。
《朝花夕拾》是一部回憶體的散文,描寫了魯迅先生的童年到少年,再到長大成人期間,許多經歷的事情,雖然瑣碎但深刻。不管是對自己的求學經歷的描寫,還是對身邊小人物的塑造,都逼真而又流露著真情實感,這也正是他的作品能傳頌至今的原因之一。
該作品最大的閃光點是,它對當時的社會風貌用一種獨有的藝術手法呈現,不僅寫了當時社會的小人物的坎坷命運,還有世態炎涼與封建腐朽,以及社會的發展變遷。正如我們現代人所經歷的一樣,一種從農村到城市,一種從落後到發展的變遷過程。
我們許多人和魯迅一樣,從小生活的環境也並不是很優越,也總會經歷了許多風雨和坎坷,但也總是在努力和進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和目標,都在現實與希望之中徘徊前進,也總會對生活中的種種不順做出自己的選擇。
我們也和魯迅筆下的眾多小人物一樣,也都在自身所處的時代潮流中奮力生存,也都為了生活的種種煩惱而想盡辦法,也都學會了如何在逆境與挫折中堅守和前進。
在多年以後的的今天,魯迅的作品和作品裡面傳達的思想精神,依舊值得我們借鑑和深思,也仍然適合於我們這個時代和每個人。
這幾天,我又重新看了一遍《朝花夕拾》,再次看到了那個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少年,也看到了那個躺在病床上的父親,還有那個叫範愛農的人,等等,我都被他們的故事所感動,都為那個時代的人們的生活境遇所悲傷,都為如今的美好生活而感嘆不已。
朝花夕拾,回首過往,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我們在前人的思想經驗下進步,我們感謝這個來自不易的生活,也更有動力和信心面對明天。我相信,只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定能不負青春,不負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