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愛得太深,是一場劫難

2020-09-25 半耳聆

「你,從來也沒有認識過我

我的兒子昨天死了

現在在這個世界上我只有你一個人,我整個的一生是屬於你的,而你對我的一生卻一無所知。

一個人在自己獨自死去的時刻是不會說謊的

我寫不下去了,親愛的,保重」


大家好,我是半耳聆,本期推薦的一本書是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著名小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它講述了一個愛得卑微甚至偏執的女人飛蛾撲火般悽涼的一生。

如果你想趁著周末或者睡前給自己充充電,不妨讀讀這本非常經典的書,全篇不長,約2.5萬字、。

由於父親早逝,女孩與母親過著深居簡出,小市民的窮酸生活。在女孩十三歲時,鄰家搬來了一位英俊瀟灑的年輕作家。在小女孩的眼中作家是一個奇蹟,也是一個誘人的謎,於是在以後的日子裡,她把一個十三歲女孩的全部精力一股腦用來窺視作家的生活。

一次偶然的機會,女孩與迎面走來的作家差點撞了個滿懷。沒有人生閱歷的女孩不知道作家對他身邊的女性一概投去的那具有吸引力的、既脈脈含情又讓人銷魂的、天生誘惑者的目光和他那慣有的對女性溫柔殷勤的態度並不意味著愛慕,她以為作家的柔情只是給她一個人的,於是從那一刻起女孩的心便永遠屬於他了。



她從門洞裡窺視他的行蹤,吻他的手摸過的門把手,撿他進門之前扔掉的雪茄菸頭,跑到胡同裡看他家哪一間屋子的燈亮著,悄悄打量進出他家形形色色的女人。

她把全部的激情都投擲到了作家身上,認為自己生活中的一切,只有和他相聯,才有意義,作家成了少女灰暗的生活中唯一的美好和光亮。

兩年後,母親再婚,她要跟隨母親和繼父離開這座城市。

搬遷的前夜,女孩等了一晚上,想要走到他面前去主動說點什麼的時候,等來的卻是凌晨他帶著一個女人共同回家的調笑聲。

到新城市後的女孩,即便繼父為她提供了優渥的生活環境,身邊的年輕人圍著她獻殷勤,她都拒絕了。

她自己仍然忘不了作家,一遍遍地重溫有關R先生的細小回憶。



終於,在一個霧蒙蒙的秋日,她克服重重困難,隻身回到了維也納,回到了有R先生城市。

她寄宿在一個親戚家,白天到服裝店工作,晚上下班後就站在R先生家樓下的胡同裡張望徘徊,默默關注他的行蹤。在日復一日望眼欲穿的痴情等待中,容貌出眾的少女終於引起了作家的注意。於是他們渡過了銷魂蕩魄的三夜,那濃情蜜意的纏綿令她心醉神迷、終生不忘,R先生還送了她幾朵花瓶裡插著的白玫瑰做紀念,然後,他就再也沒有找過她。

當少女意識到作家喜歡對所有女人濫施愛情,卻不願作出任何犧牲的時候。她不想讓作家覺得自己是個累贅,她一點也不埋怨,很容易就原諒了自己愛上的這個感情熾烈、生性健忘又不忠誠的男人。

之後陌生女人懷孕了。她把這個孩子當成R先生生命的延續,為了避免被親戚發現,臨產前的幾個月她不再去店裡工作,靠變賣首飾維持生活。然而在臨產的前一個星期,她僅剩的錢被一個洗衣女工偷走了。

走投無路之下,她只好進了一家收容最貧困的女人的婦產醫院,在那裡遭受了精神和肉體上的雙重折磨,可是陌生女人依舊沒有後悔。

為了孩子能過上像R先生一樣體面的上流社會的生活,她不惜委身給不同的有錢人做情婦,這些人供養她的生活,有的真心愛著她,想要跟她結婚,照顧他們母子,可是她卻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她在等待,為此她要求自己保持獨身,幻想將來有一天能夠回到作家身邊。

在隨後的歲月裡,她和作家常常在劇院裡,在音樂會上,在公園裡,在大街上相遇,她的內心一次次發出深深的呼喚:「認出我吧,認出我就是你鄰家的女孩!就是那個少女!」而作家投向她的目光永遠是沒有認出她的神情,從未想起過她。哪怕陌生女人每年在他生日的時候,都送去一束白玫瑰,也沒有喚起他的任何記憶。

她把刻骨的相思都一股腦傾注到孩子的身上,撫養他,摟著他,孩子成了R先生的替身,讓女人可以從神思恍惚中解放出來。

在陌生女人與作家最後一次見面的舞會上,作家本能的、充滿激情的目光使她渾身灼燙如焚,於是她扔下為她提供優越生活的軍官跟著作家又一次渡過了銷魂之夜。


次日清晨,女人用桌上的白玫瑰暗示作家,盼望他能想起些什麼來,她的目光在呼喊:「認出我吧,最後認出我來吧!」而此刻作家心目中的她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陌生,因為幾分鐘後作家小心地把幾張鈔票塞進她的手筒裡,那一刻她的心徹底碎了,仿佛瞬間墜入了萬丈深淵,作家完全把她當成風塵女子,還付錢給她,她覺得羞憤難當。他永遠,沒有認出她來。

後來,流感肆虐,她的孩子不幸感染。她不眠不歇照顧孩子,同死神搏鬥了三天三夜,可孩子還是死去了。

她突然覺得自己生命的力量被抽離了,在這世上,她又變成了孤單的一個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孤單,什麼都沒有留下。

極端的疲憊和悲傷下,她也感染了時疫,彌留之際,寫下了一封長信,告訴R先生有關自己,有關孩子的一切。然而可悲的是,直到「陌生女人「在失去孩子的悽涼和病痛中孤獨地死去,作家始終都沒有認出那個與他幾度邂逅甚至在黑暗中歡愛的女人就是當年的鄰家女孩,只把她當作歡場中的賣笑女郎,無數風流豔遇中的一個。

最理性的暗戀就是,我愛你,但你是自由的,深情而不糾纏。我喜歡你,無關風月,我願你好,即使後來你與我全然無關。

特別喜歡奈保爾的一句話,你總會遇到一個人,

ta不是你的誰,但有了ta,

世界成了一個令人興奮的地方。

你要美好,也要強大。要爭取,也要捨得。要深情,也要理性。願每一個人都能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有人心疼你的過往,有人懂得你的深情。

相關焦點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一生只愛你,而你卻對我一無所知
    這是一個陌生女人對一個男作家的告白,是如此的深情與悲壯。《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根據奧地利作家史蒂芬.茨威格的同名小說改編的一部電影。史蒂芬.茨威格曾被高爾基稱為是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羅曼.羅蘭說他是個「靈魂的狩獵者」。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暗戀的女人都是偏執狂?
    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據說說李健寫這首歌,正是因為他看了茨威格的小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看了不少茨威格的小說,而印象最深的當屬《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女人一生的愛,換來的只是男人片刻的感性而已,等他回過神來,還是會照常過自己的生活,甚至不會在生日的時候給自己買一隻花,而這是女人唯一的要求啊!或者只是在生日的時候給自己買一隻花,這是他對女人全部的思念,一個他不記得的、已經死去的女人。女人像一個真正的人那樣愛著他,他卻像木偶一樣遊戲,他沒有完成從物到人的認識與過程,他是可憐的、可悲的,他是平庸的、鄙俗的,他是一個幼稚的、不成熟的男人。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我愛你與你無關,是一種病!
    愛情也分許多種:兩情相悅,白頭偕老是最美的愛情;落花有意 ,流水無情是最傷心的愛情;互相愛慕,卻無緣相守是最悲慘的愛情…… 今天要說的卻是一個至真至純至美至善的愛情故事。女主角她悽美婉約讓人傷感,她卑微至極讓人憐惜,她又高端大氣讓人心生敬畏…… 這個故事來自小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用一生來愛你,你卻對我一無所知
    這就是奧地利作家史蒂芬·茨威格最著名的中篇小說之一《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被高爾基評價為「一篇驚人的傑作」。這個陌生的女人對作家的愛是卑微而偉大的,但讓人淚流滿面的同時,真想說她太傻了,愛上一個不該愛的人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痴情女子薄情郎,一生飛蛾撲火的愛情
    奧地利作家茨威格寫過一部小說,名叫《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在小說中,一個女人在少女時期,愛上了一個男人,並且為這個男人,付出了一生。這樣的愛情,讓人看了難免心醉又心碎。電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劇照在電影中,徐靜蕾把這段故事的發生地,改成了中國,並且在片中穿插了很多中國風元素。
  • 豆瓣8.7《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女人世界變小,從痴愛開始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短篇小說,作品以第一人稱講述了「我」愛了一個男人一輩子看完這部影片,我想起了徐靜蕾的評價:「女人的一夜,女人的一生。」這個女人勇敢地追愛無可厚非,但她不敢勇敢地表達愛,始終沉浸在兒時對R先生的暗戀之中。這部愛情小說為什麼能夠獲得8.7的豆瓣高分呢?
  • 以弗洛姆《愛的藝術》解讀茨威格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茨威格筆下《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的陌生女人。俄國著名作家高爾基曾這樣評價茨威格:「世界上最懂女性的作家」。陌生女人真情流露的二三十頁的匿名信裡,字裡行間充斥著隱秘狂熱的愛戀、愛而不得的心酸,將一個女人的情感起伏展現的淋漓盡致。
  • 從《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裡,我們最該帶走什麼?
    作為奧地利著名作家史蒂芬·茨威格的代表作,《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出版至今的數十年間,一直備受關注,也頗具爭議!在這此起彼伏的爭議聲中,有人感慨於主人公純淨、熱烈、終生不渝的情感付出,卻也有一半的聲音在極力控訴這樣近乎荒誕的虛無和自欺!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一場用一生去治癒童年創傷的悲情愛戀
    茨維格的小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陌生女人寧可犧牲自我,也要保全R先生自由灑脫的戀愛關,不讓其受到一點點牽連。這種極致偏執的愛戀,實在令人髮指。那麼究其原因到底是什麼呢?是什麼導致她會不顧一切去投入到一場無果的單戀裡面去呢?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請原諒我,看不懂這種天雷滾滾的愛情
    十年前,當我捧起《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時,我為書中陌生女人的那份痴情,而深深地感動著史蒂芬·茨威格的名作《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被高爾基盛讚為:「真是一篇驚人的傑作。「陌生女人」這一形象,顯然只是作者筆下的一個意象化載體,他對人物性格的塑造及心理活動的刻畫,也都寄託著作者自身對情感的細膩認知和體會。行動上的卑微和靈魂上的高傲交織,也才造就了陌生女人這個非常特別的文學形象。但是,陌生女人並不懂愛。咱們還是來談一談,關於女孩子,究竟需要怎樣的情感教育吧!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什麼樣的女人只暗戀不表白?
    讀完茨威格的小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發現原來還有這樣一種女人,她愛得那麼卑微和瘋狂,可以說將暗戀發揮到極致。故事中的女人很小的時候暗戀上了住在她家對面的一個男人,年齡之間的差距並沒有讓她停止對他的那份愛慕,那份愛。即便後來她搬走了,心裡一直記著對方,沒有隨著時間,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將這份愛漸漸淡化反而越來越強烈。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看徐靜蕾怎麼演繹一場孤絕的暗戀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由奧地利作家史蒂芬·茨威格創作的中篇小說,是其代表作之一,高爾基評價這篇小說「真是一篇驚人的傑作。此圖片來源網上《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被素有四大花旦之一的電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以一個陌生女人的一封信展開,信中訴說了這個女人對一個作家毫無保留、死心塌地的愛,直到死,她依舊深深的愛著他。
  • 愛的自卑,多努力都是錯,讀《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2005年,徐靜蕾導演將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同名小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搬上大銀幕,上映當周便橫掃全國院線,大熱一時。《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小說出版於1922年,高爾基讀過後,評價茨威格是「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潛藏在一個女孩心中最絕望的單相思苦戀
    生命是一場又一場的相遇和離別,是一次又一次的遺忘和開始,可總有些事,一旦發生,就留下印跡;總有個人,一旦來過,就無法忘記。-桐華01愛一個人沒有錯,但最怕的是單相思。當我們自己愛的轟轟烈烈之時,對方卻毫無所知,甚至還不知道你的存在。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渣男,你為什麼受女生歡迎?
    茨威格在《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塑造了一個集美貌與才華的渣男,讓我看完對女主的遭遇心痛不已。《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奧地利作家史蒂芬·茨威格的最著名的代表作,曾被徐靜蕾拍過同名電影,被孟京輝改編為同名話劇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讓人心碎的一生,原來只是場獨角戲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這封帶著死亡味道的來信,訴說著一個痴情女人的故事,她的一生只為一個男人而活著茨威格是一位擅長描寫女性情感的小說家,被稱為「最懂女人的作家」,《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他用極其簡單的文字,平靜又細膩地描述了陌生女人不平靜的一生。她有幾次可有改變命運的機會,如果她把握住其中一次,她也許有不一樣的人生。然而,她一次次任性地選擇,最終導致自己的毀滅。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愛你,卻與你無關
    某種回憶浮現在他的心頭,他想起了一個鄰居的小孩,想起一位姑娘,想起夜總會的一個女人,但是這些回憶模模糊糊,朦朧不清,宛如一塊石頭,在流水底下閃爍不定,飄忽無形。影子湧過來,退出去,可是總構不成畫面。」《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由奧地利作家茨威格創作的中篇小說。講述的是一個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後時刻,飽蘸著一生的深情,寫下了一封悽婉動人的長信,向著名小說家R袒露了自己絕望的愛情之情。
  • 茨威格式的瘋狂愛戀:從《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看弗洛伊德人格論
    年少第一次看《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被陌生女人為愛瘋狂獻身的勇氣所折服,也因她「我愛你,但與你無關」的暗戀悄悄落淚。但正如《島上書店》裡說:「我們在二十歲有共鳴的東西到了四十歲的時候不一定能產生共鳴,反之亦然。看書如此,生活亦如此。」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徐靜蕾的最愛,一個暗戀到極致的故事
    以上,便是著名小說家茨威格的代表作《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的開頭部分。這部小說不算很長,一封信,便是小說的整體,但這封信讀完後,卻讓人如鯁在喉。從小說名字可以知道,這封信是一個女人所寫,對於男主人公R來說,這個女人就是一個陌生人。而這封信,其實算作是這個陌生女人對R的表白信,卻也是訣別信。
  • 豆瓣8.7《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束縛成長的愛情,要不得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短篇小說,作品以第一人稱講述了「我」愛了一個男人一輩子,這個女人勇敢地追愛無可厚非,但她不敢勇敢地表達愛,始終沉浸在兒時對R先生的暗戀之中。作品表面在寫一個女人的愛情悲劇,其實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主題,那就是孩子與成人,作者始終在以兒童的視角來表現成人世界,女主人公沉浸在這段愛情中,自我封閉,脫離了成長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