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渣男,你為什麼受女生歡迎?

2020-10-03 水杯讀書

「渣男」這個詞由來已久,相信你一定不陌生。

一般意義來說,是指追到女生之後卻不願承擔責任,玩弄女生感情的人。

那麼,渣男為什麼這麼受女生歡迎呢?

有的女生甚至對渣男十分偏愛,情有獨鍾,明知他是渣男,卻捨不得,放不下。

這是因為渣男獨有的魅力——顏值、才華、財富、地位……讓人無法抗拒。

茨威格在《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塑造了一個集美貌與才華的渣男,讓我看完對女主的遭遇心痛不已。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奧地利作家史蒂芬·茨威格的最著名的代表作,曾被徐靜蕾拍過同名電影,被孟京輝改編為同名話劇,反響熱烈,盛演不衰。

2013年,孟京輝將《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搬上話劇舞臺,由黃湘麗主演。起初,他想用更加反叛,更加搖滾方式,打破原著的描摹,但最後他承認「茨威格的東西很強大,它的原著精神一點點把我最初的想法抹平,回歸到他架構的世界中。

音樂詩人——李健在還沒有紅的時候,愛窩在北京的四合院裡看書和電影。有一天,當他看到茨威格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時,小說裡那個將暗戀之情詮釋到極致的女主,令他印象深刻,於是有感而發,抬手寫下了《傳奇》。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位被李健稱之為傳奇的女子,是如何被渣男玩弄感情的?

從芳心暗許的女孩;

到春宵一夜、未婚生子的少女;

再到淪為妓女、重病離世的女人;

這個傳奇女子只因渣男給的一個「多情」的眼神。

01

童年時期

13歲那年。

作家(渣男)闖進了女主的生活,他風流倜儻,才華橫溢,相貌堂堂又風趣熱情,只是他已經25歲了,本該沒有瓜葛的兩人,卻因為作家一個「泛濫而多情」的眼神,女主淪陷了,覺得自己的心只屬於他。

此後,作家的一舉一動,日常穿著,生活習還有交往的朋友和女人,無不受到女主的窺視。

在這日復一日的觀察中,女主如同掉進愛情的沼澤裡越陷越深。

直到母親再婚搬離這座城市,她便帶著這份純潔而執拗的暗戀,被迫離開了作家。

這場單一而粗暴的暗戀卻並未因此結束,只不過暫時按下了播放鍵。

02

少女時期

一轉眼,到了18歲。

女主已出落成一個婷婷少女,周圍的男生一個接著一個的討好她,可她的心沒有掀起絲毫波瀾,內心深處還是牽掛著那個遠在維也納的作家。

深陷愛情的人上來是盲目的,放在一個未成年女孩的身上更是如此。

終於,有了去維也納當服裝店職員的機會。

從那以後,少女就過上了「等待」的日子。

白天,在工作時幻想著能再見作家。

晚上,在作家樓下仰望樓上的燈火。

很快機會來臨,在一次仰望燈火的時候,作家從遠處朝她走來,用同樣溫柔而多情的眼光看著她,卻沒有認出她。

這是他們第二次對視,可少女依然是盲目的,她對作家的愛意更加如狂草般肆意的生長著,變得更加狂熱而卑微。

風流的作家邀請少女回家吃飯,然後順利回成章的回到他的房子,少女將自己毫無保留地獻給了作家。

接著,兩人度過了銷魂的三個夜晚。

這期間,少女並未向她吐露真言,她期待著這個風流的作家能夠想起來,但這個健忘的作家顯然沒有想起。

過了三天如夢般的日子後,作家還是離開了她。

經過兩個月漫長的等待折磨,少女終於證實了自己的猜想:作家早已將她遺忘。

03

女人時期

我的孩子在昨天夜裡去世了。

女人將孩子的降生視作愛情的延續。

為了孩子更好的生活,和作家的體面,她開始賣身賺錢。

這期間,有伯爵向她求婚,卻被她拒絕了。

冥冥之中,女人和作家之間還保持著微妙的聯繫。

又一次,女人與作家在舞廳再次相見,作家一如既往的用他那溫柔而多情的眼光暗示著女人。

女人愛情的防線再次被攻破了,他心甘情願的跟著他回那間房子,以妓女的身份同作家度過了纏綿一夜。

黎明之際,女人離開了,如同她送給作家的花一樣,不知道是何人送他的,作家也始終沒有想起她。

一年後,隨著心愛的兒子夭折,求愛無望的女人也跟著重病而去。

心如死灰的女人在臨死之前,以匿名寫下了這封絕筆信,寄給了作家。

在文學極高的愛情故事裡,愛就是卑微、屈辱和疼痛的化身。

莫索克的《穿裘皮大衣的維納斯》,谷崎潤一郎的《春琴抄》,主人公都是為愛而自願糟踐自己的身體和尊嚴,以此來獲得另一種精神上的滿足,《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與之相比起來,已經柔和隱晦了許多。

許多完美的愛情令人難忘,但這本書中女主人公一個人欣喜又悲慟的獨白,同樣令人無法割捨。

它不同於《呼嘯山莊》裡絕望而冷酷的愛,《傲慢與偏見》中波折而動人的愛,《茶花女》中燦爛又悽美的愛,《挪威的森林》中輕盈而美好的愛。

有人說,「茨威格的語言有很強的韻律美和畫面感,這種『可朗讀』對文字是有很強的戲劇基因的,它更內心更適合一個人來表現,也給了導演發揮的可能。」

我們無法判斷,陌生女人的形象是否源於生活。

但在1922年,那個年代,男性改變命運可以拿起槍和子彈去反抗,但對於出身寒微的女性來說,面對命運,或許只能以命相搏。

茨威格以細膩的筆觸,展現了女主內心的獨白,同時也在寫作中投射了自己。

尤瑟娜爾在《哈德良回憶錄》裡寫道:「我們的愛情把我們帶到一個不同的世界,在其他時候,我們是被禁止進入這個世界的。

在愛的時候,我們可以把自己變成聖徒,但我們能做多長時間的聖徒?

不是我們做不到,而是因為我們是人,這是宿命。

就像遇到渣男一樣。

有的人慶幸自己早點認識清楚,及時離開,沒有受到更大的傷害。

有的人即使已經看清渣男的本性,卻依舊糾纏不止。

祝願每個人都能遇見對的人,做到不違心的選擇便是最好的選擇。

哪怕,你只是在乎他的顏值、財富、地位……

我也不敢妄言,冷暖自知,各自安好。

關注『水杯讀書』,帶您用慢鏡頭品讀小說,用顯微鏡剖析情感。

相關焦點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什麼樣的女人只暗戀不表白?
    讀完茨威格的小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發現原來還有這樣一種女人,她愛得那麼卑微和瘋狂,可以說將暗戀發揮到極致。故事中的女人很小的時候暗戀上了住在她家對面的一個男人,年齡之間的差距並沒有讓她停止對他的那份愛慕,那份愛。即便後來她搬走了,心裡一直記著對方,沒有隨著時間,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將這份愛漸漸淡化反而越來越強烈。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暗戀的女人都是偏執狂?
    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據說說李健寫這首歌,正是因為他看了茨威格的小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看了不少茨威格的小說,而印象最深的當屬《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她是自尊心很強的女人,她尊重著自己的意願,尊重著男人的選擇,她沒有向他人或者世俗妥協,她就那樣任由自己愛著這個男人,不受男人花心的影響,不受其他女人的影響,更加不受世俗的影響。她的經歷是痛苦的,卻又是無比幸福的,是沒有意義的,卻又意義非凡。她高貴而強烈的情感,她對愛情的守護與付出,她在信中表達出來的些許憤怒,以及她最後的絕望,都與這個男人有關,卻又與他無關。
  • 《陌生女人的來信》:她的困局,和暗戀無關
    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小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則把暗戀寫到了極致。作品講述的是一個陌生女人,從少女時代就愛上一個作家,痴愛多年,還為他生下一個孩子,而男人對此一無所知,直到女人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給他寫來一封信。小說用細膩的心理描寫把那種炙熱又絕望的愛描寫得淋漓盡致,讓人震撼。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13歲女孩愛情教育的缺失,致使一生悲劇
    文/魚辰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短篇小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短短幾十頁文字,道盡了一個女人愛情的卑微。女人從13歲認識世界開始,到29歲生命結束,整整16年,她沒有交友,沒有興趣愛好,沒有自我,也沒有愛過其他人,她把自己全部的愛都奉獻給了一個大她11歲的風流浪子。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我愛你與你無關,是一種病!
    愛情也分許多種:兩情相悅,白頭偕老是最美的愛情;落花有意 ,流水無情是最傷心的愛情;互相愛慕,卻無緣相守是最悲慘的愛情…… 今天要說的卻是一個至真至純至美至善的愛情故事。女主角她悽美婉約讓人傷感,她卑微至極讓人憐惜,她又高端大氣讓人心生敬畏…… 這個故事來自小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愛你,卻與你無關
    某種回憶浮現在他的心頭,他想起了一個鄰居的小孩,想起一位姑娘,想起夜總會的一個女人,但是這些回憶模模糊糊,朦朧不清,宛如一塊石頭,在流水底下閃爍不定,飄忽無形。影子湧過來,退出去,可是總構不成畫面。」《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由奧地利作家茨威格創作的中篇小說。講述的是一個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後時刻,飽蘸著一生的深情,寫下了一封悽婉動人的長信,向著名小說家R袒露了自己絕望的愛情之情。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用一生來愛你,你卻對我一無所知
    「我要讓你知道,我的整個一生都是屬於你的,而你,卻始終對我一無所知。」一個陶醉在愛情中一生的女人,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給一位著名的作家寫了一封長長的信,袒露了自己對作家一生的絕望和痴戀,但收到信的作家對這個女人卻一無所知。
  • 愛的自卑,多努力都是錯,讀《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2005年,徐靜蕾導演將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同名小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搬上大銀幕,上映當周便橫掃全國院線,大熱一時。《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小說出版於1922年,高爾基讀過後,評價茨威格是「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痴情女子薄情郎,一生飛蛾撲火的愛情
    奧地利作家茨威格寫過一部小說,名叫《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在小說中,一個女人在少女時期,愛上了一個男人,並且為這個男人,付出了一生。這樣的愛情,讓人看了難免心醉又心碎。電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劇照在電影中,徐靜蕾把這段故事的發生地,改成了中國,並且在片中穿插了很多中國風元素。
  • 愛到絕望《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改編自奧地利作家史蒂芬·茨威格的同名小說,由徐靜蕾導演,保利華億投資,主演徐靜蕾、姜文、黃覺等。2005年3月4日上映。該片講述的是1948年深冬,一個男子在41歲生日當天收到一封厚厚的信,這封信出自一個臨死的女人,講了一個纏綿的愛情故事,而這個故事的男主人公對此一無所知。
  • 茨威格式的瘋狂愛戀:從《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看弗洛伊德人格論
    被稱為「最懂女人的作家」茨威格的代表作《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從發表後就備受關注,由此改編的同名電影、話劇更是盛演不衰,最為中國觀眾熟知的莫過於徐靜蕾和姜文演繹的同名電影。年少第一次看《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被陌生女人為愛瘋狂獻身的勇氣所折服,也因她「我愛你,但與你無關」的暗戀悄悄落淚。但正如《島上書店》裡說:「我們在二十歲有共鳴的東西到了四十歲的時候不一定能產生共鳴,反之亦然。看書如此,生活亦如此。」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一生只愛你,而你卻對我一無所知
    我整個的一生一直是屬於你的,而你對我的一生一無所知。這是一個陌生女人對一個男作家的告白,是如此的深情與悲壯。《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根據奧地利作家史蒂芬.一個知名男作家在他41歲生日當天收到了一封長信,這是一個陌生女人的告白信:女人在13歲時愛上了她家對面的男作家,這一愛,便是一生。他們有過幾次短暫的交往,女人為他生下了一個男孩,獨自撫養他。因為流感,孩子最後夭折了,女人悲痛欲絕,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讓人心碎的一生,原來只是場獨角戲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這封帶著死亡味道的來信,訴說著一個痴情女人的故事,她的一生只為一個男人而活著茨威格是一位擅長描寫女性情感的小說家,被稱為「最懂女人的作家」,《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他用極其簡單的文字,平靜又細膩地描述了陌生女人不平靜的一生。她有幾次可有改變命運的機會,如果她把握住其中一次,她也許有不一樣的人生。然而,她一次次任性地選擇,最終導致自己的毀滅。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請原諒我,看不懂這種天雷滾滾的愛情
    十年前,當我捧起《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時,我為書中陌生女人的那份痴情,而深深地感動著史蒂芬·茨威格的名作《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被高爾基盛讚為:「真是一篇驚人的傑作。「陌生女人」這一形象,顯然只是作者筆下的一個意象化載體,他對人物性格的塑造及心理活動的刻畫,也都寄託著作者自身對情感的細膩認知和體會。行動上的卑微和靈魂上的高傲交織,也才造就了陌生女人這個非常特別的文學形象。但是,陌生女人並不懂愛。咱們還是來談一談,關於女孩子,究竟需要怎樣的情感教育吧!
  • 從《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裡,我們最該帶走什麼?
    作為奧地利著名作家史蒂芬·茨威格的代表作,《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出版至今的數十年間,一直備受關注,也頗具爭議!在這此起彼伏的爭議聲中,有人感慨於主人公純淨、熱烈、終生不渝的情感付出,卻也有一半的聲音在極力控訴這樣近乎荒誕的虛無和自欺!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悽慘苦戀故事背後,是作家警世救世苦心
    同時他也「抱著完全冷靜、不積極的態度寫了像《馬來亞狂人》和《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這樣一些中篇小說」。他不無得意地回憶,這兩部小說「深受廣大讀者的歡迎,達到了平時只有長篇小說才會有的程度」,「那兩部小說被改編成了戲劇;他們的片斷由人們公開朗誦,後來又被改編成電影。」這部小說不僅當時就暢銷,今天仍然是書店必備的經典書目。它的魅力何在?
  • 以弗洛姆《愛的藝術》解讀茨威格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茨威格筆下《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的陌生女人。俄國著名作家高爾基曾這樣評價茨威格:「世界上最懂女性的作家」。陌生女人真情流露的二三十頁的匿名信裡,字裡行間充斥著隱秘狂熱的愛戀、愛而不得的心酸,將一個女人的情感起伏展現的淋漓盡致。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一場用一生去治癒童年創傷的悲情愛戀
    茨維格的小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作者以第一人稱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女人單戀R先生的悲苦一生。經濟條件非常不好,以致於陌生女人的少女時代是自卑的,學習不好,衣服還是母親的舊衣服改的,還打了一個很大的布丁,怕被R先生看到就用書包擋。更可怕的是和鄰裡之間的關係也不好。對門的那家也是窮人,卻非常厭棄窮人。陌生女人不跟那家兇狠醜惡,喜歡跟別人爭吵的鄰居家孩子玩,最後卻落得被挨打的命運。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愛得太深,是一場劫難
    大家好,我是半耳聆,本期推薦的一本書是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著名小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它講述了一個愛得卑微甚至偏執的女人飛蛾撲火般悽涼的一生。當少女意識到作家喜歡對所有女人濫施愛情,卻不願作出任何犧牲的時候。她不想讓作家覺得自己是個累贅,她一點也不埋怨,很容易就原諒了自己愛上的這個感情熾烈、生性健忘又不忠誠的男人。之後陌生女人懷孕了。她把這個孩子當成R先生生命的延續,為了避免被親戚發現,臨產前的幾個月她不再去店裡工作,靠變賣首飾維持生活。然而在臨產的前一個星期,她僅剩的錢被一個洗衣女工偷走了。
  • 豆瓣8.7《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束縛成長的愛情,要不得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短篇小說,作品以第一人稱講述了「我」愛了一個男人一輩子,女人的一生。」這個女人勇敢地追愛無可厚非,但她不敢勇敢地表達愛,始終沉浸在兒時對R先生的暗戀之中。作品表面在寫一個女人的愛情悲劇,其實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主題,那就是孩子與成人,作者始終在以兒童的視角來表現成人世界,女主人公沉浸在這段愛情中,自我封閉,脫離了成長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