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風箏比賽是阿富汗古老的冬日風俗,它並沒有什麼嚴格的規則或規定。
因為阿富汗人尊重風俗,但討厭規則。如果非要有的話,那就是:放起你的風箏,割斷對手的線,祝你好運。
比賽一大早開始,直到僅剩一隻勝出的風箏在空中翱翔才宣告結束。
阿米爾喜歡冬天,也喜歡放風箏。儘管父親和他生活在同一個屋頂下,但生活在各自的區域裡,唯有風箏,可以成為他們之間微薄的交集。父親是鬥風箏的高手,他總是獲勝,阿米爾也喜歡鬥風箏,他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像父親一樣,摘得桂冠。
每年冬天,喀布爾的各個城區會舉辦鬥風箏比賽,參加比賽的人如同赴往戰場的戰士一般,精心準備武器,選好地理位置,當然,也會緊張得失眠。
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風箏比賽,爸爸帶著阿米爾和哈桑去買塞弗的店裡買風箏和玻璃線。塞弗是一個瞎眼的老人,以替人修鞋為生,他也是全城最著名的造風箏高手。阿米爾希望爸爸單獨給自己買一個又大又漂亮的風箏,但與此同時,爸爸一定會給哈桑也買一個一樣的。
1975年冬天,舉辦了二十五年以來規模最大的風箏比賽。
在此之前,爸爸對阿米爾說:「我覺得你今年能贏得巡迴賽,你覺得呢?」
這句話讓阿米爾充滿希望。他知道自己不像父親,他渴望得到父愛。但爸爸提的要求阿米爾似乎從未達到過,唯有風箏,他有可能做到。
這是他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如果贏得比賽,也許他就結束了孤魂野鬼般的日子,爸爸會和他一起去動物園,爸爸會讀他寫的故事,也許,還會原諒自己殺死了他的妻子。
可是,自己能贏得比賽嗎?
之後在飯桌上阿米爾心不在焉,哈桑看出了他的心思,安慰他鼓勵他。
第二天早上,哈桑告訴他自己做了一個夢:大家面對清澈的湖水不敢下去,都說裡面有鬼怪,只有阿米爾勇敢跳了下去,說:沒有什麼鬼怪。人們歡呼,把那個湖命名為喀布爾的蘇丹阿米爾和哈桑之湖。
在哈桑的鼓勵與幫助下,阿米爾戰勝恐懼,贏得了風箏比賽。哈桑十分興奮,他要幫阿米爾追迴風箏,達到最終的勝利。在街角處,他露出一臉燦爛的笑容,對阿米爾說:「為你,千千萬萬遍。」
然而,直到暮色降臨,晚霞鋪滿天空,哈桑還沒有回來。
阿米爾尋找哈桑,卻發現在小巷的死胡同裡,阿塞夫正帶領幾個男生對哈桑做不堪之事。他害怕阿塞夫,只能躲在背後默默看著哈桑忍受痛苦。
所有人離去後,哈桑帶著風箏朝阿米爾走來,哈桑什麼也沒有說,阿米爾假裝什麼也不知道。
回家後,阿米爾與父親的關係逐漸和解,爸爸開始拉近和他的距離,而哈桑,接下來的一個星期裡,都沒有出現在阿米爾的視線裡。
阿米爾的心情很複雜,他對不起哈桑,可又同時深深嫉妒著哈桑,爸爸更喜歡哈桑,而哈桑永遠都那麼真誠、隱忍、奉獻,他不像自己,哈桑從未說過一句謊話。
哈桑會告訴爸爸和阿里這件事嗎?爸爸知道了會有什麼後果?可是,如果這件事隱瞞下來,他以後該怎麼面對哈桑呢?
心事重重的阿米爾儘管贏得第一名,卻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高興。因為哈桑,因為那隻該死的風箏,因為可恨的阿塞夫。
哈桑後來還是照舊和阿米爾玩,他有意向阿米爾示好,即使阿米爾把紅石榴砸在了哈桑的臉上,他也一動不動。阿米爾惱羞成怒,他從哈桑的善良忠誠中看到自己的卑劣懦弱。他想擺脫哈桑。
機會終於來了,爸爸對阿米爾說過偷盜是世間唯一的罪行。阿米爾生日過後,他把收到的一塊手錶悄悄放在哈桑的屋子裡,然後又帶著大家從哈桑的鋪蓋下找到了那塊手錶。他想:爸爸一定不會原諒哈桑。
阿米爾想錯了,爸爸選擇相信哈桑,這讓他更加苦惱。
然而,阿里帶著哈桑來告訴爸爸,他們要走了。爸爸很傷心,他告訴阿里這個表不值什麼,他不能離開阿里父子,可是阿里執意要走。
送走了哈桑和阿里後,很快,戰爭來臨了,俄國軍隊進入阿富汗,到處都是轟炸聲和尖叫聲。
爸爸把房子留給拉辛汗後,也帶著阿米爾輾轉前往美國避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