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城之戀》一個貪色,一個圖錢,一座城的淪陷能換來真愛嗎?

2020-10-19 布衣時光


《傾城之戀》是一個動聽的名字,這也是一個動聽而又近人情的故事。《傾城之戀》是張愛玲最膾炙人口的短篇小說之一,愛情、婚姻和人性的探討,展現的淋漓盡致。

故事發生在香港

上海來的白家小姐白流蘇,舊式大戶人家的女子,出嫁應該是門當戶對,以經濟為基礎的婚姻,但婚後受盡夫家的毒打和欺凌,奮而離婚,可見舊式婚姻是無愛情可言,它只是女性對男性經濟的依附。

離婚後的白流蘇只得回到娘家,但在資財被勢力窮酸的兄嫂哄盡之後,失去了經濟的保障,無一寸立足之地。她自尊心極強,又有十分的姿色,她想要衝破牢籠,釣到金龜婿給娘家人重重的還擊。

這時候範柳原的出現,給了她一次下賭注的機會……

男主角範柳原放在現在的話說帥氣多金且玩世不恭,迷花戀柳,紙醉金迷,他深諳女人的心思。

機緣巧合讓他們相遇了,見面也是各懷鬼胎,一個貪色,一個愛錢。

範柳原第一眼就看上了白流蘇的美,攝人心魄,白流蘇迷失在範柳原給她的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生活裡,他們彼此沉淪,沉淪。

兩個情場高手鬥法的場地在淺水灣飯店,她第一次到香港,就是為求得婚姻的位置,謹慎的不與範柳原發生關係,因為一旦發生關係,除了做他的情婦之外沒有第二條路。

然而範柳原是不想給白流蘇婚姻的,只是想玩玩,他視女人如鞋底上的泥。範柳原名聲在外,白流蘇不得不謹慎地小心翼翼的維護這段感情。

如果遷就了他,不但前功盡棄,以後更是萬劫不復了。所以她明知要承受家人的白眼和嘲諷,還是豁出去了,又回到上海,目的仍是為了「帶了較優的議和條件」。回到娘家的流蘇與家庭已是恩斷義絕,受盡了氣,但卻不願意尋找工作,為的是怕「失去了淑女的身份」。

流蘇第二次回到香港,已是她為謀生而謀愛的失敗,所以她只有屈從,做了範柳原的情婦,但仍在思量怎樣吊住範的心。

原本白流蘇似是服輸了,但在範柳原即將離開香港時,日軍開始轟炸淺水灣,範柳原折回保護白流蘇。狂轟濫炸,生死交關,牽絆了範柳原,香港淪陷之際,終於決心共度白首,死生契闊。

對他們而言,在戰亂之下,只有感情才是實實在在的,只有「睡在身旁的這個人才是可靠的」。 白流蘇如願以償得到了她想要的婚姻,而得到的同時她也知道她失去了,失去了愛情。

真的,不過就是俗世中一對自私的男女而已。「最毒婦人心」與「無毒不丈夫」 之間的較量最終還是以經濟實力來定勝負的。

沒有了經濟基礎,精神層面上的愛情是那麼的蒼白、無力,甚至是不切實際,一如小說中那蒼白、模糊的月光。

無論女人還是男人,「愛情」只分有兩種:一是給「真心」,一是給「真金」。而範柳原明顯是給了後者,他喜歡白流蘇不假,但還不至於「真心」這個程度。所以他們的「傾城之戀」,實在要感謝香港淪陷的成全。

流蘇的再嫁,結果也無非是從一個男人走向另一個男人,從一個家庭走向另一個家庭。這與她第一次的婚姻沒有實質的不同。

依靠男人生活,永遠不獨立,也活不出自我的尊嚴。

《傾城之戀》是一部比較集中表現張愛玲愛情觀的作品。白流蘇在張愛玲眼裡,愛情就是女性求得經濟保障的一種手段,在世俗的婚戀中沒有愛情可言。

獨立的姑娘,才會有真正的光芒,不迎合,不媚俗。

如果白流蘇經濟上自立、自強,她還會以嫁給範柳原為目標嗎?還會是只為混一張長期飯票嗎?

怕是也會自主地去追求愛情,去尋找幸福吧。


對男人沒有依附的需求,不用他養活,才是一個女人尋覓真愛的基礎。就像《簡愛》裡簡愛對羅切斯特說的一番話:

「我不出賣靈魂來購得幸福」「我和你的靈魂是平等的」「我是一個具有獨立意志的自由人」。

當簡·愛決定離開羅切斯特時,一段對話也給了我很大的觸動:

羅切斯特對簡·愛說:「你既無親戚又無熟人,不必害怕由於同我生活而得罪他們」……

簡回答:「我關心我自己,愈是孤單,愈是沒有朋友,愈是無助,那我就愈是自尊。我會遵守上帝創造、由人批准的法則。」

多麼的震撼啊,自尊、自愛的簡·愛告訴我們女子只有先愛自己、尊重自己,尊重內心的選擇,不依附於其他人,才能贏得他人的珍愛,才會有真正的幸福。

我特別喜歡看亦舒的小說,亦舒小說與其它流行小說最不同的地方,大概是她強烈的女性意識。亦舒的女主角,大半是早早放棄了古典浪漫主義深情的女人,只以自愛自立為本。她認為只有徹底移除女性內心深處「依託男性」的情結,女性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完整的人。

亦舒說過:「生活上依賴別人,又希望得到別人尊重,那是沒有可能的事。」

在今天有多少人瘋狂地為了金錢和地位而淹沒愛情,很少有人會像簡·愛這樣為個體的人格尊嚴而義無反顧地拋棄所有。

不管是貧窮,還是富有;不管是美貌,還是相貌平庸,我們都應有美好的心靈和充實的心胸,都能以獨立的人格和堅強的個性生活。

做最好的自己!唯有更好的自己,才能配得起更好的一切!當你變好,世界也會迎頭趕上。

------------------The End-----------------

相關焦點

  • 《傾城之戀》:一座城的淪陷,成就白流蘇與範柳原婚姻的心理分析
    一、《傾城之戀》中,白流蘇是一位離婚後回娘家的少婦,範柳原是位鑽石王老五。他倆結成夫妻,讓白家上上下下對白流蘇,由白眼相待到另眼相看。當然,這裡有很多不服氣的心態在裡面。白流蘇與範柳原的婚姻,放在今天,也會讓很多人羨慕嫉妒恨的。 大家都知道,範柳原是個把女人看作是腳底下泥的花花公子。
  • 張愛玲《傾城之戀》:把婚姻當「救命稻草」的女人,註定會輸
    在《傾城之戀,傾覆了一座城才換來的相守似乎格外的珍貴。範柳原曾經說過:我犯不著花了錢娶一個對我毫無感情的人來管束我。一場傾城之戀,不過是成全了兩個自私的人而已。不要嘗試去做白流蘇,張愛玲在《傾城之戀》裡給了她一個看似完美的結局,但在現實生活中,卻沒人能夠給你的錯誤買單。
  • 從《傾城之戀》普通人的傳奇中,解析張愛玲的寫作風格和藝術目的
    《傾城之戀》是張愛玲愛情故事中唯一的以圓滿收尾的作品,是她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張愛玲最膾炙人口的小說之一。小說主要寫了離婚後的白流蘇住在娘家,受盡哥嫂,家人的嫌棄和白眼,不得已,想通過嫁人來尋求出路;而富家公子範柳原愛她卻無意婚姻,在淪陷的香港中,患難與共的兩個人,終結秦晉之好。
  • 張愛玲《傾城之戀》:真愛你的男人,會給你這三樣東西
    在張愛玲的小說《傾城之戀》直到白流蘇在與範柳原的接觸過程中,範柳原給了她三樣東西,她才確定範柳原是真的愛自己,於是,兩人譜寫了一段傾城之戀。《傾城之戀》裡有這樣一句話:男人總喜歡拉良家女子下水,又喜歡卻壞女人從良。白流蘇起初以為範柳原並不是真的愛自己,或者只是因為一時的興起,才會選擇追求自己。
  • 《傾城之戀》:愛情的第N種模樣
    每個人的愛情都不盡相同,卻又似乎總存在相似之處。張愛玲在《傾城之戀》裡書寫了一種特殊時空裡發生化學反應的戀情。「所謂傾城之戀,不是因為戀而傾城,而是因為傾城才戀。」一場因戰亂而讓游離變成塵埃落定的感情,這麼多年仍被大家奉為經典。
  • 《傾城之戀》讀後感
    這2天一口氣讀完了《傾城之戀》這本小說集。這也是我第一次完整的讀完張愛玲的作品,這次和我以往的看法有些不同。我不在覺著張愛玲是寫愛情小說的,她是在用小說批判現實。我在讀《第一爐香》的時候,是帶著一種特別美好的期待的。
  • 你看不懂的《傾城之戀》
    今天繼續和大家來聊聊張愛玲的書,《傾城之戀》可以再次體會到張愛玲敏感的靈魂。家裡的嫂嫂話裡話外,都用喪門星的稱呼來擠兌她。流言蜚語戳傷了流蘇敏感的自尊心。 她決意用她的方式報復。 家裡想撮合七小姐和一個叫範柳園的青年。範柳園讀過一些書,算是文化人,家中也有些錢財,雖長得一般,卻自有一股風韻在。 這樣一個經濟適用男,流蘇用了一些手段勾搭上了他。沒有愛情,她有的只是對家庭的報復,只是為了出一口惡氣。你們不是想要這個男人嗎,我就偏要讓他對我神魂顛倒。
  • 《傾城之戀》中,如果沒有戰亂,白流蘇和範柳原還能走到結婚嗎?
    《傾城之戀》是張愛玲寫過的最膾炙人口的短篇小說之一,也是張愛玲的成名作之一。前夫病逝,一家子眼瞅著機會來了,,口口聲聲打著「為她好「的幌子,一個個來勸說28歲的白流蘇,返回前夫家,找個侄子過繼到自己名下,守寡度過後半生。白流蘇自是不願,只好去找母親訴苦,可年事已高的老母親,表現得也很冷漠,說話一味避重就輕,說她遲早會撒手人寰,白流蘇跟著她,總不是長久之計。女人,須得找個男人做依靠,否則是活不下去的。
  • 《傾城之戀》:透過人性看婚姻,一切不過是各取所需罷了
    迄今為止,在我看過的所有書裡面,讓我對書名產生最大誤解的,非張愛玲的《傾城之戀》莫屬了,光看書名,足以讓我廢寢忘食一口氣看完我臆想中的曠世戀情。然而讓我失望的是,我只看到了兩個俗人之間為了達到自己目的的相互試探與各取所需,所以,看張愛玲的作品,不要試圖對愛情期待太高,因為她寫的主題永遠是赤裸裸的蒼涼人性。唯一可以安慰人的是,《傾城之戀》終究有個世俗上的圓滿。
  • 離異女與高帥富的《傾城之戀》:所謂愛情,不過一場願賭服輸
    而這其中,《傾城之戀》是一個讓人無法忽視的存在:對於筆鋒冷絕的張愛玲來說,紅塵真愛、人間煙火都是水中月領個孩子過活,熬個十幾年,總有你出頭之日。」天下之大,卻連一個小女子的立錐之地都容不下,怎能讓人不心酸?記得曾經看過這樣一句話:「女孩子結婚後是沒有家的,在婆家是外人,回娘家是客人。」是世人無情嗎?是也不是。
  • 《傾城之戀》:有錢的男人尋求愛情,受過傷的女人只要一個歸宿
    我第一次看張愛玲的《傾城之戀》是在初中的時候,那時候我們在課餘時間看的大多都是些光怪陸離的故事,浪漫到離譜的言情小說。我們背著老師偷偷傳閱著這些「禁書」,討論著書中的誰才是我們心目中的白馬王子,甚至私下裡憧憬這一個灰姑娘的夢。年輕的時候,誰沒有傻過呢?所以當我看完《傾城之戀》的時候,我所有的感觸就是一個身處苦難的女子百折千回終於找到了她自己的白馬王子。
  • 《傾城之戀》白流蘇:她完美詮釋了二婚女的逆襲靠運
    《傾城之戀》歸納總結,就是一個二婚女的逆襲史。三刷完《傾城之戀》,再回顧張愛玲筆下的那些愛情,實覺張愛玲對白流蘇,已經極盡溫柔了。她傾塌了一座城,成全了白流蘇這個二婚女的愛情和婚姻。可她又不想丟掉她的涼薄,於是在這《傾城之戀》原著的最後,張愛玲如此諷刺道:傳奇裡傾國傾城的人大抵如此。到處都是傳奇,可不見得有這麼圓滿的收場。
  • 重讀《傾城之戀》:「美滿結局」下的蒼涼人生
    @夏子墨作為張愛玲最膾炙人口的小說之一,《傾城之戀》講述了一對在愛情中錙銖必較的男女——白流蘇和範柳原,不停地與對方周旋博弈,最終因為戰爭時局而步入婚姻的故事。從繁華上海回來的白流蘇,剛從一場舊式傳統婚姻中逃脫。她的丈夫是一個典型的富家紈絝子弟,他性格暴躁、放蕩淫奢,流蘇不能忍受,與之離婚。白流蘇帶著財產被哥嫂接納。
  • 傾城之戀隨想
    看電視劇傾城之戀的時候我還小,很奇怪為什麼男女主角每次講完電話時候都要幻想,把劇情拖得很慢。明明互相喜歡為什麼不直接講就好了。而最讓人氣憤的是後面男主角說不結婚,為什麼不結婚呢?都在一起了?那時候還沒有渣男這個詞,就覺的這個男的有點壞。後面戰爭爆發,城破了。戰後他們結婚了,我卻覺得彆扭,不高興。因為我覺的男主角並沒有愛女主角。
  • 《傾城之戀》:出嫁女一旦落魄,最大的白眼來自娘家
    文/星空婉兒 《傾城之戀》這部小說,在張愛玲眾多作品中,受歡迎度數一數二。每次讀這部小說,都會有不一樣的體會。所謂「傾城之戀」,初讀時看到了白流蘇和範柳原的浪漫愛情,再讀時滿是悲哀。 《傾城之戀》以香港之戰為背景,白流蘇作為白家六小姐,嫁的老公卻是個吃喝嫖賭的紈絝子弟,而且經常對白流蘇施暴。白流蘇最終受不了丈夫的虐待,在那個年代,在20來歲的年紀,毅然決然地跑回娘家,請求離婚。 娘家哥哥看在金錢的份上,同意讓流蘇離婚。但是沒幾年,娘家人敗光了流蘇的錢財,開始對她冷嘲熱諷,一心想把流蘇逼出白家。
  • 《傾城之戀》「黑心牡丹」白流蘇:她完美詮釋了二婚女的逆襲靠運
    《傾城之戀》歸納總結,就是一個二婚女的逆襲史。三刷完《傾城之戀》,再回顧張愛玲筆下的那些愛情,實覺張愛玲對白流蘇,已經極盡溫柔了。她傾塌了一座城,成全了白流蘇這個二婚女的愛情和婚姻。而越是《傾城之戀》這樣極致的愛情,她越是把那份刻薄發揮到了極致,只叫你,此生不信這愛情。
  • 《傾城之戀》原著,算計下的愛情,也是皆大歡喜,各取所需
    《傾城之戀》原著,愛情其實並沒有很重要,但是這一切算計,都打著愛情的幌子《傾城之戀》裡寫道,香港的淪陷成全了白流蘇和範柳原。男的是豪富之家繼承家業的私生子。白流蘇需要範柳原的錢,範柳原有白流蘇,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形象價值。白流蘇是落魄的貴族。雖然原著中,寫白流蘇小時候,便是二十多人住一幢房子,擁擠得很,自己剪個指甲,都能被人看到。仿佛白流蘇家境很不好。其實不然。白流蘇曾經想到過出去工作,掙點錢,吃幾口飯算了,何苦在家受氣,可是又怕丟了「淑女」的身份。這個淑女身份可不是貴族大族才有的嗎?
  • 範柳原是真愛白流蘇嗎?
    喜歡看《傾城之戀》的朋友,最喜歡研究的就是範柳原對白流蘇是真愛嗎?他最終選擇跟白流蘇結婚是因為愛她?還是因為香港淪陷,在那動蕩不安的日子,想要找個女人完成婚姻大事? 一個男人愛一個女人,無非是愛慕她的外表,傾慕她的才情。而白流蘇既沒有很靚麗的外表,又沒有才華橫溢。但她可以讓範柳原對她留情,應該歸於範柳原的那句:白流蘇是真正的中國女人,中國女人永遠不會過時。 白流蘇生活在新舊交替的時代,她身上既有舊時代女性的內斂又有新時代女性追求自由的渴望。經歷過一次失敗的婚姻的白流蘇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 《傾城之戀》:艱難夾縫中,奮力一搏的女子!
    又讀了一遍張愛玲的小說《傾城之戀》,在這蒼涼的故事背後,我讀到了一位舊時代,奮力拼搏,竭盡一賭,終算隨願的女子。白流蘇離婚得的那點兒錢,被哥哥們盤來盤去盤光了,聽說流蘇那不爭氣的丈夫得肺炎死了,全家人攛掇離婚已經六七年的她回去,過繼個侄子什麼的,哪怕就是看守祠堂,也不至於被餓死,因為那家可是個資產雄厚的大族!
  • 張愛玲的《傾城之戀》:愛情的戰爭,性的博弈
    張愛玲堪破了世間男女的愛恨情仇,她筆下的愛情故事,很少有圓滿的結局,除了一部《傾城之戀但是這份圓滿的代價很大,是以一座城的轟然倒坍來成就的。範柳原卻因為太有錢而得不到愛情,他遇到的女人都是衝著他的錢來的。這一場高手對決,把愛情變成了戰爭,而香港城的傾塌,解開了兩人的心鎖。最後,他們都徹底理解了對方,也諒解了對方。「因為愛過,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寬容。」張愛玲這樣說。